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每个人生活中都充满太多不得不做的事,由于这种事占去太多时间,所以,你的心里会觉得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忽略了你认为最重要、真正想做的事。
根据《时代》杂志一篇专题报道的说法,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所谓的“时间荒”里。生活愈来愈忙乱,工作压力日甚一日,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脚步,否则,一旦落后,你就有可能被“淘汰”。这种时时要变,刻刻要命的生活节奏,无形中让人对未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
工作上沉重的时间压力同样也反映在日常生活之中。凯拉夫·凯其的著作《时间锁》里描述,人的时间就像高速公路上全面瘫痪的交通状况一样,被不得不做的事塞得满坑满谷,动弹不得,至于真正想做的事,自然找不出时间来做了。
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后,不太插手政府的作为,只有紧急与重要的事才会引起他的注意。每一件事都授权给手下的行政人员处理。因为他发现紧急与重要的事很少同时出现。这项观念也可以引用到我们的生活里。重要的事难得紧急,而紧急的事也难得重要。当你赴约已迟,为车胎打气比缴汽车保险费要紧急得多,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中,它的重要性比较小。
不幸的是很多人在紧急的压制下忙得团团转,结果忽视了生活中不紧急但更重要的事。
当你面临许多等待解决的问题时,要衡量何者是重要的问题,并优先处理。
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效率管理专家史蒂芬·柯维在举办座谈会时,常会要求与会者思索急事与要事两种观念基础,说出他们联想到的感受。谈到急事,大家最常想到的是压力、精疲力竭、不满足等;谈到要事,大家想到的则是自信、充实、渐入佳境、有意义、平静等。你也可以试试看会联想到什么,或许对于生活为何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会有较深刻的了解。
柯维在《忙碌的有闲阶级》一书中指出,时间的需求是按我们所有、所得之事排定先后顺序的。比方说,我们买了一艘船、一辆车或一本新书,我们就得花时间去学习怎么使用、怎么维护或怎么去读。每一张新面孔、新鲜事都会走到我们跟前,要求我们与其共度一段时光,就算我们不乐意,还是得勉强自己去做。于是乎,时间变得愈来愈少,失控的感觉愈来愈强烈。
没有人愿意失去控制,没有人愿意像个傀儡一样,左移右动、前行后转都在别人掌握之中。事实上,心理学家发现,自杀通常就是失控到了极致所产生的行为。因为,当时我们感受到的是,“要不要继续活下去成了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事”。当我们的生活被某件事或者某个人控制的时候,我们体会不到快乐、发自内心的平静和创造力。然而,不幸的是,快乐、发内心的平静和创造力是目前社会最短缺的民生必需品,而短缺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生活失控的恐惧。
我们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发自内心的平静,而不是单讲时间的管理。效率管理只是有效控制生活的一套技巧和工具,如果只做到有效管理时间,是无法让人的内心得到平静的。
要让人的内心得到平静,首先就必须了解自己的“核心价值”所在。所谓核心价值,指的是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换句话说,如果你没弄清楚哪些事对你来说重要,哪些事对你而言不重要的话,那不论你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都是没有意义的。
几年前,一位美林企业的主管,在参加了员工在职训练研讨会后的第二年,给效率管理专家海伦写了一封长达四页、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的信,他在信上说:“海伦,一年前我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参加了你的研讨会。自从上了你的课,我才知道核心价值对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有多么重要。对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让我儿子过得好、过得快乐。可是,当我回忆往事时,我才惊觉,过去这些年我对儿子几乎什么都没做,所以,我当下就决定,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好好对待他,让他快乐。”
他描述了很多和儿子相处的乐事,幸福满足溢于言表。信转至第三页,他接着说:“海伦,上个礼拜我那8岁大的儿子出车祸死了。丧子之痛,锥心刺骨。但尽管痛苦难熬,我却毫无懊悔感。我终于明白你在研讨会中所说的发自内心的平静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最后,他说:“海伦,谢谢你。”
无法形容收到像这样的来信对海伦内心造成的冲击有多深重。通常,每个人生活中都充满太多不得不做的事,由于这种事占去太多时间,所以,你的心里会觉得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忽略了你认为最重要、真正想做的事。
美林企业的主管在他儿子意外死亡之前确认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做了一些事,以至于当悲剧降临时,他还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平静。
但很多人不像他那么幸运。有很多做父亲的要等到站在儿子婚礼上的那一刻才蓦然发现,曾经答应过孩子带他们去看球赛、去钓鱼,但因为自己工作太忙,结果一件事也没做到。如今,机会之门已关闭,想到这儿不禁令人老泪纵横,难过倒不是儿女即将离开家、自立门户,而是这么多年来对孩子的承诺一件也没履行。
这种抱憾的感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为了避免它,首要之务就是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一件件去做。这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有太多不重要但很紧急的琐事横在眼前,让人不得不花时间去做,反倒是重要的事通常都不紧急,除非是我们让它变得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