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5300000008

第8章 结语

媒介似乎无所不在,凡是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东西,都可称作媒介。从人类创造、使用媒介的历史来看,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实质是人类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展的过程。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媒介——语言的产生,使得人际间的传播方便了许多,人类从此可以交流信息和思想;书写和印刷媒介的产生又进一步突破了信息传递的视觉和时空的限制;电子媒介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在相距遥远的两地建立起瞬间可达的信息联络的梦想得以成真;第四媒介——网络媒体的诞生,更是集报纸、广播、电视传统三大媒体之大成,使得信息的传递和接受方式越来越立体化和多元化。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媒介之所以得以产生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带给人类更多的信息,更好地满足人类沟通交流的需要,这是媒介的本质,也是媒体的基本职责和功能。

很多时候,新闻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和把握媒体的基本职责和功能。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频道总裁Michael Gartner在讨论新闻媒体与公众和社区的关系时指出:“报纸的职责是向社区做出解释,而不是召集社区开会;新闻记者的职责是调查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报纸的职责是揭露坏事,但不是发动批判运动;记者和编辑的职责不是起草法规或领导一场运动或展开一场道德审判。”“新闻是公众的信托,记者是公众的托管人。”“新闻是公共服务,新闻媒体归属于公众。”新闻的职责是“促进民主建设、滋补公共生活、为公共问题寻找答案。”这段话对于新闻媒体和编辑记者如何准确把握媒体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不乏启发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作为公众知情和政治稳定的保障的新闻媒体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权力资源,然而任何一种权力都应有一个限制和限度,否则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第四权力也不例外。作为一种工具,新闻媒体需要适当的被运用;作为一种权力,它同样应当受到制约。新闻媒体在践履其功能和职责时,既不能逾越之,也不能不作为。

例如,在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法制建设还不尽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有待加强,不否认在很多时候,新闻媒体的介入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司法公正。特别是在维权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当事人愿意找新闻媒体,因为只要媒体报道,就能大大降低诉讼成本,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但是这终究不是一种常态,因为这里存在着许多问题:新闻媒体的介入自身能否做到公正?新闻媒体的公正介入是否一定能促进司法公正?用新闻舆论监督来保障司法公正,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诉讼案件应由法院依法公平公正审判,是法治国家的当然制度,新闻媒体不应加以干涉或影响。很多时候,新闻媒体可能振振有辞,认为是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在行使宪法所保障的言论与表达自由的权利,但是如果这一权利的行使影响了司法公正,就有悖于宪法保障言论与表达自由的初衷。媒体固然是社会的良心,但是媒体毕竟有它自身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媒体的监督权力来源于作为表达自由的必然延伸的新闻自由,是公众知情权和表达权的一种延伸。即便是出于一腔正义而超越权限去干预其他领域的正当活动,也是不足可取的,更何况如果有自身的利益和图谋呢?当然,并不是要否认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事实上,舆论监督是民主社会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之一,在很多时候,舆论监督发挥着不可否认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新闻媒体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时,须谨守舆论监督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把握住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在西方国家,通常把坚持客观报道的原则作为法制新闻既维护司法独立,又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平衡点。此外,还通过限制新闻媒体对案件评论的范围、制定藐视法庭罪、建立新闻咨询评论会制度、以及鼓励新闻媒体与法庭签订协议等方式来规范法制新闻报道。

西方关于新闻伦理问题的研究始于对新闻自律的关注,根源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对新闻自由原则的滥用,进而产生新的矛盾,新闻业陷入新的职业道德困境:比如在政治论战中对于政敌的肆意人身攻击;为追求商业利润,不择手段制造新闻;大量色情、凶杀、战争的刺激性报道;对于皇族显贵明星人物的隐私权无节制地侵犯等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西方的一些新闻与传播学者开始对传统的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作认真深刻的检讨,认识到传统的新闻自由理论已经走向了反面,必须重新认识新闻自由,提倡一种与秩序并存,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自由,创建一种新的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新闻理论。1947年美国哈钦斯委员会推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自由和负责的新闻业——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报告》,这本长达140页的小册子的出版宣告了社会责任论的诞生,从而为新闻伦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新闻自律思想的出现几乎同步,西方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也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起步。瑞典是西方最早开展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国家,美国是西方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之一。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与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斯(Walter Williams)主持制定了《报人守则》,首次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这一《守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新闻伦理准则的文件,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世界报业学会采用。之后,日本、英国、瑞士等许多国家均开始制定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其中日本最为完备。1991年中国制定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目前,绝大多数新闻媒体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已制定出适合本国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与准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西方学者关于新闻伦理(媒体伦理学)的研究并不十分活跃。八十年代初期,只有少数几本书探讨这个话题。1983年底,《纽约时报》做了一期封面报道,主题是“控告媒体:它的罪状是什么?”从此,新闻伦理问题引起新闻记者和公众的关注,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尤其是最近二十年来,媒体过度商业化,公共领域角色失衡,新闻伦理面临两难困境,传统的理论(如社会责任论)遭遇到无法提供指导的新的现实问题,由此西方媒体伦理学的研究进入繁盛时期,据美国学者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Clifford G。Christians)的统计和分析,1990-1995年共有34本媒体伦理学方面的书出版,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整个八十年代数目的总和。同时,在这位学者看来,新闻伦理开始关注理论研究的时候,也正是实践本身变得颇受质疑的时候。

近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由于中国新闻传播从技术到运作模式甚至观念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若多的新闻伦理道德问题日渐突显出来,比如为追求商业利润而制造或炒作虚假新闻、网络新闻空间的信息泛滥和泛黄、各种新闻小报对明星显贵隐私权的肆意侵犯、各类大幅占用版面资源的貌似新闻实则广告的宣传文字、虚假广告等等。这些问题一些是西方国家新闻和社会发展史上类似问题的重演,一些则是伴随着现代科技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至的新问题,其恶劣影响甚至波及到境外,引起了国外媒体和政府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质疑。国内业界和学界也开始对这一领域给予及时的关注和研究。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新闻伦理道德问题之重要性已成为研究共识,但是受制于诸多原因,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度和触及现实的广度还尚待突破,而优先寻求理论论证上的深度突破,无疑是在目前既定的新闻业框架下比较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和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之一。

同类推荐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本书内容包括: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初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对家庭环境改变的适应、对学校环境改变的适应。
热门推荐
  • 战世圣尊

    战世圣尊

    人人都知道宇宙分为五大星域,可是却不知道还有第六圣域,人人都知道九大体质,却不知还有第十圣体,一个被圣域家族抛弃在禁地的少年却意外的成为了九之极外世上不为人所知的的第十圣体,且看少年从禁地出来,看世间百态,掌轮回幻灭。
  • 灵魂投射

    灵魂投射

    因为伤心所以离开,离开后才发现失去了很多美好。我漂流浩瀚宇宙,驻足万千世界,经历灭世大战,只为回到我的家乡。遗失的,难道终将一去不复回?
  • 惊鸿情阙

    惊鸿情阙

    六面天碑,六座帝城,响起古老战歌。十件上古奇兵,十大生命禁区,勾勒大地传奇。一曲惊鸿情阙,两道寂寞身影,弥散万古情仇。那少年,一曲神音悦知己,绝世风姿动九州;那少年,揽弓射月求出路,踏破天阙觅红颜;那少年,毁天灭地哭红粉,俊颜白发叹离分;那少年,为她痴,为她狂.羿天大陆,弱肉强食,不求武学最高峰,只求掌握自己的命运。六道?如若不容我与她长相厮守,那就灭了六道!道!道!道!辟我的新道!两个来自异世的少年在这一片大陆开辟自己的净土.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华夏商魂

    华夏商魂

    说史自省,读古明今。商帮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不仅对中国近代商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现代中国工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鉴古商经营之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解读中国经济历史。为了弘扬先人的创业精神、借鉴古商的经营之道、传承传统的中华文化、解读中国的经济历史,本书从中国春秋至清末的2500年历史、八个朝代、十大商帮中,精选了著名的大富商和理财家,用传记的形式,记述了他们的理财故事、做人之道、人生传奇。一部讲述中国商业,悠久灿烂与曲折辉煌的历史典籍,一幅展现中国商人,博大深厚与智勇坚毅的恢弘画卷。
  • 樱缘:千亿总裁恋上樱花少女

    樱缘:千亿总裁恋上樱花少女

    那年春天,最美的季节遇到最对的人。樱花树下,他与她,随意一瞥。殊不知,仅那一刻的回眸,便拉开了命运的序幕。缘分总是十分奇妙。奈何他们不知对方身份,有情人貌似始终没有发生故事。待得当初少年成长为千亿总裁,那个令他心动的樱花女孩又在何处?在金钱权利的世界里,他们纯美的爱情能否抵挡种种诱惑。一场莫名其妙的车祸,一个意外的死讯,神秘鬼宅,以及特殊的病。种种麻烦事接踵而来。他与她能否相遇认出?亿万总裁与樱花女孩的爱情故事从误入开始。
  • 惊云异世游

    惊云异世游

    武林一代大侠、步惊云一身武功超凡脱俗就当他要武碎虚空却被一道天雷劈坏肉身,且看他如何在异世混的风声水起
  • 万里红妆待君归

    万里红妆待君归

    迷离的是谁的眼眶,恍惚间看见你,你是从亘古走来,还是?从未离开……
  • 守护甜心之命运幸运草

    守护甜心之命运幸运草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和梦想的故事。能改变命运的幸运草,引发一串串事件。圣夜学院的转校生,神秘人物的来临。谁能改变命运的齿轮?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幸运草的终极王者。爱与梦想,过去与未来,幸运的四叶草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是选择停留,还是奔赴那茫茫未知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