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8000000009

第9章 美国人如何看联合国

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在外人眼里这是荣誉和利益的完美结合,美国独享种种说不完的好处,令人羡慕不已。但有些美国人不这么看,少数人得了便宜,还时时流露不满之意,个别人甚至认为联合国“侵蚀”了美国的主权。

美国长期以来能目空一切,对联合国屡屡阳奉阴违,把联合国当做其外交政策的工具,就是因为无数次标榜自己是联合国的“最大输血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一直都是提供经费最多的国家。以2004年为例,美国向维和行动提供了11亿美元,为支持卢旺达等提供7200万美元,为世界粮食计划署预算总额提供48%的费用,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17%的费用,为难民事务公署提供31%的预算等。美国“埋单”很多,而联合国又成为“反美主义的传播舞台”,各国领导人常在联合国谴责美国,这让美国人心理很不平衡。反之,美国有时故意拖欠联合国会费,这又让世界各国对美国心生不满。

美国人对联合国的实际看法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每当联合国作出的一些决议或决定不符合美国口味时,美国人就会抱怨、发难或是刁难联合国。在联合国成立初期,联合国主要是被西方国家所操控的,那时候美国人很少抱怨联合国,但随着新兴国家的不断出现和力量壮大,美国人不能随心所欲了,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和批评联合国的声音就开始多了起来。不过,即使有些美国人再不满意,美国还是离不开联合国,大多数的美国人还是理解、支持和尊重联合国的。

联合国是由世界各国成员组成的,联合国组织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多年来的许多调查显示,联合国继续在世界各地享有广泛的支持,目前更是如此。美国通常被认为是一贯批评联合国的大本营,即使在该国,接受民意调查的大多数美国人表示支持和尊重联合国。以下的一些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一是根据沃思林世界集团的民意调查,1998年8月美国人有60%认为联合国干得出色。这是自1959年以来联合国得到的最高支持率,最近的其他调查显示的得分更高。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1997年64%的美国人给予联合国好评,在后来的几年里,该数字一直处在62%~76%。

二是在接受民意调查的美国人中,72%认为美国作为联合国积极的会员国非常重要,比仅仅三年前的54%有所升高,另有21%的人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

三是美国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拖欠联合国会费,对此,7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应当缴付对联合国的欠款,大多数人认为付款不应附带任何条件。然而,美国国会议员有82%认为,美国人通常对缴付美国欠联合国的款项持消极看法。

四是接受调查的美国人大多数(53%)认为美国应当无条件缴付欠款,42%则认为美国应当可以扣缴欠款作为就其他优先事项讨价还价的手段。

五是民意调查显示,57%至76%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应该扣缴欠款的理由非常可信或相当可信:为迫使联合国“提高效率”;因为自愿支持维持和平行动实际上是联合国欠美国钱;因为联合国在“侵蚀”美国的主权。但另一方面,78%至85%的人认为美国应该缴付欠款的理由非常可信或相当可信:这是法律义务;因为美国得益于联合国分担负担;支持联合国的人道主义救济工作。

六是接受民意调查的美国人绝大多数(85%)非常相信或相当相信,即据《联合国宪章》每个国家都有法律义务和条约责任缴付摊派款。大多数人(80%)反对像美国国会目前提出的法案那样,把缴付联合国摊派款同限制提供经费,与在外国宣传放宽堕胎政策的组织的规定联系起来。

七是几次民意调查表明,80%以上的美国民众要求加强联合国,而不是削弱联合国。然而,美国决策者却认为只有14%的民众赞成加强联合国。

八是两名美国众议员曾共同提出一项比较极端的法案,提出美国退出联合国。但是在这两名众议员的选区,却有75%以上的民众反对这项法案,不支持他们的行动。

看来,美国人对联合国表现的评价会随着他们对联合国重大维持和平行动成败的看法而上下波动。1993年6月,当联合国在索马里的行动初步取得成功时,61%的美国人认为联合国表现出色。即使在1995年6月,当联合国在波斯尼亚的行动遇到挫折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镜报集团均发现,仍有42%的美国人认为联合国“表现出色”。

同类推荐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 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本书收录了从《诗经》到《红楼梦》的30篇传统诗词,虽是一鳞半爪,却可以见出中华文明线性文化绵延不绝的特性。本书稿梳理了古代文人、英雄知音难逢、怀才不遇共有的千古之痛,分析了“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体现的中庸文化的张力结构,总结了中国诗词独有、凿通上天阶梯的“兴”的创作手法。凭借“兴”的翅膀,引领读者窥见永是春天的诗词的彼岸。造化多情,造化无情。此情长远,情由心生,心生寂寞,寂寞花开。通过本书可以瞥见,上帝之影就在一现之灵光里。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热门推荐
  • 阴阳陌路时

    阴阳陌路时

    我是赫氏家族名不正言不顺的传人,我是个失败的捉鬼天师,我是挣扎在现实爱恨情仇中的弱女子,等到风平浪静时,我是我,又不是我了!
  • 图心

    图心

    赫连一古,图心国异色者,灵根被心锁禁锢,成为废材一只。伏藏十年,于背叛和阴谋的罗网下,觉醒技能。被迫入世,见世间杀戮离合,誓以纯净之心,斩杀图心国的饕餮之心!
  • 那些年我喜欢上了她

    那些年我喜欢上了她

    落花有意随流水。有心护花花不开,请及时采纳。而流水无心恋落花。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无心插柳柳成荫
  • 寂月歌:绝版魔女独家爱

    寂月歌:绝版魔女独家爱

    “沫沫,你若是想要,永生永世,我都会守护你。”“我不想要,我想守护你——云寂若,永生永世。”无论,我是谁。古之魔法界末日后,一个谎言支撑起新的魔法界,一个被隐匿在暗处的力量统治着的魔法界。七岁之前的她,出生便拥有了魔法界最强大的血脉力量。却因一个谎言,亲人背叛,世界遗弃。她最孤单时,那个契约永恒的少年带走了她,冰封灵魂,将她牢牢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任她张扬肆意。只因——她是他跨越万千星域寻求的挚爱。她幻想一直这样下去。可,命运齿轮再次转动,他的到来,尘封的灵魂怀着铭心刻骨的恨意渐渐苏醒。永恒,轮回,复仇,交错重叠。信任,背叛,阴谋,错综纠缠。孰是孰非?他守护她的最终秘密揭晓,她该何去何从呢?
  • 渡天荒

    渡天荒

    朝圣路,尘世争渡,天骄争霸,一切只为超脱;这里有异族,更有上古世家,百族林立,战火焚天,乱天动地;成仙路,岁月葬,回首天荒!
  • 春暮梦恋

    春暮梦恋

    乌云合伴着闪电,雷鸣夹杂着狂风,草木摇曳,沙土飞扬,阴山谷一块骷髅状的巨石被缓缓打开,只看见一只火把微微的火光,在徐徐前进。
  • 冒牌学生

    冒牌学生

    杨过,一个冒牌学生,本是曾经辉煌的他,如今陨落,究竟他会随波逐流还是鲤鱼跃龙门。。。。。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空的心,空的城

    空的心,空的城

    有人说,相爱的人会分开,那是因为爱的还不够深。刚刚大学毕业的卓安集团千金卓灵以为江城会是自己的真命天子,没想到命运却总是以幽默的方式拥抱她。江民的介入,父亲的破产,种种因素使得相爱的人不能相守,相守的人不能白头。在残酷的现实中,她与他能否破茧成蝶?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