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返沈处理妥其父发丧一事,奉系军阀内部关于张作霖的继承人问题讨论热烈。奉系军阀的“老班底”和旧派军人都认为张学良过于年轻,缺少统治经验,难以驾驭,因此,一致推让张作相为“东北王”;但是另外一派,新派军人,特别是留学日本的一些军官,都拥护野心早已锋芒毕露的杨宇霆接班。双方几争不下,最后还是素称稳健的张作相,看在过去同张作霖相处的面子上,认为继承张作霖的最合适人选是张学良。他说张学良少年英俊、干练有为,这样做可以理服人,可以团结东北的各方面人士,以应付当前比较困难的内外局面。他坚决辞去了让他接任张作霖的请求,力推张学良承担重任,并表示愿意竭诚辅政。同时,他还主动说服了旧派军人同意自己的主张,使认为接替张作霖非自己莫属的杨宇霆,也只好对此表示赞同。
7月2日,三省议会联合会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省保安司令。当天,张学良在沈阳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职。
张学良于1901年6月4日生于辽宁海城县,字汉卿,别号毅庵。是张作霖长子。后以避乃父忌辰,以6月3日为生日。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为元配赵氏所生,有姊一人,弟七人,妹五人。张学良早年没有进过学校,七八岁时,张作霖任五营统领,驻新民县,在家中设馆,请早年教过他的杨庆辅为张学良开蒙。1915年,张作霖任二十七师师长,入驻奉天,继续在家中设馆,塾师白永贞是辽阳名儒,但也有些资产阶级思想,是张学良的启蒙者。1916年,张作霖又请奉天交涉署英文科科长徐启东教张学良英文。以后张学良每天去青年会学英语,也学一些国际知识和西方习俗,这是他接触欧美文化的开端。
奉天府是东三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外国的领事馆和基督教会。1917年,张学良加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以后任会董。他结识了青年会总干事普赖德、学者惠特和派克夫妇等,同时,也结识了阎宝航、王卓然及医师王少源、杜泽先等新派人物。青年会还邀请京、沪名流来奉天演讲。这些交往和社会活动使张学良的眼界开阔了。
张学良不仅接受了我国传统的忠孝仁义等儒家传统思想,还受到了老、庄的淡泊、达观思想的影响,他曾谈到种树木必自己吃果子。上述时期,他又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基督教的为他人服务、和平、友爱、容忍等观念。
张学良崇拜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赞赏纳尔逊、加里波第等西方著名历史人物。他原想学医救贫济世,因西药都是舶来品,于是想学制药,适应国家急需。待他奉父命入东北讲武堂,学医药的志愿只能付诸东流,但他的爱国思想却没有泯灭。
张学良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但是他没有贵公子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的恶习,而是文采风流,平易近人,气度恢宏,待人宽厚。河北水灾,奉天青年会举办劝募义卖,张学良紫衣玄裳,手拿大把物品,在会场上穿梭来往,大声向人劝募,也卖得最多。他成为东北集团的领袖、国家某一方面大员以后,也从不以势凌人。卢广绩曾批评张学良缺乏老帅对部下的威严,张说:“老帅部下多为武人,对老帅盲目崇拜,老帅对他们措施有失当之处,他们不介意,你们是知识分子,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自尊心,我待你们像老帅那样,你们受得了吗?”即使对副官、勤务兵,张学良也是尊重他们人格的,对肯学习、办事好的就给以鼓励,关心他们的成长,注意培养他们。一直到西安,张学良经常去副官餐厅和副官们一起吃饭,有时和卫队营士兵蹲在一起吃饭、聊天。他的部属一致反映:副司令对下属从不厉声严色,也不骂人。张重感情,他的卫队长姜化南在张家口解散穆春师时被打死,他很悲痛,严惩了肇事团长。
张学良十分孝顺,他11岁居新民时丧母,去奉天后,每年寒食节都到郊外遥祭亡母,往往徘徊忘归。由于卢氏夫人是他养母,张作霖死后,他让家人称她为老太太,不得违背。他对几个弟、妹也很友爱。张作霖死后,他在大帅府西边,为每个兄弟各建房屋一所,因“九·一八”事变未能竣工。张作霖在世,张学良常领着弟妹们打高尔夫球、玩扑克、捉迷藏,外出看河灯。张作霖去世后,他让妹妹们放脚、剪辫子、烫发、穿新式服装,帅府的大仙祠也被改造了。日常生活中的封建束缚日渐被破除。
张学良的书信文字流畅,书法清秀,原师于黄庭坚。他还爱好书画,精于鉴赏,收藏了王献之书法真迹、黄鹤山樵的《林泉集清图》、沈周的《庐山高图》等。收藏的书画一般用毅庵别号。张学良也懂音乐,喜好京戏、大鼓等。对救亡歌曲,他很推崇《义勇军进行曲》。他好游山水。体育爱好很广泛,网球、高尔夫球、篮球、骑马、射击、桥牌,有的玩得很精。自己会开汽车,驾飞机,也爱冒险,如1927年在保定花园试摩托车,掉入池塘,把在场的杨宇霆吓得说不出话来。娱乐中他最好跳舞,虽军务倥偬,也抽时间跳舞。
张作霖是以枪杆子起家的,深知枪杆子的重要性。1919年,张作霖重开东北讲武堂,培养中下级军官,加强奉军实力。同年,为了培养张学良成为他的继承人,令张学良入东北讲武堂炮科学习。
在讲武堂,张学良尊敬教官,对同学谦和。一次,他和同学曾钟策开玩笑,对方急了,骂他是“胡匪崽子”,张学良克制了自己。他学习很刻苦,一次野外演习,第一日行进40里,第二日早即返回,并跑步二十多里,张没有掉队,无倦容。课外,还约请傅仲云教官讲点高等军事学。由于他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名列第一。毕业后,被授予炮兵少校衔,任奉天督军署卫队营营长,不久擢升卫队第二团团长,又升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时间不过一年,军阶由少校升至上校。
1915年张学良与于凤至结婚,元配夫人于凤至原是吉林省怀德县商会会长于光斗的女儿。早在张作霖尚为绿林草莽的时候,于光斗曾慷慨资助过他,之后二人歃血为盟,结拜成了生死弟兄。不久,张作霖在奉天发迹,平步青云。一次,他在去于光斗家叙旧的时候,偶然发现于家客厅的茶几上放有于光斗为其女儿卜算的卦帖。张作霖顺手翻看,只见于凤至的卦帖上书有“凤命”二字。
张作霖眼望着这两个大字,心头一亮。他连忙请于光斗唤出于凤至来相看。于凤至身段颀长,微红的脸颊虽有些消瘦,但却凝聚着一种稳重娴静的仪态。她并没有着意打扮,完全是平时的装束,但却更有一种别样的妩媚和俊俏。
张作霖一面捏着写有“凤命”的卦帖,一边凝眸打量着于凤至,心中并不断叨念着:“凤至,凤至,凤凰将至。名字起得好吉利呀!”
张作霖一向自命是星宿下凡,而且他认定自己的长子张学良也是将门虎子。既然于凤至是“凤命千金”,那她和张学良岂不是“天作之合”!于是,当即他便向于光斗提出结为儿女亲家的请求。
张学良开始对这门亲事并不满意。张学良刚刚15岁,年少气盛,在保定讲武堂学习时就已展现了他非凡的才华。于凤至的父亲为了适应张作霖显赫的门第,特意将她送往奉天女子师范就学深造,得以优秀成绩毕业。
于凤至生来就天资聪颖,入学深造后更加变得雍容大度,知书明理,贤淑聪慧。她与张学良结为伉俪之后,以其才学和品德,渐渐赢得了张学良的敬重,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因她年长两岁,所以张学良一向把她尊为大姐。自从老帅张作霖皇姑屯遭难、少帅张学良主政之后,张作霖的五夫人将管理帅府内务的权柄移交给了于凤至。少夫人于凤至精心料理,运筹帷幄,将帅府内宅经营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帅府上下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