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善于谈吐、长于辞令的人,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像这样的人,都可能成为伟大事业中的成功者。即使最贫苦的人,健谈也会帮助他踏进衣食无忧的境地。
要表明自己所受教育的高低,或者是否具备良好的修养,再没有比谈话更能迅速地将其显示出来。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应该具有的惟一能力,就是讲正确和纯粹的本国语言。”
一个善于谈吐、长于辞令的人,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像这样的人,都可能成为伟大事业中的成功者。善于谈吐的律师能吸引一些诉讼的客户,善于谈吐的医生能吸引病人,善于谈吐的店员能吸引回头客。即使最贫苦的人,健谈也会帮助他踏进衣食无忧的境地。
善于谈吐在社交上尤为重要。
有相当多的人,说起话来不善言辞,他们并没有把谈话看作艺术。一个人说话之前,如果没有下过苦功来练习,没有阅读过大量的书籍,没有加以充分的准备,而是贪图省事,甚至不假思索,那么他讲出来的话,难免轻浮杂乱。
有些年轻人经常喜欢空谈,喜欢和一帮朋友们谈些无聊的事情,但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谈话,足以消磨一个人的雄心,败坏一个人的思想。一般来说,无聊而又无谓的谈话,往往只会使人养成肤浅而人云亦云的不良习惯。
在大街上、公交车里和其他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许多人讲着粗俗不堪、难以入耳的话。
要表明自己所受教育的高低,或者是否具备良好的修养,再没有比谈话更能迅速地将其显示出来。通过谈话,可以显示自己过去的历史,使得其他人对你有个正确的评价。
许多人由于善于言辞,取得了巨大的业绩;又有许多人由于善于言辞,获得了不朽的名声,或是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因此,一个人要获得很好的职位和薪水,如果仅凭他做事的才能,恐怕还难以达到。不仅要有做事的才能,还要把自己训练得善于谈吐,让人感到富有兴趣,活泼自然,表情丰富,并且要待人和气。别人感兴趣的事情,你也同样应该表示出兴趣,如果你的态度是冷淡疏远,不关痛痒,那么休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其次,对于所谈的问题,要顺理成章,有根有据,还要有逻辑条理,层次分明,要使用清晰明了、简洁优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凡此种种,都是训练口才的最好方法。
与善于言辞的人谈话,实在是一件少有的趣事。
希望有好的口才,除了实践上述的种种训练外,还应该有一个受过高深教育的朋友圈,多与他们往来。如果不和高尚的人来往,那么谈话的内容难免会流于庸俗。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批人感到自己受到了抑制,思想受到了封闭,要想说的,又不能随心所欲地说出来,这样的人其实最可怜。
有时候有这样的情形,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忽然不翼而飞,或是结巴得说不出来,原因在于准备得不充分,或是训练得不熟练,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只有不断努力,在下次讲话的时候,才能讲得更好。能在口才方面做不断地努力,一定会有惊人的成绩。
许多人有着丰富的思想、新颖的观点,可惜没有用灵活生动的语句来表达,因此就无法尽情展现,博得他人的欣赏。这些人讲起话来,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冗长罗嗦,他们不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语言,来表达他们胸中的思想。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使我们获得新颖的观点。同时,要运用灵活贴切的语句,还必须注意修辞学方面的训练。
根据事情的性质,决定发问方式。在会议上我们经常听到主持者这样发问:“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问话很好听,但效果不好。因为,谁敢肯定自己的见解就高人一招呢。就算是高见,谁又好意思先开口呢。其实,不妨问:“各位有什么想法呢?”
提问要因人而问。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不可“千人一问”。一对挚友,可以互相询问:“你工资多少?”“谈恋爱了吗?”然而,小伙子决不可向初见面的女友提出类似的问题。
提问不唐突,也是不可忽视的。假如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对方:“你有什么理由可说?”“你迟到一小时,上哪儿混去了?”如此唐突的问法,令人难以下台,人家一定会不高兴的。
怎样才能问得巧,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有:一限制型提问。
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技巧,它能帮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提问者说出拒绝的或提问者不愿接受的回答。
据说,香港一般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心理学家建议,侍者不要问“要不要放鸡蛋”,而要问“放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这样提问就缩小了对方的选择范围。这种问话,显然可以多做鸡蛋的生意。
二选择型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多用于朋友之间,同时也表明提问者并不在乎对方的抉择。如,你的朋友来你家作客,你留他吃饭,但不知他的口味,于是问他:“今天咱们吃什么?鲫鱼还是带鱼?”
三婉转型提问。
这种提问的意图是为了避免对方拒绝而出现尴尬局面。例如,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但他并不知道姑娘是否爱他,此话又不能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如女方不愿交往,她的拒绝也不会使对方难堪。
四协商型提问。
如果你要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应该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提出。如果你要秘书起草一份文件,把意图讲清之后,应该问一问:“你看这样写是否妥当”提问讲究方式,可以提高提问水平。话题的选择是一大关键。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要使对方乐于答话,莫如挑他擅长的来说。
比如,一个人羽毛球打得好,就可先问:“听说你打羽毛球很拿手,是吗?”提问者正像打羽毛球的发球,你以对方的特长发问,就像特意发了个使对方容易接的球,对方当然乐于接球。
运用技巧要讲究效果。有位父亲想提高儿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他问:“儿子,你长大后要干什么?”“当飞机驾驶员!”儿子说。“当驾驶员干什么?”“周游世界!”这位好心的父亲启发式的提问之所以未能达到效果,是因为提问的导向不明确。
各种发问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交际过程中,要从交际需要出发灵活恰当地选择发问方式,求得最佳效果。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提问要考虑对方的年龄、身份、文化素养、性格特征等。被问的人,有的热情爽快,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审慎多疑,性格不同,气质迥异。如果不顾这些特点,仅用一个腔调,一种方式提问,就会碰壁。比如,有个人到朋友家走访,孩子来开门。他问:“令尊令堂在家吗?”孩子瞪着眼发呆,半天才说:“吃过许多糖,可没有吃过令糖(堂)。”对孩子用文言词发问,无异于对牛弹琴,这是对发问者的嘲笑。
要根据事情的性质,决定发问方式。比如,召开座谈会了解先进人物事迹时,采用探寻式提问会收到好的效果;若是清查一次事故的原因时,就不宜召集很多人在一起直接提问,最好是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因为集体问话会受“从众心理”妨碍,难以了解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