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璠
为了振兴故乡的教育事业,我的伯母万静基(现住兰州市,曾在甘肃图书馆工作,民革成员,加入省侨联。)遵伯父遗嘱,为故里海原县兴仁乡高庄学校捐资万元修建图书室一座。海原县各界人士,纷纷盛赞其举。值此奠基之际,使我对已故伯父更加怀念!
伯父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少怀大志,读书勤奋,青年时考入兰州第一中学就读,学习刻苦,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器重。中学毕业后曾执教海原县首创学堂。当时国难深重,为了寻求救国道路,他怀着振兴民族大志,抱着科学救国宏愿,辞去教职,考入北京工业大学深造。
时值欧战结束,袁世凯勾结日本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北京大学学生激于爱国义愤,发起“五四”运动,北京各大学学生群起响应。伯父以学生代表身份,抨击时政,运动遭到军阀政府血腥镇压。他和另六名甘肃籍学生被捕。“他们是北大的王自治、邓春膏、张明道、田昆山;清华的张心一、王和生”。(引自《甘肃教育》)。接受“五四”战斗洗礼的40名甘肃籍学生于1920年3月14日成立《新陇》杂志社,于5月20日出版《新陇》杂志,邮寄甘肃各地学校,向三陇大地输送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潮;号召大家“毁弃偶像”,解放思想;反对旧礼教,提倡个性解放;反对读经,提倡白话文;鼓吹女子要同男子一样受到平等的教育。(引自《甘肃教育》1985年第九期第16页稚农的文章)。
之后,北工大视伯父为危险人物,而被取消学籍,他又入天津纺织学校,继续学习。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出国前与伯母万静基结婚。翌年远涉重洋,到达法国首都巴黎,入巴黎大学攻读化学专业,四年后结业,获博士学位。当时国内连年战乱,他虑及环境艰险,所以暂受聘于一家化学工厂,担任化验工程师,俟他日回国,报效祖国。其后国内战火未息,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黎沦陷,当此之时,遍地烽烟,不惟报国之愿,难以实现,即音信往来亦告中断,他非常怀念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家人,曾赋诗:“乡关万里梦,寂寞三秋愁!怀人风雨晦,为客天涯留。”以寄托远方游子忧国之情,海天万里,壮志难酬,侨居海外近半个世纪。
全国解放后,因国际间特殊情况,中法关系尚未沟通,直至1964年中法建交后,开始家人通信,伯母力促伯父回国,几经磋商,并经我国驻法大使馆人员大力协助,伯父于1970年办理退职手续,怀着爱国爱家的激情,同年5月东归,6月到达兰州,备受政府亲友热情欢迎;当地政府妥善安排住所,兰州市委统战部曾设宴款待;对此殊遇,海外游子,不无慰藉之感。然年事已高,报效祖国已力不从心,自定居兰州后,生活安定,足以安度晚年,不意于1979年1月28日溘然长逝,终年84岁。
缅怀伯父的一生,学有专长,爱国情殷,报国心切!为境遇所限,未能施展抱负,诚终生之遗憾。
伯父生前经常提及家乡落后,伯母为了实现他振兴民族遗愿,因有此举,捐出外汇。
海原县党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此十分关心,县长周文吉高度赞扬了伯母的可贵精神,并亲笔为书室题字,海原县有关负责人李清选、张永录、马成荣、李正虎以及吕彦成前往兰州看望了九十高龄的伯母,同乡人欢聚一堂,笑谈海原县教育的前景。
海原县政协为书室取名“英基书室”,取伯父伯母名讳最后一字,其涵义为培养英才而奠基,并撰文勒石以资纪念。伯父有知,当含笑于九泉!
1989年9月29日
附一:万静基简介
万静基字端容,1900年8月生,郭城驿乡郭城驿行政村人。北京宏达中学高中肄业。甘肃省民革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省少年儿童基金会理事。清末进士万宝成次女。1924年与海原县人冯翰英结婚,翌年冯赴法国留学,直至1970年回国团聚,夫妻分居长达46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前,她分别在甘肃省农村合作办事处、甘肃省图书馆工作。1949年后,继续留馆工作。已退休,定居兰州。一生清苦,俭约自奉。80年代初,两次将节约的养老金1.04万元捐献给甘肃儿童福利事业,受到兰州市人民政府、省妇联嘉奖。1982年10月,出席甘肃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举行的归国侨眷和侨务工作者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会议。1983年又将1.4万元,388册图书,捐赠家乡郭城驿小学兴建“端容”图书馆;1987年10月1日她以87岁高龄,参加落成典礼,激励家乡子弟,学习文化,建设祖国。
——摘自新编《会宁县志》
附二:“五四运动”珍贵老照片惊现白银
近日,白银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调查队在下乡考察中,发现了一副甘肃留京学生参加“五四”运动的珍贵照片。
该照片现存会宁教师韩先生处,为其祖父韩国士传留。照片原大7寸,其中后排站立者左5人为韩国士,照片中的人员均为参加“五四运动”的甘肃籍学生的中层负责人,照片上有题记为:“民国八年六月三日甘肃留学生被拘于北京大学法科后之摄影。”从题记可知,照片中的人物为参加“五四运动”被拘捕时的合影,其中胸前佩带标志(字样不清)的4人为“学生代表”。
韩国士(1894~1939)字志先,会宁县韩家集乡人,1916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求学期间,深受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并多次聆听鲁迅先生的讲演,成为一名新文化阵营中的先锋战士。1919年3月,参加北大学生邓中夏(中共早期领导人,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发起组织的平民教育演讲团。“五四运动”爆发后,韩国士作为中国大学的学生代表之一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并做了大量的组织鼓动工作,在运动中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从而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终在6月3日和另外170名学生一起,遭到北洋政府反动军警的逮捕。
照片上的12人,其中白银籍的有韩国士、万子安(会宁县郭城驿人)范恕(靖远县城人,范振绪长子)、海原籍人冯翰英(宁夏海原县兴仁堡人)。还有临洮人田昆山,而其他人目前尚未考证出其姓名、籍贯。
(安进宝万全琳张效民)
附三:兰州大学奠基者——邓春膏先生事略
邓春膏(1900~1976),字泽民,甘肃省循化县(今属青海省)人。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这时,正值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道德,新文化,鼓吹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时期,他在课余阅读《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
1919年,旅京甘肃学生有90多人,他们大都读书不忘国家大事,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5月4日,邓春膏与其他旅京甘肃学生加入北京学生队伍,集会天安门,火烧赵家楼,反对签订《巴黎和约》,要求取消“二十一条”,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实行总罢课。6月1日,北洋政府连下两道命令,替曹汝霖等卖国贼竭力辩护,取缔爱国活动,命令学生立即复课。6月3日,邓春膏等旅京甘肃学生跟北京学生组成演讲团,走向街头进行爱国演讲宣传。他们怀藏小纸旗,分散到达预定地点,突然佩上演讲员徽章,挑起演讲团旗帜,慷慨陈词,宣传救国的道理。军警急忙驱散群众,逮捕掌旗的、演讲的,押往警察署,辗转北京大学法科监禁。邓春膏与王自治、张明道(均北京大学)、张心一、王和生(均清华学校)、冯翰英(北京工校)、田昆山(中国大学)等7名甘肃籍学生被捕。监禁期间,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干事、北京大学学生张国焘等曾去看望慰问。在各界人士的营救下,他们7人与其他被捕学生获释……
——摘自《兰州晨报》
附四:冯玺给白银市图书馆的信
我从网上看到了“五·四”运动时被押的12名青年学生的旧照片,心情激动,思绪万千,想起了小时我家也有此照片,以后随着家境变迁,照片不知哪里去了;我家有该照片的原因,我伯父冯翰英就是此照片其中之一,我辨认,初步确认为左侧站立穿长袍的第三人为我伯父冯翰英。我从网上看到你馆有关专家对此12人作进一步考证,所以我把我伯父的简史略述于后,供参考(略)。
△附二、三、四及照片由海原中学范宝田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