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6200000018

第18章 刻苦研究鉴赏技法

1936年,张大千举家迁居北平,住在西城府右街罗贤胡同一所幽静宽敞的四合院里。住下不久,这所院子就不再幽静了,客人来往不绝。有趣的是,这时“南张北齐”终于聚首畅谈了。被称“北齐”的齐白石虽然比张大千大40岁,但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机。

另外,艺术界好友还有溥心畲、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张伯驹等。张大千过得好不快活。

这一年,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出版《张大千画集》,徐悲鸿欣然为该书题序,他在序言中极赞“大千之画美矣”,并称“五百年来一大千”。

同时,张大千第一次自由恋爱,与说书艺人杨宛君喜结连理,可谓多喜临门。

刚刚辞掉教授,又被北平故宫内的“国画研究室”聘请为指导,一月不定期去讲一两次学,指导那些青年人学画。

5月份,母亲曾友贞在故乡病逝,张大千守丧尽孝后,又到上海居住了一段时间。

张大千来到北平后,对于鉴别的“见、识、知”三个层面都有很大的收获。琉璃厂卖的画,分为古人、时贤两种,买古画须请教古玩铺;求时贤的画,则在南纸店有“笔单”可供问询,两者绝不相混。

照古玩铺的说法:“古画十张有十一张靠不住。”

张大千就问:“十张就是十张,何来十一张?”

“大件改小,多出一张,不就是十一张?”

张大千恍然大悟。

古玩铺老板接着说:“而且,古画只要是名家,无不有假,此风自古已然。明朝崇祯年间,上海收藏家张泰阶,集所选古来假画200轴,详细著录。他的画斋名为‘宝绘楼’,这部书就叫‘宝绘录’,共20卷;自六朝至元明,无家不备,阎立本、吴道子、王维、李思训,仅在第六、七卷中才有名字。这部书值得一观。”

张大千除了仔细研读《宝绘录》外,还看过一本《装潢志》,专谈装裱字画书籍的款式技巧,这也是鉴别之“知”中的必修课。张大千还在家里养了两名裱工,共同研究装裱工艺。

“裱褙十三科”里讲的都是一张纸,那就是古人所用之纸,历代流传百世的书画之纸。张大千在上海、杭州、四川时也见识过一些纸,但一直到北平之后,这才大开眼界。

北平古称燕京,有许多风雅好古的皇帝,历时千百年的名纸得以保存下来。

张大千自识古纸后,鉴赏能力更是与日俱增。如果一幅无款的古画,单凭布局、笔法、墨法并无确切证据,但可以从纸的年代上去推断它的合理性,有时真伪立辨。

张大千因此十分留意于搜罗年代久远的旧纸,以此来作为比对真迹的根据。

说到墨,其中的学问也大得很。近世都知道徽州出墨,而更为珍贵的是“易水墨”,为当时一个姓祖的墨官所造。南唐李超父子,原籍就是易州,以后逃难至徽州传造墨之法,成为徽墨的始祖。

张大千历来主张要用旧墨,他解释说:“墨和纸一样,也要越陈越好。因为古人制墨,烟捣得极细,下胶多寡,仔细斟酌过。现在的墨不但不能胜过前人,反而粗制滥造,胶又重又浊,烟又粗又杂,怎么能用来画画?”

张大千评价鉴定:清朝内府墨,要光绪十五年前所制才是好墨;乾隆墨最妙,因为它是用前朝所制。年久碎裂的墨,加胶重制,又黑又亮,用这样的墨作画,光彩夺目,真有墨分五色之妙。

制墨之道路,首先要捣得细,明朝隆庆年间有名的御墨“石绿饼”,捣烟是“大臼深凹三万杵”。但张大千认为这还不够,他说古人有所谓“轻胶五万杵”,这5个字才道尽了制墨的奥妙。

张大千引古人“得笔法易,得墨法难;得墨法易,得水法难”来解释水墨并称,水法也就是墨法。后来张大千力求画风突破而创泼墨、泼彩,功夫全在分层次的水法之上。他说道:“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砚池要时时洗涤,不可留宿墨;宿墨胶散,色泽暗败,又多渣滓,画画写字,都不相宜。”

张大千也有一肚子关于毛笔的掌故。

张大千喜欢用上海杨振华的笔,每次定制,必是大中小500支。因为工笔花卉、设色仕女,都非用新笔不可。

张大千除了纸、墨、笔以外,也非常讲究画面的印。他所用的印可分为六大类,各有各的用法,分别是:名号印、别号印、斋馆印、收藏印、纪念印和点缀印。

张大千之精于鉴赏,仍然得力于他的艺术修养,他自己说道:

夫鉴赏非易事也。其人于斯事之未深入也,则不知古人甘苦所在,无由识其深;其入之已深,则好尚有所偏至,又无由鉴其全。此其所以难也。

盖必习之以周,览之也博,濡之也久;其度弘、其心公、其识精、其气平、其解超,不惑乎前人之说,独探乎斯事之微,犀烛镜悬,庶几其无所遁隐,非易事也。

同类推荐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当代晋江,旅居晋江域外的文化工作者、文艺家灿若星群。本书撷取其中与母土保持较密切联系的、对家乡建设有较大贡献的,在该文化艺术领域、旅居区域有相当影响的33位,以编选的形式,分别介绍他们的生活工作经历、文化艺术成就,摘录、引用专家文章、观点,突出专家对他们的评述、评介,同时也突出他们在晋江的活动痕迹。入选者包括文学方面的陈明玉、庄之明、李君哲、许谋清、洪辉煌、颜纯钩,影视方面的颜纯钧、洪群、李国兴、洪雷、许言,书画方面的王维宝、黄鸿仪、黄达德、丁明镜、李德谦、施子清、许晴野、蔡健如,戏剧方面的黄奇石、庄长江,摄影方面的洪礼艺等。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刘彻出生于帝王之家,小小年纪就面临着生存之战。他的母后王娡是后宫争夺战的主力。很快,这场“一姐”之战就演变成了太子之争。历经了一波三折的数轮对决,刘彻终于登上了太子宝座。继位后,他雄心勃勃,先是发起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把儒家学说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根基;随后又发动“武力革命”,使大汉帝国走上了“虽远必诛”的漫漫征程。然而,随着“绝代双骄”李广利和李陵的先后兵败、投降匈奴,刘彻的称霸梦彻底破灭。“巫蛊之祸”又引发了太子争夺战,刘彻手下的良臣名将纷纷卷入其中……
热门推荐
  • 风行之传

    风行之传

    叶天航,本是家主之子,无奈是传说中天脉者,传说天脉者,筋脉强大,但毕生只能修到后天六层,但天航却遇见九龙之玺,废丹药,看他如何提纯,制成加强版的丹药,如何一步步走上巅峰。为红颜冲冠而怒,为兄弟两面插刀.....................
  • 初一那年

    初一那年

    “我”一个85后,家庭条件一般,但学校坐落于非常贫困的地方,不论同学还是老师都有一种不正规的感觉。期间发生的很多事情是80后城市中的朋友们不曾经历过的。全书用戏谑事实的笔调来调侃青春。不论男生女生,都很容易在书中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也很容易就被调动情绪,在哈哈大笑过后,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涌上心头。这大概就似乎青春,这大概就是失去的年华。
  • 天赐者

    天赐者

    被神灵所眷顾的天赐者,生来便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天赋神通。既然本非凡人,如何甘愿平庸。既然我为天赐,必将走到巅峰。
  • 乔与湘南

    乔与湘南

    如果两个人注定要相遇,那么不管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都在所难免。
  • tfboys如果能重来

    tfboys如果能重来

    额……这个……我有些不会概括,不管了,反正大家来看就知道了!
  • 狂傲三世子:诱宠逆天妃

    狂傲三世子:诱宠逆天妃

    传言她是云府的嫡出大小姐,却天生废柴,是整个云家的耻辱,他曾是金鎏大陆无人不晓的战神,也是尊贵的侯府三世子第一次见面,他被她吸引,好奇害死猫,浅试而止,他却越发的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女强男更强
  • 冥心道途

    冥心道途

    大劫将起,道之一途,终寻!世间哀怜,然,与我何关矣!
  • 三生三世忘川诀

    三生三世忘川诀

    许多年以前,九重天上掌管司法的小仙子爱上了天君的儿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何不让人爱慕。奈何明月照沟渠,小仙子被打下九重天,落了地狱许多年后,小仙子带着绝望重回九重天,这才一点点发现了自己的心……
  • 腹黑帝主:皇后你别跑

    腹黑帝主:皇后你别跑

    互看两相厌的皇帝皇后,洛毓晴偏了偏嘴,既然两相厌,那么姐姐闯江湖去咯。慕晨韵黑线,皇后那里跑。
  • 天价逃婚小萌妻,求轻宠

    天价逃婚小萌妻,求轻宠

    她是叶家千金,家族中落。商业联姻,把她和一个陌生男子绑在一起。她贸然逃婚,逃到国外。却没料到,自己惹上一个混血儿,还死缠着她。最后,“日”久生情,她骄傲的回到国内向她父母宣布真爱时。才发现,原来这个混血儿就是她的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