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8200000024

第24章 伐鼓(2)

他说“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介绍的造园诀窍,“园地惟山林最胜……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

我不是偷懒,企图用他人文章凑字数,我是想让各位尽情领略“中国式说明文”的风采。请别跳过,且细细品读体会,它们的文采不输于任何一篇千古名文。但是关键就在这里:谁能说这些文字不精彩?可谁又能当真从这些精彩的文字中明白什么?

在“中国式说明文”中,实质性介绍及技术指南总是语焉不详,甚至干脆一点没有,由始至终皆是抒情写意,铺陈得读者头昏脑胀。信息量不如词汇量大,实用性不如文学性强,与其说是说明文,不如说是变格的诗词歌赋。有时甚至怀疑,这些说明文的作者,会不会为了对仗得工整漂亮,牺牲掉事实真相?——只能想,上帝是公平的,“中国式说明文”不能教会你什么,但它用富丽辉煌的修辞,带给你关于某物的无限憧憬;就像是国人自古缺乏缜密思考、精确表达的习惯,我们没有拿得出手的哲学体系,但是我们在松散的语言结构中,腾挪出了诗的生存空间。

话扯远了,说回斗茶。其实将茶汤冲调出汤花薄膜还不算稀奇,晚唐时还流行一种“茶百戏”。茶人在点茶击沸中施用技巧,于茶面上勾勒出禽兽虫鱼花草形状的水纹,或是“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类似咖啡师在咖啡上画出笑脸或胖熊图案。茶百戏也只能在唐宋时那粘稠的茶汤上实现,今天清澈的茶水是断然做不到的。不过,是谁第一个想到了将茶变成一幅画?多么可爱的想法。许是太渴望在斗茶中胜出,好胜心使唐人创造了茶百戏的奇迹。

蓦然想起清人程羽文撰的一部《鸳鸯牒》来。此书开门见山阐明主旨,说这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因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操控,不能配对,实为大憾;为了洗刷遗憾,程先生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事,那就是不管身份不问朝代,将才子佳人按自己的心头好分别配对。程先生的文章写得极普通,胜在这个创意。

《鸳鸯牒》里,他将西汉女史学家班昭和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同样有出塞经历的王昭君和苏武、《洛神赋》中洛神的原型甄后和《洛神赋》的作者曹植配成对,这些配对合情合理。但有几对配得离奇,譬如将关盼盼配给白居易,将周韶配给蔡襄。唐代名妓关盼盼在情人张愔死后独居燕子楼十年,足不出户、守身如玉,却被白居易讽刺为“一朝身去不相随”,意思是张愔死了你怎么不殉情?而周韶与蔡襄是对手关系,宋代名妓周韶曾多次在斗茶之中打败当时几乎独步茶坛的茶道大师蔡襄,蔡襄不是不难堪的。

要我说,前一对实在不必,白居易对关盼盼缺乏最基本的理解与同情;后一对倒令人期待不已,两个斗茶高手结合,估计连嫁妆和聘礼都是“兔毫盏”、“鹧鸪斑”,切磋爱情的同时也切磋茶艺,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外加斗茶。若历史上真有这段姻缘,大概还会诞生许多比茶百戏更玄妙的奇迹。

3.斗草:千里万里春草色

斗草并非始于唐朝。在唐以前,就有“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那会子斗草只是“并蹋百草”的附属游戏,不咸不淡的记载也证明彼时人们对这种游戏兴趣稀薄。

但是从前鲜有人写及的“斗草”话题,到了唐朝突然得到了文人们的集体关注,“抚尘复斗草,尽日乐嘻嘻”,“明朝斗草应多喜,剪得灯花自扫眉”,每一句都欢快得很。因为斗草在唐代,正式成为从皇帝到县令、从仕女到侍女都热衷的比赛。

我曾笑言,唐人有种“化玉帛为干戈”的能力,再微小无聊的游戏,到了他们手里,都能变成精彩刺激的竞技,斗草便是一例。

首先是比赛时间不再限于“五月五日”,唐人玩心重,才不管斗草跟哪个节日挂钩。晴光潋滟的日子即是斗草的好日子,常常阖家出动与邻里斗上一番。其次是比赛规则改变,变得很能挑宋人心目中最高级的茶具。

起人的斗志。比赛当天,众人先各自采集草叶,时辰一到,聚在一起,比拼谁采的花草品种最多最稀有,当两人手里的花草数量不相上下时,就比拼谁的花草象征意义更吉祥美丽。

若用初中生数学应用题特有的口吻来描述,即是:小红和小明分别采集了两种花草,小红采的是荔枝果和富贵竹,小明采的是蒲公英和打碗碗花,请问,谁能在唐朝斗草比赛中获胜?答案是:小红,打碗碗怎能和富贵相比!——你若没有一点关于花草的学问,你简直不好意思参加这样有技术含量的比赛。

为了增加斗草的刺激性,往往还要掷下赌资,“何如斗百草,赌取凤凰钗”。赌的倒不是多么值钱的物什,但好胜心切的唐人对蹴鞠、马球那般激烈的竞赛都不曾发怵,岂肯在斗草这样的小比赛上栽跟头?因此人人卯足劲头,奇招迭起。

安乐公主为了斗草,曾派人取得美髯公谢灵运的胡须,这个“品种”自然无人见过;王建的《宫词》“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更是证明了斗草也要讲兵法——采得稀奇品种后莫要声张,且悄悄藏好,待旁人出尽百宝、招数已绝,再亮出杀手锏,不动声色地取得胜利。

喏,诗中那位机灵的小女子,不就是在最后一刻用郁金芽力克众敌的么?

仅是比拼花草的品种,难度系数还太低,神经末梢渐渐觉得不够刺激。因此由唐人起头,宋元明清人接力下去,对斗草方式作了改进。最后有武斗也有文斗,竞技味道愈浓。

武斗是两人各自挑选一根结实的草茎,将两根草茎缠在一起,双方同时用力拉扯,谁的草茎能挺到最后保持完璧,谁就是赢家。

如此斗草方式,相当于微型角力,热衷此道的通常是儿童。穿着花肚兜大裤衩的儿童还无法登上成人的擂台,但又不甘心退出所有竞赛,就用这样的方式,彰显自己稚嫩的威力。

文斗拼的则是智商,某人即使满腹学问,若敏捷度稍差,也只能败下阵来。竞赛时,一方先拿出一草,同时报上草名,而这草名就相当于是个上联。接下来对手要迅速拿出另一种草,用这另一种草的草名去作下联,平仄与意思都得恰巧对上,譬如用“观音柳”对“罗汉松”,用“苍耳子”对“白头翁”。对得越是工整巧妙,就越易获胜。

在比赛中,不能凭空捏造草叶的名字,亦不能空口说白话却拿不出草叶来。因此要想在文斗中获胜,需尽可能多地采撷各种草叶,还需熟知草叶的各种别称。多记几种别称,一样草叶就能有好几样不同对法,如同变形金刚可以是汽车也可以是机器人,应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变身。这个时候,草叶不止是草叶,而是参赛者的词汇库;斗草也不宜再唤作“斗草”,应称作“植物知识竞赛&对联大赛”。

在我极为有限的阅读里,遭遇过的最强的文斗草,乃是李汝珍《镜花缘》中虚构的一次比赛:众才女欢聚一堂,吟诗作对,行酒令猜灯谜,而斗草则是诸多比赛的其中一场,但这其中一场,已浓缩古时文字游戏的顶尖风光。

在李笔下,才女们以“半夏”对“长春”,以“玉簪花”对“金盏草”,以青葙的别名“昆仑草”对瑞香的别名“蓬莱花”,以兰花的别名“侍女花”对玫瑰的别名“离娘草”,细细想来,每一字都对得刚好,如有神助。

且莫赞叹,这还只是热身。庸手写诗词对联最怕读者推敲,那好不容易糊弄出来的光鲜劲儿,一推敲就垮掉;而像李汝珍这样的顶尖高手,最怕读者不推敲,你愈推敲愈觉得妙,你不推敲,他的奇思妙想就有点怀才不遇的味道:以“水仙花”对“木贼草”,仙与贼已是妙对,而水与木又恰恰都是五行;以钩吻的别名“火把花”对酸浆的别名“灯笼草”,火把和灯笼同为古时照明之物;以泽兰的别名“水香”对三奈的别名“山辣”,香和辣皆与食物有关;以“鸡冠花”对“狗耳草”,“凤尾松”对“龙须柏”,都是用动物身上某一器官作对,且鸡对狗、龙对凤,动物的高低贵贱也恰相衬……

每每读及这些妙对,便理解了李汝珍为何要花十数年才能写成《镜花缘》。每一对几乎都是绝对,再无更妥帖的答案,李汝珍想是琢磨了许久的。而《镜花缘》的后几十回常为评论家诟病,认为李汝珍只顾炫学,情节乏善可陈。但我亦是从这些对子出发,理解了李汝珍:若你有能耐想出水香山辣、凤尾松龙须柏这般绝对,若你满腹华丽点子在现实中却无处施展,你也会抓住一切机会炫学,实在不必为此苛责李老先生。

读者时常埋怨作者:为何故事要在这里收梢?怎么不让那对男女相遇?其实对作者来说,作品即是另一种日记,他当然可以曲意奉承读者,按大家的愿景安排辞章;但他也大可不必理会谁的建议,只听从自己的心曲。李汝珍起初爱幻想,因而有了《镜花缘》前半段情节的光怪陆离;尔后他更感兴趣的是诗词技艺,所以后半段无甚情节,却字字珠玑。读者可以不喜欢,但作者并无罪过,毕竟这是他的“日记”,他有恣意挥洒的权利。若读者实在不满某书的情节安排,尽可向德国作家让·保罗笔下的一位小教员学习:在书展上将心仪的书名逐一记下,回头依自己的喜好,为种种美丽的书名写下自己最希冀的故事。

4.斗香:寝殿香浓玉漏严

谁曾想,横刀立马的唐人,竟会被娇滴滴的香气所征服?唐人酷爱香料,社会生活、尤其是上层社会生活不但富裕而且馥郁。

翻开唐代典籍,常觉香气扑鼻。《开元天宝遗事》讲,宁王娇贵,很重视个人形象,彼时没有口香糖,宁王就在会客前,先嚼上两片沉香或麝香。轮到他发言,甫一开口,便香溢四座。《谭宾录》讲,唐玄宗在华清宫凿开一池,池旁有舟楫,乃用檀香雕镂而成。驾着香浓的舟楫驶向何方?驶向池心用檀香堆砌而成的巨型假山。这假山模仿传说中瀛洲仙山的模样,但传说中的瀛洲仙山也要逊它几许甘芳。

至于那些大量焚烧、铺陈香料的故事,诸如“唐代皇帝要行。

幸某宫时,太监们必先用龙脑香和郁金香铺满去路”,或是“巨富王元宝睡觉时,总要安排两个童子捧着博山香炉站在床前,焚香通宵达旦”之类,更是在各类史籍小说中举不胜举。

而唐人爱香最夸张的例子,非薛瑶英的母亲莫属。《杜阳杂编》

讲,元载的宠姬薛瑶英,“善歌舞,仙姿玉质,肌香体轻,虽旋波、摇光、飞燕、绿珠,不能过也”,但她的丽质并不全赖天生,还有赖于她母亲用心良苦。薛母从小不是用香料涂抹、而是用各种香料喂养薛瑶英,化用一句俗语,薛瑶英吃的香比吃的米还多。

天长日久,香料沁入瑶英的五脏六腑和血液肌理,她想不香都难。

就算《杜阳杂编》是部奇幻大作,情节多以想象为主,但也从这般想象可见,唐人对香料的执念。

彼时,“明月白露夜已寒,香衣锦带空珊珊”,衣是香的,牵动襟袂,暗香浮动月黄昏;“五花马踏白云衢,七香车碾瑶墀月”,车是香的,轱辘声向前延伸,香气向后漫溢,它们分别诉说赶车人对前方的渴望和对过往的流连;“霞侵绿渚香衾暖,楼倚青云殿瓦飞”,衾被是香的,覆在身上,梦都是蜂蜜味的;“歌蹙远山珠滴滴,漏催香烛泪涟涟”,连烛都是香的,火光跃动,照亮心事和房间,也芬芳了夜晚……唐代关于闺阁、宫廷或富贵人家的诗篇中,香的出镜率比珠宝还高。

你看以上故实与诗句写得缱绻,以为刚猛的唐人终于在焚香这件事情上温柔了下来?错了,即使是香氛这样的绕指柔,唐人也能化为百炼钢:他们发明了前无古人、后继乏人的“斗香”。

这项比赛估摸着始于唐中宗朝,贵族们各自携带奇异珍贵的名香参加斗香比赛,众人现场品评香料气味的优劣,最后决出胜负。——【宋】陶谷《清异录》:“中宗朝,宗纪韦、武间为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惟韦温挟椒涂所赐,常获魁。”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则,也可说是唯一一则关于斗香的记载。

在唐以前,多是某人“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疗病”的记载;在唐以后,也多是某人“性喜焚香,其在官所,每晨起将视事,必焚香两炉,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开两袖,郁然满室浓香”之类的故事。又是烧香读道书,又是用香炉烘官服,唐以前或以后,焚香都是世间一等一的雅事。苏合香、阿末香、紫藤香、百和香、青木香、茉莉油、婆律膏……想来也是,遑论香气,香料们仅是名字就足够柔情蜜意,谁会想到将它们弄得刀光剑影?

大概也只有争强好斗的唐人,才会将焚香这般温柔缱绻的雅事,都改装成如火如荼的赛事。在“斗香”中,绵软细腻的香料不再与“绿窗珠箔绣鸳鸯”、“罗帏翠被郁金香”之类的旖旎场面相联系,它们成了战士,比拼的是谁更持久犀利。到头来,娇滴滴的香气并未将唐人变得同样娇滴滴,反倒感染上了唐人横刀立马的豪气。

斗香与斗茶、斗草不同。斗茶斗草讲技术,茶面的纹理、花草的种类、花草对联的工整度,优劣一眼即明;但斗香没有所谓的“公认”,香气各有各的好,得有个中立人来裁决。无论斗香现场氛围多么紧张,裁判也得心若止水,点燃一瓣又一瓣香,仔细辨别哪一种气息更能愉悦大脑与鼻腔。

我总觉得,裁判是个极其艰难的角色。你说,费雯丽和赫本谁的笑容更清丽?法国大餐是否强过日本料理?蝴蝶、水母、波斯猫姿态的优雅程度孰高孰低?“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南国,暗绿的叶间橙子燃着金黄的火”与“我梦见绿的夜,在眩目的白雪中,一个吻缓缓地涨上大海的眼睛”相比,哪一句更有诗意?——世界上的美好那么多,裁判要如何挑出一二三名?如果由得自己选择,我宁愿作任人判决的参赛者,也不愿当能够主宰命运的裁判。至少,作为参赛者,我不用对美好做出取舍。

除了正经八百坐下来斗香,唐人还抓住一切机会进行“隐形”

斗香。对于唐人来说,生活中处处是竞技场。

宗楚客修别墅,用文柏挑大梁不说,还用沉香和红粉刷墙,朱门一开,香气蓬勃。太平公主某次参观宗楚客的别墅后自愧弗如,黯然神伤,觉得自己与宗楚客比起来简直是“虚生浪死”。

太平公主的宅邸想必亦是流芳郁郁的,但毫无疑问,宗楚客是这次秘而不宣的斗香宅“比赛”的赢家。

唐代女子出游必使自己香气四溢,那些芬芳浓烈的可人儿,总能在一众女子中脱颖而出。所以同昌公主每次出游,恨不能将全世界的馥郁集于一身。我对苏鹗的好文采佩服不已,《杜阳杂编》中这一段美过童话:“公主乘七宝步辇,四面缀五色香囊,囊中贮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此香异国所献也,仍杂以龙脑金屑。刻镂水精、马脑、辟尘犀为龙凤花,其上仍络以真珠玳瑁,又金丝为流苏,雕轻玉为浮动。每一出游,则芬馥满路,晶荧照灼,观者眩惑其目。”不必细究每词每句,单是随意扫一眼通篇华丽字眼,便觉香味郁得化不开。在女子斗香领域,同昌公主取得了胜利。

同类推荐
  •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丰子恺、李圆净、孙选青、林赞华、朱稣典、刘质平、弘伞法师、广洽法师、芝峰法师、习律诸法师、刘肃平、赵柏癫、李晋章、亦幻法师、崔澍萍、性愿法师、瑞今法师、寂山和尚、蔡元培、开元慈儿院董事会等多人的书信。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 狂风吹我心

    狂风吹我心

    本书为作者诗文选,曾被人评曰:“集半生之年,凝心血之花。”之作。细腻笔锋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平凡而不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生活的真谛。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超级眼镜一号

    超级眼镜一号

    一个落魄的三流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不想在路边摊买了个眼镜框,从此以后,好运连连,精彩不断。
  • EXO之爱上你我不后悔

    EXO之爱上你我不后悔

    都是练习生的吴世勋和车允妍,认识了三年,在这三年里,车允妍一直暗恋着吴世勋。两人坎坷的爱情之路,结局到底会是怎么样呢?
  • 你是我的罂粟

    你是我的罂粟

    即使相爱,并不一定会在一起。不管是曾经,亦或事现在,她从始至终,就好比罂粟一般,沾染便不可脱身。相爱却相互折磨……
  • 妖孽武道

    妖孽武道

    华夏帝国梁国落云城废物李逍遥调戏叶城主千金叶蕊被路过的林家少爷林鹏打死,阴差阳错之下,地球修士李逍遥携带通天神塔夺体重生!重生的李逍遥与通天神塔融为一体,吸收炼化大量天材地宝,修为步步提高,逍遥天下,留下一段段传奇!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所谓善良,绝不仅仅是指我在路边看到一个乞丐会丢给他一块钱,而是即便我“一无所有”,我还是愿意给他丢一块钱。我们时常说的“善良是一种美德”,究其根本是指一种心底里发出的善的意愿。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EXO爱的故事

    EXO爱的故事

    老殇我是一个学生,同时要更两本书,这本书是较欢脱系列,虐虐的看着特别不舒服,就写了这么一本欢脱的文,然后就是,加我的读者一定要说清楚是读者,否则我是不会加你的,然后呢,不就我会建一个书群,恩,没了。
  • 次元大主宰

    次元大主宰

    emmm,新书~《恐怖地狱求生手册》欢迎大家来看,目前已签约更新稳定~这本作为试水书目前停放。主要是太冷门了
  • 一见钟情之赖上一个你

    一见钟情之赖上一个你

    她初一,他高三,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人却相遇了…七年的时光足够一个人长大了…面对回来的他…
  • 五印镇魔图

    五印镇魔图

    他无意触碰到网上买来的姻缘石,结果发现,穿越了?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新世界,该怎么填饱肚子是个大问题。坑蒙拐骗?不行,洒家是正经人。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我穿越到了大森林里!?手背上的印的绿色小虫子又是什么鬼?苍天呐,我不要这悲惨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