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长久沿袭的观念是:做人,少说话为妙。支持这种观念的是一种谬论,即话说得少的人,事做得多;而话多的人,必然的结果是做事少了。这里似乎还带有某种逻辑,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总是那么多,用于说话的精力多了,用来做事的精力就少了。因此,西方有“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的说法;而中国则有孔子给我们的警句“巧言令色,鲜矣仁”。共同的结论是少说话。
然而,现在恰恰相反,整个时代在向一个交流和传播日渐发达的规范化社会转变,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生存的人,如何能少说话?
现代人逐渐明确的一个观念正是要多说话,如果你因为以前的人所面临的社会关系简单清晰,人们按照人所共知的原则做事,所以一般都不喜欢多说话,彼此缺乏思想的沟通,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也不会解释过多。他们认为一切靠自己的观察就够了,一个静穆的观察者天长日久会自以为是,因为他的意见从来没被发现有错误,没有人与他交流,指出他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如彼此之间意见不合,必然会是己而非人,完全不自我检讨,这是造成以前人们互不理解的原因。
现代人需要通过说话而使彼此理解,但是物极必反,仅仅是多说话,为说话而说话,同样不能达到理解。如此看来,理解真是艰难,那如何才能做到说服与理解呢?
必须明确的是,说服的力量不仅来自于说话的数量,即说多了,还是说少了;更要讲究说话的质量,即追求一种直达对方内心的亲切柔和与必然,亲切柔“说服”的行为关系到两个主体——说服者与被说服者。首先必须达成的是两者之间礼仪上的默契,不要急于进入主题。比如,连什么时候应该与对方握一下手都不知道,当然就谈不上说服了。如果没有说服对方,那表明双方各执一端,无法沟通,更应做疏导;而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而焦急和愤怒,那么结果是:你非但没有说服对方,而且表现出你的无知与愚蠢。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都喜欢作为一个说服者而不是被说服者,好像一旦被人说服,自己就接受了他人的控制,失去了一种自主性,因而显得不光彩。
但人际间的交往是一个网络,人与人之间互为利用、控制,而且是有得有失的。上述情形,如果加入一种利益因素,那就比较自然了。比如,被说服者以赢得一种利益为条件而让对方说服,他就会比较心安理得。但关键是你要明确各自的利益目标,连自己是大多数的说服行为都是互利的。你可能因被说服而失去了一种物质利益,但你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比如:你可能会为自己的大度而满足,而这种大度又能证明你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有;另一种可能是你因为被说服而牺牲了精神的自主性,但你会得到物质上的利益,进而能使你感到自己的精明;还有的可能是你因为被说服而失去了一种近期利益,但你获得了一种长远利益……说服,正是建立在这种交换的基础上的。明确这一点,你就能找到一种制衡的最优方式,而制衡是最好的说服。
因此,笔者特将卡耐基的心理战术、哲学和理念适时运用于此书中。使它在你手里自由发挥,这正是本书能为你提供的资料。如果你是一个善学善用的人,你将会把这里所学到的技巧施用于各个方面,从而有一种难以预料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