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对狼的定义是:一种野兽,形状很像狗,耳直立,尾下垂,毛黄灰色,颊有白斑,性狡猾凶狠,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在主流的文化中,狼的形象都是不良的,例如:大恶狼、色狼、狼心狗肺等不好的名词,就连童话故事里的坏蛋角色,也都少不了狼的出现。也许,人类对狼的传统看法太极端。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些关于狼的不良印象的叙述者,是生活在与狼关系更紧密,经常生活在狼的威胁之下的人。而今天的我们,推崇狼文化,却与真正的狼几乎没有接触,对狼几乎没有太多了解。
狼孤傲冷漠。人类用暴力和温柔,几乎驯服了一切,除了狼这个桀骜不驯的生灵。在人类的认识中,狼自由傲气、天生野性、无拘无束、桀骜不驯。正是因为这样,与狼同种的狗被人信任,而能力出众的狼因为自己的桀骜不驯,没有谁敢信任它。
狼的本能,决定狼与人的分道扬镳
千百年来,狼和羊的争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后来人类把羊作为自己的财产圈养起来,为了防范狼的靠近,还养了许多凶悍的猎狗当作羊的警卫,将狼与羊的战斗,变为了狼和狗的战斗。在每次争战中,双方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甚至流血牺牲。特别是对于狼,所付出的代价非常大,如果得不到羊,就会被饿死;想要得到羊,却又不得不付出血的代价。这种局面长期下去,一定会影响到狼类的繁衍。
后来狼族一致表决,要把谈判作为最后的赌注。狼族要与羊和狗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谈判。
于是狼和羊之间就缔结了双方有史以来首次和平协定。不久它们就签了字,也交换了用来保证现在与未来和平的人质。依照和平约定,狼族没有再跑出去侵害羊群,所有羊都能进入前所未有的平和的睡眠中。没有值班守夜的狗,也能享受安详的夜晚,大家对狼渐渐丧失了警惕性。
潜入森林深处的狼,在缔结协定之后,都在做什么呢?不袭击羊,在猎物稀少的森林里,到底靠什么维生呢?原来狼族把当人质的小羊养得肥嘟嘟的,然后就把它们一只只吃掉。当然狼族非常谨慎,避免让事情泄漏出去。它们之所以会不出森林一步,也是害怕事情会露馅。
机会终于来了,一年之后,被收为人质、安分守己的小狼露出了利牙。它们曾经和狗一样吃得饱饱地长大,现在已经变成威猛的狼。它们身为狼族,不曾片刻忘记父母的嘱托。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这批被猎狗养大的狼,先是杀死了猎狗,然后与群狼一起袭击了羊群。
上述故事里,狼始终是狼,它改变不了自己的本性。这样一来,养狼的人怎么可能对狼放心。这是从狼性角度说明了狼的不可靠,我们还可以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角度说明狼与人之间必然的冲突。
在生活与狼有着密切关系的美国印第安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人与狼之间的古老传说:
从前有一天,最早的人类发现其他动物都有同伴为伍,唯独自己是孤零零的,于是他向造物主问道:“为什么只有我孤单呢?”
造物主回答:“那么就赐予你能与你一同行走,说话和嬉戏的生物吧!”
于是,神把狼赐给了人类,并对他们说:“你们彼此成了兄弟,应该相互扶持,前往世界各地。”
人类和狼遵照指示行事后,又回到了造物主跟前,造物主又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各走各的路,但双方的遭遇也许大同小异,你们会使遇见你们的人感到害怕或心生敬畏或被他们所误解。”于是,人类和狼便各自启程,各自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活到了现在。
这个古老的印第安传说述说了人与狼本来有着一家人般的亲密关系,日后才各奔东西。事实上,人类最忠心的朋友——狗,就是狼的后代,人与狼似乎注定要交会在一起。第一次碰面大约发生在一万五千年前,人类或许就是从成群狩猎的狼群中学到了社会团结的意义。然而,当人类进入农耕与畜牧社会后,人和狼的竞争便开始展开,人类所需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原先属于狼的地盘便成为人类争夺的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狼已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大障碍。
于是,狼成为人的敌人,人与狼的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19世纪美国西部,体形硕大、机警勇猛的灰狼成群地奔驰在大草原上,以野牛为食。当地的印第安人称它们为“具有激烈性格的野牛猎者”,更对其卓越的狩猎能力怀着深深的敬畏。
然而,在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者眼中,狼群却有如恶魔的化身,每一声狼嚎,总让人胆战心惊。对北美印第安人来说,那种如同电影《与狼共舞》所展现的与狼保持亦敌亦友的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他们与狼群共同生活了数千年,互相敬畏,和平共存,微妙地维持着土地上的生态。但自从白人移民者入侵之后,白人开始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首当其冲的便是狼群,移民者对狼群恨之入骨,非要将其铲除干净,于是移民者与狼展开了战争。狼的厄运也从此开始。聪明的移民者以狼的食物做下手的对象,1870~1880年间,移民者开始以掺杂着毒药的野牛尸体做诱饵,毒杀狼群,再机警的狼也会有上当的时候,无数只狼误食毒药,痛苦而亡。
人与狼的战争是由双方本性决定的。狼这种追求独立、桀骜不驯,对其他物种只讲竞争,不言合作的本能,让它天然地与人疏离。人的扩张与狼的捕猎之间必然出现冲突,人与狼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敌人”。
在职场,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老板就像前面的“人”,时刻想着自主创业的员工就是“狼”。“人”如果不能控制狼,让它离开是正常的选择。“狼”也是注定要离开的,但是它总不愿空手而走,学习公司经验是可以接受的,可挪用公司资源,占用公司财产,甚至挖走公司客户、渠道,直接在公司躯体上与公司竞争,就不可原谅了。这样,战争也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哪个领导愿意培养与自己竞争的“狼”
人类与狼的战争,表现在职场上,可以类比为老板与奉行狼道的下属的分歧与冲突。下属对独立自主的过度重视往往与领导的权威形成冲突。有时候,员工要求职务本身的自主权,这是狗道,领导者可以通过合理分权、放权来实现。如果下属对权力过度渴望,对自主要求过高,那么就是狼道了。
S公司这几年一直是某医疗设备公司北方区的总经销。在过去的一年,销售业绩翻了一番。S公司不但获得了不错的返点奖励,而且得到厂商更为优惠的销售政策。为此该公司老板张总制定新的计划,准备今年销售再次翻番。不但如此,张总还计划将自己的竞争对手彻底地赶出这个市场,让S公司品牌牢固占据该市场第一位。
然而就在此时,张总手下的几位中层经理接二连三地提出辞呈,而且业绩最好的北京地区的王经理首先提出辞职。一直以来,张总都非常重视王经理,将他由一个普通的业务员提拔到今天授予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且年终的红包也属他的最鼓,并且还有意将他培养成为自己的左右手。现在他为什么突然辞职呢?尽管苦口婆心地挽留,但王经理去意已决,最后答应再坚持一周,完成交接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张总又遭遇了更为头痛的事情。本想让比较熟悉北京市场业务情况的培训部的张经理接替王经理的位置,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王经理提出辞呈的第三天他也突然提出了辞呈,理由是自己要去充电学习,并且去意坚决。对于张经理的辞职,张总曾试探问是否要做一下薪金调整,却被一口回绝。
张总承认张经理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业绩翻番与他的有效培训是分不开的。是奖金给得太少还是平常重视不够,张总一直也没有找到头绪。此后,负责河北、山西的销售经理以及几位销售代表也分别提出辞职。更有销售业绩一直不错的安徽销售业务代表小黄竟然公开找他谈话,对他的政策以及他本人的为人公开指出批评,然后扔下辞呈转身离去……
张总困惑了。张总无论如何也想不清楚这些人为什么会同时离开他?自己用心对待,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没有多久,他了解到这些离他而去的人竟然在竞争对手的资助下自己开公司了……
张总顷刻之间好像被击垮了一般。自己白手起家至今天,在各种竞争中都没有低过头,但这次被自己视为骨干的人公然集体投靠对方公司!先不说计划无法执行、业绩受挫,就是自己的面子、自尊也可暂时抛到一边,最无法忍受的是那些没有离开的员工个个脸上布满阴云,经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张总认为自己对核心员工已经非常好,除了在大会小会上口头表扬外,福利上也特别“照顾”。有时,为了“讨好”这些员工,甚至会违反常规给予一些特权。他一直都没有察觉到异样,直到整件事翻出来。现在他开始怀疑这些员工平日在自己面前所说的有多少是真的,自己还可以再相信什么人。
张总困惑于自己还能信任什么人。像张总这样自己培养出走狼道的下属并不少见。对那些推崇狼道的下属,公司更忌讳的是他们不能安心工作,干一段时间就想跳槽,离职创业等。他的经验、技能、知识可以培养,但是对一个企业的忠诚是公司最看重的。狼文化的结果是,现在的员工缺少被领导的能力。我们习惯了争第一,习惯了领导别人,习惯了强烈的自尊心,于是,我们就无法做一个合格的下属。由此,狼成为主流,而每一个自主创业的狼又怎么找到忠诚的狗为自己服务呢?
狗受重视,首先就是因为它的忠诚。忠诚是一个美好的品质,是任何生灵获得他人信任与重用的基本前提。“只要真诚待人,就会从对方那里得到信任和赞赏。”但是,有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口头上说想得到员工的信任和赞赏,但却经常挫伤老实本分的员工的积极性。现实中,领导者往往只注意给多次聘请才得来的员工高薪,尽力挽留那些威胁说要跳槽的人,而对于忠心之士却缺乏鼓励。这样只会舍本逐末,降低组织的士气。所以,领导者应该注意为忠诚度较高的员工提供稳定与安全的工作,支持他们继续接受教育,进行自我发展,日本有很多公司实施终身雇佣制度,虽然此种做法优劣各有评说,但其倡导的那种奖励组织忠诚之士的观点值得领导者借鉴。
由于狼道成为舆论上的主流,大家好像一味只看到狼的好处,反而忘记了狼的独立自主、孤傲不逊,不仅会针对与它为敌的人,同样会针对与它为善的人。大家都知道“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有一位叫东郭先生的书生,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腐。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到一个叫“中山国”的地方去谋求官职。突然,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说:“先生,我现在正被一位猎人追赶,猎人用箭射中了我,差点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会好好报答您的。”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不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发现狼不见了,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东郭先生说:“我没有看见狼,这里岔路多,狼也许从别的路上逃走了。”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别的方向追去了。狼在书袋里听得猎人的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央求东郭先生说:“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让我逃生吧。”仁慈的东郭先生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把狼放了出来。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吧。”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徒手同狼搏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忘恩负义”。正在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装进了口袋里。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说罢,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东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谢农民及时救了他的命。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东郭先生”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即使狼能力再强,精神再好,谁会信任桀骜的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