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认识你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从而做到自知,明白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适合干什么等等,也就是要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
领导者贵有自知之明
每个人想认清自己是很难的,企业的领导者也不例外,是因为人有“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通病。
管理者若有自知之明,就能知是非,察事理,明清浊,正进退;就可减少行动的盲目性,正确对待输赢得失;就能心怀坦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就能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妄想;不盲目攀比,不自惭形秽。
这里举一个佛家故事加以说明。杀生是佛门大戒,但禅师们为了让弟子开悟,不惜破杀戒来启发学僧。
有一个学僧慕名而来,求见著名的智常禅师。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锄便斩。
学僧见此,不以为然地嘲讽道:“小僧久仰此地慈悲的风气。可到了这里来,却只看见一个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服气地问:“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愣了一下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做斩蛇的姿势。
学僧愈发奇怪了,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先不要管什么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地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我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所省悟。
对领导者来说,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因为,大凡领导者都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如果妄自菲薄,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则必然会意志消沉、方向迷失、缺乏斗志,更谈不上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圆满实现理想和目标。反之,如果自命清高、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也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往往是眼高手低,脱离实际,功败垂成,有时还可能酿成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给事业的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
“认识自己”,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改变自以为是的行为方式,突破心理的障碍,重新找回“真我”。对于领导者而言,认识自己的意义更加重大:一来,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帮助自己战胜自己,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二来,通过传递“认识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团队的成员战胜自己,克服团队身上的缺点。这不但有利于领导者把握己长,发挥优势,增强搞好工作的信心,还可以帮助领导者发现和弥补不足,完善自我,提高实力。
总之,领导者应该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清醒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白哪些事情是自己擅长的,哪些事情是自己办不到的。只有充分地自省,才能在各种复杂情况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在与同事或下属合作时,得到他人充分的信任。
领导者的自知之明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企业的领导者贵在有自知之明。领导者有了自知之明,自己的决策才有了保证,企业的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一个企业领导人如果不自知,怎么能对公司有全面的认识,怎么能总览全局呢?
现实中有很多企业的领导者由于没有自知之明,没有很好的认识现实中存在的状况,在商战中一败涂地。他们之所以在商场上栽跟头,就是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拒绝倾听经验丰富的前辈和下属的忠告,不去赢得那些实干人员的支持。他们忘记了,没有一个领袖能靠单枪匹马、单打独斗获得成功,领袖获得成功需要有忠心耿耿和士气高昂的追随者。
有个名叫托马斯·米德尔霍夫的人,曾任德国贝塔斯曼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他全身心地投入自己为该公司谋划的未来策略,从而忽略了公司的传统,结果失去了作为最大股东的公司的创建者家族的支持。1997年任首席执行官时,米德霍夫年仅44岁。他野心勃勃地想扩展贝塔斯曼股份公司的全球业务,并在2005年前将公司股票上市,但必须说服公司81岁的创始人莱因哈德·莫恩卖出其家族75%的股份。
在米德尔霍夫职业生涯的早期,他买入美国在线欧洲公司股份,然后在行情最高时把股份卖出,为贝塔斯曼股份公司净赚70亿美元。这使他成为莫恩先生跟前的红人。不过莫恩并不打算交出主要控制权。他和妻子莉兹都倾向于循序渐进地对公司进行改革,反对米德尔霍夫将主要精力放在大众传媒而非公司传统教育出版方面。贝塔斯曼股份公司最悠久的业务之一是出版学术刊物和课本的贝塔斯曼施普林格出版社,当米德尔霍夫在德国一家报纸上宣布他已经卖掉了这家出版社后,莫恩夫妇大为震怒。米德尔霍夫不久后被赶下台。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永远不要忽略你所在公司的文化和权力结构。
不管你的战略有多高明,没有老板的支持是不会成功的。
领导企业不要以自己为中心
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做事是很少以自己为中心的。太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者,容易忽视所有关于协作、尊重他人,担负责任和建立信誉的规则,这样的领导必将自食其果。
哈维·皮特,美国证券交易会前主席。他缺乏成为领导人的至关重要的素质:与不同选举人沟通并达成共识的能力。皮特在一上任就面临挑战。他给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股民当律师的经历,造成民主党人和其他要求严格监管的人士对他的不信任。
但是皮特没有努力赢得批评者的支持,也没有在证券交易委员会内部形成共识,或说服国会支持白宫关于公司管理的方案。相反,他丑态百出。2008年春天,他同证券交易会正在调查的公司管理层私下见面,结果引火烧身。其后,白宫官员得知他私下在国会游说,要求加薪并将其在证券委员会担任的职位提升为内阁成员。
让他上任仅15个月就失去权位的是,他让威廉·韦伯斯特出任一个新成立的会计行业监督委员会的负责人,却没有将这个选择通知白宫及其下属,而韦伯斯特本人因公司会计纠纷而受到审查,以确定这个问题是否使韦伯斯特失去资格。但他从来没有把他的决定告诉白宫官员和支持另一位人选的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委员们。他其实明白,作为一个管理机构的负责人,他的成功有赖于他与许多不同的派别谈判并达成妥协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