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说秦连横遭到拒绝,回家后,他连夜摆出几十个书箱,拿出藏书,找到姜太公所写的叫《阴符》的谋略书,伏桌诵读,选择有关章节,刻苦揣摩。读书读困了,想睡的时候,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思考推求出一个改连横而合纵六国的策略。
于是,苏秦去赵国,求见赵王,劝说赵王合纵赵、齐、燕、魏、楚、韩六国攻打秦国。赵王对苏秦的主张非常欣赏,所以,两个人拍着掌谈得兴高采烈。赵王让苏秦做赵相,授给他相印,同意苏秦到各国相约合纵,拆散连横,以便压制秦国。
结果,苏秦没有耗费一斗粮食,没有用一个士兵,没有让一个战士作战,没有用断一根弓弦,没有折断一支箭,就使六国受制于合纵计谋,诸侯相互亲爱,胜过亲兄弟。诸侯中没有人敢和赵王对抗,都和秦国断绝了外交关系。
齐滑王与尹文论政
战国时齐国人尹文拜见齐王,齐王对尹文说:“我非常喜欢士。”尹文说:“我希望听您说说什么样的人叫做士。”齐王没有话来回答。
尹文说:“假如有这样一个人,侍奉父母很孝顺,侍奉君主很忠诚,结交朋友很守信用,住在乡里敬爱兄长,有这四种品行的人,可以叫做士吗?”齐王说:“这真是所说的士了。”尹文说:“您得到这个人,肯用他做臣子吗?”齐王说;“这是我所希望的,但却不能得到。”尹文说:“假如在大庭广众之中受到莫大侮辱却不争斗,您还将让他作臣子吗?”齐王说:“不。士受到侮辱却不争斗,这就是耻辱。甘心受辱,我就不让他做臣子。”尹文说:“这个人虽然受到侮辱而不争斗,但他并没有丧失上述四种品行。没有丧失上述四种品行,这就是说没有丧失一定成为士的条件。没有丧失一定成为士的条件,可是大王您却不让他作臣子,那么您先前所认为的士还是士吗?”齐王无话回答。尹文说;“假如有这样一个人,将治理他的国家,人民有错误责备他们,人民没有错误也责备他们,人民有罪惩罚他们,人民没有罪也惩罚他们。这样做,反倒埋怨人民难于治理,可以吗?”齐王说:“不可以。”尹文说:“我私下观察您的臣下治理齐国正像这样。”齐王说:“假如我治理国家真的这样,那么人民即使治理不好,我也不怨恨。或许我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吧!”尹文说:“我既然这样说就不能没有理由,请允许我说一说理由。您的法令说:‘杀人的处死,伤人的受刑。’人民中有的敬畏您的法令,受到莫大侮辱而不敢争斗,这是顾全您的法令啊,可是您却说:‘受侮辱而不敢争斗,这是耻辱。’真正叫做耻辱的,不是说的这个。本该做臣子的,您却不让他做臣子,等于是惩罚他。这就是没有罪过而您却惩罚他啊。”齐王无话回答。
燕昭王招揽贤士
燕昭王想出兵讨伐齐国,但燕国地处偏僻,国内缺少人才。不但外面人才进不来,就连本国仅有的几个人才也外流到别国中去,昭王为求贤人心急如焚。
大臣郭槐给燕昭王出了个招揽人才的办法。郭槐说:“从前有个国王,用1000两黄金买一匹千里马,但始终没有买到。他手下一个侍从跟国王要500两黄金,说可以买到。国王于是给了那侍从500两黄金,结果那个侍从用500两黄金买了一堆死马骨头回来。国王非常生气。侍从向国王解释说,我国能用500两黄金买死马骨头,天下人一定认为您会出大价钱买活马,这样,千里马就会自动送上门来。果然不出侍者所说的,不到一年的工夫,这个国家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如今大王真想招揽天下有才能的人,就从郭槐我开始吧。我做事平庸,无大才干,就像千里马的骨头。如果您对我很重用尊敬,那么天下比我有才能的贤人就会接踵而来投奔您的门下,为大王所用。”
燕昭王真的照着郭槐的话办了。处处尊敬郭槐,给他很高的奖赏,封他很高的官禄,处处都给予特殊优待。这样不到三年,天下的贤才就从四面八方投奔到燕国。这些贤士来到燕国以后,为燕昭王讨论国事,实行改革。由于国内人才倍出,时间不长,燕国就变得兵强马壮,国家繁荣昌盛,燕王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准备出兵攻打齐国。
孟轲劝齐王
燕国宰相子之作乱篡权,当了燕国国王。在他当王的三年里,国内大乱,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齐王乘此机会,命令章子为大将,率领国都周围五城的军队及北方的部队征伐燕国。燕国士兵毫无战意,城门大开不守,让齐军顺利进城,杀死子之和不理政事的前燕王姬哙。
这时,齐王请教孟轲,说:“有人建议我不要攻占燕国,有人建议我乘机吞并它。我想,以万乘兵车的大国去进攻另一个同样的大国,五十天就征服,这靠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能是天意。现在我若不吞并燕国,是违背了天意,我想把燕国并入齐国,你看怎么样?”孟轲回答说:“吞并后如果燕国人民很高兴,那就吞并吧,古代有这样做的,比如周武王;如果吞并而使燕国人民气愤,就不要吞并。古代也有这样做的,比如周文王。齐国以万乘兵车大国征讨燕国这样的大国,那里的百姓都捧着食品、茶水来迎接齐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跳出水深火热的战祸啊!如果新统治下水更深,火更热,百姓又将转而投奔别的国家了。”齐王不听,准备吞并燕国。
各国都在策划援救燕国。齐王又向孟轲问道:“各国都谋划来讨伐我,我该怎么办?”孟轲回答齐王说:“我听说过只占有70里而能统一号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王汤。没有听说拥有千里土地的国家总害怕别人。《尚书》说;‘盼望我们的君主,他来了我们就可以获得解救。’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往征服它,燕国人民认为是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他们,都前来迎接齐军,您如果杀了他们的父兄,囚捕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国家,掠夺他们的财宝,那可就不行了。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实行仁政,那么天下就会联合讨伐齐国。大王您应该立即下令,释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财宝,与燕国人民共同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这样做还来得及,燕国百姓也会对您感恩不尽。”这次齐王又没有采纳孟轲的劝告。
不久,燕国人民果然纷纷反叛齐国。齐王这时才后悔,当初没听孟轲的话。
张仪离间齐楚
秦王想征伐齐国,但顾虑齐国和楚国有互助条约,怕征服不了,于是派遣使臣张仪前往楚国,施行离间计。
张仪来到楚国,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600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可以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楚王一听,十分高兴,答应了张仪的建议。楚臣都来祝贺,只有陈轸认为是祸事,不同意断绝与齐国邦交,楚王恼怒地问陈轸:“我一兵未发而得到600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说:“您的想法不对。我看商於的土地还没到手,齐国和秦国就会联合起来攻打楚国。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600里土地给您呢?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秦国真的割让土地给我们,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王不听陈轸的劝告,把宰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了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回国后,假装乘车时摔伤,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以为张仪觉得楚国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又派勇士宋遗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立即改变立场去讨好秦国,齐国和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6里多见方。”使者愤怒地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发兵攻打秦国。
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惨遭大败。8万多甲士被杀,70多名官员被俘。楚王又发动国内全部兵力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最后,楚国只好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王翦释始皇疑
秦始皇统一中国过程中,先灭掉韩魏赵三国。在平定了中原地区之后,便图谋南取楚国。在屡屡打败楚军之后,他问大将李信:“我想最后灭掉楚国,你觉得用多少人马合适?”李信年轻气盛,自信地说:“最多20万人就够了。”始皇又问老将王翦,王翦说:“非60万人不可。”始皇说:“看来将军是老了,过于胆怯拘谨。还是李信壮勇。”就命李信率兵20万攻楚。结果李信被楚军打得大败。这时王翦已告老还乡,称病不出。秦始皇便亲自前去见王翦赔礼道歉,请他出马。王翦说:“大王如果迫不得已非用臣下不可,那就非给我60万人马不可。”秦始皇同意了。
在当时,60万人马几乎是秦国的全部。王翦带上60万人,可以说是拥有了秦国的全部兵权。临出征,秦始皇亲自为王翦送行。王翦深知秦始皇的为人,便故意在出发前提出良田美宅的要求。秦始皇说:“将军自管出征,还怕日后受穷不成?”王翦说:“作为大王的将帅,即使有功也不能被封侯,我不得已才提前要求赏赐。”秦始皇大笑。王翦在行军途中,又三番五次地派人去向秦始皇讨封赏。他的手下不明白,便问王翦:“将军这样再三要求赏赐,不是太过分了吗?”王翦说:“不,大王的为人你不是不知道,他粗中有细,不轻易相信别人。我现在把秦军全部带了出来,他心里不能不对我产生疑虑。我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请求封赏,他就会知道,我是忠于他的,我只是想得赏赐,而不会背叛他。”就这样,王翦去掉了自己的后顾之忧,率兵灭掉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