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4300000119

第119章 阿贵庙与阿拉善旗磴口地区的喇嘛教

白生华

一、喇嘛庙与山洞

喇嘛教主要教派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等。其中宁玛派(红教)由僧人索穹巴、卓浦巴等创立,他们奉8世纪到西藏传播密教的古印度僧人莲花生为祖师,该派喇嘛戴红帽,故称“红教”。红教派除信守黄教的信条以外,还有其独特的规定:(1)用酒、肉、葱三种祀斋供神,缺一不可。(2)没有受过“真言”戒者不能诵咒祭神。(3)信守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将法术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吃肉喝酒娶妻等。阿贵庙属红教,除正殿中供奉释迦牟尼外在阿贵洞中供奉莲花生,奉莲花生为祖师,奉“马头金刚”为护法神。

莲花生,印度叫:巴达玛·仲尼。西藏叫“巴达玛·桑布巴”。蒙古叫:洛本钦布。汉叫:莲花生,也叫:乌金大师。古印度僧人,乌丈那国(今巴基斯坦境内)人。娶云琴道尔吉帕格木为妻。据载:公元747年因吐蕃赞普犀松德赞之请夫妻到西藏传播密教,公元802年回国。到藏后同寂护2人用3年时间建了一座雄伟寺院——桑耶寺,该寺保存至今。莲花生曾去洛阳伽南和五台山,返回途中于宝应九年九月二十二日(编者注:774年11月3日)来到阿贵庙,当时这里没有庙宇,只有山洞,相传这五个洞中居住着一母之五个少女,即一母之五个杭瑞玛(仙女)。她们在这五个洞里分别于九月二十五日招待了莲花生及其随行人员。以后将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五日定位迎接莲花生祭神日。次年即宝应十年七月初十日(编者注:775年8月10日)莲花生一行离开了阿贵洞,此时四周的民众集会欢送莲花生等人。于是七月初十、九月二十五日两次大型庙会就从这时开始的。相传莲花生在此居住9个多月的时间里,把这里的妖魔鬼怪全部利用法术镇压下去,并亲手塑有二尺五寸高的莲花生像。并说:“你们每每见到这尊塑像如同见到我一样,一切妖魔鬼怪不会再伤害生灵了”。给当地民众消灾除了难。莲花生等在接受杭瑞玛们的欢送时还说:“我们西方有个‘乌日斤杭瑞’地区,你们这个阿贵可叫‘亚吉拉,杭瑞玛阿贵’”。杭瑞玛阿贵也从此得名。当时在这山沟里还居住着叫:柯宝日·达日克的老两口,有个儿子叫:洛本赞达日。莲花生对他说:“接他为徒弟,将密教传授给他,并要他传递下去”。洛本赞达日接受了这个旨意。但此教必须“真实”言教,学到咒术才能为百姓除害,于是洛本赞达日历经千辛万苦到印度萨齐巴地方学经,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受授了法术,学到了秘咒,回到阿贵庙后成了第一个传徒接代的师傅。

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经过600百多年的盛传而阿贵庙则传教1200多年,尤其在清朝统治阶级的扶植下,逐渐变成蒙古全民族信仰的宗教了,在当时盛兴喇嘛教的潮流中阿拉善旗磴口地区的广大牧区当然不会例外的,这里有闻名遐迩的阿贵庙和阿贵庙所辖的小庙。

儿驼庙:位于敖伦布鲁格苏木所在地西南边,相传嘉庆三年(1798年)就开始宗教活动。这里的峭壁上远看有峰儿驼向南站立,到冬季骆驼发青的季节,此驼嘴上也有吐有白沫很像在发潮,据说:母驼在阿尔巴斯山(海勃湾山)上向北站立,隔黄河相望。这个地区骆驼很多,是这两峰神驼繁衍下来的。所以每年到此地祭一次儿驼,儿驼近看时是石缝。这里有十多间房和一个十间左右的小殿,平时住有四五个喇嘛,念经时也有十多个喇嘛。1956年以后拆毁。从此没有什么宗教活动了。

固实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开始叫:巴尔达呼庙,原位于四坝乡,海子沿村的南边,现在的海子沿五社处,地名至今叫召滩。此地的海子蒙名叫巴尔达呼淖尔,为祭祀这个海子建的庙,故名叫巴尔达呼庙,1921年迁到温它亥坑南,即现在的巴音套海农场西南,搬迁改名固实庙,即国师庙。有喇嘛100多人,殿堂两座,400多间房子,没有活佛,解放初同儿驼庙合并,1958年后拆毁。磴口县土改前,有庙地4000余亩,收入供庙上使用。

麻尼图庙:始建不详。1927年合并于儿驼庙,位于现在的四坝乡红旗村所在地,现在的麻米图渠即此名而叫的,红旗村西坑里有个敖包就是此庙遗留下来的,1969年塌毁,该庙原有喇嘛20多人,一座经殿,搬迁时拆毁。

苏布日格庙:从查苏山沟向里进十多里有一“红石桩”形似塔,故叫苏布日格(即:塔)。在这塔石顶端曾有过一块古藏文石碑,谁取走不详。《红塔的历史沿革》一书中有详细记载。此庙同阿贵庙同一时期建成,是阿贵庙的下属宗庙。1958年后拆毁,当时这里有经殿两座,20多名喇嘛。

阿贵庙:即宗乘寺。位于阴山山脉西部,额勒斯太沟和格日敖包两山口中有阿贵山口,山沟正中有座蒙古包形状的宝心石,向里弯弯曲曲行程8公里处有占地1000亩左右的雄伟壮丽而结构紧凑的藏式建筑群,这就是享有盛名的阿贵庙,据载,唐朝年间就开始有了藏传密教活动,截至现在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殿堂庙宇始建于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后由清廷理藩院改名为宗乘寺,并给过“满、蒙、藏、汉”四种文字雕刻的“宗乘寺”字样大匾一块。从此宗乘寺被列为阿拉善旗八大寺庙之一。最盛时期喇嘛有400多人,解放初有喇嘛240人。阿贵庙以自然形成的五个奇观山洞驰名中外,其中最壮观的还数阿贵洞(阿贵即山洞)。

嘉庆三年(1798年)也就是阿贵庙第五代活佛韩钦·班迪达在位时,由外蒙古莫日更王旗的查汗乌拉庙的第五代诺颜呼图克图(活佛),名叫阿格旺·洛布生丹津·拉布生,他乘给阿拉善旗第四代王爷旺沁班巴尔念经之机向他索地建庙,王爷说:我旗东北边界有个叫“哈入纳阿贵”,此地可让你建庙。当时诺颜呼图克图来到山洞查看地形,并决定在此建庙。此人领导建庙事宜很认真,住了两年后才回外蒙古。过两年后又来观看建庙情况,并带来《甘珠日经》,即藏文大藏经,此经包含1108种,108部;还有跳鬼面具10付、5尺高佛塔一尊,塑5尺高“莲花生”神像一尊,将神像安放在阿贵洞中央。从这以后施主大增,山沟里建筑群四起,一步步繁华起来了。

阿贵诸洞在莲花生来此时叫“杭瑞玛”阿贵(吉祥天女窑),后来由于人们口音的关系,演变成“哈入纳”阿贵。嘉庆三年(1798年)始建庙时定藏名叫“拉西仁布·嘎定林”阿贵。清廷改为“宗乘寺”。

阿贵庙五大石窟。

阿贵洞顺大殿后面宽大的台阶往上约300米处有一洞门,上写:大阿阇梨窑。阿贵阇梨即轨范师。洞内约200平方米,正中供主神“莲花生”塑像。红教派喇嘛们设坛、供养、诵咒、灌顶(传法仪式)就在这里举行。蒙古人叫:洛本钦布阿贵。

扎嘎日生布窑生神“上乐金刚”。藏传佛教密宗本尊神,其像为双尊,上乐金刚有三面脸,每脸三目,十二臂,主臂拥抱明妃金刚亥母,余臂持物,裸体,下持骷髅珞婴,双足踏人,塑像为上乐金刚与明妃金刚亥母相抱形。

达日额柯窟主神双尊,藏传佛教女神,是观音化身的救苦救难本尊。该洞有白救度佛母和绿救度佛母塑像,以上两尊为藏王松赞干布所取的两位公主。白救度佛母是尼泊尔国王的犀尊公主,绿救度佛母是唐太宗的文成公主。度母以颜色区分,现为二十一相,以白、绿度母最为常见。

额尔等珠窟主神,迦楼罗神,即吉祥天女窟,是天龙八部之一,是守护佛教的第六天神迦楼罗(金翅鸟),藏传佛教以其为财神,印度教的命运、财富、美丽女神,有“大公德”于众,也叫“公德天”。

桑布嘎日布窑主神为护法神,即伽南神,守护寺院神的通称,共有十八神。

阿贵庙林茂山险,百鸟和鸣、洞窑奇特、巧夺天工,环境十分幽静。五大窑中阿贵洞最为出名,因莲花生曾在此讲法,做过法场。如前文所说,此地有妖魔伤害生灵,闹得民不聊生,后来由莲花生使用佛法,神灵把妖魔鬼怪赶回来镇压在深洞里,为了使妖魔永世不得显出,洞口上塑了莲花生神像,由于莲花生用法降妖,诸神也频繁活动于各洞,度母洞前光滑岩石上有一个女人脚印,洪洋洞下有一个男人左脚踏下的脚印。相传是仙女及莲花生神在此隐居、修炼、降妖时行走的圣迹。

阿贵庙念经供养祭祀时必须有四个以上经过口授“真言”密戒的喇嘛才能诵法,否则都不得念此经文。祭品中必有酒、肉、葱之类,诵经结束时酒可以当堂分喝,而黄教则不允许在殿堂中喝酒和用酒肉祭品的,所以阿贵庙是内蒙红教派保留下来的唯一活动场所。现已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十二个重点寺庙之一,本庙的史料曾被日本人偷去部分,剩余部分在“文革”中烧毁一空。

社会上对洪洋洞传说种种,高山洞穴,闻名中外,洞深莫测,引人入胜,当你登上洪羊洞以后自然会感到另是一种境界。顺大沟下行500米左右处的东山腰间有条崎岖盘山小道,从羊肠小道盘旋而上,真如登“天梯”,行约400多米处在陡峭的壁间有一山洞口,便是洪洋洞。即迦楼罗天神的供养处。据传这里有杨业存尸、孟良盗骨,等等许多传说。一进洞口几米处分上下两层,上进下出,进里面下个台阶,据传,阶下有深洞,有大石板盖着,可是没有人考证过究竟有多深,“通藏”是对深洞的夸大。人从石盖上过去再行20多米才能走到大洞的顶端,但里边漆黑,人不掌灯引路是走不成的,洞里有“红土”,也叫红光土。信徒们往往取而治病,蒙医常用的药材之一。

阿贵庙是有独特景色的山林寺庙。从北向南流向的两条弯曲山沟,将这座名山切成三块,山谷汇集成一的三角点上,按山形布局的古刹群。正中是九九八十一间的“大雄宝殿”,主供释迦牟尼,上有“宗乘寺”大匾。左右有陪殿,小山沟西侧是红教派本尊达木仁养生殿,即:马头金刚殿。马头金刚神为宁玛派最崇拜,所以香火最盛。是慈悲观音的化身,又传:妖魔被莲花生征服后变为他的守护神。东西两沟间有大吉沙(招待所)十三处。喇嘛住房千余间,东沟有古岩画群,西沟有文冠果林(木瓜)。高入云端的群峰重峦叠嶂。顺沟的山榆林和坡上的奇花异草形成一片葱绿,十分清静,真是:“山间小屋石作邻,幽间修行仙留地”。

这里隆冬赏雪,阳春观花,仲夏清凉,秋叶换装,四季风光各具特色,尤其是洪洋洞以其盛名招引中外香客游人,成群结队的在这里同结香火因缘,成了磴口名胜之一。

二、阿贵庙及其宗教事务

阿贵庙的宗教活动自莲花生来此地接受第一个信徒洛本赞达日开始的,即公元775年。从洛本赞达日师傅到最后的活佛阿格旺·西达日布·旦比尼玛止共二十五代传承弟子,他们是:

第一代师傅:洛本赞达日。

第二代弟子:依西嘎拉生丹津。

第三代弟子:洛布生丹津。

第四代弟子:洛布生丹比拉。

第五代弟子:朝阳那木达格。

第六代弟子:冈齐格·旦比尼玛。

第七代弟子:依西道布敦。

第八代弟子:苏那木尼玛。

第九代弟子:苏那木扎木苏。

第十代弟子:嘎拉生旦金。

第十一代弟子:道布敦尼玛。

第十二代弟子:阿格旺旦金。

第十三代弟子:洛布生·西达日布。

第十四代弟子:洛布生·冈齐格。

第十五代弟子:玛日布·劳金·日·劳扎布

第十六代弟子:旦比道尔吉·宝地·沙地

第十七代弟子:彭斯格·玛仁巴。

第十八代弟子:查汗地扬齐。

从查汗地杨齐1694年死后,开始“转世相承”的方法,他的第一代活佛于1654年接来5岁小孩,阿贵庙从此开始活佛转世制度。查汗地扬齐的第一代活佛也就是洛布赞达日师傅的第十九代弟子。

第一代转世活佛:依西道布敦·老来扎木苏。

第二代转世活佛:洛布生·却吉·扎拉生。

第三代转世活佛:阿格旺·彭斯格。

第四代转世活佛:旦比扎拉生。

第五代转世活佛:韩钦·班地达。

第六代转世活佛:阿格旺·冈齐格·扎拉生。

第七代转世活佛:阿格旺·西达日布·旦比尼玛。

阿贵庙在寺院管理上同其他寺庙一样,有一定的僧职人员即管理权限。

葛根:转世大活佛,是寺庙的最高首脑。经金瓶掣签,上呈照准后举行座床大典,才能成葛根活佛喇嘛。

沙布仁喇嘛,仅次于葛根的转世活佛,同样经过上述手续,中小寺庙的首脑。

(一)大喇嘛(一般由活佛兼任)掌管寺庙佛事以外的一切政务,需经旗级以上寺庙任命,或王爷府任命。是终生职。

(二)德木齐(俗称二喇嘛),管理全庙行政事物,有处罚权,一般任期3年。

(三)格斯贵(俗称三喇嘛),掌堂师,管理殿堂内僧众的纪律,手持方形空心铁棒或木棒,维持秩序,违寺规者不论何人他都有权处罚。任期3年。

以上3人称为国之三喇嘛,是处理一切事物时最有权威的3个喇嘛。

(四)地博:全庙殿堂内诸佛事的总管。

(五)苏格钦、温则德:念什么经文等的管理者。

(六)吉沙德木齐:某一吉沙(招待所)内日常事务的管家。

(七)苏格钦、格斯贵:管理佛事活动中的秩序者。

(八)苏格钦、格亦格:格斯贵助手、执法者,格亦格下有两个查巴瑞,具体办事员。

除以上8个主要人物外,再聘请德高望重的12人共为20人组成苏贡队(即寺庙管理委员会)总揽一切重大事务,大事要事召开全体会议裁决。对本庙喇嘛行使吊打等各种封建刑法权。

丹生达:会计长,下有毕齐格齐2人,即会计2人,共3人总揽收支等与账目有关的诸事。

高尼尔:某一殿堂内佛事活动及殿堂管理者。

拉僧喇嘛1人。

拉僧格斯贵1人。

拉僧温则达1人。

以上3人为陪殿,拉僧殿内念经时管理诸佛事活动人员。

温则德:领经者。

皂道尼尔:管钱的。

竹木扎:念经值日的。

尼日巴:保管员。

巴翁:活佛侍卫者,俗称:管家。

格伦布:管灯油的。

宁沙钦:共6人,其中两个大号手,两个喇叭手,两个吹法螺手,给神奏乐晚安,早起的吹号手。

夹木:做饭的,炊事员。

寺庙都有几百人或几千人一起做饭的大锅,能盛几千斤粮、肉、油、糖等一次放进锅内,将几块大锅盖对好盖紧封起来,锅底放好早准备的准确的一炉烧柴,点燃后封炉口、锁门、第二天用饭时经管理人员检验封条后开门开锅,这时已成一锅风味的硬粥,向施主们和喇嘛们散食。吃后洗锅时锅内放几个梯子,用大扫帚几个人同时刷锅才能洗净。

受戒仪式:

阿贵庙除活佛更替时举行隆重的座床仪式外,每年招收沙比(徒弟)时还要举行剃度灌顶受戒仪式。剃去头发接受戒教的一种仪式。剃度后的徒弟叫班地。佛教宣称剃发出家是度越生死之因,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仪式,初入佛门必须经师傅用水灌顶,并接受师傅授予的藏密戒律。有五戒、八戒等,一般受给20岁以下者,这叫格斯宁戒,即勤策男,也叫沙弥。

格斯勒戒:受于20岁以上者,即比丘戒,阿贵庙受以八戒: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七)不涂饰香鬘及歌舞视听。(八)不食非时食等斋戒条律。

格隆戒:受大戒、具足戒、戒品具足,品类很高的托体僧,必须遵守二百五十三条戒律,佛教认为这样的戒条是完全充足的,故名:“具足戒”,阿贵庙同样受此戒,但为数不多。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喇嘛教徒进行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遵守法纪的教育,从而团结了大多数喇嘛及信教群众。历来靠施舍过日子的寄生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变,绝大多数青壮年已经摆脱宗教的种种束缚,有的还俗成了家,信教不信教都有了真正的自由。

1984年12月

同类推荐
  • 随身携带三国志

    随身携带三国志

    乾坤大陆,万国林立!在大年三十夜,陈诚穿越而来,没想到竟然随身带着三国志!!
  • 春秋列国风云

    春秋列国风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伴随着宗法秩序瓦解的历史潮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演变为“礼乐征伐自强者出”的局面,天下为之大乱……【本书是借用网上的资源而成,仅供学习交流】
  • 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

    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

    媲美《明朝那些事儿》,有口碑的白话宋朝大历史,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史书上都说宋朝是个羸弱的王朝,有着苍白的面孔,不足的元气。事实上,真相是:宋朝是中华民族史上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宋朝明君、名相辈出,文学、美术、书法都攀升到了巅峰,甚至比万国来朝的大唐还更加璀璨。然而,民族的劣根性在宋朝时也完全反映出来,国人的内斗,做事的韬略,对历史的篡改……唯有了解了宋朝史,你才会恍然大悟今日的官场,乃至于中国数千年来的政局。
  • 三国之常胜侯

    三国之常胜侯

    作为曹操的干爹,我表示鸭梨很大!!!
  • 欢宋

    欢宋

    穿越到宋朝,做大商、收小弟、傍王爷、会名妓、断奇案、医重症、戍边关,在这名流荟萃的花花大宋,且忙且快乐!
热门推荐
  • 天道代理

    天道代理

    一名在逃的少年凶徒,机缘巧合之下拜入了一个修仙门派,习得了无上功法,开始踏上了寻求天道获得永生的道路。然而适逢乱世,外道横行,且看少年如何成就天道之代理,行使天道的职责…
  • 重生之我为纨绔

    重生之我为纨绔

    家族少爷纨绔无能,飙车重伤身死;屌丝灵魂夺舍重生,融合记忆!清醒过后,发誓成为纨绔中的纨绔!清醒过来的郑大少获得超能力,遇强更强,屡坏规则;装逼踩人亲自上阵,蛮横嚣张之名,人神共愤!冷艳保镖,美女杀手,虎躯一震,纷纷投怀送抱;巧斗富少,恶惩凶人,帮助家族迈入顶尖豪族之列。我为纨绔,我是传说!
  • 仙帝之上

    仙帝之上

    弱肉强食的世界自身的强大才是王道;弱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弱小趋炎附势;修行的路上会流血、会迷茫、会陨落、会尝尽悲欢离合,但这就是修行;修行就要站在世界之巅,傲看天下苍生;修行就要保种护族,创建美好家园。
  • 那年盛夏两三事

    那年盛夏两三事

    两个女生的爱情亲情和有趣、
  • 天生废柴

    天生废柴

    极品废材遭遇到从宋朝穿越而来的蹴鞠高手,一改颓废之姿,参加了热血沸腾的足球队,一路奋战到底,用汗水和不屈的意志打败一个又一个的强敌,名扬天下。
  • 金粉银宋

    金粉银宋

    江山如画,一个小小的二货少年,崛起于市井之间,他无处不在,却没人知道他在。
  • 人魔岛

    人魔岛

    在高山大学里,有一个平凡的大四学生,由于一次奇遇,使他变得不平凡起来。原本他以为这是个意外,但这是个阴谋。他要怎么扼杀这个阴谋,与朋友们展开冒险呢?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哥,我可以爱你吗

    哥,我可以爱你吗

    故事发生在都市生活中,17岁的主人公因为母亲过世,刚从老家办完葬礼,在坐火车回到学校的途中巧遇和他同样遭遇的9少女零,阴差阳错中把这个幼女像妹妹一样照顾着,随着零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个美丽少女的秘密慢慢浮出,他们会发生什么?
  • 生死狙击之荣耀雷霆

    生死狙击之荣耀雷霆

    大学生叶雷,只因游戏打的6,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