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2100000032

第32章 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叛唐辩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中央王朝的统治阶级,往往执行一条反动的民族政策,尤其是对周边的非农业民族,总是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见,一般多进行政治上歧视,经济上盘剥,军事上打击,所以中央政府往往与边疆地区(主要是北方和西部)的游牧民族关系紧张,兵戎相见,给双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但是李唐王朝,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期间,却执行了一条开明、进步、积极的民族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经济发展和改善少数民族广大人民生活的政治措施与怀柔政策。如在内地建立羁縻府、州,整体安置民族部落,让他们自主管理内部事务,安居乐业,共同进步。对率部内附的部落首领,政治上信任,高规格安排职务,主动受奖,使他们在思想上有归属感,政治上有向心力,从而大大促进了边疆安定、民族融合和社会的进步,给汉族和少数民族带来现实的利益。

今宁夏地区北部,唐代设灵州(灵武郡),上隶关内道,北方最大的军政首脑机关——朔方节度使和灵州大都督府同驻于回乐县城(今吴忠利通境内)。灵州下辖回乐、鸣沙、灵武、怀远、弘静(保静)、温池等县,辖区相当今宁夏北部各市县。同时,灵州大都督府还管辖安置突厥、回纥、吐谷浑和昭武九姓栗特人等少数民族的羁縻州,前后设有皋兰、祁连、高丽、燕然、鸡鹿、鸡田、东皋兰、燕山、独龙及鲁、丽、塞、含、依、契等州,史有“六胡州”之称者,即指这类羁縻州。管理北方众多少数民族羁縻州的总部设在灵州,而灵州境内又是一些大而重要的羁縻州驻地,如吐谷浑王诺曷钵与唐宗室弘化公主所封居的安乐州,还有突厥都布可汗与衡阳公主的封地都在州境。因此,许多边疆部族都以灵州为第二故乡。他们的第二代,出生、成长在塞上黄河两岸,于是便把灵州视为故里。灵州的沃土上,培养出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的优秀青年,许多人后来在保卫边疆、建设新家园的各项事业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中贤相和名将也不乏其人,形成历史上罕见的少数民族人才群体,仆固怀恩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仆固怀恩(?~765年),唐朝中期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铁勒族人。其先祖原游牧于西域阿尔泰山脉一带。贞观二十年(646年),铁勒诸部大首领摆脱西突厥的统治,率全部落归顺唐朝。唐廷在河套黄河两岸地区分设瀚海(今内蒙古额尔济纳旗境内)、燕然(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境内)、金微(今蒙古国肯特省境内)、幽陵(今蒙古国东方省境内)等都护府和羁縻府州安置铁勒各部族。羁縻府州时归灵州大都督府和朔方军大总管府统一管辖,其地望大约在灵州至夏州一带。归唐以后,铁勒族武将们积极参加唐帝国的军事征战,许多人立有战功,成长为盛唐的一批著名将领。仆固怀恩和其祖父仆骨歌滥拔延、父亲乙李啜三代世袭右武卫大将军。仆骨氏,后被史书误写为仆固氏。仆固怀恩为光复“西京”和匡兴唐室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曾官至极品、授封为异姓王,但却落了个从平叛功臣走向叛乱祸首、身败名裂的悲剧结局。笔者统合古今史料、观点,经过深入研究,试对其重新评析,并求教于史志学家。

一、平叛名将、大功臣

仆固怀恩是在平定“安史之乱”战斗中涌现出的一位民族将领,是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麾下的一员猛将。唐朝的正史评价他是“与敌百战……迅扫燕、赵无余埈,功高威重”的大功臣。其功劳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追随郭子仪、李光弼东征叛军建首功。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唐,唐玄宗特任郭子仪为灵武郡刺史兼朔方节度使,命他率塞上劲旅征讨叛军。左领大将军仆固怀恩为郭部战将,率部一举攻占云中(今山西大同),大败叛将薛忠义并生擒其子。又乘胜再克马邑(今山西朔县)。河东大捷后,郭子仪决定直捣叛军老巢河北幽燕地区,仆固怀恩又受命归河东节度副大使、契丹族名将李光弼指挥,继续向东进军。在河北地区的许多战斗中,他率领的朔方军(宁夏部队)成为全军的尖刀,参加了常山(今河北正定境内)、赵郡(今河北赵县)、沙河(今河北沙河境内)、嘉山(今河北曲阳境内)等城池的攻坚战,把号称拥众八万的河北地区叛首、叛军二号大头目、伪范阳节度使史思明部打得节节败退、走投无路。由于在平叛战斗中屡建大功,为最后彻底平定叛乱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自己也从一名偏将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主帅。

第二,灵武勤王,平同罗、招回纥,再立新功。

安禄山叛军攻战洛阳、长安二京以后,唐玄宗逃到四川避难,755年,太子李亨北上灵武,于七月十二日登皇帝位,改元至德,史称唐肃宗。肃宗即位后,升灵武郡为灵州大都督府,郭子仪调任新朝兵部尚书兼灵州大都督府长史,率朔方军主力返回灵武勤王,仆固怀恩所部作为保卫陪都和新帝的禁卫军,驻扎在灵武城内外。此时安禄山已派从叛的突厥族人阿史那从礼率叛军北上,并唆使同罗、仆骨,煽动塞上河曲九府和六胡州等少数民族部落联合进军灵州。在这场决定新帝和陪都命运的战斗中,仆固怀恩率朔方军和子女一起上阵作战。为震军律,他忍痛将被俘逃回的儿子仆固玢斩首,使“将士慑骇,无不以一当百,遂破同罗千余骑于河上”,取得保卫陪都战斗的胜利。为解陪都内外交困之局,他临危受命,协助敦煌王李承寀出使回纥,请求援兵。在回纥可汗磨延啜提出和亲的要求时,他为了朝廷利益,不惜将亲生女儿送往塞外,嫁给可汗的儿子登里为妻,争取到四千回纥精兵入塞,与吐蕃、大食、南蛮等援唐大军汇集于灵武。在这场挽救李唐江山的大决战中,他与入援的回纥骑兵并肩战斗,大败叛军将领安守忠、李归仁等顽敌,从灵武一直打到长安。京都光复后又追击叛军出潼关,再复东京洛阳,所向披靡,威震敌胆。尤其他本人在大小战斗中,“常为先锋,坚敌大阵,必经其战,勇冠三军”,成为闻名中外的“五虎将”(其他四人分别是王升、陈迥光、浑释之、李国贞)之一,为恢复京都立下奇功。而他除了身负百创外,还献出了一儿一女,可谓忠勇双全。朝廷也充分肯定了他的功劳,破格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朔方节度副使,并加封为丰国公,赐封二百户的殊荣。

第三,继续战斗,为彻底平定叛乱玉成全功。

乾元二年(759年),关中地区已告肃清,京都也已光复,在郭子仪的指挥下,仆固怀恩率部东征,执行最后剿灭叛军的作战任务。在怀州(今河南沁县)、卫州(今河南汲县)大败叛将安太清和愁思罔。在追剿叛首史朝义的战斗中,其子仆固玚所带领的一支尖刀部队冲锋在前,奋勇杀敌。仆固玚与其父一样剽悍善战,仆固怀恩所指挥的部队“皆蕃、汉劲卒”,叛军对于仆固父子兵往往是“惮其勇,号猛将”,闻风丧胆。河南战区平定以后,仆固父子又随大军攻入河北境内。时整个河北、河东战区由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李光弼全权指挥。仆固怀恩也已提升为朔方行营节度使,进封为大宁郡王,作为李光弼的助手,协同指挥战区全局。仆固怀恩原指挥的部队,由其子仆固玚率领。河北地区也告平定,安史之乱最后全面平息。仆固怀恩因功再升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宰相级)、河北副元帅、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加封户四百。不久,又加授太子少师,赐户五百等许多奖励。仆固玚也从五品官破格提升为检校兵部尚书、朔方行营节度使。

二、同僚诬告,无奈叛乱

早在宝应元年(762年),叛军余党、河北叛军总头目史朝义曾采用欺骗的手段,煽动塞外回纥部率蕃汉十万大军大举内犯,帮助叛军挽回败局。此时唐代宗新立,朝野惊恐万状。而回纥可汗也已由老可汗磨延啜传位给儿子登里。新王的可敦(即可汗妻)即仆固怀恩的女儿。当登里可汗打入唐境之后,提出要会见岳父母和老祖母。唐代宗认为这也许是劝退回纥的机会,特赐仆固怀恩“铁券”和“手诏”(经过皇帝特批允许,并给予“免死”的物证和文书),允许翁婿在太原前线相会。经过调解,消除了误会,登里可汗当即决定调转马头助唐军与叛军作战。于是朝廷任命仆固怀恩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河东、朔方军节度行营及镇西、回纥诸路大军共同讨敌。仆固怀恩又命右相兵马使仆固玚为前锋部队,穷追叛军不止。次年三月,河南、河北各路叛军都基本上被肃清,叛军余股走投无路,叛首史朝义最后在平州(今河北卢龙)石城县(今河北唐山)的渔泉栅自杀。河北战场解决战斗后,回纥军暂时就地驻防待命。朝廷论功行赏,仆固怀恩和仆固玚均受到破格重赏。仆氏父子官居显位,同握兵符,朝野为之侧目。

不久,朝廷诏命仆固怀恩率部负责护送回纥登里可汗出塞还国。两军北上路经太原地区时,太原刺史、河东节度使辛云京竟然不迎、不送、不招待,甚至闭关不纳。也许是对仆固怀恩有“内忌”心理,因为这个胡人出身的偏将,职位已高居他之上,他的心理严重失衡,所以才干出失大体、误国坏政的蠢事。仆固怀恩父子及诸将士得意之中吃了自家人的闭门羹,其心情是何等滋味可想而知。但仆固怀恩为官多年,尚有一些见识。他一方面通过官方渠道,向朝廷报告了在山西所发生的涉外事件;另一方面,他毕竟是一介武夫、粗人,可能会采取一些让人误解、于己不利的举动。他立即停止全军的护送任务,将总部留驻于汾州(今山西霍县),并派部将李光逸据守祁州(今山西祁县),李怀光据守晋州(今山西绛县境内),张如岳据守沁州(今山西沁原),大有兵戎相见之势。恰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皇帝的心腹太监、河北战区的监军骆奉先路过太原。辛云京恶人先告状,诬告仆固怀恩联合回纥大军要造反,并暗中向骆行贿。骆奉先回到京城向皇帝报告了仆固怀恩准备“谋反”的所谓“反状”。但是,皇帝也收到了仆固怀恩的报告,要求“请诛云京”。朝廷这时对事态的真相和发展还在观察中。其间,仆固怀恩北上路过潞州,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以同事的关系给仆军送了“币马”以示友好。仆固怀恩也礼尚往来,有所回赠。不久李抱玉听到朝廷在调查仆固怀恩的“反状”,为了自保,就主动“揭发”仆固怀恩曾“贿赂”拉拢他,企图私有所结,图谋不轨。真是人心叵测,墙倒众人推,仆固怀恩已处于百口莫辩的处境了,更没有人敢出面为他讲句公道话。他只能自己上书申诉自辩,由于身边没有明儒,自辩书写得很不高明,满篇气话和对皇帝大不敬的语言。一是说先帝如何重视他,反过来就会得出当今皇帝不重视他了。二是把他自己总结出的六大功劳统统反说成是“六罪”。皇帝要以这“六罪”来杀他,“何异伍子胥存吴,卒浮尸于江上,大夫种霸越,终赐剑于稽山。”

唯当吞恨九泉,衔冤千古,复何诉哉!复何诉哉!(伍子胥曾帮助吴王姬光打败越王夫差称霸,后被太宰嚭诬陷反遭吴王杀害。而越国大夫文种也帮助越王勾践一举灭吴复国,也终因被诬而让越王赐剑自杀)这就让人得出朝政黑暗,颠倒是非的结论。三是把自己比作来瑱,并说“来瑱之诛,不暴其罪,天下为疑”,这又显然是在揭朝廷的短,等于说朝廷现在就如错怪来瑱一样有意整他(来瑱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官至节度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颖国公,后被中官程元振诬陷赐死)。四是直截了当点名批评皇帝“不思外御,而乃内忌忠良”,对他这样的中兴名将,“不别加优奖,却信嫉妒谤词”,真是“弓藏鸟尽,兔死犬烹”。还将朝廷曾经听信权臣、中官的谗言,对郭子仪这样社稷重臣都猜忌过的窗户纸捅破,使皇帝下不了台。甚至还以教训的口气说“陛下必信矫词,何殊指鹿为马?”“陛下倘斥逐邪佞,亲附忠良”,“若不纳愚恳,且贵国循,臣实不敢保家,陛下岂能安国……”这些话语不仅给人威胁朝廷的误解,简直就是谋反大逆的自供状。虽然在上书的最后,他恳求“陛下览臣此书,知臣诚恳,特垂圣断,勿议近臣,待臣如初,浮谤不入,臣当死节王命,誓酬国恩”。但是天威已犯,此话还有什么用呢?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请求派一位专使前来调查事实的真相。九月,皇帝特派黄门侍郎裴遵庆到汾洲查察。裴钦差传达了皇帝的“圣恩优厚”,并要他入朝自陈事件的缘由,他答应了,但是他的部将范志诚认为他是被小人的谗言所害,今佞臣仍然被皇上信任而当道,嫌隙已经形成,入朝恐有不测,并举了来瑱和李光弼两位功臣的例子。李光弼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官至节度使,在宦官鱼朝恩等权奸的谗毁迫害下,不敢入朝自白,抑郁死于军营。怀恩与来瑱、李光弼都是同一个战壕中出生入死的战友,对他们的忠勇和结局非常了解。他又改主意想派儿子代己入朝面陈,并当人质,也被属下劝阻。裴遵庆只好返京复命。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儿子仆固玚竟然不顾大局,不计后果,背着父亲公然领兵攻打太原。仆固玚兵败,又改攻榆次。这样,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怀恩有苦难言,更加说不清楚了。朝廷派老将郭子仪出面解决。郭子仪对他有栽培的知遇之恩,怀恩的部属又多是朔方兵将,对郭的号令无不听从。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看到大势已去,怀恩部将张惟岳、焦晖、白玉等人只好杀了仆固玚,率部归命于郭子仪。仆固怀恩不敢面对郭子仪,又无部队指挥,于是抛弃老母,匆忙带领亲信数百骑,逃回老家灵州,不得不真正举起反叛的大旗。

广德元年(763年)秋,仆固怀恩在灵州召集旧部,并煽动安置在境内的一些部族,聚众数万人反叛。叛军首先杀害铁勒族将领、朔方军节度留后浑释之,占据灵州重镇。朝廷为了感化他,许以优待其家属,特别是不伤害他留在河东的老母亲。还任命尚书右丞颜真卿为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担任朔方宣慰使,负责招慰仆固怀恩。并遥授他太师兼中书令,大宁王封号不变。但是,开弓已无回头箭。不久,得知老母已死,仆固怀恩再没有什么牵挂了,又错上加错,里通外邦,拉拢吐蕃军队和回纥军队一起联合内犯,并指挥灵州各部叛众,给内犯的10万吐蕃大军充当前锋,与吐蕃大将尚结息、赞磨、尚悉东赞、尚野息、马重英等并肩向唐廷京畿地区进军,一路攻占泾州(今甘肃镇远境内)、邠州(今陕西彬县)。其间,他大祭来瑱之墓,在祭文中写“俱遭放逐”,以表白与来瑱同样是受到奸臣陷害的无辜忠臣。当叛军在继续东向,攻打奉天(今陕西乾县)、醴泉(今陕西礼泉境内)两城时,因受到郭子仪大军的阻当。面对恩公,他与叛军失去斗志,才不得不结束这次军事行动。永泰元年(765年),仆固怀恩第二次纠合吐蕃诸部20万人马,直接把矛头指向唐京都长安。唐代宗李豫这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京城戒严,御笃亲征,并布置六路大军,迎战叛军。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如箭在弦上,西北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将要受到极大的损失。

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口,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军队和朔方的各部族叛众仅仅行至灵州附近的鸣沙一带,突然暴病而死,一场无意义的内战也有避免的希望了。

仆固怀恩死后,叛军群龙无首,内部矛盾激化。张韶、徐璜玉、范志诚为争当首领,相互残杀,吐蕃与回纥为保势力,谁也不愿打头阵。唐廷则一面在原地坚壁固守,另一面又命郭子仪利用与吐蕃、诸蕃和朔方兵将的故旧关系和老威信,做叛军工作。在郭子仪的劝说下,回纥军首领罗达干表示“请击吐蕃以自効”,唐军与回纥军在泾州灵台县境内大败吐蕃军。朔方叛将任敷等残兵败将为唐军李抱玉部收抚。仆固怀恩侄儿仆固名臣,也率千余骑归降。至此,历时三年,牵动西北许多游牧民族和李唐王朝社稷安危的一场动乱结束了。

三、历史评析,千秋功过

如何评判仆固怀恩其人和他所发动的灵州叛乱,从唐朝至今,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是基本上否定和批判是主流意见。

首先,从正史的篇目设计上,反映出编纂正史的作者对仆固怀恩和灵州事件的态度是有一定区别的。如在《旧唐书》的人物传中,没有单列《叛臣》的类目,仅仅是分卷归纳记述各种人物,而且在分卷记录人物时,也没有把仆固怀恩归类在安禄山、史思明父子和朱泚、黄巢等一些反叛首领的卷内,只是按人物出现的时间先后,列在《郭子仪卷》之后,与梁崇义、李怀光三人合为一卷加以介绍。这就反映修史人对仆固怀恩的评判持一种较为折中的观点。但《新唐书》中情况却大为不同,该书专列《叛臣上》、《叛臣下》和《逆臣上》、《逆臣中》、《逆臣下》五卷,共记载24人,其中第一人就是仆固怀恩。这种编排形式,同样可以看出史官们对于仆固怀恩是持完全否定和批判的观点。

其次,从正史的文字表述中,也不难发现史官们对仆固怀恩批判的态度也是有所保留的。在《旧唐书·仆固怀恩传》中,作者用全传80%的文字记述了仆固怀恩的功绩和给皇帝的自诉(辩白书),并概括总结了他对唐室中兴的贡献是:“怀思以寇难以来,一门之内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绝域,再收两京,皆导引回纥,摧灭强敌。”传记中还基本上全文照录了仆固怀恩给皇帝的自诉书。文中讲述了仆固家族三世忠于大唐“刺肝沥血”、“阖门忠烈,咸愿杀身,野战攻城,皆先士卒。兄弟死于阵敌,子侄没于军前,九族之亲,十不存一,纵有在者,疮痍遍身”的壮烈家史和两次为国招抚回纥,前者已把两个女儿“俱聘远蕃,为国和亲”。此次,为说服回纥助唐灭敌,在地方官辛云京不给供应的情况下,自己只能“馨竭家产,为国周旋”,把回纥军安全护送出境外,免生不测。传记中也凸显了朝廷对仆固的褒扬,说唐廷在国家危难之时,两代皇帝对仆固怀恩又是封王,又是特赐“铁券”和“手诏”(免死证),还破例把怀恩的画像陈列于皇宫的凌烟阁,名字入藏在皇家太庙等许多功臣享受不到的殊荣。对于这样一位毁家为国,舍命报主,已功成名就的大功臣为什么在晚年又要背叛自己,背叛国家呢?不是令人深思吗?难道没有深层的原因吗?而传记中在叙述原因时有八个字值得注意,即“为人媒孽,蕃性犷戾”。前四字是真正的原因,为人陷害;后四字是以性格问题来掩盖真正原因的借口。真正的原因不仅有权臣、宦官的谗言,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应该是皇帝本人。所以史传通过大量录用《自诉书》的手法,将最关键性原因提示出来了。就是:“陛下不垂明察,捋听流言,欲令忠直之臣,枉陷谗邪之党。”所以史官在传记之后加了一段作者的补充和评述。说皇上为了照顾功臣,在事发后还“为之隐恶,前后下制,未赏言其反”。怀恩死后,皇帝又“悯默曰:‘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这样写,并不是为怀恩“隐恶”,而是为皇帝自己“隐过”,在皇帝的心中,已知道仆固怀恩是被冤枉而激变的。《新唐书》虽然把仆固怀恩列在《叛臣》项下,但传文的写法与《旧唐书》相比不仅没有什么新的“揭露”,反而把有些问题说得更明白一些,如对仆固的分析,写了“又性强固,不肯为谗毁屈”十个字概括。还明白无误写清,当朝文武百官大多数不认为仆固要造反。这话是从颜真卿与皇帝的对话中说出来的。颜对皇帝说:“今言怀恩反者,独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四人耳,自余盛言其枉。”骆奉先、鱼朝恩二人都是受到皇帝宠信的太监。《新唐书·仆固怀恩传》在最后还补充一条重要内容,“大历四年,册怀恩幼女为崇微公主,嫁回纥云”。按唐律,叛首是要被处以灭门诛九族之大刑的。大历四年(769年),是唐代宗李豫的第四次改元年号,距广德元年仅六年时间,说明对他的家人并未按叛逆罪处理,也就是说仆固怀恩和灵州事件在当朝实际上就已经被平反了。

再次,后人的态度。宋人孙甫在《唐史评论》中写道:“肃宗宠仪内臣,为将帅之患。郭子仪讨平大乱,收复二京,元勋厚德,天下瞻望,但不与朝恩协,为其谗间,遂罢兵权。李光弼战伐尽力,动有前功,才谋忠勇,冠于诸将,亦为朝恩所扰,致有败卹。仆固怀恩前从郭子仪,知其事实,后事李光弼,惮其严而不附,遂与朝恩协议,以败其功,又施其计矣。以李郭之功,都没能固其权任,况他帅乎?又,代宗即位之始,程元振辈用事于内,深于朝恩、来瑱间将相之任,一不从元振请托,无罪而杀。此怀恩所以不肯尽忠也。”

最后,仆固怀恩家乡人的评判。在宁夏留下的历代地方志中,从未将仆固怀恩作为坏人加以鞭挞,由于避讳或说不清楚,一般都是采取避而不书,或记而不详。但是仆固怀恩的坟墓却一直在灵州保留下来,没有受到破坏,直到清朝时期,灵州知州杨芳灿还曾写了一首名为《过仆固怀恩墓》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感慨。诗文为:“唐代当中叶,渔阳起叛藩。骁雄出裨将,义愤救中原。酣战摧强敌,孤军领外援。假威添虎翼,协力剪鲸吞。左仆班资贵,真王爵秩尊。气骄非易制,宠极转成怨。反侧由群议,宽仁负主恩。养痈分节镇,召乱诱羌浑。自诧功无并,宁知祸有源。饮章争告变,漫语尚陈冤。苏峻怀非望,庞萌肆妄言。士擐三载甲,宛率六军屯。泾水全师覆,鸣沙数骑奔。余生逃斧锧,残骨载轒辒。坏道沉碑失,阴崖破冡存。悲风作呜咽,疑是健儿魂。”这首诗尽管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正统观念的立场来看待仆固怀恩和灵州叛乱事件的,但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和家乡人对仆固怀恩的一些基本态度。这种态度在“骁雄出裨将,义愤救中原”、“饮章争告变,谩语尚陈冤”和“悲风作呜咽,疑是健儿魂”的三段诗句得到充分反映。作者首先肯定了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叛乱中是一位“骁雄”和“救中原”的功臣;其次,承认他是被“饮章”(匿名诬告)的谩语(谗言谎语)所陷害的。所以,后人见到他的坟墓才有“悲风”、“呜咽”的感叹,并称誉这堆黄土之下,埋葬的是一位英雄的“健儿魂”。

俱往矣,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述,史学家和仆固怀恩家乡的人民充分承认他的历史功绩,我们应理解他在除奸问题上欠妥的方式方法,谅解他的个性缺陷,还他爱国爱乡,忠诚勇敢,为伸张正义敢于斗争的本来面貌。但对他不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局,为了个人恩怨里通外邦、挑拨民族关系,做出分裂国家的破坏活动,纵有再多理由也无法以功抵过。

(署名:吴晓红、吴忠礼)

同类推荐
  • 乱世滋味

    乱世滋味

    主角没有王八之气,不会让一堆文臣武将跪地膜拜;也没有开金手指,不能在乱世中任意穿行。他也会犯错,也曾险死还生。唯独靠不断的挣扎存活了下来,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王者。到那时,他该如何面对与自己背道而驰的同学?又该如何迎战乱世群雄?还有那隐藏的未知势力……
  • 英华曲

    英华曲

    五十三年话劫灰,江山摇动令人哀;一言难尽兴亡事,军阀分裂是祸胎。频年篡弑竟相寻,礼教沦亡世独裁;英华一曲留史鉴,馨苑玫瑰花香来。改自蔡老先生的五代史通俗演义的收场绝句。笔者也算不知深浅,妄做改动,但绝对没有任何一丝不尊重的意思,希望老先生泉下有知,不要怪罪。但我想,纵然是军阀割据的时代,各国纷争,铁蹄滚滚,唯有真爱,才能永恒。
  • 下南洋

    下南洋

    昌丰号安然无恙的回来了,震惊的不仅是福清港的跑船客们,还有福清城里漆红大门的程家。程大当家的人虽然没回来,但是手信却是按时的递送到程子珣手中,信就像是刚出炉的山芋,烫的程子珣想放又舍不得放。眼瞅着就是年了,福州府还是没有撑过年,大批大批的人挤在福清港等待着昌丰号的出船,准备轰轰烈烈地下南洋……
  • 厚黑晚清

    厚黑晚清

    骆奇秀问:“作者君,你说我如何能够在晚清时期成就我的事业和爱情?”作者君抚了抚胡须,回答:“简单,无非是‘厚黑’二字而已。”骆奇秀恍然大悟的说:“你的意思是,让我泡妞的时候脸皮很‘厚’,然后和美女一起玩的时候必须要玩得很‘嘿’?”“啪!”作者君在骆奇秀脑门上抽了一下,怒道:“我是让你去利用你那脸皮厚心黑的本事去把这个天下打下来,到时候还怕没有美女吗?”
  • 逆取江山

    逆取江山

    上一世因擅于掌控人心与设置圈套而闻名的高智商罪犯赵进,从未想过自己死后竟会穿越到一个犹如桃花源一般的恬静村落中。没有追杀自己的国家机器,没有勾心斗角的人渣同行。这里只有平淡充实的生活与无边的亲情。这样的生活对于赵进来说,实在是不亚于天堂。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短暂的平静过后,一场争夺皇位的宫廷政变,立时将这个偏远的小村落卷入血雨腥风之中。突来的变故让赵进意识到,这样的乱世终究不可能让他这样的人安稳地做这池中之物。江山逆取之方可顺守。既然你们无法给我想要的生活,那我索性就先取下这令你们为之疯狂的江山!(PS1:本书的参考两汉时期的大背景进行架空)(PS2:五组内签,请放心收藏)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一品皇商

    重生之一品皇商

    苏凌前世被情蒙蔽,轻信于人,甘愿放下自尊嫁人为妾,只为呆在他身边为其谋求天下。功成名就时,心爱之人竟狠心算计,毁她清誉,夺她亲儿,让她不得好死。时光回溯,她重生及笄之年,小心算计步步为营,不仅将前世悲剧逆转血刃仇人,更成了不可一世的倾世皇商,却岂料被那看似纯良实则腹黑的十一皇子盯上了。陈熙——王妃之位与皇商之职相比如何?苏凌——虽为皇亲国戚锦衣玉食,却不如我当下快活自在。陈熙——那要是天下为媒,江山为聘,定要娶你为妻呢?苏凌——若是娶我的人是你,一生一世只爱我一人即可。
  • 幻灵神魔

    幻灵神魔

    万神开世界,神主将天地化成奇珠,将功法融入其中,只为让他成神。诸天万界,神魔共存,群雄齐聚,只为阻止他疯魔。一念成神,一念成魔,神魔一体,幻灵神魔。
  • 都市邪剑仙

    都市邪剑仙

    传说在天地之间,灵气积聚之地,存在这一处所在,名为灵山。灵山修炼士极多,祈求长生的人类集结于此。 李淳风窥求天道,项羽霸气足定江山,赵云手持元戎剑,仗枪明誓:赐我八百虎贲卫,我当为主公夺得天下! 一切尽皆虚妄,唯一一位破碎虚空成神的仙子谪临人界,却只为一个俗世间的毛头小子!
  • 忠犬伪装了几百年

    忠犬伪装了几百年

    忠犬伪装了几百年,终于,成狼了。外正直善良温柔隐忍、内阴郁变态残忍狠辣的帝国第一执政上将X地球妹纸的恋爱史。
  • 月光之泪:破碎的回忆

    月光之泪:破碎的回忆

    我叫叶月羽,今年15岁。我只有一个亲人,就是我的姐姐:叶月雯。几年前,姐姐因为平定熙玥棂一场灾难,而向月亮国的女王借了月亮国的珍宝——月光之泪。后来,灾难平息了,姐姐便去月亮国归还月光之泪。可是……自从她走后,却再也没有回来过。
  • 留守年代

    留守年代

    在留守的年代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像三条河流一样汇聚于广袤的农村,在农村流淌,发出哗哗哗哗的声音。然而这声音不是欢快的,而是哀怨的。因为声音里包含了太多太多留守妇女们的哀叹,太多太多留守孩童们的哭泣,与太多太多的空巢老人们的抱怨。他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曲时代的悲歌。他们用低沉的、呜呜咽咽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时代对他们带来的无法言说的伤与痛。
  • 结城少女

    结城少女

    她,坚强、爱笑,在他人眼里是死差生,其实从前十项全能;她,优秀、开朗,在他人眼里是优等生,但是没人知道过去;她,执着、乐观,在他人眼里是开心果,可无人在乎她感情;她,霸气、自负,在他人眼里是女汉纸,却不曾有人了解她;她,蠢萌、机灵,在他人眼里是软妹纸,但父母从未喜欢她。她们曾单纯天真,曾深沉黑暗,曾迷茫失措,曾光耀照人,曾一落千丈,也曾凤凰涅槃。她们的青春注定不平凡。无论是阴晦或明媚,都将由我一一记下。你可以说我是她们,也可以说——你是她们。她们在这里,同时也在你心里。【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千年宝藏之传国玉玺

    千年宝藏之传国玉玺

    神密失踪的传国玉玺(和氏璧)将掀起各大家族的腥风血雨。古墓机关重重、个大家族将凭借着实力抢夺流传千年的宝藏。主人公在情感和家族荣辱方面将会有着什么样的选着?如果你愿意跟着我一起一步步揭开千年宝藏传国玉玺之谜,请关注我的更新。。。
  • 鬼医圣手:绝色小毒萝

    鬼医圣手:绝色小毒萝

    十四岁的皇室傻公主,一朝睁开嗜血的双眸!说她脑子不行?开玩笑!敢问世间几个人比的上她;说她的手无寸铁之力,只是个无用废材?胤王朝这么小根本容不下她!之前为了生存步步为营,设下无数陷阱,现在药毒无双,雪域霸主只恨不能把一颗真心给她狠狠蹂躏,天塌下来,不过是她半句话的事儿。王位她不稀罕,天下还得她给出规矩!
  • 三生缘琉璃碎

    三生缘琉璃碎

    骄傲如她,他三世祈求只为她一世回眸。血色的花,娇艳无比,逝去的她重生的她......末了,“男孩别哭!”十年前遇到我,你后悔吗?不悔,不变,不变。没有一见钟情,没有霸道总裁,青春玩的是唯美。我不是在诉说孤独,只是他们的快乐衬出我的落寞,慕雅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