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运伸
●攻占刘家湖
●青年军的悲歌
●抗日战争时期海原县的回族社团组织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进逼山东,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当时山东临沂一带的守军庞炳勋部队与日寇展开激战。他们面临的是侵华日军的精锐部队板垣、矾谷两个师团。中国军队在高昂的爱国热情激励下,殊死奋战。但因兵力悬殊,装备差劣。临沂等县城相继失守,战况非常危急。
当时,我所在部队五十九军在军长张自忠率领下,正在徐州待命。3月初,接到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的命令,火速增援庞炳勋部队。接到命令后,经过四昼夜的急行军,3月12日赶到临沂附近,13日拂晓即向敌发起攻击,全军投入战斗,战况空前激烈。战斗进行到13日,全军人员伤亡过半。好多阵地几经易守,五十九军全线已很危急,特别有一村庄刘家湖,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否占领该据点,关系到全军阵线的安危。我军赶到前,刘家湖在敌人手里。我军有一王治州营长(陕西人)率领部队攻下了该据点。第二天敌人又出重兵争夺。王治州营长与敌人激战一昼夜,终因敌众我寡,刘家湖又失守了。
3月15日黄昏,我接到旅长董升堂的命令,再次夺取刘家湖。当时我是二二八团三营营长。我营有三个步兵连,一个轻机枪连,上面配备了一个重机枪连,兵力约500人。
刘家湖是一个东西宽、南北长约二里的村庄,四周是开阔地。北面正对我军阵地,东面、南面与敌人连接,西面处于对峙争夺状态。天黑时,敌人点燃了北面的所有民房。几百米的开阔地带照得如同白昼,要从北面攻进村子,是非常困难的。
接到命令后,全营干部召开战前的紧急会议,经反复研究,作出攻占方案,重机枪连配备在北面,最大限度发挥火力,进行佯攻,吸引敌火力与注意力。其余部队从敌左翼(村西边)绕道二里地,迂回进村。方案作出后,又召开全营战前动员会,我向战士说明,再次攻占刘家湖据点是否成功,关系到全军阵线安危。不论付出多大代价,我们一定要保证完成任务。战士们满怀对日寇的无比仇恨,愤慨地表示要与敌人血战到底,决心牺牲,有胜无败。
晚上9点钟,我命令副营长李玉如(安徽涡阳人)带领两个连的兵,先出发,尽量不放枪,避免过早惊动敌人,用摸营方式,打开进村突破口,成功后,打三颗红色信号弹,我带领两个连立即接应。出发前我对副营长说:“这一步如不成功,我们就攻不进刘家湖,你一定要完成任务。”副营长坚定地回答:“营长放心,只要我李玉如活着,任务就一定完成。”
副营长出发后,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几百双眼睛盯着刘家湖上方的夜空。深夜12点左右,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瞬间村子西边枪声像爆豆一样响起来,突破成功了,大家高兴得跳起来,跑步前进,赶到突破口,这里已完全被我们控制。我们立即投入激烈的巷战,每接近一个院落,先往里扔手榴弹,然后翻墙与敌人用大刀肉搏,实在攻不进的院落就点着房屋用火攻。冲进每个院落都要与敌人进行血刃格斗,顽固的敌人,到最后一个也要作垂死地挣扎,不会放弃这个院落。
进村后不久,敌人又从村庄外围包围了我们,我们既要与村内敌人激战,又要对付村外敌人,当时与上级联系也完全中断了,情况异常险恶。
村内阵地逐渐扩大,拂晓时,我们已攻占了大半个村庄,但日寇飞机,几乎贴着房屋飞行。由于双方拉锯战,阵地犬牙交错,敌机不敢扔炸弹。在激烈地拉锯战中,我命令部分兵力拼命坚守阵地,不让外围敌人进村。另一部分兵力消灭村内敌人,同时命令连长、排长不准下火线,人在阵地在。当时给我汇报情况和我下达的命令,只能由通讯员负责联系。
中午12点左右,村庄大部已被我军占领。但村东北敌人拼命顽抗。房顶、墙洞里、豁口间枪弹组成密集的火网,多次硬攻都拿不下来。我决定组织“敢死队”强攻。战士、干部纷纷报名。我的警卫班长王占元(察哈尔人)是个非常机智勇敢的年轻人。在这为国献身的时刻,他自告奋勇,带队冲锋。他大喊到:“有种的跟我向前冲去”!手榴弹成捆地扔进敌人院落。每捆炸弹扔进去后,立即听到敌人一片惨叫。有时手榴弹刚扔进去,又被敌人扔出来。“敢死队”在弹雨中翻墙越屋,与敌人搏斗。攻下几个院落后,王占元负伤了,伤口在大腿部位,因流血过多,昏死过去数次。他醒过来对我说:“营长,不要把我丢下,你们到哪把我抬到哪,我还可以拼杀,保卫你们,死活我要和你们一起。”我安慰他说:“你安心休息,敌人很快会被消灭。”于是我亲自带队强攻了。
下午两点钟,东北角的战斗更加激烈。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硝烟弥漫,弹片、碎石横飞,当我沿着一条小巷前进时,突然头部象被石块打了一下,我还在继续指挥战斗,警卫员猛然喊到:“营长,你挂彩了。”霎时间,头部血流如注。紧急包扎时才发现,子弹是从右脸腮下部射入,从后脑勺下部穿出,差点打穿了颈部大动脉和大脑皮层,这样的伤势能留下性命,使医院的大夫感到惊奇。
我负伤后,立即退到一间小房里,靠墙坐在地上指挥,受伤情况严密封锁,仅随从人员清楚。火线送来的报告和我口述下达的命令都由警卫员转达,不让其余人知道我已受伤。
下午5时左右,我们终于攻下了东北角,村内敌人全被消灭了。但外围全是敌人,我们的兵力仅剩百十人左右。我们拼死固守村庄,等待接应,人人都准备牺牲。我们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地疯狂反扑,仅在村东南开阔地带上,摆满敌人几百具尸体。在这危急关头,外面我军节节逼近刘家湖。从外围包围了村外敌人。天黑时,发起攻击,里应外合,全歼刘家湖日军,我军取得了刘家湖争夺战的最后胜利。
在刘家湖战斗中,我营消灭日寇约六七百人,打死敌旅团长一人。在清理村东北角战场时,发现了这个日寇军官的尸体。
攻占了刘家湖后,全军阵线稳固了。17日,五十九军与庞炳勋军队对敌发起反攻,夺回了临沂城。台儿庄大战序幕战的胜利结束,这为后来的台儿庄大战赢得了时间,创造了良好条件。
▲附记:
(1)战斗结束后,担架把我抬到军部。张自忠亲自察看了伤势。用他的小汽车连夜把我送到河南商丘一所英国医院。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大部分是中国人,充满爱国热情,对我们昼夜精心护理。经过20多天的治疗,伤势基本痊愈。本来还需要疗养两三个月,但我万分怀念与我一起奋战的,现在仍在与敌人生死拼杀的战士们,一个月后我又重返前线。见到张自忠军长时,他关心地说:“你为什么不把伤完全养好再回来?急什么,看起来中日战争不是短期内可以结束的。只要你忠心卫国,打仗时间还长着呢”。当时任命我为二二六团团长,我又开始在抗日前线战斗了。
(2)在刘家湖战斗中,副营长李玉如头部受了轻伤。我离开后,他接替了营长职务。一个月后,我重返前线时,他已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我深切怀念这位热情、忠厚、果断勇敢的副营长。刘家湖战斗的胜利他是立了头功的。他牺牲后,我一直想尽我的微薄的力量,安慰他的家属,始终未能做到,这至今仍使我深感内疚。
(3)刘家湖战斗后,王占元与我一起被送到商丘医院养伤。又一起重返前线。后来他被提升为连长。由于他带兵有方,作战勇敢。屡立功劳,成了全师出名的“顽强连”。哪里有难攻阵地派他们连上去一定胜利。在1939年的一次战斗中,当他们连夺取了敌人占领的一个阵地后,他向战士们讲话祝捷,不幸被敌人打来的炮弹击中,光荣牺牲。
△冯运伸(1907~1992),海原县罗山冯湾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