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差别和比较的产物,是一种内心情绪体验。嫉妒是因他人的地位比自己高而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
青少年一方面由于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的扩大,置身于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由此而导致的优越地位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的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也可能由于这种差别和比较使人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形成心理不平衡。基于此想平衡这种心理,然而却采取消极的行为方式。
1.青少年嫉妒心理的表现。
(1)学习、工作。学业优秀、人际交往能力强、工作出色的人往往成为嫉妒的对象。
(2)爱情。爱情是青少年开始接触的一个问题。爱情本是一种美好的情愫,然而却容易把双方烧得头脑发昏,走向嫉妒的极端。可以这样说,爱情与嫉妒是一对双胞胎。轻微的嫉妒可以促进爱情,一旦妒火过盛,则容易把爱情之花烧枯萎,甚至导致杀人或自杀的严重后果。
(3)才貌。才貌是指天生的智慧及外貌。优秀的才能和俊美的容貌容易使人得到幸福和成功,而才貌较差者由于天生的弱势,不如才貌较好者便会产生嫉妒心理。
2.嫉妒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1)程度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人的不易觉察的潜意识中,如自己与某同学相处很好,对于他的优势、成绩等有一种酸涩的感觉,但并不会因此去攻击他人。
(2)较深的嫉妒。强度较浅的嫉妒慢慢就会发展成较深的嫉妒。此时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抑,而是由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开始表现出行动。如对被嫉妒者作间接或直接的讽刺、疏远自己嫉妒的对象,耍小手腕等,严重的还有攻击、中伤他人等,目的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嫉妒发展到这个层次,就需要及时控制了。
(3)强烈的嫉妒。嫉妒者此时已丧失理智。向对方作正面的直接的攻击,希望置别人于死地而后快,人的嫉妒心理已经是一种变态心理。表现为猖狂进攻、自杀、他杀等。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
3.学会理智处理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如果严重泛滥,甚至会导致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后果,青少年应学会理智地处理嫉妒心理,客观而冷静地看待自己和人生。
(1)正确地看待人生价值。
(2)正确认识自我优势而不仅仅看到别人的优势。
(3)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
(4)和同学密切交往,加深对被嫉妒者的理解。
(二)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时,才称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卑感是产生自我封闭的根源。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贬抑性的评价如:“你太笨了”、“饭桶”等可能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
1.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人的自卑心理来自消极的心理暗示。其表现在:
(1)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现实交往受挫,产生消极反应的结果。
(2)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引起消极的自我暗示。
(3)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
(4)性格与气质自我评价失衡带来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的青少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来招人注意,借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是不足取的。
2.积极的补偿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客观的标准和要求对待失败。
(2)放下包袱、奋发图强、以勤补拙,通过努力补偿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取得成绩,成功能增强自信。
(3)客观分析个人、主客观条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所长,不断提高要求。不勉强做力所不及的事。
(三)孤独心理。
又称闭锁心理,把因此而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1.青少年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1)独立意识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越来越强。
(2)自我意识的发展。由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隐私和某些方面会被人窥视,于是便小心谨慎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不愿与外人交流,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
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社会赋予青少年的角色一下子增多了:不仅要作为子女,还要当学生;在同学中想成为被接纳和善爱的人;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对青少年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青少年又想表现得独立和成熟,于是一方面特别需要和别人探讨和交流,一方面又不愿意敞开心扉,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严重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更为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悲观厌世轻生的念头。所以,青少年应学会打破心理闭锁,消除孤独感。
2.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释放自我、真诚、坦率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2)尽量缩小与同代伙伴之间的差异。
(3)增进与长辈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朋友,遇到不能排遣的心理问题及时与父母沟通。
(4)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5)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恋爱观、婚姻观。
(6)理性地看待孤独,并有意识地用一些方法排解孤独。
(四)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个别青少年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老师、家长、同学“顶牛”、“对着干”,处处显着与众不同。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其中认知是基础,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情感是人们在心理上对信息内容认知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和烦恼、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行为意向即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遵纪守则则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方面,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处于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他们不能随着生理成熟立即进入成人世界,而是处于从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所谓的“边缘人”的不稳定状态。有时社会、家庭以“成人”对待他们,给予信赖,有时又像照顾“孩子”一样对他们处处呵护,这使他们总处于矛盾状态。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委靡等。逆反心理的加深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发展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制和防治其发生。
(1)重视复杂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
(2)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
(3)改善教育机制。
(4)净化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五)挫折心理。
青少年怀抱着许许多多的幻想、希望,为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作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性地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也可称为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
挫折、失败和逆境会给青少年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挫折感在青少年发展时期表现较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常常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对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导致青少年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大略可划分为两类:
(1)客观矛盾是导致青少年挫折心理的主要原因。
(2)个性不完善也是导致青少年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
(六)青春期焦虑症。
焦虑症即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其焦虑和惊恐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不安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称。
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危险或灾难、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解决,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促发焦虑反应。过度而经常的焦虑就成了神经性的焦虑症。
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体的发育加快,身心变化处于一个转折点。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的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一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诸如女孩子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抬头、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的追悔自责等,这些都将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带来很大影响。有些青少年会因为好奇和不理解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和烦恼心理,还可能伴发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心慌气短、神经过敏、情绪不稳、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患者常因此而去医院求诊,而经反复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类病症在精神科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青春期焦虑症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还会诱发神经衰弱症,因此必须及时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通常是以心理治疗为主,也可以去心理门诊,必要时应配合药物治疗。
(七)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有关研究指出癔症患者的特点有:幼稚,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有非分之想,容易把幻想当成现实;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过于重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照顾,常以过分做作或夸张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
精神因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癔症的主要因素。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怪异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
(1)过度的情绪前段时间与易变性。
(2)高度的受暗示性。
(3)过度的自我显示心理。
癔症通常发病很急,一旦发病,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及治疗,一般可以迅速恢复。
(八)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长期过度紧张而造成大脑的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失调。负性情绪,如恐惧、悲伤、抑郁等是本症常见的原因。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常会感到头晕、头痛、入睡困难、失眠、多梦、精力不足,脑力迟钝,困倦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健忘、做事丢三落四,易激动、自制力差等多发生在青少年求学与就业时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发病率远比其他人群高。这类患者往往忧虑过多,学业、职业、前途、名誉、地位、婚恋等问题常过重的在脑海里占据。对自己的状态即“病态”有心理负担,总爱陈述自己的病痛之苦。如果有人劝阻其摆脱精神压力时,会觉得别人不理解他,不同情他,内心很委屈。
青少年如果患上神经衰弱症极易疲劳,因此感到一天到晚精力疲乏,学习与工作效率很低。注意力难以集中,头昏脑涨,记忆力下降,容易激怒,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生强烈情绪反应。
神经衰弱症的心理调适与治疗应以预防为主,改变不良习惯,加强锻炼,生活宁静而有规律。对于睡眠习惯不好的,要听从父母或老师的建议和指导,进行自我纠正。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正确认识这种疾病的本质和发病原因,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转变消极情绪,用阳光的心态看问题、看世界,才能逐渐改变神经衰弱的症状。
对于真正的失眠性神经衰弱,可适当辅以药物治疗。
(九)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又称见人恐惧症,青少年男女很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症。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青少年一到与人交往时,如找人交谈,或者与别人打交道,就出现了恐惧反应。往往表现出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紧张、颤抖,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严重者甚至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甚至造成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兴奋性晕厥并发症,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妨碍。
社交恐惧症害怕的对象主要是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他们在公共场合把注意力过于放在周围的环境上,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关注,总担心自己出现错误而被别人嘲笑,总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
社交恐惧症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制约)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的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持续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于是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刺激情境时,便会旧病发作,心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在社会交往中感受到的体验。如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和深化,就会导致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心理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很快就可以治愈。
(1)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心。有了足够的自信就会在与人交往中消除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
(2)改善自己的性格。锻炼外向、善谈、爱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性格。
(3)转移刺激。即暂时转移引起社交恐惧症的外界刺激。由于外界刺激在一段时间内消失,其条件反射在头脑中的痕迹就会逐渐淡漠,有时还可消除。
(十)饮酒心理。
青少年噬烟酒的坏习惯和心理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其主要成因还在于生活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抵御能力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开始饮酒以及后来持续的吸烟行为并不是他们不明白饮酒有害健康,而是由于特定时期的特殊心理造成的。青少年产生吸烟饮酒的心理原因一般表现为:
(1)从众心理产生的模仿他人的行为。
(2)好奇和寻求刺激。
(3)认为是社交需要。
(4)逆反心理,越受到阻挠和劝阻越去做。
(5)侥幸心理,认为即使一两次也无妨,日久积累就成了一种心理依赖。
(6)寻求解脱。
(7)认为吸烟饮酒可作为社交“工具”。
因此说青少年吸烟、饮酒习惯,是一种不适应的行为模式。以后为了满足其心理或生理的依赖,这种依赖被沿袭下来。家庭和年长者的行为习惯,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刻。
青少年如果过度饮酒,会严重损害正在发育中的身体,甚至吸烟饮酒,还会引起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如果形成长期依赖,会对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十一)自杀心理。
青少年一旦产生焦虑,不能把握自己,没有安全感,遇到问题就能闷在心里,成为自杀的隐患。自杀,成为青少年的主要死因。
自杀是一个人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极限,对“面临”的事态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唯一的、最后的“保护”的手段。自杀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青少年自杀行为与性格类型有一定关联,性格倾向于内倾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沉静、谨慎、多思、孤僻、反应缓慢、适应环境困难。内倾型人格影响自杀的因素较为明显。
自杀不仅取决于内部因素(如个性、模仿心理等),还取决于个体行为的外在因素,即外界环境带有某些共性的社会思潮及道德标准。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通常有:
(1)失败。这类自杀者自尊心较强,家庭、父母期望值较高,因此自我估计不足,一旦遭遇挫折,便感觉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加之受挫后父母不理解、外人讥讽嘲笑等,自尊心受到伤害后,往往走上绝路。
(2)家庭缺损、家庭不和睦有时会导致青少年缺少应有的温暖,甚至得不到爱,造成心情沮丧,无安全感。
(3)精神障碍。因精神疾患而产生的自杀行为中,抑郁症表现得最为密切,精神障碍也会导致自杀的危险性提高。其一般表现为:患者情绪低落、学习工作效率低、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不时产生轻生意念等。严重抑郁症者,自杀率约为10%~15%。因此,在青少年中如发现抑郁症倾向,应及时疏导,可减少或预防自杀行为。但抑郁症状一般比较隐蔽,轻度患者一般生活正常,并不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表现和体验,及早发现,并给予高度的重视。
(4)从众心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青少年团伙,为首者一念之下,其他成员极易计从,盲目从众自杀。
自杀是一种“卑贱的勇敢”(黑格尔语),是一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愚蠢行为。这需要家庭、社会及各方面齐心努力积极关爱青少年的成长,做到预防在先。
(十二)犯罪心理。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熏染,加上教育失当,青少年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认为具有反社会人格的青少年通常有犯罪行为,但此处所谓犯罪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犯罪。青少年犯罪者严重偏离了文化和社会的准则,所以应把青少年(未成年)犯罪看做是对社会安定的严重挑战。
青少年犯罪有一个过程,在他们接触到某些语言、人物、景物使器官受到刺激而形成犯罪心理,遇到适当的机会和条件即发生犯罪行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心理品质的变化。他们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越来越突出。通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经常说谎;行为粗鲁,出言不逊;狂妄自大,虚荣心膨胀。
(2)心理倾向变化。这主要表现为追求物质享受,片面地追求外表美,欣赏低级下流的文艺作品,不正常地、狂热地追求异性等。
(3)行为上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不断发生各种错误,不听旁人劝阻屡教不改。
具有上述个性的心理品质、心理倾向与行为表现并不等于都是犯罪的心理先兆,但是这些不良的心理与行为表现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犯罪。因此,发现青少年这些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时,要及时地采取正确的教育,防止犯罪心理先兆发展成为犯罪心理特点。
(十三)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
性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是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由于现今的性教育存在的误区和盲点,导致有些青少年错误地认为“性是不好的”、“对异性长辈出现性幻想是可耻的”、“手淫对身体是有害的”等,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通过对各种神经质症的深入研究,由错误的性观念而引起的对手淫、性幻想等的严厉的自我惩罚(心理的或生理的)是导致产生神经质症状发生的心理温床的重要原因之一。男孩对手淫、遗精、性梦的错误认识,女孩对月经、性幻想、自己体相的消极认知和评价,偷看黄色录像,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青少年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改变对性的态度应是人生心理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净化社会风气,改善社会环境,学校积极开展性心理教育和性生理教育,组织各种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高尚情操。家长应改变传统观念,对孩子从早期开始进行健康的性教育,在生活中注重性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对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发现孩子有明显的性烦恼和性困惑,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科学加以引导和教育,必要时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免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十四)学习压力。
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现实的教育中有些青少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这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压力常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只注重考试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社会、甚至个别学校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咨询的常见问题。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中考、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表现得更为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因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有极个别甚至消极自杀。我们应从全社会各方面呼吁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减压,让青少年在愉快而自信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十五)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受到挫折。多数学生认为与老师、同学、异性相处非常困难。“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我!”“我们班的女生都不理我,我该怎么办”类似的心理占了大多数。家长、教师或心理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青少年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遇到不如意的事,一要积极看待,把它当做成长中的一次有趣的体验;二要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会发现自己也不会把别人的一个小小的错误记在心里,就给那个人一个不好的评价。要学会忘记,忘记那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不要妨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努力增强自信心,并找机会多与他人交往,在交往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人际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十六)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
青少年期虽然身心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不知不觉地沾染上了。现在有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或上网而不能自拔,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因交损友甚至走向吸毒、偷窃等违法犯罪之路。另外,具有行为问题(如反社会行为、家庭内暴力、出走、自杀等)的青少年,通常遭到过多的批评、指责,他们对成年人几乎都充满敌意和不信任,往往较难纠正。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