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9700000025

第25章 结论

从前面所列举的材料看来,中国连环画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作品多已丧失,但至今尚能见到的幸存下来的作品也还不少。我们可以从上述简要的介绍中,看出中国连环画在漫长的岁月中越来越多样化、越趋成熟完美的发展历程。但是,使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它发展的脚步与其它画种相比较却是太缓慢了!直到本世纪20年代之前,连环画始终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种,更不要说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了。它孕育的时间这样漫长,在各种艺术的发展历史当中,应该说是很少见的。我们对此虽然感到困惑,但又不能不承认这是中国连环画发展历史自己作出的结论。

历史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结论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而且对它进行研究和探讨,既可以弄清形成历史的诸种因素,又能对于今后连环画的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我认为历史所以作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由下述三种因素造成的:一个是连环画的隐身性特点,使它得以长期隐藏在孕育它的母体之中。一个是它没有形成固定的作者群,因而也就没有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创作体系。还有一个就是它长期以来没有找到合适的表现载体——或者称作传播媒介。下面就上述三点分别加以简要的说明:

首先,说说它的隐身性特点。连环画以表现故事为己任,凡是具有叙事功能的各种绘画手段,都可以用来绘制连环画。

这样,连环画便常常隐藏在各种绘画形式当中,这便是它所具有的隐身性特点。譬如,在它的发展当中,曾经出现过像《土伯吃蛇》和《羊骑鹤》那样的漫画连环画;《二桃杀三士》和《护乌桓校尉画传》那样的墓室壁画;敦煌石窟和永乐宫的宗教壁画;顾恺之、顾闳中和李唐、萧照等人的长卷人物画;以及石刻雕塑、木刻版画等各种表现形式。这些作品虽然已具有连环画的特点,但它的隐身性掩盖了它的独立性,人们仍然习惯于把它们归属于各种绘画形式之中,而不认为它们是连环画。

古代连环画所具有的隐身性,除了绘画形式的多样化之外,还和当时文图结合的关系尚未完善有关。古代连环画以绘画为主,几乎没有文字,或者只有少量的文字说明。这是因为它们表现的故事,或者为人们所熟知(如《二桃杀三士》等历史故事),或者是特定的内容(如《韩熙载夜宴图》),不需要多少文字,人们也能看得懂。这一点和今天连环画文字部分所处的重要地位,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形成它隐身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也还有另外一种情况,譬如元、明、清的戏曲、小说插图,又是以文字为主的插图式的连环画,它常常依附在这些戏曲小说之中,也很难独立分离出来。由此可见,连环画的文图结合,只有达到比较紧密而又和谐的程度,它所具有的隐身性才会逐渐削弱,不仅成为独立的画种,并且进而成为独立的艺术。

总之,古代连环画的隐身性也具有辩证的特点。一方面使文学和绘画的结合找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促使它丰富多彩,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则又容许它长期依附在各种绘画形式和文学著作之中,限制了它的独立发展。这是许多事物在孕育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不过古代连环画由于自己的特殊条件,这一孕育过程特别漫长罢了。只有等待它脱胎落地成为独立的艺术,这个隐身特点才会自然消除。

其次,谈谈作者队伍的问题。正是由于古代连环画长期隐身于各种绘画形式之中,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种,所以古代连环画的作者便仍然属于各种绘画的作者,没有出现专门从事连环画的作者队伍。这也是古代连环画发展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譬如,前面谈到的那些插图连环画,由于它们是以多幅连续的画面来表现原作的故事,自然便形成一套套连环画。但它们的作者主观上对创作连环画这一点,则多是不自觉的或潜意识的。正因为如此,他们追求的是突出图画的地位,提高绘画的质量,而常常忽视其连续性,更不要说去寻求它的独立性了。这也是自然而且又必然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无人对连环画的创作进行专门的研究,尽管古代连环画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但从已知的美术史料看来,几乎还没有发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和论述。

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曾经画过连环画长卷《洛神赋》的东晋画家顾恺之写的《画云台山记》(首见于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曾记述他在这幅画中有关连续故事情节的构图设想,这恐怕是今天能够看到的仅有的一份关于连环画创作构思的手记了,所以显得特别珍贵。这篇创作手记,主要是关于描绘云台山的山水风景的设想,但中心主题却是表现道教祖师爷张天师度试弟子的故事。顾恺之根据同时代人葛洪(顾恺之出生时,葛洪刚去世)的《神仙传》中有关张天师的传说,确定了这幅画的主题。传说张天师有两个高徒:一名王长(张彦远误作王良),一名赵升(张彦远误作超升)。王长比赵升先得道。张天师为度试赵升,率领众弟子登云台山绝岩之上,下面是深谷峭壁,峭壁中间傍生一棵桃树,果实累累。天师对诸弟子说:"有能得此桃实,当告以道要。"众弟子临崖窥探,股战汗流,纷纷退却。王长因已得道,故静坐答问,若无其事,唯有赵升毫不畏惧,纵身跳下,抓住桃树,采了不少果子,却无法攀缘上来。此时,天师的手臂忽然加长数丈,将赵升引上崖来。后来,赵升终于得道。顾恺之为了表达这个故事,设计了两个画面:一个是画天师发问后,众弟子及王、赵二人的表情神态。接着另一个连续画面则是王和赵齐向崖边奔跑,王长可能因已得道,不愿和师弟争先,故走在后面,"隐西壁倾岩,余见衣裙";赵升则"全见空中"(依黄纯尧同志解释,此"空"字,张彦远误为"室"。)正跳入深崖。作者所以仅选这两个画面,因为情节精彩,惊心动魄,最能表现故事的主题。

虽然只有两个情节,却无疑的具有连环画的性质。遗憾的是我们无从知道作者后来究竟画了没有。但从这篇文章提供的经验来看,画连环画必先有一个腹稿或底本,然后再根据心中设计的连续画面去绘制,则是一个普遍的创作规律。尽管如上面所述,作者在此文中有人物故事和连续情节的设想,但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作者仍然着重于山水风景的描绘,可见作者亦仍把它看作是山水风景画。这是那个时代的共同认识所决定的,我们对于顾恺之也不能苛求。但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到,缺乏理论的研究和创作经验的总结,无疑的是古代连环画发展缓慢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再其次,谈谈传播媒介的问题。自从文图相结合诞生连环画艺术之后,它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宣传功能,即将故事内容予以通俗普及直观的特点,便突出地表现出来,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早期连环画大多出现在寺庙的宗教壁画当中是不无缘由的,因为那里常是群众聚集的地方,连环画找到了与它相适应的宣传载体。但这种载体远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因为寺庙毕竟有限,而且有连环画的寺庙则更是少数。后来古代画家创作的人物故事连环画卷,虽然水平大为提高,但它们接近群众的机会却更少了。直到元、明、清三代版画兴起,古代连环画才出现了一个发展高潮。最后到清末民初,石印、铅印、胶印等印刷技术相继传入,连环画才找到了最能发挥宣传功能的传播媒介。由此可见寻求最好的传播媒介,是古代连环画发展史当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它走过漫长的寻求之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清楚中国古代连环画发展缓慢的一些历史因素。我觉得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中国连环画的过去,而且也还影响着中国连环画的现在。譬如,它的隐身性的特点,在今天也并未完全消除,因而有的人仅仅承认它是一种绘画,而不承认它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譬如,它的作者队伍虽巳建立,但仍需不断扩大和提高。基本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研究,也还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又譬如,印刷出版虽已成为连环画传播的有效载体,并达到年出版数千种、发行数亿册的高度,但也还存在种种亟待克服的障碍和开拓其它传播媒介的前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不过有人提出连环画要摆脱出版的束缚,使它走向展览馆和居室,这就有点因噎废食了。出版发行虽有问题,但它确是当前连环画最有效的传播媒介,怎能"摆脱"它呢?至于所谓走向展览馆和居室,这其实是古已有之,并不是什么新道路,如前面列举的寺庙壁画和人物画卷,不就是这样的吗?当然,对此也不妨作些新的尝试,传播媒介总是越多越好么!以上种种又都说明要使我们的连环画事业更快的发展,除了大胆开拓新路之外,还须注意摆脱和克服上述种种历史惰性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近代连环的发展

天行健,万物生生不息。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服从于发展这一必然的规律。因此,在我们论述了连环画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殊性质及其内外部的相互关系之后,还应该来探讨一下连环画的发展规律。即——它今天的状况是怎样的?它是如何从昨天发展到今天?又将如何从今天走向明天?这一篇,我们将对此分作三章来加以论述:(一)中国连环画事业近70年来的发展回顾。(二)当前中国连环画所处的地位及其继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三)未来若干年中国连环画改革的展望与期待。

同类推荐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救猫咪Ⅲ:反击战!

    救猫咪Ⅲ:反击战!

    本书作者基于在全世界所主持的工作坊和讲座中的灵感,分析讲解了常见剧本写作问题,也分享了关于经纪人、项目经理的个人见解,介绍了如何获取并解读这些代理人对于剧本的建议,以及如何准备推介剧本的会面。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工作在一线的专业编辑们的疯狂故事及建议。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收藏的江湖

    收藏的江湖

    本书采用大量现场实景图片及犀利精准的文字纪实方法,对收藏领域里的现状、群体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曝光,并以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阐述。再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桩桩黑幕重重的文物拍卖、一个个假专家的道貌岸然、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古玩诈骗、一座座山寨博物馆的惊天骗局、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国宝”之争。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染尽红尘为谁痴

    染尽红尘为谁痴

    他因前世的遭遇对前世无所眷念,却在这一世有了依恋却仍旧被上天剥夺后仇恨成为了他一生的执着。可是,他却在复仇之路上一步步懂得了何为爱,在利用与被利用中让他迷失了本心,让他有了更多的牵挂。他剑眉星目,天下谁与争雄,最是冷酷,本应无情,却是情追四海,究竟谁为谁痴狂?直到遇到柳梦桜,他终于有了想要一生携手之人,可是在权利与爱情中想要两者兼得的他终在失去后才幡然悔悟。他名如其人,温润如玉,翩翩君子,医绝天下,贵为王爷,却为情放手天下,为爱戎装马上。一生痴爱,一生无悔,又可否守得云开见月明?
  • 某特种兵的退伍日常

    某特种兵的退伍日常

    李昂因小时被拐卖,在境外的某个佣兵组织长大成人。某一天,当他得知自己所在的佣兵团即将解散时,他将何去何从。从混乱的战场上突然回归的李昂又该如何面对他的日常生活。本书以日常为主,想看打脸的我估计满足不了了==
  • 劫中劫之追妻记

    劫中劫之追妻记

    一个将军上战场你不让我杀人难道让我去杀鸡啊,还拿着我老婆来威胁,好吧,冥王你赢了,不就是去做个杀人任务,灭国都行。只是为什么完成任务了老婆没见到,倒是接到了一份分手信,怎么回事?于是一场狗血穿越剧开始了。
  • 天羯

    天羯

    第一次写小说,其中有一些自己的经历,文笔不是太好,可能故事和人物有些复杂,希望大家会喜欢,有不足的也请告诉我,我会尽力去改正,谢谢!
  • 尸怅

    尸怅

    何为尸,世人皆说是怨气而生,但又有几人懂得其心,无痛无觉是其所愿吗,只有其心在动,爵位栖身养尸,夺运修神无灭。僵尸中不同的道,亦可压制万股诸天。不复被人欺凌之命运,踏上逐鹿天下之洪流中,而不是在黑夜中被人欺凌所在。用执念破苍穹。成就至尊。
  • 瀛寰:逍遥一脉

    瀛寰:逍遥一脉

    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离开家门,才知道天地之大,我们之小。走遍世界,才知道我们之大,天地之小。
  • 靠水而居

    靠水而居

    梅子已落,青春已逝。十八岁的时候,辽正说:小丫头,就让我一直这样护着你,陪你健康如意。二十岁的时候,璞叶川说:宝宝,我回来了,以后再也不走了,我会爱你一辈子的。二十一岁的时候,辽正说:小丫头,我永远在离你最近的地方,手机号不变,不停,不关。二十四岁的时候,璞叶川说:宝宝,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这样安定的生活我过够了,你等我一年,我回来娶你。二十八岁的时候,旗开站在璞叶川的坟前,看着他依旧温润如玉的照片,轻轻说道:璞叶,你欠了我十二年,我不要了,我欠了辽正十年,我该还了。
  • 虚空吞噬

    虚空吞噬

    虚空撕裂,太古遗族强势入侵,烈阳大陆人类成立联盟反抗。少年,他天生经脉堵塞是个废柴,可有一日融合了刀剑神域,从此之后,一手仗剑,一手擎刀,瘦小的身躯中蕴含暴龙的力量,从边缘小镇走向强者舞台,彪悍的人生无须解释。修为划分:炼武境,武道境,灵气境,魂魄境,极道境,天地境,不灭境
  • 十字杀神重生

    十字杀神重生

    火云过处十字剑出杀神过处寸草不生我持剑向天默默数十震慑苍穹且看杀神柳啸天如何成为十界至尊在十界内竖起十字火云旗的
  • 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在现代职场中,人与人的竞争与角逐,已经不仅仅是能力之争,同时也是心理之争。为什么有的人智力超群却不能够笑傲职场?为什么有的人埋头苦干却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为什么有的人在攻克工作中的一个个难关之后却突然垮下去了呢?这些职场中人,都是在心理上出了问题,患上了职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