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5900000001

第1章 绪章 历法岁时

寒来暑往时序如流春去秋来岁月不居。随着时节更替循环周始人们把全年划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以序农事于是就有了张弛相继人情流转:或春节之拜年而元宵之观灯或清明之缅怀而端午之驱邪又或七夕。

清吴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乞巧、中元祭鬼更有中秋之望月、重九而登高。应天时、就人和岁岁年年、朝朝暮暮宛成风俗。

然而这些节日由何而来?又孰先孰后?其间种种奥妙实在是耐人寻味。我们不妨探古寻幽、格致常识物理、网罗轶闻趣事齿颐流香之余亦可谓赏心乐事。

一般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按阴历划定的而节气则是按阳历划定的为使读者知晓节日、节气的来龙去脉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历法知识。

历法与历书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而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叫“历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清代皇家使用的历书不仅载有农时节气还有迷信“宜忌”后被民间广泛使用所以被称为“皇历”。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

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的零碎性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协调朔望月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阴历”简称“阴历”;侧重协调回归年和历年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问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一个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

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在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上根据月亮的朔望月每12个月算做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远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定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定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近似球形的自己不会发光在同一个时间里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面就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由于接受不到太阳的光照就是黑夜。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地交替循环。

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的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点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也就是用民间的12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对应如下表:

阳历、阴历、农历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依据的历法。

目前通用的公历即是阳历的一种由另一种阳历—儒略历修订而成。公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累积4年多出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一闰年。但是4年加1天比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公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倍时能被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公元1600年、20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而2100年、2200年、2300年就不能作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定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3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法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更科学。

现在所用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已经使用了。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才将其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定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059……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的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制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的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能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基本上是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是354.3667天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短11天左右。这样每隔三年就要比12个朔望月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三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但三年一闰还剩下三四天仍不精确于是采用五年两闰法。但五年两闰又多了四五天于是用八年三闰来补救但八年三闰又少了两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反复观测天象和实践检验终于定出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十九年之间设七个闰月。公历十九年是69396018天农历十九年(含七个闰月)是6939691天因此两种历法之间只差2小时左右可以说是比较精确的了。还应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创造性地提出了在391年中设144个闰月的闰法这就更精确了。

农历闰月的安置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处理。大致上在西汉初期以前都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例如汉初把九月作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那时的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后九月”。到了后来随着历法的逐步精密安置闰月的方法也有了新规定这就是把不包含有中气的月份作为上一个月的闰月。这个置闰规则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公元1949~2020年农历闰月表

1949闰七月1952闰五月1955闰三月

1957闰八月1960闰六月1963闰四月

1966闰三月1968闰七月1971闰五月

1974闰四月1976闰八月1979闰六月

1982闰四月1984闰十月1987闰六月

1990闰五月1993闰三月1995闰八月

1998闰五月2001闰四月2004闰二月

2006闰七月2009闰五月2012闰四月

2014闰九月2017闰六月2020闰四月

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

五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梅月;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聪慧的古人就发现太阳除东升西落外,每天在天顶的位置都一直在变化在一年中要走一个来回于是就有了太阳南至、太阳北至的概念。随后古人研究了每月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并且研究了天气、植物特别是庄稼的生长规律同大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它们之间的规律进而把一年的时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的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早在战国后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虽然只占二十四节气中的一少半但却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明确地标示出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时间推演到了淮南子著《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因此《淮南子》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

经考古学家考证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又有人研究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该书中就早有八节气、二十四节气的记载。这些记载主要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并且每个节气都与农业挂钩将每个节气在农事上该如何行动表述得十分清楚结合得十分密切。可见当时的人民就已经可以从八节气、二十四节气上掌握季节的变化并且由此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了。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记忆方便把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一个字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物候的发展所以虽然这些规律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这些规律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受到广大农民喜爱。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

很多人都认为二十四节气既然是我国特有的时间划分那么每年节气的日子一定和某个农历时间有关其实并非如此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根据阳历划分的。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经过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彼此相等的段落换句话说就是把黄道分成二十四个等份。我们知道黄道上也和地球上的经纬度类似也有经度的概念称为“黄经”黄道上的二十四等份每份占黄经15度。地球是在匀速转动所以太阳通过每等份的时间相等这样在公历上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都差不太多一般来说上半年在每月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则在每月8日、23日前后。我们用一句口诀来记忆:

上半年来六、二十一,下半年来八、二十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以下是二十四节气相关资料一览表:太阳每年在公历3月21日通过春分点黄经为零度。以后每运行15度即为一个节气。在农历中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随着北斗星斗柄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我们知道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指向北极星这个指向称为“斗纲”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斗纲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例如正月时斗纲指向寅于是黄昏时杓星指寅、半夜衡星指寅、白天魁星指寅;再如二月时斗纲指向卯则黄昏时杓星指卯、半夜衡星指卯、白天魁星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从节气的含意可知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即:

1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这八个节气也是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们标明了节气的划分点。

2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这五个节气表明温度在一年之间的变化。

3 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这七个节气表明降水量在一年之间的变化。

4 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这四个节气从农事角度出发表明农事活动在一年之间的变化。

同类推荐
  •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本书研讨了生肖鼠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老子

    老子

    本书包括道经、德经两部分。介绍了道家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主张,并对其进行精要翻译。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热门推荐
  • 锦瑟丝弦几波澜

    锦瑟丝弦几波澜

    一不小心在门口捡了个人,想不到却因此丢了魂。相随奔波江湖,遇皇家繁琐,却无心争权?那就隐居世外,且看红尘。不论遇到任何事,只要知道彼此还在就好。温馨文,无误会,没有太多的大风大浪,只有细水长流的日常。
  • 转角爱的波折

    转角爱的波折

    她的身份是私生子,他的身份却是夜家的天之骄子,她陪着死党进了讨厌的那个人的学校——艾斯顿学院,在开学第一天和他发生了矛盾,而他的身边有着一个女孩,他不停的靠近她,而她的身份却在他的不断靠近下公之于众,他们会产生怎样的火花。精彩片段:夜凌璇睁着无辜的大眼睛抬头看着夜凌希“哥,她就是我昨晚说的那个姐姐。”“那昨晚我说的话就不算数了。”他才不会傻到把自己的媳妇让给别人,包括自己的弟弟!夜凌希拉着夜凌璇的衣领往回走。而一旁的那个人却听的明明糊糊的,就感觉自己有一种自己是一件商品被抢来抢去的。
  • 选择岔路

    选择岔路

    宋柯在高中时期遇到了这一生的克星。在感情懵懂的年龄里,跟随着自己的心做了许多选择。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题都有正确的答案。宋柯做了选择,贺杨因为宋柯的选择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可是宋柯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起起伏伏,终究没有随着自己的选择去往希望的方向。谁的人生不是一场选择!谁的人生不走岔路!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五方洗尘录

    五方洗尘录

    重生竟然拥有前世的记忆,出身大宗族,实力却无法精进。在神州历练闯荡,慢慢揭开自己身世的秘密,是黄粱一梦!还是另有玄机,一切的一切!都故事中一一展开。
  • 绝世皇后倾天下

    绝世皇后倾天下

    千年之前,彼此是彼此的仇人。亦或者……初恋“如果,我不是凤家嫡女,你不是凤家的仇人该多好……或许我们就能在一起,白头偕老。”轮回之中,冥冥之中自有意。再见,彼此又对彼此倾心。“这一次,我不会再放手,永远不会!”(ps:文笔不好,请多担待)
  • 准圣归来

    准圣归来

    作为人教二弟子,圣人之下第一人,经历天地破碎,我只愿看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做一平凡快乐的小农民!
  • 帝焱焚天

    帝焱焚天

    御兽大陆,神兽为尊。龙凤血脉,逆天灭神。高校屌丝,命运更改。无尽帝焱,焚地破天。
  • 龙城传

    龙城传

    魔法族,原本和平祥和,魔法族至宝天地玄光剑出鞘,千年前的封印被毁,魔法族陷入一场混战之中,龙城等人肩负保护魔法族的重任,寻找天地玄光剑,才知……
  • 无限世界之复活

    无限世界之复活

    无限的任务、无尽的杀戮,不为天下,只为了寻找那已经失去的温暖。生死之间,从未言弃,因为心中的那片绿洲还未青草丛生,花香满溢。PS:我真的不太擅长写简介,但我会讲故事,不信你进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