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2100000078

第78章 宁夏中护卫、中屯卫与中卫

明代,宁夏先后设立过亲王府中护卫和宁夏驻军中屯卫与宁夏中卫三个不同性质的军政建置。由于徙废变革的原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早在明代后期就已经开始模糊,造成史志书中不少误解。本文根据《明实录》、《明史》等宫档、正史资料,试作梳理和正误。

一、中卫历史沿革

宁夏现有五个自治区直辖市,中卫市是其中之一,它是在原中卫县的基础上,并入中宁、海原二县和同心县喊叫水乡而重新组建成立的一个新市。设市时间是2004年2月。而原中卫县与中宁县原为一县,是1934年1月分置的。其后,又于1941年4月,在中卫县县境黄河南岸之山区地区另设一个香山设治局,局机关设在香岩寺山下的官庄村,为准县级单位,任务是筹备成立一个新县,最后无果告终。

中卫县的历史悠久,秦属北地郡富平县(治今吴忠利通区境内),汉属安定郡眴卷县(治今中宁古城),南北朝属灵州鸣沙县(治今中宁鸣沙),隋唐属雄州(先治今中宁石空,后迁今中卫)和丰安县(治今中宁石空境内),北宋属昌化镇(治今中卫),为“河外六镇”之一。西夏建国后,境内设应吉里寨,后升为应里州(治今中卫)。元朝因袭。明朝置宁夏中卫,清朝改中卫县,直到民国间的卫、宁两县分置。

二、中卫得名经过

明朝在宁夏地区实施军政合一体制,不设府、州、县等地方政府,而特设宁夏镇,镇下管七卫,即宁夏卫,宁夏左、右、中三个屯卫和宁夏前、中、后三个卫,卫下设所,所管千、百户和堡。辖地相当今同心县、盐池县及其北部的沿黄河各市县。其中,中卫辖地范围为青铜峡上游之整个卫宁灌区,设有十三堡,如柔远堡、镇靖堡、镇虏堡、石空寺堡、枣园堡、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宁安堡、宁安新堡、威武堡、古水井堡、控夷堡等。卫城设于中卫城。

宁夏中卫原为军事建制单位,而并非一级地方行政建置的名称,更不是地名。有关史志对于宁夏中卫的建军问题,记载分歧较多。《嘉靖宁夏新志》记为洪武“三十二年,复徙屯种军余于宁夏,置宁夏中卫指挥使司,给‘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印,属陕西都司”。这一说法,显然出自早在天顺二年(1458年)成书的《大明一统志》。再查清代编修成书的《明史·地理志》,书中并没有宁夏中卫的记录。又查《明史·兵志》,书中却记录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所定天下都司卫所的设置,全国有都司18个,内外军卫329处,其中有宁夏卫、宁夏中护卫,也没有宁夏中卫。而永乐以后,全国都司增至23个,军卫增至493处,宁夏中卫才出现在其中,而且在文前还加了注:“已下各卫旧无,后设。”非常明确说明永乐(1403~1424年)之前,尚未设立宁夏中卫,所以在《明实录》的洪武、建文两朝中,也的确没出现过“宁夏中卫”的踪影。但是,清代大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著名的《读史方舆纪要》中却在宁夏条下记:“洪武二十二年移建宁夏中卫于此。”显然,他的资料是引自《嘉靖宁夏新志》的,因而以讹传讹。至于《嘉靖宁夏新志》是“三十二年”《纪要》,而为“二十二年”,那不过是转录笔误或刊刻刀误所至。但是顾书的“移建”二字值得注意。在《明史·兵志》中果然查到永乐后新增设的卫所名单中有“宁夏中屯卫”,下方小字注明“旧和州卫”。就是说,宁夏中屯卫是由南直隶(今南京)的和州(今安徽和县)卫“移建”改置的。可能《嘉靖宁夏新志》误将宁夏中屯卫与宁夏中卫相混淆,而把宁夏中屯卫的来历误记到宁夏中卫的头上,顾老先生的大作也因而有此微疵。

那么,宁夏中卫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不妨往源头追溯,最简单也最可靠的办法是查阅《明实录》,因为它是明朝的宫廷密档,系按年份月逐日记载当时所发生的大事,当称第一手资料。据《明实录》所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给宁夏庆王朱栴配设中护卫(警卫部队,不管地方);二十五年(1392年),设置宁夏左屯、右屯、中屯三卫;二十六年(1393年),调甘州亲王左护卫改为宁夏卫,因为这支左护卫多为“罪徒”戍边,政治上不可靠,不适合担任宁夏亲王卫军;二十八年(1395年),又改调陕西庆阳卫为宁夏庆王左护卫,同时降改宁夏卫为庆王右护卫(左贵右次);建文四年(1402年),增设宁夏前卫,至此宁夏有左、右、中、前4屯卫而缺宁夏卫;永乐元年(1403年),改宁夏左护卫为宁夏卫,宁夏右护卫为宁夏中卫。这时宁夏增至6卫:宁夏卫、宁夏中卫和宁夏左、右、中、前4屯卫。也就是说,在永乐朝只给庆王保留一支中护卫,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因为永乐皇帝朱棣,是庆王朱栴的四哥,封为燕王(驻今北京),朱栴镇守西北,朱棣镇守北方。但朱元璋死后,皇长子、太子朱標已先死,太祖又改立朱標长子、皇长孙朱允炆为继位人。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合法继承皇位,改元建文,是为明惠帝。但燕王朱棣不服,便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事变”,打到南京,从侄儿手中夺走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他自己是以亲王夺取大权,所以登上帝位后,当然害怕其他亲王也学他的样子,与他争皇位。因此上台后就改朱元璋“以同姓制异姓”(藩封子孙)的基本国策为“以异姓治同姓”,即派心腹太监到全国各大军镇去“监边”、“监军”,实际上主要是监视各封地的亲王。同时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削弱各亲王的护卫部队。在这种背景下,宁夏亲王朱栴的三支卫队,只保留一个,亲王右护卫改为宁夏中卫,从军事建制改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建制,这就是宁夏中卫的来历。它的前身,就是原以“府军前卫将士之有罪者”发往边地新组成的甘州亲王的左护卫,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调改为宁夏卫,又于二十八年经过几年改造、整编后再改为宁夏庆王右护卫,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为宁夏中卫。据此,宁夏中卫的渊源是:府军前卫罪贬者→甘州亲王左护卫→宁夏卫→庆王右护卫→宁夏中卫。

明朝的宁夏中卫,是布防在宁夏镇西路的一个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卫指挥部称“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归陕西都司统辖,拥有6000余员名官兵,卫城是前元的应理州,城周长四里三分。正统二年(1437年)扩建为五里八分,天顺四年(1460年)再增扩为七里三分,并加修护城河,有城门二座,东门“振武”,西门“镇远”,嘉靖三年(1524年),新开一座南门。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中卫县,这就是中卫地方行政建制和地名的沿革。

三、宁夏中卫与中护卫、中屯卫没有渊源关系

(一)宁夏庆王中护卫始末

朱明王朝建立之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前元政权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强大的蒙古大军所创建的大元帝国,为什么不足百年就垮台了呢?其原因就是众叛亲离。所以他要吸取这个教训,把自己的儿孙们都分封到全国各地要害地区,广建藩国,以作为朝廷的藩篱,遇有紧急情况,就可以起到屏卫的作用,这就是朱元璋之所以制定“以同姓治异姓”基本国策的动机。于是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十六皇子朱栴为庆王,命他在宁夏建立藩国,“勤民奉天,藩辅帝室”。按明制,亲王拥有一支庞大的护卫部队,“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九千人”。庆王镇守的宁夏,是北方的“九边重镇”边防线和前沿战区,所以一开始就拥有一支5600余员名兵马中护卫精兵。庆王这支中护卫部队是由京城南京带来的以亲兵侍从为骨干而招募成伍的,正式组建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实录》明确记载道:“洪武二十四年五月戊戌,命汉、卫、谷、庆、宁、岷6王往临清(今山东临清),训练军士,各置护卫。汉王甘州中护卫,卫王广宁中护卫,谷王兴州中护卫,庆王宁夏中护卫,宁王营州中护卫,岷王西河中护卫。仍敕中军都督府,凡各王所过处所,军民不必进见,随侍将士务其约束,毋使扰民,违者罪之。”说明6位亲王都亲自到临清州,对各自的中护卫部队进行督训。庆王朱栴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离京,率领中护卫部队来到自己的封地宁夏。但是因为“宁夏以粮饷未敷,命庆王且驻韦州城,以就延安、绥德租赋”。在暂驻韦州(今宁夏同心韦州)期间,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又按朝廷命令,给各地亲王府扩充护卫部队,把陕西庆阳(今甘肃庆阳)卫,改编为宁夏庆王左护卫,宁夏卫改编为宁夏庆王右护卫,并增设“护卫使司”,统一指挥庆王左、中、右三支护卫军,总兵力近万人,“凡有差遣、从王调用”。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庆王移驾宁夏镇城(今宁夏银川),护卫部队亦随王调防镇城,担任王府和庆王出行的警卫任务。但是燕王朱棣从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帝位后,对各地亲王的护卫军大加精简,永乐元年(1403年)宁夏庆王护卫军左、中、右三军被减少,只保留中护卫一军。

正德五年(1510年),宁夏发生“安化王之变”,时宁夏驻军几个中下级军官何锦、周昂、丁广等人在镇城发动兵变。拥立庆藩安化郡王称天子,杀宁夏巡抚安惟学、钦差大理寺卿周东、宁夏总兵官姜汉和宁夏镇守太监赵弼等要员,并“放狱囚、焚官府”,传檄各边镇、诸王府共举义兵,以讨伐刘瑾(把持朝政的宦官头头,时称“八虎”之首),清除君侧。安化郡王朱寘鐇是庆王朱栴第三个儿子朱秩炵的孙子,即庆王的曾孙。这时庆藩的在位亲王,是朱栴的六世孙朱台浤。当指挥这次平叛军事行动的都御史杨一清和监军太监张永班师回朝后,指控宁夏亲王台浤,在郡王寘鐇谋逆时,“不能密谕诸王并力战守及播告本镇官兵协谋讨贼”,反而贪生怕死,竞向乱王“朝贺行君臣礼”,并大胆违制,“将祖宗所赐宝纛仪仗送与僭用,又倾其所有金银布帛资给乱兵。失诸侯维藩之意”,“为杜交结之弊,防祸乱之萌”,要求朝廷严惩宁夏亲王台浤。朝廷念其是被武力胁迫,从宽免于重处,只将王府长使(王府大总管)逮拿充军,代王受过。罚降亲王俸禄三分之一,同时革去亲王中护卫,改为宁夏中屯卫。宁夏亲王中护卫是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设置,至正德五年(1510年),存在120年后才被废改为宁夏中屯卫。由此看来,宁夏亲王的中护卫就是宁夏中屯卫的前身吗?不是,因为宁夏中屯卫的建置历史悠久,只因旋建旋废,情况比较复杂,自有它自身一段曲折的沿革变化,虽然宁夏中屯卫系由中护卫改置,但与宁夏中卫并无因果关系。

(二)宁夏中屯卫沿革

宁夏中屯卫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由南直隶(今江苏省南京市)管辖的和州卫(今安徽和县)调改。《明史·兵志》对此有记载,文曰:“和州卫,后改为宁夏中屯卫,革。”同时,《明实录》也有相同记载,文曰:“洪武二十五年二月丙子,置宁夏左屯、右屯、中屯三卫。”《实录》还于洪武二十八年记录了增设宁夏前卫和宁夏左、右、中屯卫的4卫儒学,说明中屯卫建于洪武二十五年。这时宁夏庆王的中护卫,已于上年建立,所以宁夏中屯卫和庆王中护卫,是各自分别成立,相互之间没有渊源承传关系。但是时间不长,宁夏中屯卫被除。到建文四年(1402年),又被恢复。永乐四年(1406年)十二月,宁夏中屯卫又被并入宁夏卫。迟至103年以后,因为在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宁夏发生“郡王朱寘鐇事变”,六世亲王台浤受到牵连,在处理善后时,亲王的中护卫被革除,改制为宁夏中屯卫,这时再次设定的中屯卫才与中护卫有了沿革联系。可能因为宁夏中屯卫曾于永乐四年被并入到宁夏卫之中,而宁夏卫又曾于洪武二十八年改为亲王右护卫,到永乐元年,右护卫又被改为宁夏中卫,所以后人才将宁夏中卫与宁夏中护卫、宁夏中屯卫三者的沿革承传关系相互混淆。清初,中屯卫被并入右屯卫。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宁朔县,县治宁夏府城(今银川),民国后南迁,即今青铜峡市的前身。看来宁夏中屯卫与宁夏中卫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共产党人》2007年第7期)

同类推荐
  • 阎王小密探

    阎王小密探

    此阎王非彼阎王;枉死的猪脚王陆;陷入了现代仙佛的理论混战;看猪脚如何踏破迷雾,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简史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简史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浓缩50年来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历史。中篇主要反映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改制的历史,比较详尽地叙述了集团成立后的组织结构、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做的努力以及转企改制之后的初步效果。下篇从各个子分公司的角度分别叙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情况。
  • 麻辣近代史(1905~1928)

    麻辣近代史(1905~1928)

    本书是第一部以文学性的笔法全景式还原中国近代史1905—1928年一些历史细节真相的书。 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让符号化的近代历史事件回归原貌,让脸谱化的近代历史人物变得鲜活,而绝不是依靠平民化的俗语和有选择性地引用史料去取悦读者,自降格调。 本书全景式展现了从1905—1928年这段近代史,通过浩如烟海的史料,用极有文学性的笔法,真实客观地还原了近代史,着重刻画了曾国藩、洪秀全、左宗棠等近代风云人物,以《战争与和平》似的风格写近代历史。
  •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缴获的237万多斤烟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政府很快做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鸦片战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鸦片战争的有关内容。
  • 执鞭大唐

    执鞭大唐

    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到了唐朝,这里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大唐。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极盛的外表皮之下,早已隐藏着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无数的暗流涌动、蛰伏着,准备随时给予这个国家以致命一击……生活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的现代主角,又该当如何去应对?猎猎旌旗,烽烟四起,且看主人公如何弄影天下,执鞭大唐!
热门推荐
  • 许我一场最美的天荒地老

    许我一场最美的天荒地老

    我想要的很简单,不过一爱人,长相厮守而已,却很难实现
  • 误入诡途

    误入诡途

    洛书玉盘须弥宙,探尽九州未解谜。这里有猥琐无耻的黑胖子,还有风华绝代的女主角!这里有无知无畏的傻大胆,还有两肋插刀的好哥们!这里有吓死你的冒险故事,还有待破解的千古之谜!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你所听坚信的不一定是对的!反转反转再反转,想看你就来!
  • 护你一世安好

    护你一世安好

    《护你》的故事里,每个关键人物都在全心全意的拼劲全力演绎一件事,就是极力的想要“护你一世安好”。可是事事难料,身在这样的位置,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男友和这样的老公,还有这样激烈刺激悬念不断,阻碍重重的故事里,想要“护你安好”,还是在你我的一生一世间,让“你”安好安乐,又谈何容易。全篇故事,情节紧凑刺激,立志于突出好看深刻四个字。《护你》中,有让人瞬间乍舌的各种刺激、好看的对抗,和幽默搞笑的人物,更有情深意重的高帅富和屌丝的逆袭……和悬念重重又波澜起伏的江湖故事。这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故事呢?一个关于老爷子和他儿子的时代传承?一个犹如剥开洋葱般,让你满面泪流的阴谋中的阴谋?还是为了爱,痛了,哭了,软了,塌了,最后我们,全身麻痹了?这个故事,值得一看。
  • 绝世魔瞳:废材五小姐

    绝世魔瞳:废材五小姐

    她拥有别人没有的能力,那就是她的眼睛,她全国第一杀手,却在种种因素下走向死亡,最终穿越成夏家的废材五小姐,没人帮她,而她又会创出怎样的一片天地呢?
  • 重生之一梦承情

    重生之一梦承情

    前世她是风华绝代的皇后,一心只为皇帝巩固帝位而周旋前朝后宫,不料一世倾心相待却换来满门抄斩,心如死灰下一把火将前尘烧了个干净。再次睁眼回到及笄年华,一切正好,也终于明白前世因缘交错之人原来一直都在,此生得与你执手,天涯尽头不生忧!
  • 书僮万岁

    书僮万岁

    一个现代社会的独行侠在北宋末年重生,此地梁山泊旁独龙岗祝家庄,身份是祝家三爷祝彪一棒打死的前任书僮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造江湖

    造江湖

    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子夜。两道流星自北向南划过天际,东都洛阳亮如白昼,故改国号为“光宅”。光宅元年九月初六,正午。洛阳有凤来仪,绕城三周,后翩然南去。因此瑞兆,改洛阳为“神都”,改中书省为“凤阁”,改门下省为“鸾台”。十六年后,一张大秦的藏宝图悄然出世,向往江湖的少男少女去东方的仙山“昆仑”寻宝。途中一庄庄的波诡云谲,一次次的怪力乱神,看似毫无联系实际暗藏玄机。答案究竟是什么!
  • 宫闱祸之绝色皇妃

    宫闱祸之绝色皇妃

    “搬入冷宫,皇上,臣妾今天不舒服,能明天再搬吗?”其实她的伤已经熬不到明天了。“圣旨已下,你就是爬今天也要爬过去。”他的话冷而果断,不带一丝怜惜。“好,爬也要爬过去是吗,那臣妾现在就爬过去。”她笑着一字一顿的说道。她的笑依旧那么灿烂,那么迷人,只是多了冷凄。他本着至高的权力,和傲人的容貌,无双的才华,对女人从不留情,却一不小心被她俘虏了心,纵有后宫佳丽三千,他之恋她的笑颜。她本以为自己够坚强,可以放下一切,却不经意自己的心已遗落在了那里,让她再也摆不脱那讨厌的宫廷斗争。
  • 枭宠之悍妻不好惹

    枭宠之悍妻不好惹

    那一年,他12岁,她刚出生,她安静的躺在护士的怀里,他挤到人前看她,“哇,我媳妇好小啊。”随后,他拥有了多重身份,既当爹来又当妈…再之后……谁要见他媳妇,必须要经过他的允许……人家亲哥哥来看妹妹,不让。人家同班同学来看她,不让。人家爹爹来看她,不让。为毛……某男子给了一个很没人性的答案看着他们,意味深长的说到,因为你们是男人……有个妹控的大哥在护着,有个牛逼的老公在罩着,有个显赫的家世在撑着,明明可以动动嘴什么都来了,但人家偏要靠实力活着……小片段之抢生意:“报告老板,我们的生意又被抢了。”助理哭丧着脸手指在下面打着小九九。“这一次是谁?”男人扶额问到。“夫人。”助理小心翼翼的吐出两个字。“这个月第几次了?”男人顿时脸色铁青。“第三次了。”助理颤颤巍巍的伸出三根手指。前一秒还在皮椅上坐着的男人下一秒已经到了楼下丫的,这女人就知道工作,不知道休息吗……看来昨天晚上他还不够卖力……小片段二之打架某女人下班回家刚进门两个萌娃各自抱着一条腿。男萌娃眨巴着说到,“妈咪,你和爸比的床超级大哦。”女萌娃奶声奶气的说,“对啊,哥哥说的对,爸比换了个大床。”女人愣了一下,“你们爸比神经了?换床。”男萌娃摇摇头,“爸比没有神经,爸比说之前的床太小了,不够你们两个打架。”女萌娃:“爸比还说了,不要看你这么温柔漂亮,你们打架的时候你可彪悍了。”男萌娃鄙视着看着她,“妈咪,你以后温柔点。”女人顿时羞红了脸,将手中的包包往沙发上一扔,直奔卧室,关门。男人大吼到,“老婆温柔点。”两个萌娃无奈的摇摇头,“唉,妈咪改不了,真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