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祥
北宋靖康铁钟,铸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桥形钮拱起,两端铸出浮雕变体人面形相背,前额丰满,两眼圆睁,鼻子突出,面部肌肉发达,上嘴唇翘起,下颌分布胡须,人形特征明显,轮廓清晰。钮粗壮结实,与钟体连接,实心。钟顶圆鼓,以钮为中心,做凸起莲花瓣二周,每周12个。外圈莲花瓣和内圈莲花瓣盯空排列,附视呈一朵盛开的莲花,立体感强。在外圈莲花瓣间均分4个圆形孔,钟钮中间有1个圆形孔,外圈莲花瓣下沿一周分布12个如意图案。
钟体上部略收,下部放大。钟肩至钟口平行自上而下分布四周凸棱,竖向一周分布8个凸棱,这些横竖交错的凸棱将钟主体分隔成上中下24个方格,在24个方格内各填凸棱方框,每个方框4角射线突出,每个方框内铸出内容不同的阳刻铭文。钟体下沿一周均分4个凸起的圆形,每个圆形在隔1个竖向凸棱的中线上,圆形间以弧线两两相连。钟口沿以4个凸起圆形均等作出8个弧形向内斜直加厚一周,然后圆角过渡钟体变薄。
上层8个方框内铭文,顺时针方向排序分别是:“金刚密迹”“南无佛佗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过去七佛”“南无十方诸佛”“南无诸大菩萨”“南无一切贤圣佛”。
中层8个方框内铭文,顺时针方向排序分别是:“皇帝万岁”“承信郎监秦州甘泉堡酒税务李拱,从义郎权秦州甘泉堡兵马监押张裕,秉义郎管司秦州甘泉堡乔勋。”“富国安民”“起覆修寺右武大夫成州团练使熙河,路兵马铃,韩陇右,都护马祐昌。”“重臣千秋”“承信郎权秦州甘泉堡巡检郭源,武节郎允会宁开使权茅肆将张文广,武德郎秦风路茅,肆将……无。”“法轮常转”“武翼郎前知怀德军胜羌寨阎英妻纪氏,男询,武功大夫廊州安抚使纪震,秉义郎权秦州甘泉堡交易所,马泉。”
下层8个方框内铭文,顺时针方向排序分别是:“时大宋靖康元年岁次丙午八月中铸成,会首守秦州助教任晟等,薛清,阎守福,开成。”“同会首杜忠……宋文亮,丁震,石……景……吕成,李真,王忠,孙文,郭荃,韩晟。”“李……李……路汉忠,皇……刘震,赵……吴隹亮,进武校尉王世安,忠翊郎,马和。”“助绿,方义,张仲安,智遇先为狱史后别为僧发愿铸钟。”“秦州甘泉堡行香寺管句僧……前管句僧道成,绿化僧智遇,法师僧……法师僧……。”“钟匠卜济陈景仁,候义,段士宁,陈忠,卜从,候忠。”“进武校尉,薛……义,进武校尉薛真,守秦州助教薛晟,任晟男祖德,祖广,五十郎,守熙州助教刘宗。”“会首阎守福母崔氏,兄守遇妻王氏,男宗韩侄宗回。”
这件铁钟高2米,口径1.7米,纽高0.3米,宽0.5米。原铸于秦州甘泉堡(今甘肃省会宁县境),器形浑厚高大,古朴典雅,比例适中,造型美观。据明嘉靖、万历《固原州志》记载,固原钟鼓楼修建于明正德年间“东悬鼓,西悬钟,悬者宋靖康时鼓钟焉。”20世纪70年代,此钟还悬挂在固原小西湖公园东侧的古城墙上,用于防空报警。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固原人都曾听到过该钟声,淳厚悠长,圆润宏亮,听当地老人讲,钟发出的声音能传方圆20里。从钟上铭文和图案看,是一件北宋时期的佛钟,也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铁质古钟。
钟上的24段铭文,有个别字模糊不清,主要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是对诸佛的一种尊敬,“南无”应是梵语Namo音译,是“敬礼”的意思。第二层是祝愿皇帝、国家富强、民生安宁、弘扬佛法。第三层是记述铸造钟资助的一些地方官员以及铸钟时间、地点、制作钟的工匠等。
除钟上铭文外,钟上的花纹、图案内涵也值得了解。钟顶莲花图案,莲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佛造像和观音造像中,多有手执莲花,或坐或站于莲花座之上的造型。莲花被佛教尊称为一种最圣洁植物。在钟顶上以莲花造型,做了两周莲瓣,每周莲瓣各12个,共24个。莲瓣间在4个方位,均等分布4个圆形发音孔,莲瓣下沿一周有如意图案12个。钟体横格凸棱4个、竖格凸棱8个,横竖交错的凸棱分隔成方格24个,每个方格内又各填凸棱方框共24个。钟下沿一周圆弧形凸沿8个,在这8个弧形凸沿中,一周均分4个圆形,而这4个圆形的位置垂直于钟顶端发音孔空间,这4个圆形无疑是撞击钟发音所用。撞击钟声音从钟顶4个发音孔扩散出去。钟口和弧形凸沿并行作出8个圆弧。从钟顶端至钟口这些花纹,图案的排序不难看出,它们每个单原数字都是偶数(双数),这些偶数组成的钟体图案,说明铸造这件钟的设计者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偶数在我国人们思想意识中是吉祥数字,这些数字在这件钟上体现,应不是偶然的巧合。那么像这样精美的北宋时期铁钟,古人是怎么制造的呢?本人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对铁钟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并找来当地曾在20世纪60年代有过铸钟经验的老师傅进行请教,对铁钟铸造过程作了如下推测:这件铁钟从外表仔细观察,钟纽开始至钟口,合范后留下的范线明显,浇口、冒口塞都还清晰可见,应是用内模外范工艺铸造的。
一、制内模
首先铸钟地点地势要平整。开挖铸钟圆形大坑,坑直径掌握在4米左右,因为钟口径是1.7米,这样钟模一周保持1米多的空间。坑的深度是钟的高度,钟高加钮高共2.3米,坑的深度应在2.5米左右为宜,坑挖好后,坑底面夯实,刮平保持水平状。做好圆形大坑后,在坑底做钟内模,就是用沙料堆塑出一个钟的外形。方法是,坑底中央用直木条立钟模的中心线,这个中心线要垂直,然后固定。围绕直木条用焦炭垒中心透气层,外围用细沙和黏土、水调合均匀后开始堆塑钟内模。用木板围一周,形成木板边框,边框和内模中心木条高度掌握在整个钟的2/3,在边框内用沙、黏土、水调合的料层层夯实,留出中心木条一段,以观察内模这个高度中心不至于偏向。夯实的模完成后,以中心木条为准,刮削内模外形,这段内模外形制好后,钟的主体已定型,在其上堆塑钟顶及钟纽的造型。整个钟模制成后要让其自然干透,接下来在钟内模上从钟纽开始剔刻人面纹饰,钟顶剔刻莲花浮雕,钟体剔刻出24个方格凸棱及钟口弧形凸沿,给钟整体涂上脱模料。
二、翻制外范
钟口为第一层范,即底范。钟口弧形凸起角为主,一周共分隔为17块,底范上线在钟口凸棱中间。对外范配料细石英砂和黏土(细黄土)7:3的比例,用很细的筛子对两种料进行筛选,外范的用料要比内模用料要求高,对筛选的料进行充分调合均匀,加入适量水,使料产生一定黏性。堆贴外范要逐层拍实,范厚保持在8厘米~10厘米。底范和上层范衔接的平面挖出榫坑,一周底范堆贴结束,用很薄的铁利刃按分隔块进行切割范块,范块切割的深度是到内模面为止,这层范搞定后,待其自然干透。用同样的方法在底范上堆贴第二层范和第三层范,这两层范分别切割了16块,两层范竖线并齐,横面都在凸棱间。第四层范切割为8块,范横面在最上层凸棱间,方块中间没有范线,竖范线在每个竖凸棱间,正好压住了下层范接缝,起到错接牢固作用。钟顶沿纽边开椭圆形口,其余部位是一个圆形整体范,这个整体范也就是钟的顶端。制作这块范厚度为10厘米左右,在范厚度间麻料和用木条4根,做成井字状,起给这块范强度增加,并在井字木条上用麻绳绑牢固,留出绳头,向上揭范时用。最后翻制钟纽范,钟纽正面和背面2块范,纽两侧面(即人面形)为2块范,纽顶为1块范,共5块范。纽正面和背面,两侧面这4块范分别是向不同方向揭范合范的,纽顶这块范是向上揭取的并在纽顶端留出浇口,在钟顶圆形整范间均等留出3个冒口。完成了这些程序,这件钟的外范就算翻制好了,从钟纽至钟口共计由63块外范组成钟的整体范。这63块外范要将每块范左右上下衔接的范之间进行编号,以便找准每1块外范的相应位置。
三、揭取外范,剔内模
揭取外范的程序是从钟纽开始自上而下,逐层揭取,按编号排序摆放在地面防雨蓬内,自然风吹干透。干透后的每块外范进行修饰,范块上阴刻反向的铭文,对修饰完的每块范表面进行清扫干净,范面用稀黏土浆涂刷,使范表面光滑。剔内模先从钟纽开始,将纽模完全剔掉,只留纽内的沙芯,纽中间留有一孔就是支撑纽内这个沙芯的。钟顶的4个发音孔是两重作用,在这里也起到了支撑顶范的作用。钟壁厚是6厘米,即把钟整体剔除6厘米。钟口8弧形保留向内斜直剔刻,剔刻后的内模、外范合拢就行成空腔。
四、合范、浇铸
合范从底范开始,按编号逐层拼对合范。钟外范整体合完后,要对外范用细麻绳从上到下缠绕数圈,然后用草拌泥抹实遍身。待草拌泥干透,就开始回填开挖铸钟大坑,逐层仔细轻轻夯实和地面平齐为至,回填的地面上要把钟顶范的3个冒口留出。完成了这些铸钟的程序就告结束,开始熔铁浇铸了。熔铁炉应设置在大坑周围,几座熔铁炉同时进行,计算好钟所需的铁熔液,量一定要宽余,即可开始浇铸。浇铸钟的过程十分重要,要将铁熔液连续不断地从浇口处灌入,决不能停顿,以便影响到钟的完整性和质量。浇铸的铁熔液要以3个冒口流出为准,说明钟整体铁熔液已注满,浇铸好的铁钟等彻底冷却,掏去大坑回填的土,揭去外范,取出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