登陆注册
6697300000022

第22章 东汉后期管理思想概述

东汉后期,宦官集团垄断了国家权力。宦官政治作为专制主义政体、皇权的腐朽、宦官的变态心理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中国地主阶级政治中的毒瘤,他们营私结党、卖官鬻爵、鱼肉民众、穷凶极恶。宦官管理下的东汉政权处于崩溃的边缘。本节先论述东汉后期管理思想的发展,然后介绍本时期管理思想方面的代表人物,最后概括本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一、东汉后期管理思想的发展

从东汉中期开始,外戚、宦官轮流党政。宦官当权,不仅同外戚集团产生了严重的矛盾,一些世族豪门及其他文人也强烈不满。他们不仅鄙视宦官出身污贱、不学无术,不屑于在他们手下为官,更痛恨宦官攫取、侵占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最主要的是因为宦官的亲属抢占了大量的地方官职,影响了地主阶级各阶层读书人的出仕之路,他们因此强烈仇恨宦官。一些世族豪门、士人与外戚集团也有矛盾,对外戚用人唯亲表示不满。同时,这些人看到外戚与宦官走马灯似的交替专权,对地主阶级政权的稳定不利。因此,宦官、外戚、世族豪门、士人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

桓帝时宦官势力膨胀,激起了朝廷内外官僚和士人的强烈不满,出现了以豪族大官僚李膺、陈蕃为首领,京师太学生和郡国学校生徒参加的反对宦官的斗争。先是司隶校尉李膺逮捕了大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并将其处死,之后又捕杀了与宦官勾结的卜者张成的儿子。宦官集团于是趁机指使张成的弟子控告李膺等人,说他们营私结党、讪谤朝廷。桓帝屈于宦官的压力,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后虽由窦皇后之父窦武出面营救,其中大部分人被赦免,但遭到终生禁锢。这就是东汉后期的第一次党锢之祸。不久,桓帝死,灵帝即位,窦武重新起用李膺等人,重用陈蕃等人,密谋诛杀宦官。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宦官集团先发制人,收捕窦武。窦武举兵反抗,兵败自杀。宦官集团于是大肆逮捕党人,杀死李膺、虞放、杜密、范滂等100余人,禁锢、迁徙数百人。这就是东汉后期的第二次党锢之祸。从此,国家权力完全被宦官控制。

在宦官集团垄断国家权力的情况下,灵帝成了宦官的掌中玩物,灵帝经常说中常侍张让是他的父亲,另一中常侍赵忠是他的母亲,国家管理更加腐败不堪。灵帝为了聚敛钱财公开卖官,并规定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文武官职的价格,造成了做官靠贿赂的腐败局面。灵帝和宦官集团穷奢极欲,残酷剥削百姓,赋役更重。地主、商人也趁机搜刮。在东汉政权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下,人民陷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更加激化,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面对东汉后期危亡的管理局面,一些思想家、政论家在对现实的批判中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挽救危亡局面的管理思想。

二、东汉后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东汉后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荀悦和仲长统。

(一)荀悦

荀悦(公元148~209年),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后期政论家、史学家。自幼聪颖好学,阅读过目不忘,12岁便能讲解《春秋》。灵帝时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初被辟举为镇东将军曹操府供事,不久迁黄门侍郎,与荀彧和孔融侍讲宫中,为献帝所赏识,累迁秘书监、侍中等职。东汉末年,政归曹操,献帝成为傀儡。荀悦谋无所用,乃作《申鉴》,其辩论通达政体,认为为政管理之术,先去“四患”(伪、私、放、奢),再崇“五政”(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深为献帝嘉赏。献帝以《汉书》文繁难懂,命荀悦用编年体改写。荀悦于是依《左传》体裁写成《汉纪》(为与东晋袁宏《后汉纪》区别,又称《前汉纪》)30篇。其目的是究“天人之际,事物之宜”,从历史事实中学会明确认识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以及应付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不仅供献帝看,也可以给其他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借鉴。时人称其“辞约事详,论辨多美”。另著有《崇德》、《正论》及诸论数十篇。

(二)仲长统

仲长统(公元179~220年),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东汉末年政论家、哲学家。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长于文辞。20余岁时便游学青、徐、并、冀州之间。才华过人,性情卓异豪爽,洒脱不拘,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称为狂生。凡州郡召他为官,皆称疾不就。献帝时,尚书令荀彧举荐其为尚书郎,之后曾参与曹操军事,但未得到曹操重用,不久便又回任尚书郎。其思想集中体现在《昌言》中。在汉末大动乱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仲长统,年轻时就目睹民生凋敝、战火纷飞的社会现状,在《昌言》中提出一些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他十分重视考察历史经验和现实生活,注重“人事”,否定“天命”、“上帝”的主宰作用;他对社会危机的根源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统治地位和被统治地位的形成和划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统治者享乐腐化和对民众的压迫剥削;他还认为管理上采取何种措施,要依据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对时代有利和对现实生活有效的就必须坚持。

三、东汉后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东汉后期,民不堪命,生计危殆,以荀悦和仲长统为代表的政论家提出国家管理首先要重民养民,其次要法教兼用的指导思想。

首先,重民养民。在荀悦的管理思想中,“重民”思想显得极为重要。荀悦长期生活在下层,了解民众疾苦,其本人少年时期就“家贫无书”(《荀悦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58页。黄巾起义给了他思想很大的冲击。他认为民众作为国家的根本,提出“民作基”的观点(《申鉴》)。(东汉)荀悦著:《申鉴》,见《诸子集成》(第八册),第1页,中华书局2006年。本著所引《申鉴》语句,皆出自《诸子集成》本,下文同。他还云:“昔者圣王之有天下,非所以自为,所以为民也。不得专其权利,与天下同之,唯义而已,无所私焉。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前汉纪》)(东汉)荀悦著:《前汉纪》,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48页。并把“恤民”作为五政之一。《申鉴》还云:“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民,野无荒业,财不虚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东汉)荀悦著:《申鉴》,第1页。认为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重民养民,以民众的利益为重。他所说的“先丰民财,以定其志”,认为应该先满足民众的物质要求,把人们的经济生活作为思想意识的基础,也较有见地。

仲长统也认为国家管理应该务在重民,君主应该“和万邦,蕃黎民”,“知稼穑之艰难者,亲民事而布惠利”(《昌言》)。(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48页。在农业作为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产业的时代,他认为重民养民主要体现为重农,他在《齐民要术序》多次言及管理者要重农以养民,“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鱼鳖之堀,为耕稼之场者,此君长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盖食鱼鳖而薮泽之形可见,观草木而肥坟之势可知”,“稼穑不修,桑果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柂落不完,垣墙不平,埽除不净,笞之可也。此督课之方也。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56页。

其次,德刑并用。荀悦认为道德教化和刑罚都是管理国家的重要方法。《申鉴》云:“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故礼教荣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朴以加小人,治其刑也。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若夫中人之伦,则刑礼兼焉。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途,是谓章化。”(东汉)荀悦著:《申鉴》,第2~3页。礼教荣辱即道德教化是适用于君子的;桎梏鞭朴各种刑罚是适用于小人的;中人之伦则需要刑礼兼用,即道德教化和刑罚兼用。在德与罚的关系上,荀悦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前汉纪》云:“夫德刑并行,天地常道也。先王之道,上教化而下刑法,右文德而左武功,此其义也。或先教化,或先刑法,所遇然也。拨乱抑彊,则先刑法;扶弱绥新,则先教化;安平之世,则刑教并用。”(东汉)荀悦著:《前汉纪》,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222页。

仲长统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为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也必须礼法兼用、德刑并举。《昌言》云:“情无所止,礼为之俭;欲无所齐,法为之防,越礼宜贬,逾法宜刑,先王之所以纪纲人物也。若不制此二者,人情之纵横驰骋,谁能度其所极者哉!”(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53页。他认为如果不规范和限制人们的情欲,任由“人情之纵横驰骋”,就可能使社会秩序混乱,所以必须礼法并用,即德教和刑罚并用来限制人们的情欲,保障社会的稳定。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仲长统认为一般情况下是德教为主,刑罚为辅,互为补充。《昌言》云:“德敎者,人君之常任也,而刑罚为之佐助焉。古之圣帝明王,所以能亲百姓、训五品、和万邦、蕃黎民、召天地之嘉应、降鬼神之吉灵者,寔德是为,而非刑之攸致也。至于革命之期运,非征伐用兵,则不能定其业;奸宄之成群,非严刑峻法,则不能破其党。时势不同,所用之数亦宜异也。”(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48页。德教与刑罚二者要根据时势不同而有所选择。

同类推荐
  • 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本书通过对蒙牛文化的全面分析,深度挖掘了“经营人心”的真谛,探讨了“经营人心”对中国企业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到怎样打造一个得人心的企业,怎样做一个得人心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企业的凝聚力,如何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此最终达到团结员工,提升工作原动力,从而形成至上而下的核心竞争力。
  • 佛商之道:领悟《心经》,成就佛商智慧

    佛商之道:领悟《心经》,成就佛商智慧

    卓越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超高的智商、情商和财商,还要有一定的佛商。《佛商之道》通过对《心经》逐字逐句地解读,将佛教思想中的精华深入浅出地分析开来,并将其运用到如何提高企业领导者领导力的实践当中。为迫切需要提升自身领导力的领导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认识自我、升华自我的途径。
  • 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本书以介绍企业案例的形式,对当今企业管理中的诀窍与智慧进行阐述,涉及企业要有自己的使命,培养连贯的经营理念,诚信是企业生存的基因等85个论点。
  • 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

    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

    面对大洋彼岸的危机,世界的每个公民都处在风暴的中心。要安全地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天”,我们应该如可应对?作者给出的“方剂”是:竖立信心,回归节俭,转“危”为“机”。
  • 部落的力量

    部落的力量

    把一群人凝聚成一个整体,再带领这个整体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每一个管理者最本质的责任。不过同样是管理,其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有的人异常努力,不断寻找各种管理新方法去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过效果却始终很小,而员工往往会抱怨起其“事多”。另一些人似乎毫不费力,他的想法和措施就能获得全体人员的认同,并迅速贯彻到具体细节之中。戴维洛根等人开篇就点明了二者的差别,后一类人不仅仅是管理者,还是部落领袖。
热门推荐
  • 仙笔录

    仙笔录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间修炼宗门为地位相争,正魔各派更是势如水火。凡间王朝兴起兴灭,庙堂换了一座又一座。人间人本该自管人间事,奈何,天要管人间,而人间最大的敌人是天,人间本该同仇敌忾,与天相斗,独管人间。林枫,被灭门的将军世子,入修行界,又转入庙堂,开启自己的人间之旅,在人间,而敢于同天作战,天不容他,他便不容天,汇集人间之力与天作战,且看他如何破了高高在上的仙笔录。
  • 全能御灵师

    全能御灵师

    当异世界的生灵降临,唤醒了地球古老沉睡的文明。当地球的生死存亡受到挑战,地球战士浴血奋战。一个懒散的高中生,当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身怀最强天赋的他愤然爆发。热血燃烧,吊打异域天骄,锋芒毕露,脚踩最强王者。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大梦尘

    大梦尘

    一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因一段平淡的开始而就此改变,是谁在操纵?还是命运使然!血在燃烧,他的疯狂是为了什么?“逆了你这天!让世界围绕我转!”
  • 重生追男神:一路狂奔到白头

    重生追男神:一路狂奔到白头

    因为年幼无知,惹来的一场车祸,所以彼此失去了一辈子互相陪伴的时间。如果能重来一次呢?白梦说:现在重再活过一次,我知道所有的,我都还没有失去,所以我要保护好身边的人。但是,路南风,我很贪心,我还想遇见你,这一次,没有什么阻挡在我们中间。让我好好爱你,好不好?白梦心里想:“我一直在这里等你,你一定不知道吧,不过没关系,只要是你来了,多久都没有关系。”重生一定会获得幸福的小宠文
  • 泊车

    泊车

    本小说以泊车为切入点,反映现代都市的一些片段。
  • 异界之炽炎

    异界之炽炎

    初中生炽炎因为一次车祸来到了异界,他拥有着九尾和艾尔的力量,加入了龙神工会,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 懒仙手札

    懒仙手札

    当一个连自己的年纪都懒得记的牛逼人物被天劫送到另一个修真世界之后,他会和这里的妖魔鬼怪们擦出怎样的激情火花?绝美师尊、冷艳师姐,要是不要?盖世神功、天纵奇才,修是不修?也许你觉得这个问题很二,可猪脚却说:“我懒得动....”且看一代懒人如何修真练道、九转成仙!
  • 动半生

    动半生

    华夏神秘特种部队战士,因特殊原因退役,富二代加上令人闻风丧胆的身手,在这美女如云的社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幽默搞笑,多才诙谐的故事,一定令你大开眼界。
  • 劫中劫之追妻记

    劫中劫之追妻记

    一个将军上战场你不让我杀人难道让我去杀鸡啊,还拿着我老婆来威胁,好吧,冥王你赢了,不就是去做个杀人任务,灭国都行。只是为什么完成任务了老婆没见到,倒是接到了一份分手信,怎么回事?于是一场狗血穿越剧开始了。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