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0900000030

第30章 海原县历史概貌考述

米寿祺

关于海原县的历史,清修《盐茶厅志备遗》及《海城县志》虽有所交代,但因修纂人员所据材料有限,缺乏科学的考证,叙事过于简略,以致留下不少空白,有的地方语言不详,含糊其辞;有的地方主观判断,严重失实。

本文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依据已经搜集到的与海原历史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判断,以便理出海原历史基本面貌,从而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以就教于识者。

据考古材料,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已有人类在海原生活。商周秦以来,这里是戎人居住的地方。戎人“披发左衽”以逐草随畜,射猎禽兽为生,惯于马上生活,擅长骑射。戎人中以义渠最为强大,海原地区是义渠的势力范围。公元前272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海原地区属北地郡。至此,“秦有上郡、陇西、北地,筑长城以拒胡”。长城西起今甘肃临洮,经新置三郡腹地而至黄河边,三郡一半多的地方(包括海原)在长城线以外。这说明秦对长城线以北的三郡地区的控制是不牢固的。这里仍然是居处无常,人数不多,难以约束的游牧民族。直至秦统一六国后,向匈奴发起进攻,才将实际控制区向北移到阴山山脉。

秦汉交替时,匈奴乘机南下至朝那(今固原县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县南),海原成为匈奴的控制区域。至西汉中叶,汉武帝倾全国之力以征匈奴,特别是经过元朔二年(前127年)的河南(河套以南)战役和元狩二年(前121年)的河西(即今甘肃河西地区)战役,使匈奴受到沉重打击。俘斩四万余人,匈奴右地浑邪王率众四万投降汉朝。至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战役后,匈奴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

匈奴被击败后,汉政府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情况,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北方沿边各郡的政治统治,恢复和发展北方沿边各郡的经济,其中与安定郡(原北地郡部分)有关的有如下几项:

(一)调整行政区划

前114年,从北地郡划出部分地域,另设安定郡,治高平(今固原县),现固原地区在安定郡辖区之内。与此同时,设置了河西四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二)减少边境驻军,移民实边,以发展生产

前120年,诏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之徭。同时,徙山东(指崤山和函谷关以东地区)贫民70万于关以西及朔方以南地区,在东起朔方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的一带,往往通渠置田,督戍卒屯田。官供给牛犁谷种,使相当一部分以前的草原牧场变成了使用牛犁的农业区,特别是自汉宣帝以后,汉与匈奴的关系渐趋缓和,从此“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匈奴传赞》),地处边境的安定郡得到了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

(三)更加重视养马事业

景帝之世,汉朝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略,既已开始大量养马。《汉书·景帝纪》载:“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分养马三十万头”。为以后对匈奴的战争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三次战役后丧失马匹特多,汉政府除上调牡马(公马)价,鼓励百姓养马外,并进一步重视官马场,养马业空前发达。上边提到的西边诸苑,即指现甘肃及宁夏固原地区一带,于汉时属凉州。“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事见于《汉书·地理志》,此后,历代固原等地区都是重要的养马地。

(四)于沿边诸郡安置匈奴降众

前121年河西战役后,将匈奴右地浑邪王降众四万,安置于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各郡,置五属国,其中北地郡属国都尉就设在距今海原县不远的三水县(今同心县东)。一百余年后的97年,南匈奴右温禺犊王乌居战叛出塞,被击败后,徙乌居战众及诸还降者二万余人于安定、北地,安定属国的匈奴人,因为自两汉以来,长期与汉人杂居错处,故有许多逐渐从汉人中学会了农耕技术。谢忱《后汉书·羌胡传》载:“属国降羌。胡数千人,居山田、畜。”这个属国指的就是安定属国。

(五)武帝巡幸安定

自元封四年(前107年)至后元元年(前88年)武帝六次出巡安定,客观上对安定郡的工作起了督促的作用。

自西汉末终东汉之世,安定郡长期处于不安定状态。新莽、东汉交替之时,贵族豪强趁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烟割地称王。在安定郡,卢芳割据北部,隗嚣占有南部。他们相互连和,更与诸羌、匈奴交遇,待刘秀首鼠两端。安定郡地据冲要,“饶谷多畜”,为兵家所必争。农民起义军赤眉失败后曾企图退往高平以求再起,刘秀与隗嚣在这里反复交量。直至建武十年(34年)八月,隗嚣高平(即今固原县)第一守将高峻投降;十月,隗嚣割据势力覆灭;建武十二年,卢芳逃亡匈奴,公孙述战死成都,中国重归统一,安定郡才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自光武帝得陇平蜀至明帝之末,期间四十年间,东汉的政权以权力集中为主导而更加巩固,社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就为东汉政府经营边疆地区准备了条件。

光武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臣服于东汉,北匈奴在大漠之北,对汉屡有骚扰。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东汉政府,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屯兵凉州。第二年的春天,分兵四路,远征匈奴。沉寂了几十年的西北,此时又呈现出紧张的气氛。安帝永元元年(89年),东汉政府再次派车骑将军窦宪出天山,大败匈奴于稽落山(在今蒙古西南部),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在出击北匈奴的军事行动中,自山西以西,沿万里长城戍卒相望,烽烟不绝,紧靠长城线(汉长城在安定郡北边通过)的安定郡直接受到战争的影响。

东汉时期,对安定郡影响最大的要数诸羌。西汉时既有羌人内附,与汉人杂居凉州各郡县。汉政府对羌族实行民族歧视和高压政策,以致与羌的关系长期紧张。从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击先零羌,与羌人的战斗屡有发生。羌人被击败后往往被迁徙内地,安置于凉州,并州以致三辅(今陕西渭水流域一带)等地,其中安定郡是主要的安置地。史称内徙的羌族为东羌。汉政府与羌人的矛盾在政治较为清明的前期还未酿成大的变乱。

东汉后期,政治进入黑暗时期,地方官吏与豪强虐待羌人,毫无忌惮,连朝廷当权者也直接出面对羌人进行更残酷的压迫,自安帝时起,诸羌之族,群起叛变,大为寇掠,遮断陇道。羌人有三次大的起义,第一次,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夏,因征发羌人征西域,羌人惊溃,揭竿而起。汉兵不能制,羌声势大盛,于是滇零等自称“天子”于北地,羌人深入到内地杀掠,百姓死亡不可胜数。永初五年(111年),东汉政府强迫安定、襄武(属陇西郡)、北地三郡人迁徙三辅地区。“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饥荒,而驱劫略,游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损老弱,或为妾,丧其大半。”此次,镇压羌人的战争主要在安定郡内进行,113年,马贤与候霸击零昌羌别部于安定;116年,邓遵击零昌于灵州,任尚又击零昌于北地;117年,任尚与马贤将狼莫羌由安定青石岸逐之高平,又迫之北地;118年,羌人战败瓦解,接连十二年的战争才告结束。这次战争用钱多至240余亿,府帑为之空竭,并、凉两州(即今山西、陕北、宁夏固原地区及甘肃广大地区)劫难之后破败不堪,边郡和内地兵民死亡无数,羌人的遭受更惨。

119年以后,较小规模的战争仍然继续进行着,汉羌各有胜败。136年羌人第二次大起义,汉羌又开始大战,汉兵屡败。141年,大将马贤及其二子败死,于是东西羌大合,汉政府又徙安定、北地人至三辅。145年,东汉被迫用招抚法,羌人五万余户投降。这次战争达十年之久,用钱80余亿。

汉政府一意欺压羌人,166年,上郡、安定先零羌再次大起义。168年,东汉朝廷采纳段颖杀尽羌人的主张,将先零羌由彭阳追至高平,战于逢义山(疑即今固原县须弥山),羌人大溃。次年,又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山(今甘肃天水市东北)。到此,汉政府与羌人的战争才基本结束。东羌降众分置安定等三郡。

由此可知,东汉时期羌人对包括今海原地区在内的安定郡影响至深。西汉时,既有羌、胡(胡指被安置的匈奴人)居三水,卢芳利用羌、胡割据。东汉政府一再安置羌人降众于安定,屡次在安定郡及其附近地区进行征服羌人的战争,在羌患大盛时又逼迫安定等地百姓离乡背井远徙关中地区,长期的战乱,使人口锐减,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族地主武装角逐于中原,无力西顾,安定郡内的羌、胡各族乘时而起。所谓胡,曹魏时被称为“屠各”(或称休屠、休屠各),他们一部分是西汉安置在五属国的休屠王及其部众;另一部分是这时由凉州迁居高平的以梁元碧等为首的休屠胡。另外在安定还有卢水胡。屠各,卢水胡与东羌杂居一地,屠各人数较多且活跃,几乎皆汉姓,他们在安定居住的时间已数百年,与汉人交往密切,汉化日深。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于今固原地区的民族相当复杂,他们互相攻击兼并,形成纷絮错杂的局面。

早在曹魏时,即有鲜卑居陇西,史称陇西鲜卑,又叫白部鲜卑。晋泰始初(泰始元年为265年),陇西鲜卑乞伏氏“率户五千迁于夏缘(夏缘为地名,所在方位不详),部众稍盛。鲜卑鹿结七万余落屯于高平川,与(乞伏氏)迭相攻击。鹿结败,南奔略阳,尽并其众,因居高平川”,可能东西两山区(包括海原)亦在其势力范围之内。乞伏氏后移苑川(今在兰州东),筑勇士城以居,建西秦国。

乞伏氏西移后,这里有鲜卑别种破多兰部木易干居高平,402年为魏常山王遵击走。391年,鲜卑部帅没奕干(也称之为没奕干),为乞伏乾归击败,奔他(太)楼城(可能在今海原县李旺堡东北)投降后秦,被封为将军,后更升为高平公,驻高平,没奕干为赫连勃勃所袭杀,并有其众。赫连勃勃以高平为基地,扩充势力,后建大夏国。

十六国时期,统治现固原地区的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等国。十六国存在的时间不一,他们互相争斗,统治地盘很不稳定。各少数民族军事统治集团旷日持久的争夺和烧杀行为,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人口耗散,生产衰退。

北魏太武帝于439年灭北凉国,中国北方至此统一。北魏于固原地区设高平镇(524年,北魏改镇为州,高平为原州),辖区内仅有高平镇(现固原县),北部包括海原、靖远、同心、西吉广大地方,无政权设置。境内汉族与鲜卑各族、匈奴、屠各、敕勒(又称高车)、羌等各族混居。由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畜牧业有了相当发展。

魏孝文帝后,魏国进入内乱时期。至魏孝明帝时,鲜卑政权已失去大多数鲜卑人的支持,鲜卑贵族与边将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以至爆发了破六韩拔陵起义。524年(魏正光五年),高平镇人赫连恩响应破六韩拔陵起义,推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同时,秦州人莫折大提起义,攻破高平镇,杀魏镇将。莫折大提死,子莫折念生继之,自称天子。526年,胡琛、莫折念生等部,为胡琛部将万俟丑奴所兼并,丑奴于528年以高平为都城称帝。530年,尔朱天光计败丑奴。收复魏西境土地,以贺拔岳部将宇文泰镇守原州(即高平)。宇文泰较有政治头脑,留心民事,以原州为基地,在关西取得了一些声望,后灭西魏建北周。

自古固原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襟带西凉,咽喉灵武”,为关中北部屏障。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这里汇集了北方许多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这些处于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民族,在他们的首领驱使下,相互争夺,有的在这时发迹,有的在这里湮灭。它实质上,反映了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种属的民族,在共同斗争中,为一种较高的文明所征服,从而实现了各民族与汉族逐步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达四百年分裂的局面,中国重新统一。吸取隋朝覆亡的教训,唐初特别是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及各族间矛盾的措施,获得了130余年的兴盛时期,国内政治统一,社会安定,四境的安全得到保障。从此以后的较长时期内我们看到的是对固原地区有秩序的开发和利用。

唐代,海原西部归会州(即今甘肃靖远县)管辖,东部属原州,它的经济有了一些变化的征兆,如东部在630年(唐贞观四年)于原他楼城设缘州以安置突厥降户;70多年后的705年,废缘州,另立萧关县;140年后的851年,更升萧关县为武州。这些变化反映了海原东部,特别是现今高崖,李旺一带地方,不断得到开发的史实。

会州为西魏所置,贞观八年(634年),曾以“仓储殷实”改称粟州,寻复旧名。唐永泰元年(765年),已有居民26,662口,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唐对干盐池食盐的开发利用。“唐有盐池十八,井六百四十。皆隶度支。”盐池分布蒲州、盐州、会州。“会州有河池(即今海原干盐池),三州皆输米以代盐。”

唐代在原州、会州的牧马业也相当发达。历代于陇右置官牧马,唐代设监牧使以养官马。646年(贞观二十年)农历8月,唐太宗陇山观牧马。至664年,有马70.6万,原州、会州均有官马场。

隋唐两代,海原及其东西两端,仍然是重要的边防线,唐初为防止突厥入侵,在关内道设一个大都督府(在灵州),四个中都督府(其中一个在原州),两个下都督府,在今固原地区及其邻近地区形成三道防线,突厥被击败后,又将其部分降户安置在现今清水河流域。

公元七世纪初,吐蕃完成了对西藏高原的统一事业,开始向外扩张。755年,安禄山反叛,吐蕃乘机内侵,763年,包括现海原地区在内的会州、原州遂成为吐蕃的领地,从此吐蕃大量移居会州、原州。并于787年筑原州城,吐蕃人聚族而居,大的数千家,小的百十家,各有首领。以后他们长期定居会州、原州,并与当地汉人融为一体。吐蕃统治会州、原州近80年,至849年始为唐收复。

五代时,国土分裂,海原不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长期为吐蕃、党项部族势力占有。

960年,宋朝建立,并逐步统一了中国。在宋朝建国的同时,党项族以银、夏、绥、宥、静五州(今陕西靖边、绥德、米脂县地区)为基地,逐步扩大领土,建立了足以与宋朝抗衡的西夏割据政权。

宋夏两国长期对立,在“东起麟、府,西尽秦、陇,地长二千余里”的边境线上,西夏设六个监军司。宋朝在与西夏接壤的地带设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等五路军事指挥机构。置边防兵共42将,兵力达30万;另外于沿边地带构筑大量城、寨、堡,形成宋夏之间的长期军事对峙。

海原地区在宋夏斗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李继迁攻占战略要地灵州(现宁夏灵武县)的当年(1002年),宋咸平五年或次年海原地区就为西夏所夺取。西夏称现海原的西华山为天都山,因此简称海原地区为天都。天都地邻宋境,“介五路间,羌人入寇,必先至彼点集,然后议所向,每一至则五路皆竦”。且为“畜牧耕稼膏腴之地,人为精强,出产良马”,“乃西人要害地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随着宋夏矛盾斗争的继续和深入,西夏日益加强对天都的经营,借以作为南靖屏蔽和进攻前哨。

西夏在夺取天都后,在那里建南牟会城。南牟会背山面水,川原旷缓,牧草丰美,森林茂密,地理形势与自然环境均称优越,李元昊于1046年纳妃没氏,在此营造宫殿,“内建七殿,极壮丽,府库馆舍皆备”,“日与没氏宴乐其中”。1081年(宋元丰四年),宋五路攻夏时,宫殿为李宪所焚。西夏还于南牟会置监军司,元昊派大将野利遇乞守天都,号天都大王。西夏后期,在天都设南威州和安州。

西夏除在天都建南牟会外,还在今海原县城西南约二公里的耙子洼村东建东牟会城,与南牟会成犄角之势,现在当地人叫它柳州城。城呈南北长方形,遗址尚存,城内一片瓦砾,说明当时城内居民不少。

西夏据天都形势之利,进可攻,退可守,每聚兵以十数万计。立国初,与宋进行的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其中的好水川之战,定州之战。就是以天都为基地,向宋朝发动进攻,并取得胜利的。以后,西夏多次在天都集结军队,构成对宋的严重威胁,宋朝为改变被动处境,决心把夺取天都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目标来进行。

1096年,宋朝于西夏梁太后及其家庭专政,内部矛盾重重,国势衰落之际,对西夏实行强硬政策。在军事上采纳知渭州(今甘肃平凉县)章进筑城寨的办法,从筑平夏城(现固原县黄铎堡,遗址尚存)及灵平寨(现固原县王浩堡,残存遗址)开始,步步进逼西夏,并于1098年(宋元符元年)农历十二月,趁西夏围攻平夏城之败,派第十一将郭成,第十二将折可适出荡羌寨(即后没烟峡,在今海原撒台村东,遗址尚存),分六道突袭天都,俘夏统军嵬名阿埋,监军妹勒都逋,“寇不及知,夜入其室执之,尽得其家属,俘馘三千余,获牛羊不啻十万”。天都遂为宋所有。次年,宋朝调环庆、熙河、秦凤、泾原四路军队约五万余,于秋苇川(今海原县马营村西)、洒水平(今海原县城所在地),南牟会构筑城寨。历四月毕工。“诏泾原路新鼐摩会(即南牟会)赐名西安州,其知州宜差有材武知蕃汉人情武臣充。洒水平赐名天都寨,秋苇川赐名临羌寨”。宋朝认为西安等三寨“皆是两路(指泾原、熙河两路)襟喉之地,川原广阔,形势雄壮。若非宿以重兵,未易弹压西贼,张皇国威。”因此,特派名将折可适为第十三将驻西安州,兼知州。西安州驻守戍兵七千人,天都、临羌两寨兵各三千人。西安州下辖22个堡寨,与平夏城,镇戎军(今固原县)互为声援,应接萧关(在今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从而构成了防御西夏入侵的防线。

与此同时,宋朝由现甘肃定西县西北沿官川西侧,经靖远、打拉池、干盐池,又依次构筑了平西寨、颠耳关、齐额纳森、东楞摩、会州、怀戎堡、通会堡、定戎堡,使泾原、熙河两路防线接通,把秦州变为内地,从而大大地加强了宋朝的边防;相反的却形成了对西夏的严重威胁,逼使西夏不得不请求辽国从中斡旋,愿与宋修好。因此,宋朝从西夏夺取天都地利之后,在战略形势上所引起的变化是巨大的。

宋朝南迁后,无力北顾,西安州与怀德军(即平夏城)先后于1126年(宋靖康元年)农历九月和十一月为西夏所占据(中间短时间曾被金占领,后应夏请求归还)。自此直至1227年蒙古军灭夏,西安州一直在西夏的有效统治之下。

总计,从宋咸平初(1002年或1003年),西夏夺取海原地区,到1227年夏亡的220余年间,除宋统治海原地区约28年外,西夏统治海原地区将近200年之久,这期间,海原地区曾以南牟会(泛称天都)西安州、南威州、安州等命名。

元朝建立后,于今固原地区置开成路,路下设开成州和广安县,均在今固原县附近。元政府还在六盘山以北至黄河岸边广大地区实行军事屯田,先设屯田总管府于开成路,专管屯垦事务,后裁屯田总管府,并入开成路。据文献记载自1284年到1346年,元朝政府先后五次在六盘山及其以北安置军队屯田。1358年后,迁豫王于六盘经营屯田,并允准豫王占有今固原以北今海原县、同心县等地大片荒地,农牧兼营。

开成州是安西王的夏宫。《元史·诸王表》载:“忙哥剌,至元十年诏西安王益封秦王,别赐金印,其府在长安者为安西,在六盘者为开成,皆听为宫邸。十七年薨,二十四年中书奏,王次子按檀不花袭秦王印,诏阿难答既为安西王,其秦王印宜上之。然其后犹称秦王阿难答。”又《多桑蒙古史》载,阿难答镇守唐兀(元人称西夏为唐兀)时,“皈依回教,信之颇笃,因传布回教于唐兀之地,所部士卒十五万人,闻从而信教者居大半”。元成宗死,阿难答与皇后伯贞氏等策谋政变,事泄,于1307年被诛。

阿难答所部军队,其中既有窝阔台西征时带回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更大量的是皈依伊斯兰的蒙古人。这些驻屯在今固原地区的蒙古军与其他回回人逐渐融合演变成回族的一部分。这就是海原回族早期的源流。

元朝,称今海原县城为海喇都,又称海城,以后海原置县,即以此取名。

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元顺帝率残余武装避居漠北草原,以后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他们经常纵兵骚扰明朝。至天顺、成化时期,更有活动于河套地区的鞑靼各部,不断地侵犯明边,当时被称为“套寇”,为防御蒙古侵扰,“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在北边和西北边,先后设置了九边重镇。以后各镇皆设巡抚,而九边之上复设三总督,其中陕西三边总督驻固原,统兵达17万多。与此同时,还在固原所属三镇健全了卫所制度。就海原言,设置了西安守御千户所,归固原卫管辖。卫所军实行军屯,有敌防敌,无敌耕牧。

另外,为防御“套寇”入境,在固原以北构筑了三道防御性工程。第一道防线由榆林经靖边、盐池、陶乐,再沿黄河经中宁、中卫,向西出宁夏境。第二道防线自环县迤西的响石沟起,中经下马关、兴隆、西安州、干盐池,至靖远的花儿岔。第三道防线是利用固原城北的秦长城加以修葺配套而成。同时,在防线之间还量地远近立墩,海喇都是其中的一大墩子堡,有属堡17,墩塘36座。

明灭元后,海原地区居民鲜少。如《盐茶厅志备遗》所述:“明洪武二年夏,大军至开城,遣平章俞通海攻元豫王于西安州,次海喇都。右丞薛显以精兵袭豫王,王驰遁,以西安州余众徙北平,州地遂空。”“明初,亲王岁禄外,量给草厂牧地。”因此遂将海原地区的大量荒地分给藩王作牧场,“以西安州,武源(延)川等处十八堡赐楚王为牧地,而海喇都与焉;沐家营、沐藩得之;韩府湾等处,韩藩得之;群牧所(即甘州群牧所)等处,肃藩得之。楚藩置承奉司于海城,约束护卫军。余诸藩亦各于赐地之内置建司事内臣,经理耕牧”。

这样,在海原境内就有藩牧地、卫所军屯地,另外还有官吏的养廉地(养廉,即养成廉洁的操守。封建时代对官吏除常俸之外,另给职田,以求官吏廉洁)、民地。这就是明朝时海原土地所有的四种形式,而以前两种形式占较大成分。这时对于土地的经营仍以畜牧为主,兼有农业。

明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竞争激烈,政治一片混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海原占有牧场的藩王竞相掠夺土地,韩王兼并“山田市肆,虐杀无辜”,占夺平凉府(当时海原属平凉府)大半土地。陕西牧马草场(固原群牧监属陕西)十二万余顷多被楚、肃、庆三府侵占。

明王朝的腐败政治,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成化四年(1468年)有发生在海原南部的“满俊起义”,明政府调动军队四、五万,经两次围剿,始被镇压下去。明末,海原地区连年荒歉,“崇祯十三年(1640年)奇荒,人民相食,户口寥落。”此后混乱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明亡。明亡的那年(宗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海原,这一时期内,由于灾荒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兵民莫支,转徙星散,其地遂空。”

清朝入主中国后,海原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由于蒙古各部已成为清朝的藩属,来自北边的威胁和骚扰已不复存在。从而为海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明末的动乱,人口星散,境内一片荒芜,土地开发,极需人力。

清政府首先废除了藩王牧地,暂归卫所管理;并于顺治三年(1646年)设盐茶厅,着手清丈固原以北现海原及同心县的地亩,招人垦荒,收取租税,兼管一般民事。当时盐茶厅主要管理盐茶买卖,因此遂将治所建在固原城内。雍正四年(1726年)裁撤卫所,原有卫所军屯地及原藩王牧地尽归盐茶厅,继续招民开垦。至乾隆年间,海原的经济事业已有了相当的恢复和发展,人口繁衍,民事纠纷日多,适应客观需要,遂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农历四月,将盐茶厅同知移驻海城。“地以官名,是为有盐茶厅之始。”

同治十年(1871年)陕甘回民起义被镇压后,左宗棠奏请“以地方辽阔,非建州邑,不足以资镇压。乃奏升固原为直隶州。改盐茶厅同知为海城县,割盐、固阔壤,设平远县、硝河州判、打拉池县丞,改厅为县自同治十三年二月始。”据此,海城县成立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古历十月,管辖的区域除现海原县外,还包括现西吉县大部分;另管一个打拉池县丞。

关于海原县得名,左宗棠在同治十三年《奏请升州设县疏》中,有明确交代,他说:“除固原升直隶州及新漆州判毋庸易名外,其下马关距平远驿不远,新设县缺可否即名平远县;其盐茶同知治所本海城故地,改设县缺,可否即应海城县?”起自元朝的海城之名,遂为清政府所沿袭。

从清初十九世纪到六十年代,其间200多年,固原地区包括海原在内由于人口的增加,土地被大规模开垦,延续几千年的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的经济结构所代替。

同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一样,清朝政府为了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竭力制造和煽动国内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互相猜忌和仇恨。因此激起少数民族的强烈反抗。回民是这支反抗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海原是重要的回民聚居区,在清朝统治的200多年间,特别是后朝,海原回民时有起义,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前期有鸦儿湾马四阿訇响应苏四十三的起义和小山田五阿訇起义。特别是同治元年(1862年)的陕甘回民大起义,盐茶厅是最早响应起义的地方之一。盐茶厅、李旺堡等地进行过殊死的争夺战。自同治元年起,盐茶厅战乱达十年之久。劫余之后,海原地区大伤元气,人口稀落,耕地荒废。左宗棠在同治八年叙述甘肃东部的情况时说:“平、庆、泾、固之间,千里荒芜,弥望白骨黄茅,炊烟断绝,被祸之惨,实为天下所无。”这是清政府反动民族政策的恶果。

同治大起义后,回民的斗争表面上虽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它的余烬还不时燃烧起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李倡发,马筐筐子起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马三水、马可可等的起义,可以说是同治起义的继续和发展。

如前所述,海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已有人类在这里生活。自秦灭义渠置三郡后,又较早地归入中国版图。但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它步履蹒跚,经济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自古以来,固原地区处在不同经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交汇点上,海原在交汇点的北缘;高平川是重要的军事通道,累起战争,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地区,居民因朝代更替而变动。经济发展因战乱而中断;加以地形封闭,人口稀少,这都对它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不利作用。

历史给海原的包袱是沉重的,但是应该看到海原的潜力和优势,要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艰苦奋斗,开拓前进,逐步改变海原贫穷落后的面貌。

△海原在北宋以前,只是高平(唐时称原州、今固原)管辖的甚为荒僻的一部分地方,不知其地名,亦未见于史籍。因此,关于此前海原的历史,多是从论述整个固原地区(大体为两汉安定郡所辖范围)的史实而加以证明的,这实出于不得已。希望读者见谅。

此文1998年6月撰写。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同类推荐
  • 穿到乱世开医馆

    穿到乱世开医馆

    茅毛毛是个做事时畏畏缩缩,做坏事时战战兢兢的实习医生;茅毛毛从来不闯红灯,从来不走井盖,从不吃外卖,手套永远戴双层,走到哪里都要戴口罩;她小心翼翼、全副武装,以长命百岁为人生目标;可未料,天降横祸,避无可避;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将她带去群雄争霸的战国;在那里,她是秦魏边界以务农为生的小女子;茅毛毛一心想好好过日子,可乱世之中求生存,可谓难中之难;且看小女子茅毛毛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全家致富奔小康……
  • 独狙特种兵

    独狙特种兵

    特种兵王回归都市,但为何突然人间蒸发...穿越到抗战时期,一代兵王洛寒手持独狙闯天下...群灭,团灭,各种灭......天哪,他是魔鬼....不,他不是人..敌人一声声惊恐的咆哮....且看兵王洛寒如何在战场驰骋,如何再次回归都市......本人新手,如写得不好,请不要喷,谢谢!!!
  • 日不落1620

    日不落1620

    一群人来到了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但是向东,有法兰西堵住了圣劳伦斯河的入海口,向西,有不知敌友的印第安部落,还有偶尔出现的后来者,一穷二白的他们,又要如何建设一个日不落的帝国?
  • 我的新三国

    我的新三国

    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刘备当真“哭”出了天下?;诸葛亮究竟有多妖孽,黄月英是美是丑;武将到底如何?曹操是奸雄吗?《三国演义》《三国志》到底谁写的可以当真?看不清的三国果真如你梦中那般?来吧,随我一同创造一个属于你我的三国时代。我的三国当然有我。
  • 三国霸王传

    三国霸王传

    华丽都市,超级兵王…雷凰陨落!而此时正值九星连月!……我叫项昭,字应祥,西楚霸王项羽嫡系子孙!……看我收纳百川,重振先祖大业,天下英雄,天下之美人尽入手掌中!*^_^*
热门推荐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赋税徭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代之前的赋役演变,宋元时期的赋役演变,中国古代赋役制等。
  • 封灵图腾

    封灵图腾

    这方世界是属于人类的,也是属于灵魂的。或许仅仅是路边的怪石,其中也有可能封印着一个灵魂,它们,可以助你平步青云,但也可能令你半道陨落,一切,皆看自己;一切皆靠它们。这些灵魂,被称为——封灵图腾。这亦是一方狼的世界,充满了无情、自私、杀戮,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心怀不轨,能相信的,唯有自己。然而,却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的每一次战斗,为的,仅是同伴,他们可以闭上双眼,将自己最脆弱的喉部,交给对方。乱世将至,谁,能笑到最后。
  • 逆袭魔女不好惹

    逆袭魔女不好惹

    异世重生,天地转换。站在人生巅峰的女王,洛璃。是上天的玩笑,还是一生的孽缘。本应该告别凡尘的她,再一次重生。洗去寄主的屈辱,重回人生巅峰!这一次,她要让所有人看到。真正的她!
  • 铜锣烧粉笔漫画书

    铜锣烧粉笔漫画书

    描述一个优等生(新越)因为微不足道的分数差距被赶出原先他所在的班级,分到下班的故事。他遇到了喜欢上课看漫画书的男生,坐在他前排,以及一个转校来的吃货女生,最喜欢铜锣烧,第三天成为了他的同桌。自此他看到了原先可以说永远无法想象的一切。截然不同的生活,就此展开!《校园四部曲》第一弹,随着冬日的阳光就此降临。
  • Timon of Athens

    Timon of Athe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妖记

    圣妖记

    一个逗比的小武者,带着两个妖怪打天下的故事。
  • 魔道变

    魔道变

    简介一化二、二化三、三化九、九化万物,是以为极,极而生变、仙变魔、魔变仙。道无正邪,事分好坏,人心有善恶,少年任枫来到异世,平分仙魔,不问对错,行事只问心。
  • 史上最强体修

    史上最强体修

    没有修炼天赋贵族少爷自小被丢弃在偏远的小村庄内,是一个偶遇让他找到另一条道路,忽然变为前途无可限量的天才?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很了不起?单手就可以移山填海给你们看。大陆上的无上帝王很了不起?要闹都得闹出位面!废柴?头上顶着主角光环,只是低调而不想说什么而已。金刚不坏什么的是多了去。他要身化宇宙,覆灭万法。从此惊天泣地!
  • 被风吹过的季节

    被风吹过的季节

    我不能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却可以把我的全世界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