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有成
“神王”之名最早见于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佛说长者音悦经》:“是时四大天王、释梵天王、诸龙鬼王、阿须伦王,一切神王各与眷属侧塞虚空。”此时的神王没有特殊的神格,为天部诸神之一。它是中国人依据佛经创造出来的系列鬼神形象,当时的人们继承了先秦汉魏以来庙堂壁画、画像石、帛画上描绘的神怪图形,并依据佛经而形成了一套神王图样,这些神王像在我们看起来毫无外来的生疏感。
东晋佛陀跋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即有诸神名称:“彼佛众会一切天龙八部鬼神乃至无量净居诸天,地神、天神、风神、海神、火神、树神、丛林药草、城部等神,皆悉云集,奉觐世尊听受正法。”可以说神王的传播流布没有很规范的范本,故其数量和排列次序也无一定之规。
神王的名称唯一可赖以为标尺者当是流传海外的东魏武定元年(543年)骆子宽等70人造释迦立像,在其台座的左、右及背面雕刻了十身神王像,每像身侧均有阴刻的榜题,明确地表明了各神王的形象归属。它们分别是:“珠神王”,口吐串珠;“风神王”,怀抱风袋;“龙神王”,龙首人身;“火神王”,手执火钳;“树神王”,手扶一树;“山神王”,手托巨石;“河神王”,肩扛一鱼;“象神王”,象首人身;“鸟神王”,鸟首人身;“狮子神王”,狮发人面人身,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唯一标明榜题的10神王雕刻,所以骆子宽神王造像就为我们提供了神王形象比较与定名的可靠依据。
依据骆子宽神王造像对比可确定须弥山石窟中的神王名称。在须弥山北周第46窟中,现存的神王像雕刻分布于中心柱基座的右面和后面,基座右面正中为宝瓶,从左至右分别浮雕火神王、风神王、树神王、山神王;基座后面正中为博山炉,从左至右分别浮雕蛇神王、×神王(×为不明神王者,下同)、河神王、珠神王。
现就该洞窟中神王的特征略述如下:
火神王:高29厘米,袒上身,一腿盘坐,一腿支撑,手托火焰。
风神王:高29厘米,袒上身,怀抱鼓风皮袋,作右腿盘坐,左腿撑起的姿态。
树神王:高33厘米,袒上身,左腿盘坐,右腿支撑,怀抱圣树,叶呈圆状。
山神王:高32厘米,袒上身,双腿蹲于地,两手上擎一长条片岩状物,与巩县第4窟中的山神王造型相似。
蛇神王:高33厘米,袒上身,左腿盘坐,右腿支撑,为蛇缠人身的形象。
×神王:高32厘米,袒上身,左腿盘坐,右腿支撑,饰项圈,左手抚膝,右手外扬,形象不明,有待进一步考证。
河神王:高31厘米,袒上身,左腿盘起,右腿支撑,帔帛飞扬,为肩颈缠鱼的形象。
珠神王:高33厘米,正面,袒上身,左腿盘坐,右腿撑起,身后帔帛飞扬,双手置于胸前,似为双手捧一容器,口作吐串珠状,残损较重。
这些神王多为一腿盘坐,一腿撑起,作半跪状,风化致细部不清。
根据目前材料,在中国石窟中最早出现的神王像当属云冈石窟第6窟(475年~491年)中心方柱南壁上层的树神王。而成组神王像的出现最早见于北魏迁洛后开凿的龙门宾阳中洞(505~523年),在该窟前壁“帝后礼佛图”的下方,雕有10身神王像,以窟门为界,南北各雕5身,自北而南依次为风神王、龙神王、火神王、树神王、河神王、鸟神王、象神王、狮神王、珠神王、山神王。其造型表现为龙门魏窟中佛、弟子、菩萨、力士等像所普遍流行的“秀骨清像”式,均显削瘦。同样在宾阳南洞和宾阳北洞也有十神王像的雕刻,与宾阳中洞比较而言,南洞神王的不同之处在于体态特征一改北魏的清秀式,而为丰面胖体,多呈盘坐式。而北洞内的神王可能在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时已有雏形,其神王服饰在唐高宗时代已被改作与同期飞天、伎乐一致的装束了。除此之外,神王题材雕刻也见于巩县、安阳、响堂等石窟中,它们的时代均晚于宾阳中洞,且与龙门间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神王数量众多,形象庞杂,应首推河南巩县石窟。在巩县石窟北魏开凿的第1、3、5中心柱窟中保存有神王雕刻,这些神王雕刻比龙门石窟中的神王雕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巩县石窟中第1窟的神王雕刻于中心柱基坛四面,多已残损,可识者有:珠神王、象神王、山神王、龙神王。第3窟的神王位于中心柱基坛四面,布局与第1窟相同,可识者有:山神王、树神王、风神王、河神王、火神王、珠神王、象神王、马神王、蛇神王、鸟神王、牛神王及鬼子母。第5窟的神王刻于中心柱基坛四周及东壁壁基表面,中心柱基坛表面神王可识者有:龙神王、珠神王、风神王、火神王、河神王、狮神王、鸡神王、山神王、树神王、海神王及鬼子母。东壁壁基神王可确定者有:兔神王、蛇神王、火神王、风神王、鸟神王、象神王、河神王。另外,在窟壁壁基还雕刻有伎乐,同神王相互配合。从巩县石窟中的神王布局看出,这些神王多位于中心柱基坛表面,不同于龙门石窟中的神王布局,而与须弥山石窟中的神王布局相同;其姿态多为一腿盘坐,一腿撑起。因此,巩县石窟中的神王在某些方面有来自龙门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其自身所具有的或直接汲取外来的因素,而且也影响到须弥山石窟中北周神王的雕刻。
河南安阳宝山灵泉寺大留圣窟,系东魏武定四年(546年)道凭法师为修禅而开凿的,其现状是北齐时期人们将窟内中心部地面下凿而成的,窟中造像约属于北齐时代。在该窟倒凹字形的基坛表面刻有神王8身,均位于圆拱形龛内,无龛饰,它们分别是龙神王、火神王、风神王、树神王、山神王、河神王、象神王、狮神王,但其造型风格与北齐佛、菩萨像的时代特征基本一致。
安阳小南海中窟开凿于北齐天保元年至六年(550年~555年),在东西两壁佛坛各浮雕神王像三尊,现可辨出“风”、“树”两身神王像。
河北邯郸南、北响堂山及水浴寺石窟,是北齐皇室显贵开窟造像的中心区域,在北响堂山第4、7窟中心柱基坛表面雕刻有神王像,第4窟中心柱基坛:正面中间刻香炉,其右侧为风神王、×神王,左侧为×神王、珠神王;南面中间刻香炉,其右侧为狮神王,左侧为火神王;北面中间刻香炉,右侧为×神王,左侧为河神王。后面正中刻香炉、蹲狮、供养比丘。第7窟中心柱基坛:正面中间刻香炉,其右侧为象神王、火神王,左侧为×神王、×神王;南面正中刻香炉,右侧为蹲狮、×神王,左侧刻蹲狮、风神王;北面正中刻香炉,右侧刻蹲狮、树神王,左侧为蹲狮、河神王。神王均置于圆拱龛内。上述神王可识者种类明显少于巩县石窟,表现方式也基本与龙门、巩县相同。这些神王造型丰壮,颇显力度,是典型的北齐作风。在南响堂山第5、7窟正、南、北壁三大龛下,均有神王雕刻,在第5窟中神王分别为山神王、树神王、鸟神王、象神王、风神王、火神王,其表现方式与北响堂山相同,神王均位于圆拱圆楣龛中。第7窟中神王的种类有三面之分。南面:×神王、珠神王、鸟神王、河神王;正面:×神王、风神王、×神王、树神王;北面:×神王、×神王,其表现方式与第5窟相同。
水浴寺西窟开凿于北齐武平年间(570年~576年),为中心塔柱式窟。在中心柱基坛正、东、西三面各开5个圆拱龛,龛内雕莲花香炉、供养比丘、神王。正壁神王因残损严重,形象不明;东壁有风神王、狮神王;西壁有树神王、×神王。这些神王的表现方式及服饰与南响堂山相同或相近。
山西太原天龙山北齐时的第1、10窟基坛前也雕有神王像,均风化严重,已无法辨别其具体形象。
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开凿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窟内正壁卢舍那佛龛下基坛并排开凿了9个长方形浅龛,中间一龛雕莲花香炉,两侧刻树、火、风等神王。
除上述石窟内的神王雕刻,而单尊石造像台座四周雕刻神王像除前述东魏武定元年(543年)骆子宽等70人造石佛立像台座上的10身神王像外,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湾子村出土了5尊北周大型佛立像和4件佛像莲花狮子座,这批北周佛像具有多种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造像表现手法,如衣褶处理、手印身姿等,说明北周长安佛像在接受外来影响后,经过消化吸收后而产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佛像,已经初步形成了佛教造像的长安样式,并进而对周边广大地区产生了辐射与影响。其中在编号BL04-005佛座上的9身带翼兽首人身像,就是佛教天部的神王像。其具体定名为,佛座左侧面从左至右依次是:象神王、风神王、火神王;佛座背面为:雷神王、电神王、牛神王;佛座右侧面从左至右依次是:珠神王、树神王、山神王。
须弥山石窟中神王表现方式与巩县、响堂山相似,神王上身袒裸,饰有项圈与帔帛飞扬,体态丰满,但不显力度,可看出对龙门、巩县等石窟的继承性,同时也具北周特有的造像风格,也是长安造像样式在须弥山石窟中的具体反映。
从上述材料中看出,在我国石窟中,成组的神王出现于北魏末年,盛行于北齐,北周时也有出现,至隋唐零星出现,唐以后基本消失,流行于公元500年至600年初,前后百余年,最盛期不过五六十年,分布范围集中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巩县石窟、响堂山石窟最具代表性。神王的布局一般位于窟内四壁的下方、中心柱基坛表面;单尊造像上的神王一般多雕于台座的四周;它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继承性。除前述骆子宽造石佛立像台座上的10身神王像外,还在巩县石窟、须弥山石窟及西安东郊出土的北周佛座上出现了所特有的蛇神王、马神王、牛神王、鸡神王、兔神王、雷神王、电神王等,神王的形象在不断变化,其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在我国北朝晚期石窟中出现的诸神王,也多载于佛教典籍之中,如《涅槃经》《华严经》《弥勒大成佛经》《私呵昧经》《海龙王经》等均将诸神王列于弟子、菩萨、天龙八部之后。须弥山北周洞窟里的这些神王在佛教世界中都各具独到的神通,与天龙八部等共护佛法,助佛教化世间众生。在佛经中也常以他们来比喻佛的伟大,因此,诸神王所固有的所有法力与德操,佛均兼有。敬礼神王,可以从中获取他们的品质,以便领略佛祖的真谛。
石窟是佛教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佛、菩萨、天王、力士是其中的主要形象。须弥山北周洞窟中窟顶雕飞天,壁基刻伎乐,以示八部中的干达婆与紧那罗。那么,再加上基坛表面的诸神王,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法会场面。
参考资料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M],图版16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金申,关于神王的探讨[A],佛教美术丛考[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6.
常青,北朝石窟神王雕刻述略[J],考古,1994(12)。
常青,北朝石窟神王雕刻述略[J],考古,1994(12)。
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丁明夷,北朝佛教史的重要补正[J],文物,1988(4)。
刘东光,有关安阳两处石窟的几个问题及补充[J],文物,1991(8)。
刘东光,有关安阳两处石窟的几个问题及补充[J],文物,1991(8)。
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M],巩县天龙山响堂山安阳石窟雕刻[A],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邯郸峰峰矿区文物管理所、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响堂山石窟新发现窟檐遗迹及龛像[J],文物,1992(5)。
邯郸市文管处,邯郸鼓山水浴寺石窟调查报告[J],文物,1987(4)。
李裕群,天龙山石窟调查报告[J],文物,1991(1)。
河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J],文物,1988(4)。
赵力光、裴建华,西安市东郊出土北周佛立像[J],文物,2005(9)。
(作者系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