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如果没有光,就会变成一片黑暗。但是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光柱、光线、平面镜的反射,想到光就像是下雨天的“雨线”,是由一个一个的光粒组成的。另外一些人从石头丢进水中激起的水波得么启发,认为光是空间存在的“以太”的波动。从17世纪到19世纪,持以上两种看法的科学界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荷兰人惠更斯。17世纪下半叶,世界的科学权威是牛顿。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并用它解释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界面折射等现象。但是,惠更斯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微粒说不能解释更复杂的绕射、干射等现象,他建立了光的波动说,主张光是以太波,而且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反射、折射、双折射等微粒说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从而打破了微粒说独占科坛的局面。由于牛顿声望高,多数人支持微粒说,惠更斯成了孤立的少数派。但他不迷信权威,坚持独立见解。
事实上,光有微粒说、波动说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光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物理表明,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可是惠更斯没有迷信牛顿这一权威人的发现,而是积极探索,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爱迪生小时候因为爱问为什么让老师下不了台,辍学后,他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他可以专心看榆叶芽怎么生长,秋风如何使枫叶变色。为了孵化小鸡,他可以长时间趴在鸡窝里:为民探索蜂巢的奥秘,他愿意被蜇得鼻青脸肿,他以罕见的经历,在一生当中有2000多项发明。据报道,在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占66.8%,敢于课堂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占5.5%。一位外籍老师在提及中外学生的差异时说:“中国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的确,在当代中国的学生中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她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同学们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在质疑老师答案的同时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同学们、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创新能力。敢于质疑,是学会质疑的起点。同学们敢于提问了,会问了,乐于提问了,成绩才会提高得快。
名人小故事: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做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小贴士: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大胆进行科学试验,以严肃认真态度对待科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学习中,一定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有问题才有求知的欲望。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会使我们产生自我否定的想法,比如有的同学担心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被人笑话;有的觉得提出的问题不合老师意图,怕被指责等等。其实是同学们顾虑太多了,有问题就应该大胆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