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语文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遇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朋友,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话语表达对他的喜爱呢?”有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想回答问题。老师环顾教室看到一个小女孩举了举手又放了下去,于是老师走到小女孩的座位旁,叫她来回答这个问题。小女孩慌张地站起来,“哐当”一声凳子摔倒了,小女孩紧张地握着小手,身体僵硬地站着,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好低着头。老师微笑了一下,把小女孩的凳子扶起来,温柔地说:“我从你的动作和神态中明白了,见到可爱的小朋友你会很紧张、很害羞,是不是?回答得很形象,老师很喜欢你的答案。”小女孩抬起头看着老师温柔的笑容,心里甜丝丝的,刚才的紧张一扫而光。此后,在语文课堂上,小女孩总是积极地回答问题,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感。
再后来,小女孩喜欢上了语文课,而且成绩优异,考上了知名院校的中文系。毕业后,小女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做一名语文老师。她说:“我做出这样的选择都是缘于小时候语文老师的一次表扬。”
女孩一开始的举手是表示她想积极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她又怕回答错误,于是在紧张之中,一时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把凳子碰倒了。此时在她的内心已经升起一种恐惧,她觉得自己出了很大的丑,害怕受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如果此时老师批评了她,那么这个小女孩的内心就会受到打击,也许此后再也不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而自卑的阴影也会在很长时间内笼罩着她。而老师巧妙的赞美给小女孩注入了新的能量,让她重新焕发自信,并在以后更出色地表现。
老师是最不吝惜给予学生鼓励的人,即使你犯了错误,老师也总是鼓励。同学们要明白,这是老师对你的殷切期望。
有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双过世,于是,她被阿姨接到城里读书。她的长相、她的土气、她的口音,都曾经被同学们耻笑。于是小小的她自我封闭起来,上课时一言不发,有人欺负她时,她只会小声地哭泣。
从前在家乡,她的成绩排前三名,可是到了城里之后,她却总是考倒数第一。她常常想逃离,或者想报复这些城里的孩子。当有的女孩子笑话她的衣服难看时,她拿剪刀剪她们的裙子。当有的男孩子笑话她的口音时,她给他们的自行车放气。她觉得这个世界都对不起她。
但有一个人对她不同,那就是她的班主任老师。她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40多岁的女人,温和善良,在上课时,总是会微笑地看着她,用眼神和她交流。她忘不了班主任老师的眼神,它就像一湖清水,是那样地清亮透彻。如果说对什么还有依恋,那么,她依恋这样的眼神。后来,她的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在她来后三个月的新年联欢会上,她突然大放异彩。
那时她正坐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一个人发呆,突然她听到班主任老师叫她的名字。班主任老师突然提出,让她唱一首家乡的山歌。这个提议让所有人兴奋不已,她是山里娃,当然会唱山歌。班主任老师说,咱们这次搞联欢,一定要评出个名次来。
她局促得不能开口,班主任老师说了一句让她终生难忘的话:“同学们,每朵花都有自己怒放的理由,那么,让我们来看小芬同学的怒放吧。”那是第一次,有人叫她小芬,只有母亲叫过这个乳名,班主任老师是怎么知道她叫小芬的,她不得而知,但14岁的她,因为那句“每朵花都有自己怒放的理由”而流泪了。本来,她打算偷偷跑回家乡或者去远处打工;本来,她厌恶这个热闹的城市。但因为这句话,她留了下来。那天晚上她唱得极好,第一名当然是她了。
从此,她变得越来越自信,到初三结束时,她已经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了。她记得班主任老师说过的话,每朵花都有自己怒放的理由。她长得不好看,她说话口音难听,可是她也是一朵花,一朵想怒放的花。
后来这个女孩子上了大学,毕业之后,做了一名乡村女教师,去贫困山区教书。那些孩子如她一样,自闭羞涩,甚至开口说话都要脸红,她告诉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每朵花都有自己怒放的理由。
当你觉得世界少了你并不会发生什么改变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世界会因为多了你而多了一份美丽。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独特的花儿,别让你的芳香在自卑中错失怒放的时机。
老师的赞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请同学们珍惜老师对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