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萍
唐代木峡关故城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大湾店村北,当地人称“孟良城”,坐落在海子峡河谷西北岸边,顺着峡谷望去,在那高高低低的断壁残垣中,仍然能透出其往昔的雄伟壮观。如今城内无人居住,略显荒凉,然而它曾经有过繁盛,是唐代驿道之中关,也是唐原州七关之一。
“木峡关”一名在北魏时期就已出现。据《资治通鉴·梁纪十二》载: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四月,“大都督宇文泰留其侄宇文导为都督,镇守原州,自领大军南下攻侯莫陈悦,宇文泰,军令严肃,秋毫无犯,百姓悦之。”宇文泰出木峡关。侯莫陈悦退至水洛城(甘肃庄浪)……隋时,突厥南下攻掠。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以兵屯北境,又在原州(固原城)西南置木峡关。据《隋书·突厥传》载: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突厥首领沙钵略,其妻为北周宇文氏之女,曰千金公主,愤隋之代周,伤痛宗祀灭绝,劝其夫沙钵略攻隋。沙钵略以替周复仇为名,自木峡关、石门关(须弥山沟口扬圈堡),二道大举南下,攻入长城以南之安定(泾川)、延安、上郡、(陕西富县等地)牲畜掳掠殆尽,隋连忙屯重兵于咸阳为备。
唐仪凤三年(678年),设群牧都使以管辖各地马牧监,其中在原州西南木峡关增设木峡监。广德元年(763年)七月,吐蕃大举攻掠原州、木峡关、秦(今甘肃秦安北)、渭(今甘肃陇西)等州,河西、陇右(今青海东部)占据。《旧唐书·元载传》记: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元载建议:“……吐蕃防戍乃在摧沙堡(固原西南),而原州界其间。原州当西塞之口,接陇山之固,草肥水甘,旧垒存焉。其西侧监牧故地,皆有长壕巨堑,重复深固……徙(郭)子仪大军居泾,以为根本,分兵守石门、木峡、陇山之关……”大中三年(849年)吐蕃由于内乱,日渐衰弱。一月吐蕃宰相论恐热杀其东道节度使,愿以秦、原(原州)、安乐州(今宁夏同心韦州)及石门、木峡、六盘、制胜、驿藏、木靖、石峡七关归还唐朝。宣宗令太仆卿陆耽往见论恐热,予以喻慰。令灵武(今灵武西南)节度使朱淑明,邠宁(今陕西彬县和甘肃庆阳宁县)节度使张君绪等各出本道兵马进行迎接。《唐会要》卷八十六:六月二十七日,泾原节度使(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康季荣接管原州和石门、木峡、六盘、制胜、驿藏、木靖、石峡7关,得人畜数万。这就是著名的原州七关。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许钧知镇戎军(固原),尝出游至陇山木峡口,宋真宗以无故离城,诏书戒敕,用曹玮代之。咸平二年(999年),又防御西夏向南掠扰,知军李继和为屯田制置使,在镇戎军(固原城)附近及木峡口以南的各个地方设立堡寨,徙人以居住,且耕且战,这不仅解决了当地驻军的部分粮草,而且也安置了部分降附的少数民族居民。
木峡关在固原古代史上作为名关存在了数百年,地势险要,扼守着西南的交通道路。木峡关的具体位置,《元和郡县志》载:“木峡关在平高县西南四十里。”《太平寰宇记》载:“蔚茹水(清水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中。木峡关在颓沙山上。”今按当在原州西南20公里西海子出口处,约在北纬35°54′30′,东经106°07′47′,海拔2170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80米,开南门,门残宽10米,城墙基宽4米,残高24米,顶宽12米。黄土夯筑,夯层厚69厘米,地面散布唐代砖瓦,陶罐残片。城墙东边海子峡水南北流过,部分城墙被水冲垮。木峡关城址与东侧瓦窑村为邻,东距西海子约1500米。西海子水,水入洞由地中出山,恰巧与海子沟水在木峡关城东侧交汇,汇入海子峡。西为羊肚子山;北为海子峡石崖,崖石斑斓;南口大湾店;北口为海子峡水库,山崖坡面堆沙石。东侧台地有唐代摧沙堡城址(善家堡村南),现称焦赞城。峡谷两侧山形崔巍逼天,危削穹隆,高低牙错,为西南屏蔽,在宋元之前,由静宁、庄浪来原州者,海子峡为必经之地。
明代,木峡关,不设关,弃之不居。据《嘉靖万历固原州志》载: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镇守固原总兵赵文、兵备副使景佐,因固原城井水苦咸,人病于饮,遂导引西海子水于固原州城。由西门而入,环流于街巷,自东门而出,入清水河。即古朝那湫。在州西南四十里。即此,木峡道路基本中断。
1958年,固原县在海子峡口修建了海子峡水库,西南交通道路改为今滴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