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祖母祁老太太,命好得很。从年轻时起,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儿子出息当了丞相,她就是有福气,虽不是亲生的,但也是一手带大嫡出的儿子。偏巧好好的,前些日子不小心给摔了一跤,幸好服侍的贴身嬷嬷及时当了肉垫,没伤及筋骨,但老人家的身子最不经摔,伤了元气,老太太从没这么摔过,心有余悸加上一时郁气,就病倒了,药喝着,也没见大起色。这下宋老爷急了,夫人姨娘们也跟着行动,带着姑娘们来灵国寺祈福求安。
宋子岑虽四方八稳地坐着,心里头有丝忐忑,但想到二夫人应该不会怀疑到她一个五岁的孩童能察觉什么,还故意不喝药,她也暂时是安全的,就稍稍放了心。正思索着,就被一道凶巴巴地声音给吓了一跳,她回过神来。看见宋子乐的小肥手正从那盘点心上默默地缩回来,小脸看着怏怏的。
“宋子乐!这些最好看最好吃的点心全被你拿了去了!我和大姐吃什么?”宋子月瞪着眼珠子,大声地呵斥子乐。
宋子岑瞅着宋子月的态度,心头微微有愠,故作天真道:“三姐姐你弄错了,大姐吃得最多呢。”
宋子月一愣,看着最小的妹妹不知怎么的,脸上染了一丝嫌弃。眼睛挪到宋子岑脖子上那个金项圈时,就移不大开眼了。她知道这个金项圈上嵌镶的都是上等的红宝石,是父亲寻的应城最好的首饰铺子打造的,她们其他几个小姐妹都没有。她知道府中都传着这个庶出的小妹妹与父亲有命之缘的话,可她就是不服气,只不过是个死了又活过来的小丫头,多晦气,凭什么父亲就偏偏那么疼爱她。不仅送了最好的项圈,连东阁苑的院子都好好的布置着给这小丫头一个人住。
四姨娘名义上是收养宋子岑了,可根本就没搬过去,肯定是父亲怕那院子太小委屈了宋子岑。可她宋子月的娘可是富甲一方的独生女,怎么比较,都该是父亲更疼爱她才对,从小,最好的东西可都是她该有的。想到此,宋子月的心口莫名的闷塞,嫉妒得不行。
宋子岑看宋子月的脸色阴沉沉的并不在意,宋子钰听到她的回话只是看了看她,宋子岑依着如今的小孩脸蛋冲着宋子钰嘻嘻一笑,宋子钰什么话都没说,好似完全不在意。
宋子月果然替她心爱的长姐出头道:“宋子岑,长姐比咱都大,自然吃得多。你姑娘家家的,怎么能这么没礼貌地说姐姐。咱们可都是丞相府的小姐,得从小知书达理。”说完转头又对着宋子钰努努嘴道,“姐姐别听小孩子的胡言乱语,哎,她也是没娘管教的缘故。”
“二姐二姐,子岑妹妹有娘呀,府里头的娘不都是她的娘吗?”宋子乐瞪着大眼睛歪着大脑袋一派天真地问道。
宋子岑对于宋子月口中能说出小姐要知书达理这种话实在是好生佩服,她就从没见过宋子月如何知书达理了。又看宋子乐那副认真的小模样,倒真把宋子月给问倒了,心中也有点忍俊不禁。
“宋子乐!姐姐教导妹妹时不要随便插嘴!”宋子月横眉竖目道。
“好了好了,多大点事儿。妹妹们还小,以后再慢慢教导便是了。”一旁的宋子钰云轻风淡地开口劝道。
宋子月这才罢休,横横眼也就过了,拾起一把绫绢扇扇着,像是要降降火气。
敢情这长姐话里头的意思,是妹妹们的错了。看着好心劝导,实则也是帮着宋子月。宋子岑这样想着,随着马车的咕噜声,犯起了春困。她的身子从胎儿起就没怎么好过,甚是虚弱,这才颠簸没多久,也就累了。
马车中渐渐闷热了起来,才三月,天气这么闷热,恐怕是要下雨了。睡得混沌间宋子岑感觉有只小手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她便睡得更沉了。
没过多久,一道猛烈的撞击声惊醒了宋子岑,她警惕地坐直身子,发现大家跟她一样紧张,外头早有丫鬟嬷嬷跑来问,小姐们安好否。
待丫鬟嬷嬷们确认小姐们确实无恙,便说了缘由。原来这上山的道上,有个拐弯处,不知何时竟有一块巨石挡着,这马一个急停步,马车一偏,就给撞到树上去了。还好没人受伤,夫人们的车子都在后头,倒没什么大碍。
家仆要先将巨石搬了,好让马车回到道上。所以小姐们便也下了车,芳华早过来抱起宋子岑,关切地看她是否哪里受了伤。
宋子岑虽是孩子身,但被这般抱着也不是特别舒服,总有点别扭,就表示要自己下去走走。
宋子乐的小肥身子挡在了她面前,牵起她的手说:“妹妹,我牵着你去,你还小。”说得好似她六岁就很大了似的,宋子岑觉得宋子乐实在有趣,又被她肉肉的小手牵着,便由着她去。
“小心着点,别走远了。”芳华身后嘱咐着,又回头给车夫家仆们搭把手去了,那巨石可不是一般大,人多齐心协力才推得动。
宋子岑心觉芳华是个实诚的丫鬟,这些年多亏了她细心照顾,虽然芳华当初是四姨娘那边拨过来的,竟碰上个好的了。她是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懂事明理,难得的是不附炎趋势,其他嬷嬷丫鬟早对她这个小姐不上心了,只有芳华不离不弃,这算是她这世的一个宽慰,身边还有个贴心人在。
宋子乐牵着宋子岑漫无目的的走,她似乎有点小兴奋,想要跑几步的意思。宋子岑紧跟着,思绪飘到了另一处,她觉得有点疑惑。
她环顾四周,观察地形,周遭是一片林木。灵国寺她并非第一次来了,前世的她来过多次,还都是替不值当的人祈福保平安。可她记得这座山并没有如此巨大的碎石,就算有,也应该是悬崖峭壁之下,可好端端的官道上躺了这么一块突如其来的巨石,实在是太诡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