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许多人与我们擦肩而过,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如果能将这一面之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么他们就会变成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有些人在与贵人短暂的相处中,巧妙设计,成功与贵人相识,获得了成功;而有些人却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无人相助,他们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没有发现贵人,与贵人失之交臂。万物的发展,总是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之中。贵人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时机,将匆匆而过的贵人留住。
20世纪60年代,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日益激烈。广告大战是双方的主要战场,双方都善于利用很多活动,为各自的产品大做宣传工作。
自从美苏关系缓和之后,百事可乐就开拓前苏联及欧洲的市场。1959年,美国政府批准在苏联莫斯科市举办“美国商品博览会”。这一消息,没有引起可口可乐公司的重视,对此他们也没有为此做出任何反应;而当时百事可乐公司高层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机会,因此,他们不仅精心策划,还部署好每一个步骤,确保万无一失。
莫斯科“美国商品博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在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陪伴下,前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来到展厅。很多记者的镜头寸步不离两位领导。这时,百事可乐公司总裁斯梯尔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百事可乐,倒入精心准备的杯中,请赫鲁晓夫品尝,并不断向他推销百事可乐。赫鲁晓夫欣然接受,喝了好几杯。记者们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总书记喝百事可乐这一珍贵瞬间。
很快,赫鲁晓夫喝百事可乐的照片传遍了前苏联的每一个城镇,传遍了全世界。苏联人民认为,既然是总书记喝的饮料,一定不同寻常。在赫鲁晓夫的“带领”下,前苏联人民竞相购买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借助赫鲁晓夫的社会地位及影响,打开了苏联及欧洲的大部分市场,而它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只能为自己错失良机感到惋惜。直到苏联解体之前,百事可乐公司一直在苏联及东欧饮料市场上占有大部分市场。
赫鲁晓夫是百事可乐公司的贵人,赫鲁晓夫与百事可乐的交往就是一个举杯的镜头。但是,百事可乐却将广告效应用到了极致,利用贵人为自己推销,击败竞争对手,获得成功。
在无声中突然听见一声惊雷,必然会让我们产生惊心动魄之感;在无声中遇到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就需要我们认真搜索了,千万记住:不要让原本属于我们的贵人成为别人的贵人。
——做有准备的人
很多人即使遇到自己的贵人,也总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应对。原因何在?因为对于贵人的突然出现,他们没有思想准备,没有准备好。要想留住贵人,我们不仅要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还要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当贵人到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把握良机,与贵人结识。
——迅速认清贵人
很多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分不清哪个是自己的贵人,尤其是在一些大的场合,看着身边的各种成功人士来来往往,不知道哪个人对自己有益,哪个人对我们帮助较小,哪个人对我们帮助较大。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迅速认清贵人,及时找出贵人身上的潜在价值,并积极上前,巧妙地与贵人结交。
——抓住贵人不放
有些人虽然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也迅速认清了自己的贵人,但是没有抓住贵人,眼睁睁看着贵人离我们远去。其实,抓住贵人很简单,就是要不断制造机会与贵人相识,通过各种渠道,加深贵人对我们的了解与认可,让贵人主动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