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餐饮礼俗不同,宴请外国客人时,必须尊重当地的习惯和要求。
(一)涉外宴请的常见形式
涉外宴请指国际交往中出于某种需要设宴招待客人的礼仪活动,它是最常见的交际形式之一。各国宴请都有本国和本民族的特点和习惯。国际上通行的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会等。
1.宴会
宴会是指在正餐时间举行的宴请活动,宴会分为国宴、正式宴会和便宴三种。按举行的时间,又有早宴、午宴和晚宴之分。一般来说,晚宴比白天的宴请更为正式。
(1)国宴
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的庆典或为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在所有宴会中,国宴规格最高。我国的国宴一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厅内悬挂两国国旗,安排军乐队演奏国歌及席间乐,并有致辞和祝酒。时间一般在晚7时左右开始。参加国宴时必须穿着正式服装,颜色以黑色、灰色、浅蓝色系列为主。菜肴按礼宾规格,有可能破例升格降格。餐具的选择多以瓷器为主。
(2)正式宴会
正式宴会除不挂国旗、不奏国歌以及出席规格不同外,其余安排大致与国宴相同,有时也安排奏席间乐。宾主均按身份排位就座。许多国家正式宴会十分讲究排场,在请柬上注明对客人服饰的要求。
外国人对正式宴会服饰比较讲究,往往以服饰规定体现宴会的隆重程度,一般穿着比国宴华丽的正式服装。正式宴会的经费一般由举办单位出资。此外,正式宴会上对餐具、酒水、菜肴道数、陈设以及服务员的装束、仪态等要求都很严格。通常菜肴包括冷盘、汤和几道热菜(中餐一般用四五道,西餐多用两三道),最后上点心、甜食和水果。国外宴会餐前还要上开胃酒。常用的开胃酒有:雪梨酒、白葡萄酒、马提尼酒、金酒加汽水(冰块)、苏格兰威士忌加冰水(苏打水),另外也上啤酒、果汁、矿泉水等饮料。席间佐餐用酒,一般多用红、白葡萄酒,很少用烈性酒,尤其是白酒。餐后在休息室上一小杯烈性酒,通常为白兰地。
(3)便宴
便宴即非正式宴会,常见的有午宴、晚宴,有时也有早上举行的早宴。这类宴会形式简便,可以不排席位,不作正式讲话。菜肴道数亦可酌减。西方人的午宴有时不上汤,不上烈性酒。便宴较亲切、自然,宜用于日常交往。
(4)家宴
家宴即在家中设便宴招待客人,西方人喜欢采用这种形式,以示亲切友好。家宴往往由主妇亲自下厨烹调,家人共同招待。
2.招待会
招待会是指一种较为灵活的宴请形式,不备正餐,备有食品、酒水饮料,通常都不排席位,可以自由活动。常见的招待会主要有冷餐会和酒会两种。
(1)冷餐会
冷餐会又称自助餐。菜肴以冷食为主,也可用热菜,连同餐具陈设在餐桌上,供客人自取。客人可自由活动,可多次取食。酒水可陈放在桌上,也可由招待员端送。冷餐会在室内或在院子里、花园里举行,可设小桌、椅子,自由入座;也可不设座椅,站立进餐。
西方人喜欢在花园里举行冷餐会。而我国举行的大型冷餐招待会,往往用大圆桌,设座椅,主宾席排座位,其余各席不固定座位,食品与饮料均事先放置桌上,招待会开始后自动进餐。冷餐会的隆重程度体现在场地上和来宾身份上,不体现在饮食、餐具上。在时间的安排上,官方正式冷餐会一般在中午12:00~2:00或晚上5:00~7:00举行。社交、礼节性的冷餐会一般在下午2:00~4:00或晚上7:00~9:00举行。
(2)酒会
酒会又称鸡尾酒会。特点是形式活泼,便于广泛接触交谈。招待品以酒水为主,略备小吃。酒会不设座椅,仅置小桌或茶几,以便客人随意走动。酒会举行的时间亦较灵活,中午、下午、晚上均可,但要与正餐时间错开。请柬上往往注明整个活动延续的时间,客人可在期间任何时候到达和退席,来去自由,不受约束。
鸡尾酒会上的酒水是开盖的,不能用软包装,饮料是倒在容器里的,不能上烈性酒。因鸡尾酒会是外来的,所以一般不上中国酒。小吃是小体积的,酥皮、掉渣的不上。不上硬的食品,可上不带皮的干鲜果。水果一般上香蕉、苹果,且削皮切成小块。
(3)茶会
茶会是一种最简便的招待形式。举行的时间一般在下午4时(也有上午10时举行的)。茶会通常设在客厅,不用餐厅。厅内设茶几、座椅。入座时,有意识地将主宾同主人安排坐在一起,其他人随意就座。茶会是请客人品茶,因此对茶叶、茶具的选择有所讲究。一般用陶瓷器皿,不用玻璃杯,也不用热水瓶代替茶壶。外国人一般用红茶加牛奶、红糖、柠檬等,略备点心和地方风味小吃。也有不用茶而用咖啡的,其组织安排与茶会相同,在国外,茶会往往比酒会花费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