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在要求人们务必尊老爱幼。和谐社会首先是家庭的和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和谐了,机体才能和谐。关爱亲人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在家庭心理健康方面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一节 对老敬孝与家庭心理健康
1-1 家庭和谐与老年人心理健康
家庭和谐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健康长寿是人类文明生活一个永恒的主题,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基石。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的那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而家庭和谐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没有家庭和谐,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对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国外研究表明,“50~80%疾病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关,而仅因情绪致病就占74~76%。”“亲密的关系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德国一份调查资料证实:“生活在和睦家庭中人患癌症的危险要比生活在暴力家庭的至少要少一半。而且即使患癌症,其存活期也比较长。如果生活在不和谐家庭,整日精神不振、郁闷忧愁,使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十二指肠溃疡和新陈代谢障碍等疾病。”这就说明,家庭和谐在心理健康作用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家庭和谐是心理健康的密诀。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家庭不和谐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在影响和谐的诸多因素中,子女是否有孝心,是否能在精神上、物质上、生活上、言行上给老人以关爱,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作为老年人,也要有个豁达乐观的心态,要能冷静地对待一切事物,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要向前看,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支持晚辈的发展,主动加强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学会协调、谅解,和睦相处。在家庭中,特别是成年的子女,掌握经济命脉,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年迈父母的赡养,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对老人的生活习性要有所了解,对老年人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要能理解,对有些老年人特有的固执、唠叨,要善于倾听,并耐心加以引导。不要嫌弃,不要有逆反心理。对待父母要谦恭、尊敬、温和,尤其是自己有一点成就或者与父母意见不同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正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一些专家经过多年来参加现代医学、益生文化等科技理论的学习,认识到:我国一些地区农民健康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孝”的教育,也忽视了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人们的道德观念不能同步提高,致使敬老良好风气难以形成,心理健康目的难以实现。老人问题异常突出,农村赡养老人的民事纠纷和心理疾病均呈上升趋势。有些地方“超半数家庭对老人精神赡养不尽人意”。从而产生家庭不和谐,两代人不能很好沟通,造成相当数量的老人长期孤独、忧虑、失望、自卑等,所以有不平静、不自然、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长期累计的结果,从而引发多种疾病,这正是老人们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的主因。在一个家庭中由于血缘的关联和作用,父母、子女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其结果影响着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怎样才能使家庭和谐而促进心理健康呢?人与人之间、家庭的和谐都要靠良好的道德来维系。普及现代“孝育教育”就是为了提升全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也就是说,要从“孝道”入手,从而加快实现“大家庭”的和谐健康。
1-2 子女对老人一定要孝
子女对老人一定要孝,就是要有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也就是对父母要有颗纯真的爱。要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爱,有如天之阔、海之深,十月怀胎不用说了,一尺五寸,抓屎抓尿,呕心沥血,艰苦备尝,将儿女养大。成人后又为他(她)们成家立业,操劳一生。可是当子女长大后,有些就忘掉了父母之恩泽,忘了人间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亲情和做人起码的道德。还有不少子女对老人尽孝往往在物质上考虑的多,从精神安慰考虑少,甚至有的在精神生活关怀上简单粗暴或漠不关心,这是极端错误的。应该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让孝适应科技知识更新加快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同步。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弘扬中华民族“孝”这一提升道德水平的珍宝,决不能因封建社会不合科学的“愚孝”对孝的扭曲,而影响普及“孝育”教育的步伐。子女对父母的爱要发自肺腑,永恒而无私,子女对父母能爱,才能孝,这是对父母恩译的报答。就这样,人们有了“爱”“感谢”这一科学实验证明具有肯定力量的思想组合,也就有了和谐的密诀。人们都感受到爱,人体的白血球也会增加,特殊的荷尔蒙也会释放出来,帮助对抗压力和病痛,而病人的整个情况也都会因此而改观。从而使每个人都享受到爱这一最大的永恒的“良药”,让每个家庭更健康。
1-3 全社会都要注意现代“孝”的教育注意进行亲情教育
要对全社会每个公民,特别是在校学生进行“孝育”教育,可以一举多得,会大大推动“大家庭”的文明和谐。用亲情教育,焕发亲情的亲密感,促使孩子从小就爱父母,年青的父母会更孝顺自己的父母。促使父母之间、父子、婆媳之间,都互相体谅、互相关爱、互相照顾。使其让父母情绪良好,精神愉快,精神生活丰富。每个人都拥有可以打开心扉的亲情关系,去关爱需要关爱的人,会使人与人之间更加相爱,才能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好、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社会和谐也随之达到。
人际间心理沟通的主要渠道是用语言表达。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听了顺心话,都会高兴,听了不顺心的话,心理就不痛快。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用药治不好,治不了的心病,用一次“话”疗,得到顺气丸,从而就冰化雪消,话到病除,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而家庭和谐,人际之间和谐,则为“话疗”提供了降低医疗开支关键措施,提供了英雄有用武之地。为了给家庭的健康投资,给家庭提供良好的情感气氛,保持亲密关系,子女应该特别要注意安排相互沟通的时间,使家庭成员敞开心扉,畅述衷肠,共度美好时光。面对我国“80%的65岁以上老人都有一种慢性病”,我们应普及人人学点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养老保健常识。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不仅能使家家越来越和谐幸福,整个社会亿万家庭也就和谐幸福了。
讲究代际和谐,家庭和睦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国情的现实需求。普及孝亲敬老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建设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工作。而弘扬“孝”这一民族万古长存的美德,使儿女尽到自己的责任,使家庭和谐最为积极而有效的办法。家和才能万事兴。动员亿万人民都参与社会和谐建设,就会以其巨大的能量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步上一个新台阶!使整个社会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
第二节 亲子间的矛盾调适
2-1 形成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就会产生一些顾虑,甚至焦虑。而在社会环境中,竞争又是不可避免的。如子女的学习、升学;成人的就职、升职等。既是竞争,则获胜者必是少数,而失败者都难免会有失望、悲观、焦躁的情绪。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就能够使个体适当地调整自身的心态,缓解压迫感,使自己有一种自信心,焕发起上进心,更好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使自身拥有竞争力。所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家庭成员有一种归属感就非常重要。
不要让亲子沟通的门锁上了。从一些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教育孩子“失败”的心理病案可以看出,他们不是突然在某一天才发出“失败”的声音的,而是一直处于痛苦的状态中,也一直在探寻出路。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失败”了。如何解决呢?首先要做的是自我清理,把失败感清除掉,一个人总活在失败的影子里多痛苦啊!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老,越来越没有力量帮助孩子。其实,有些伤害是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的,只不过到了青春期才会显现出来。当孩子关上了自己的心门,会觉得听你说话是一种痛苦,听你教导是一种压力。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孩子成绩越差家长越不满,家长越不满孩子越不知所措。这样恶性循环就不好了。
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一做作业妈妈就坐在旁边盯着,写一点,妈妈就嚷:错了!再写,妈妈又嚷:错了!一连十多次。后来她说自己什么也不会做了。这样的教育方式破坏了孩子的学习环境,本应宁静的空间却里充满了噪音。
有个记者朋友,某天采访归来突然在办公室里落泪了。她采访的是一家三兄弟举办的画展,当时他们的妈妈也在场,记者说:你儿子真棒!真了不起!面对赞扬,那位妈妈眼神里闪烁着骄傲和激动的光芒。这位记者感慨:自己的妈妈从来没有这样用赞赏的眼光注视过她。
中国的父母总是非常“谦虚”,孩子一得到别人夸奖,本能反应就是:好什么好?他××地方做得还不够呢。这个观念会对孩子伤害很深。
亲子沟通钥匙就攥在妈妈自己手里。作为妈妈,自己人格健康,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孩子自然会跟你学。如果每天盯着孩子,告诉孩子应该这样那样,反而让孩子反感。这样的后果只能是:孩子恼火,妈妈也累、苦闷,发现自己牺牲最多,得到的却最少。孩子就像一个俘虏,妈妈则像看守。谁也不自由,谁也不幸福。
在如今的家庭中,爸爸都很忙,总是妈妈在家,这种家庭状态使得妈妈在子女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很多时候,妈妈控制着家庭的气氛与孩子的行为。因此,在子女教育中,妈妈的位置显得尤其重要。其实,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妈妈应该后退,让孩子自己走,当孩子害怕的时候,知道妈妈还在注视着他,这就足够了。现在的家长更多的是遇到问题讨方法,找心理医生。其实方法每个人都有,但是没有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只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打开门的钥匙就掌握在妈妈自己手里。妈妈应该细心观察孩子,孩子需要的是具体的帮助,而不是空洞的教导。
如何处理亲子间的不满。近年来,家庭中孩子杀了父母之类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这反映了家庭成员间长期以来压抑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长期得不到疏泄,以致酿成惨剧。其实,普通家庭里也会有亲子间的不满情绪,也需要疏导。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问:“在我家,如何处理亲子间的不满呢?如何使我的家庭更幸福呢?”有了这样的意识,处理亲子关系就容易多了。
先说如何对待儿童。儿童是有很多负性情绪的,常见的比如愤怒,恐惧。当孩子大半夜哭闹不止,或是哭闹着要爸爸买一件很贵的玩具时,作为家长,有时难免沉不住气,以致责骂孩子,脾气暴躁一点的家长,甚至会大打出手,造成孩子的童年创伤。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有经验者会这样处理:首先是要当好一个“容器”。什么是容器呢?容器这个词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用语,意思是说治疗师要接纳病人的一切情绪,包括不满和愤怒,像大海一样包容病人的一切。这种态度用在家庭中,就是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可以接纳的,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当然,家长不可能也不必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当孩子哭闹着要爸爸买一件很贵的玩具时,爸爸可以温和而坚定的告诉他:“这件玩具太贵了,爸爸没有那么多钱,不能给你买。”并且温和而坚定的坚持这一说法。孩子发现哭闹不管用,慢慢的也就不再以这种方式表达不满了。相反,孩子哭并且只有哭大人才能满足他的愿望,孩子就学会不断用哭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和要求。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时,大人多用健康的方式满足他的要求,孩子也就慢慢学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要求了。
当孩子在不经意间长大,进入青春期以后,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孩子开始有自己秘密的日记本了,有什么事不跟大人说,而是写在日记本里,放日记本的抽屉还要上锁。孩子在学校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倾诉着成长中的小秘密。男女同学之间有了模模糊糊的好感,开始在心里有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真是“工作的事情,跟好友说说;生活的事情,跟父母说说”。这时候,父母如果没有适应孩子的变化,还把孩子当作小时候需要大人看着管着的宝宝,亲子之间的矛盾和不满是免不了的。
有一个母亲,孩子上高中了,母亲还偷看他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结果孩子在日记本里夹了一根头发,发现头发被动过了,孩子去质问妈妈:“你偷看过我的日记本了吗?”双方用心都如此良苦,最后的效果却这样不好!问题出在哪儿呢?其实,孩子已经不是小宝宝了,需要有一定的个人空间,需要被当作一个大人来对待。有时候,孩子表达不出自己的需要,父母就用自己认为的“孩子的需要”(比如,需要孩子不要早恋)代替了孩子自己的需要。像上面这个例子,母亲的过度干涉和控制,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了母子间的矛盾和孩子的不满。
那么,怎样处理亲子间的不满呢?还是用上面这个例子。如果这个家庭由于亲子间持续不断的冲突去做家庭治疗,我们看看治疗师会如何处理。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指导母亲,父亲和孩子运用“我感到”,“我觉得”这样的语言,在不否定其他家庭成员的前提下,表达各自的感受以及对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感受。在表达中,可以教会家庭成员运用一些共情,重述的技巧,以利于接纳,沟通。在这个前提下,治疗师发现并调整家庭成员间的心理距离,分析家庭结构。如果是以人本为基础精神分析的家庭治疗,还会对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的现在与过去之间,家庭成员与大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动力学结构作一些探讨和提示。治疗师还会给家庭留一些家庭作业,让家庭成员在下面沟通,逐渐培养家庭成员间健康的交往模式。
以人本为基础精神分析的家庭治疗原则是,在接纳中分析,用一种人本的态度去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不满。“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亲子之间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像在治疗师面前一样交流,离健康的亲子关系模式就不远了。
等孩子长成了成年人,亲子关系的模式就变成了孩子去照顾老人。当小家庭变成了大家庭,孩子分出去建立新家以后,青春期的矛盾得到部分缓解,新家庭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开始又一轮循环。在成年子女和已经年老的父母之间,有时,子女也需要当一当老人的容器,听一听老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朋友,对于如何处理亲子间的矛盾和不满,您现在是怎么看的?也许,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您也会有很多收获。
2-2 上一代为何总看不惯下一代
“一代不如一代”别成了口头禅。小时候,经常听到老师说,你们这一届不如上一届成绩好,不如上一届用功,不如上一届活跃……等到我们当了老师,却忽然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对学生说:“你们这一代,不如我们那一代。”在家里,父母不好意思这么说,但很明显,他们对子女们的一些做法总是表现得出奇反感,如孩子吃饭速度太慢、吃鱼肉不吃鱼头、吃葡萄不从绿的开始吃等等。在他们眼里,现在一代人似乎一直在丧失一些优秀品质,而变得毫无价值。但实际上,社会显然在进步着,绝不是“一代不如一代”。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口头禅得以流传呢?是因为上代人观念不断被挑战。
首先,上一代人喜欢贬低下一代人,源于下一代人在两代人差距面前的我行我素。他们对差距的冷漠,对上一代人所恪守的价值理念来说,不啻于一种颠覆,使上一代人从这种比较中获得的优越感一下子失去了。为了继续证明自己的价值,捍卫自己的价值体系,上一代人便开始了“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并付诸行动。而行动的失败,又会将他们“一代不如一代”的解释合理化。
其次,上一代人希望通过价值移植的方式,使自己的价值基因得以延续。于是很多父母在孩子牙牙学语之后,便忙着按照自己的价值期待,描绘出理想中子女的未来形象,这形象不是根植于社会现实的土壤,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是上一代人缩小的理想自我。当上一代人发现理想自我的嫩芽不幸夭折时,他们开始困惑、不解、无奈,开始叹息“一代不如一代”。从本质上说,这一目的中的下一代仅仅是他们实现自己社会期待与个人理想的载体。而真正令上一代人郁闷、憋气的,应该是他们那个在新环境中不断碰壁的理想自我。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反省理想自我的合理性,而是顺其自然地迁怒于载体:“你怎么就是不能按照我的期待生活下去呢?”
第三,人类本能上对新生事物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抵制,人们总是在不得不改变时,才去被动地适应环境或改造环境。当下一代人在他们周围营造出新的生态系统时,他们便开始感到不适。这时,他们便不自觉地戴起有色眼镜,并将新生代创造出的新的美丽景色,统统过滤掉。于是乎,上一代人在蔑视下一代人对“超女”的庸俗痴迷时,也同样木然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木然于网络时代的信息畅通,木然于下一代的进步。戏剧性的是,一代人在忍受和反抗上一代人对自己的不满与偏见的同时,恰恰又在复制和强化着这种不满和偏见,当他们的下一代出现时,于是又无意识地将这种态度迁移给下一代。
问题清楚了,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历史并没有因为“一代不如一代”而倒退,社会始终在一代胜于一代地向前走。因此,“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要有开放的心态。这得从了解自己开始。时不时地摘下眼镜,脱掉盔甲,看看周围的世界,感受一下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也许你还不能立即适应这种新的生态圈,但至少可以发现更丰富的色彩。乐于反省,享受宽容。如果你正在反感下一代人对电子娱乐的“沉溺”与“堕落”,正气愤于商品时代的消费与浪费,那么出于爱惜身体的角度,也要将情绪暂时冷却,闭上眼睛,从容回忆。也许不经意间,你会想起年轻时自己也曾挤到邻居家新买的电视机前,羡慕不已,想一睹为快的镜头。历史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
家长千万别把“滚出家门”挂在嘴边。江苏省有关部门在对全省4000多名中学生调查后发现,家庭中的冷暴力(不理不睬)较为普遍,占到17.2%。
心理学家认为,与棍棒教育相比,“冷暴力”更为隐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教育“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冷暴力”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首先,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有的家庭父母整天沉湎于麻将桌前,根本不关心孩子;其次,父母批评过度,甚至是全盘否定。这常常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最后一种就是威胁恐吓类,这样的现象更常见。“考不到满分就不准出去玩”、“再这样,就滚出家门”这类威胁性语言可谓不新鲜了。从研究来看,教育“冷暴力”对小学生等儿童伤害最大,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尚未发育成熟。
2-3 学做禅意父母
孩子成天只想打游戏、裁员消息使你茶饭不思、孩子发脾气甩门给你看……禅意父母知道怎么办?
接受真实自我。禅意要我们发现真实的自我,接受已有的成功和错误,而不是试图重写历史,更不要用自己的条条框框为孩子设计未来,这才是真正的“耕耘自我”。
当家庭出现危机A:公司四处流传裁员消息,搞得你茶饭不思。这时,你可能表现为:在孩子面前尽最大可能隐藏你的焦虑情绪,或者反之,把你的忧虑向子女彻底倾诉出来,以释放压力。而禅意父母:忽略细节,只告诉孩子:你正面临成人的一种困境。以你经历过的类似遭遇让他知道,大人的麻烦总会找到解决办法。
冷静面对风暴。对禅意最流行的解释是:万事当前冷静对待。然而,这不是要求人保持冷血,而是不被愤怒和遗憾所左右。
当家庭出现危机B:你的孩子在外面毛躁了一整天,需要回家发泄一下,可他拒绝采取跟你交流的方式。他甩门给你看,还会对你提高嗓门说话。也许你表现:比他还要高八度地讲话,威胁他,甚至给他一耳光。而禅意父母:孩子发脾气时,做父母的要冷静地用鼻子来几个深呼吸,然后要求他回自己的房间里发泄。等他镇定下来,再与他相处。
关注此时此地。此时此地,这是禅意最关注的时态。禅意的生活态度就是放下过去和将来的包袱,多看现在和眼前。和孩子共同经历并教他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而不是去追悔过去的遗憾和梦想不切实际的将来。
当家庭出现危机C:考试成绩差、做功课拖拉……你的孩子成天只想着打电子游戏。一般常见的表现:取消他的一切娱乐活动,加倍惩罚,用将来会失业、领低保救济金等种种可能来威胁、教训他们。而禅意父母:做父母的别总拿自己面临的焦虑问题吓唬孩子。坐下来,陪他搞定家庭作业,确保其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肯定他所取得的进步,并按照他的意愿允许其放松娱乐。
第三节 不能缺席的父母爱
3-1 如果女儿缺席了父爱
帕姆的母亲正怀着她时,她的父亲就已经和另一个女人有染。帕姆刚一出世,父亲就抛弃了她们。母亲根本无暇考虑他的背叛带来的影响。她只能忙于照顾新生婴儿,面临着开始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压力。帕姆有两个姐姐:丽萨,父亲离开时她只有两岁;海蒂则只有4岁。这3个女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父爱缺失的影响。
刚开始那几年,帕姆的母亲非常坚强,靠着孩子祖父母寄来的微薄的抚养费,她“一直在家”独自照料3个年幼的女儿,直到帕姆上小学,她才开始出去找工作。
有人问帕姆,母亲如何评价她。“妈妈总说我最乖”,帕姆回忆道,“我希望自己被关注,但是我从不惹事。”
假设那些年帕姆的母亲不在家——如果她必须出去工作,或者她在家庭外的社交生活非常活跃——帕姆的成长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事实上,她和母亲保持了亲密的联系,觉得周围的世界很安全——只要母亲在身边。
当帕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她和母亲偶尔也会发生口角,但一般不严重,也不会持续太久。帕姆不敢与母亲争吵,由于缺少可以倾诉的另一个人——比如父亲——帕姆不敢惹母亲生气。心理学家已经注意到,这种情形下的孩子害怕自己的愤怒会破坏同父母的关系,或者伤害了父母,所以他们不敢持续对母亲的反感。通常他们会“忍住”,敢怒不敢言,或压抑了这种感觉——只为维持表面上的和平状态。
同样,在这种情形下,帕姆只好压抑自己的愿望。她不敢为自己的愿望据理力争,就如同不敢奢望去发泄对母亲的愤怒一样。她需要有个父亲来保护她,欣赏她,但是她没有。在以后的岁月里,她也无法做到内心坚强。
因为帕姆太依赖母亲了,所以不知道作为一个女人,成功意味着什么——在内心深处她仍是个孩子。由于母亲的失败,她觉得只有做个男人才能成功。她亲眼目睹了母亲这些年的挣扎与奔波,发誓绝不要重复这样的生活。她既不想做一个男人,也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女人,她仍然像个孩子似的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已经28岁了,却仍然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一直没有再婚),依然做着那份高中毕业起就开始的工作。
帕姆母亲和她之间的“共生吸引力”,几乎使母女二人快融为一体了。有一天,一个朋友给了帕姆一本书《我的妈妈,我自己》(my mother,myself),帕姆从未读那本书,题目就把她吓坏了。“它让我很不舒服,”她说“我知道我太依赖妈妈了,但是我已经不能没有她。”
帕姆也曾和几个男人有过正式交往,但是每次一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帕姆总是到此为止。她解释说自己总是吸引了“错误的男人”。她的第一任男友一点也没有责任感,没有工作,还不停地向帕姆“借钱”。帕姆很沮丧,最后他们只好吹了。分手时,帕姆知道他永远不会还那些钱,果然如此。
帕姆的第二次恋爱经过更令她心痛。她自以为找到了理想的爱人,小伙子很英俊,工作又体面,但是他的行踪总是让人难以捉摸。有时帕姆怎么也找不到他,他的解释似乎很让人生疑。
帕姆和一个新同事某一天一起吃饭时终于知道了真相,她的未婚夫挽着另一个女人走进了同一家餐厅。一番尴尬的寒暄之后,帕姆的新同事开始讲述刚才遇见的那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她根本不知道那个男人居然是帕姆的未婚夫。后来他试图挽回同帕姆的关系,但是帕姆自从餐厅相遇之后便拒绝再见到他。
她的第三任男友是一个年龄上足够做她父亲的人,也以失败告终。正是这几次恋爱受挫促使帕姆前来向心理学家咨询。
帕姆对生活持一种消极态度,她的消极掩盖了一种随时要爆发的愤怒。心理学家问她是否对什么人发过火。她想了一会儿,然后告诉心理学家她在高中时曾经有一次对她最好的朋友发火。她说:“我居然发火,连我自己都吓坏了,我想我们之间的友谊肯定完了。我几乎赶走了她——与其说是我爆发的愤怒,还不如说是我的道歉使她离开了我。”
幼年时缺少父亲的人面临情感问题时,总说自己“坐在潘多拉的盒子上”。当他们逐渐长大,便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深埋于心的愤怒,也更难“捂上盖子”,控制自己的愤怒了。虽然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是可怕的,但他们还是希望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一个坚强而值得信赖的向导来指引他们。
帕姆现在仍在抑制自己的愤怒,设法让自己不去注意它。当心理咨询师试着聊聊愤怒这个话题,她感到非常紧张,立马岔开了话头。她现在才刚开始愿意去“挖出盒子”,看看里面的东西。
帕姆的大姐海蒂,在很多方面都与帕姆不同。在她出生的头四年,父亲还在家,这使得她有机会能够表示她的好胜心。当母亲批评海蒂,她生气了就可以找父亲倾诉。她在这一点上心态比较健康,她敢于反抗母亲而不用担心会威害自己的安全。
海蒂表达伤害和发泄愤怒固然不错,但是她似乎有些太过火了,帕姆形容姐姐“像个火药桶。”
母亲在谈到海蒂时,口气和帕姆如出一辙。母亲除了夸帕姆“最乖”,准会加一句“一点也不像海蒂。”
海蒂确实给母亲带来了许多麻烦。她第一次怀孕时才15岁,孩子的父亲是一个高中都未毕业的22岁的男孩,他在海蒂和朋友经常光顾的餐厅里做服务生。“海蒂总是追求错误的男人,”帕姆说,“她现在仍然如此。她都32岁了,已经结过两次婚,可现任和前任丈夫的层次都很低。”
海蒂在寻找一个父亲——可是总找错了地方。她选择层次低的丈夫,表明她需要一个不必太能干也不必太擅于自我管理的人——这个人需要海蒂更甚于海蒂需要他。但是海蒂不明白,这显然行不通。
帕姆的二姐丽萨,虽然不像海蒂那样,她更像帕姆,但她也有自己的问题。
帕姆和母亲都无法理解丽萨心中完美的父亲形象。她似乎更迁怒于母亲,总觉得是母亲的过错使父亲离开了全家。丽萨还觉得自从帕姆出生以后,母亲似乎也抛弃了她,几乎无暇顾及她了。由于没有父亲来填补这个感情空白,她内心深处常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
丽萨从未正式谈过恋爱,只是偶尔约会过几次,但是她的伙伴都只是“好朋友”。丽萨说她喜欢这样,也许丽萨和男人的交往要追溯到她对父亲的理想化。她无法面对一个现实中的父亲,所以保持了一个理想化了的父亲的印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男人可以与他媲美。在现实中,丽萨不可能对任何男人动心,他们都没有达到她期望的标准,所以丽萨和男人的交往只停留在“做好朋友”的水平上。
帕姆说到丽萨,“她呀,都30岁了,穿着举止还像个顽皮的小姑娘。”
3-2 婴幼儿时期父亲缺席对女儿的影响
我们看到父亲缺席长久地影响了三个女儿的生活。海蒂仍对父亲耿耿于怀,这使她总也无法和男人很好地相处。她总是会被一些失败者吸引,一方面,他们会成为她暴躁情绪的合理出口;另一方面,这些失败者也给了她一定的安全感,使她觉得自己不会轻易被抛弃。
帕姆和丽萨在认同她们的女性身份上都有障碍。小女孩身边需要有个父亲来帮助她确定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种确定的关键期大约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婴儿在一岁半至两岁时。父亲的影响主要通过他爱孩子的方式来体现,比如他对待女儿比对待儿子更加细心、温柔些,这样会使女儿觉得自己是“父亲心爱的女儿”。如果没有父亲,小女孩的女性气质就无法顺利发展,这种影响将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
丽萨从来无法真正面对父亲的遗弃。父亲仍是她心目的英雄,她是这个家里唯一试图找寻父亲下落的人。尽管丽萨发现他就住在几百公里以外,也看见了他的家,但从未真正去联系他。面对一个真实的父亲,也许会破坏她心中精心塑造出的那个理想父亲的形象。
她可能和母亲粘在一起,无法真正独立。
总体上来说她对男人不信任。
她把父亲理想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希望自己像父亲一样,结果缺少了女人味。
由于没有人做她生活中的勇士,她可能觉得不安全,无人保护,面对家庭之外的世界显得非常脆弱。
她内心对父爱的渴望影响了她与男性的正常交往。
帕姆及两个姐姐在和男人交往、面对工作、面对自己时都有一些心理障碍,婴幼儿时期缺少父爱是这些障碍的根源所在。她们之间的年龄差异并不是那些问题的决定因素,那只是表明了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段,缺少父亲带来的一些不同影响。父爱缺失对孩子的性格也会有影响,不要拘泥于书中提到的年龄差异,还是多想想她们经历中的相似点吧。
3-3 谁能还孩子一个健康心理
不良的“潜在欲望”正在抹杀青少年的健康心理。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样的人?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前些年,常听到少年豪情满怀地说:“长大做个正直的人,做个普通行业的工人;考大学,当个像牛顿、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而今的青少年在家庭影响、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对这类“潜在欲望”话题却有了别样的回答。
据调查,在现在的青少年中有相当一大部分青少年认为做普通工人、做科学家都太土了,而更崇尚做“比尔·盖茨”、“美国总统布什”一样的富人和有权人,他们认为只要有了钱,才可以呼风唤雨,过幸福的生活。是何原因造成孩子会存在这类“潜在欲望”呢?
对此现象,上了一年级的傲然说:“我的家庭很不富裕,我爸妈一个月几百元的工资,连日常家用都紧巴。我平常没有零花钱,我用的、穿的都是低档的,而邻家的巍巍,因为父母都在外跑生意,开公司,一个月几千、几万入账,她整天吃好的、穿好的,我哪能比,这不都是穷惹的祸吗?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个有钱人。”
而上初三的思宇不屑地讲:“现在的社会,有权就有一切,有了权就有了钱,坐公车、住高楼、花公款、听奉承,多威风啊!我可不做那普通的工人,要做就做管别人的有权人。”
这只是部分孩子的片面之词,然而却折射出现今的社会,孩子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不健康的“潜在欲望”。正因为孩子眼中看到了、碰到了一些他们这个年龄不了解的表面因素,而片面地去感观、认知整体事物,才在扭曲的欲望下不健康地成长。
青少年存在这些“潜在欲望”,根源何在?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讲:“学校教育以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为主,而现今孩子的求知欲,课本已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往往认为一步一个脚印学习、工作,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只看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一步登天的思想占据了他们的整个心灵。”
导致孩子产生不实际的潜在欲望的原因很多。在孩子的接触范围内,社会文化因素和家庭因素给了他们更多的诱导。在家庭因素上,孩子从小受到大人们的不当灌输,家长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让孩子吃好的,用好的,过分溺爱,致使孩子娇生惯养、任意挥霍,灌输的是“谁谁有钱、谁谁有权”,带孩子玩股票、抓彩票,用钱来奖罚孩子等。在孩子对以上种种方面的外因诱导下,不健康的潜在欲望也在滋长。
社会、家庭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潜在欲望”?这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之一。应该看到,社会文化日益丰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从网络上,青少年学到了暴力和征服,从电视上学到了高智商犯罪、怎样利用权力和财富来满足私欲,这些也使孩子潜在意识理解向不健康方面发展。一位家长无奈地讲:“孩子莫名其妙的潜在欲望,家长们是有一些责任的,但另一个原因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孩子不了解过去的优良传统,缺少了养成教育和实践教育。”几岁的孩子与家长日常交谈中,大人的行为、电视宣传偏离了原本的善良。过去常说“近墨者黑”,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潜在欲望是在外界诱导下形成的。因此在教育子女上,应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志向,多看有意义的教育片,多了解行行业业的艰辛,多进行养成教育才行。
关注青少年健康心理成长是全社会都该关注的问题。有潜在欲望的青少年会产生极端心理,人生观发生改变,使他们背离健康成长的轨道。所以全社会都不应小视青少年的潜在欲望,学校更应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同时,家长应言传身教,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表率。谁都想自己的孩子以后会更好,可一定要让他们多一些独立实践,独立努力的机会,还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一个正确的潜在欲望,这样他们才会有能力去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