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感情煎熬之中,在十几年的教坛上,她一直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可事到临头,她能因为庇护儿子而去欺骗法庭吗?她能昧着良心去玷污做人的信条吗?
一
5年前的2月份,上海浦东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一个15岁的小女孩被一个18岁的男孩蹂躏而死。作案者很快被捕。预审期间;案犯的两个20岁出头的姐姐获知被害女孩的母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泼辣的农妇,她们害怕她找上门来“算账”,于是家里不敢住,只能在亲戚、朋友家里东躲西藏。即使这样,仍心有余悸,因为她们深知弟弟犯下的大罪,给对方造成的伤害是何等的可怕!
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捎来了口信,说她们家的门窗早已被这位农妇砸烂了。这使她们更觉害怕,弟弟犯下可恨的罪孽本就使她们感到无脸见人,现在又遇被害人的母亲如此蛮横,怎么办呢?她们只好流着苦涩的泪水,向远在新疆的父母求助了。
她们的母亲是位安分守己、为人师表的女教师,早年响应政府号召踏上了支边的列车,一去就是几十年。那年,国家政策宽松了,为了使儿女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她和丈夫商定把三个孩子送到他们原户籍地上海浦东新区一所学校就读。可是,女教师怎么也没想到无人管束的儿子犯下如此大案。接到女儿的长途电话后,她不顾病体毅然在师生们的搀扶下踏上了回沪的列车。
二
被害者的母亲与杀人犯的母亲第一次见面是在轮渡码头上。
当时,女教师正由两个女儿搀扶着踏上阔别30年的故土。是大女儿的一声惊叫使她抬起无力的头,只见一位头上缠着白布的农村妇女声嘶力竭地向她扑来,还没让女教师看清来者是谁,衣襟早已被这位妇女狠狠抓住,眼镜也被打碎在地。“还我女儿,还我女儿……”被害者的母亲第一次找到凶犯的家属;恨不得将满腔的愤怒全部宣泄在女教师的身上。
事实上,女教师事先有准备,在列车上她就想好了见到被害者家属要说的话,但此时突如其来的袭击,远比她想象的要厉害得多,根本不容许她有半句抚恤之语,她只能惊恐地招架,忍受着农村妇女的哭骂和拳脚。最后,她好不容易才脱身躲进一辆出租车内。当车子启动后,她抹去了满脸的泪血,回过头看见那位妇女还在车后哭闹追逐着。
开庭那天,法庭上,女教师作为旁听者看到了被告席上的儿子,她怎么也不相信,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会犯下如此罪行,她怎么也不相信,儿子小时候肉团团的小手如今会沾满罪恶的鲜血。
公诉人开始公诉,语言铿锵有力:被告人自从迷恋上黄色书刊后,对异性想入非非,以致把女孩骗人家中,让其服下大量安眠药,以达到他猥亵、蹂躏女孩的目的。更恶劣的是,在女孩口吐白沫、昏迷危险时,被告人不仅没有采取抢救措施,反而逃之夭夭……
此时,坐在另一旁的被害者的母亲以及亲属,个个怒目圆睁,几次跳起来欲冲向被告席,但都被法警挡了回去。在进行到法庭调查时,突然出现了疑问,原来被告人由于父母工作的变动,他的户口曾有多次迁移。根据户口簿记载,被告人作案时的年龄尚不满18岁,依法应予以从宽;但被告人学生证及其他证,件上记载的年龄比户口簿上的大1岁。当然,被告人在法庭上一口咬定自己犯罪时未满18岁。法庭不得不宣布暂时休庭。
三
可是,仅半小时后,又开庭了。
法庭继续就被告人的年龄进行调查。被告人的母亲作为证人发言了,可令被告人震惊的是,母亲在陈述中不但以一个教师的人格确定儿子犯罪时的年龄已满18周岁,而且严厉谴责了儿子的暴行,希望法庭依法公正判决。
这样的“证人”,让被告人惊惑不已,仅有的一根救命稻草被折断了,他不由睁大眼睛哀求道:“妈妈,救救你的儿子呀!”
原来,在休庭间隙,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法官找到了被告人的母亲,希望她能如实告知儿子的确切年龄。她当然最清楚儿子的实际年龄,只要她一句证词,很可能就会断送儿子的性命。如果她按户口登记的年龄说,虽不真实,但能保住儿子的性命。她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感情煎熬之中,在十几年的教坛上,她一直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可事到临头,她能因为庇护儿子而去欺骗法庭吗?她能昧着良心去玷污做人的信条吗?尤其是想到了儿子犯罪的残忍,女教师心中的砝码终于移向了法律。
被告人母亲的作证使旁听席上一阵骚动,人们被这位教师大义灭亲的凛然之气感动了,就连被害者的母亲也惊呆了,就在她和女教师目光撞击的那一瞬间,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骤然打消了原想在庭外报复殴打女教师的举动。因为,作为母亲,她知道在孩子生死攸关时作出这样的抉择需要忍受多大的痛苦!需要多大的勇气!
四
两个月后,有关部门考虑到女教师家庭的特殊情况,决定提前为她办理回沪手续,并安置女教师在浦东新区某学校任教师。此时,女教师的儿子已被判处无期徒刑。可是,当被害者的母亲知道凶手没有被判死刑后,又不甘心就此罢休,多次到女教师家里吵闹,女教师只能与女儿一起住在学校。一次,被害者的母亲又哭又闹地到了学校,学校老校长接待了她,并告诉她一些那个女教师的事。
许多学生家长知道她儿子在上海被判刑后,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上她的课,说她连自己的儿子都管教不好,还能教育人家的孩子吗?作为教师又是母亲的她,听了学校中大家的议论,一汪泪水久久地在深度眼镜片后打转。她不愿把自己的柔弱、伤痛流露出来,她要用坚强和真心说话。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她以自己儿子的犯罪作为案例教育学生,不要只注重文化的学习而忽视了品德的修养。尽管她身体虚弱,但又主动带起了毕业班。她说,她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危害,她要赎罪。
老校长还告诉受害者的母亲,儿子被判刑后女教师一度茶饭不进,痛苦欲绝,但在学生面前,她总是掩饰自己的病体而兢兢业业。
一旁的其他老师也告诉受害者的母亲,前段时期女教师又拖着病体走进了监狱。她希望服刑中的犯人不要辜负母爱,要早日重获新生……
老校长和老师们动之以情的叙述,又一次改变了受害者母亲的莽撞行为,她想起了那些曾呵护、教育过自己女儿的许许多多可敬的老师,她也想起了自己养育孩子的艰辛。她流泪叹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么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这么一位有爱心的母亲,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不孝作孽的儿子呢?”
五
这位农村妇女最后一次见到女教师是在女儿被害一周年的那天。这天,前来悼念死者的亲戚告诉她,自从女教师知道儿子杀人后一直吃素,尽管她患上了严重的肾炎,常常连一盆水也端不动,但她不听医嘱进补食疗。还有别的亲戚也在低声议论说有人看见女教师在家设过被害者的灵位,女教师常为儿子忏悔……这时,女教师在两个女孩儿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赶来了,她在被害者的遗像前痛哭不止。站在一旁的被害者母亲和许多妇女也陪着她一起流泪,其场面悲伤凄然,动人心魄。这天晚上,两位母亲第一次坐在了一起,谈了许多许多,哭了很久很久。
就在两位母亲相见相知的第二年年初,女教师的肾炎恶化成尿毒症,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她想再为被害者的母亲分解一份悲恸,为儿子赎一份罪,虽然她躺在病床上已难以直起腰,却强忍着剧痛,给被害者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她对同为母亲的她说,她要走了,但在九泉之下,她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女儿的。
那位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看完这封信后,再也坐不住了,她赶往市区,急于要探望这位与她有着纷乱恩仇情结的人民教师。
那天,农村妇女在市区的街道上,四处打听医院的地址,几经周折,她终于找到了市东区的那家医院。可是,当她走进女教师的病房时,已是人去床空,床柜上只有女教师留下的几本书。
石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