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情趣与心灵之美不可分。
——英济慈
优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内心的一种修养,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优雅不是指长相俊美漂亮、衣着华贵,它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与外在形象的完美结合。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一个人的富有,优雅则可以显示一个人的趣味。”
优雅是一种成熟,一种超然的淡定。一个优雅的人,浑身散发出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摄人心魄的魅力。当然了,优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它具有人性的温暖,同时也充分显示人性的弱点。
优雅代表着节制,意味着拒绝浅薄的伤感和廉价的愤怒,这种不动声色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冷酷,其实不然。优雅的人遇事镇定自若,做事从容不迫,举手投足之间,天然一派贵族气质。
优雅的人受人尊重,优雅的女人尤其令人爱慕。
想做一个优雅的人吗?我在这里提供了两种范本:男士学周恩来,女士学赫本。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风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民间广泛流传一个关于周恩来总理智斗美国佬的逸事:1954年4月在日内瓦会议上,执意与中国为敌的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在会议之初,当翻译向杜勒斯介绍“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时,出于外交礼仪,杜勒斯不情愿地伸手和周总理握手。可就在握手后,杜勒斯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把手帕放进衣袋里。见此情景,周总理的嘴角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不慌不忙地也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仔细擦了擦右手。周总理的动作,许多记者都看在眼里,以为擦过手之后也不过是把手帕放起来罢了。可出人意料的是——周总理竟把那块手帕顺手朝身边的垃圾箱丢去……
这是何等的睿智与优雅。如果说这个故事只是为了报复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会前宣布的“禁止任何美国代表团的人员同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而演绎的民间版本的话,一年后,万隆会议上周总理的“明星”风采,才真正折服了一个时代。
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当时与会国政治背景错综复杂,有反共的,有军事集团的,有亲美派,有宗教极端派,对这些差异比较明显的国家能否进行合作疑虑重重、众说纷纭。
就在各国代表吵吵嚷嚷、争执不休并可能导致会议中途失败的关头,周总理以他非凡的气度,健步走上大会演讲台,以不同凡响的开场白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总理短短几句话,翻译得又十分清晰准确,聒噪的会场立即变得鸦雀无声。接着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周总理的整个发言简短、有力,只用了18分钟。18分钟的演讲,震撼了全体与会国代表。周总理的话音刚一落点,全会场就立刻爆发出了长时间的掌声与欢呼声,整个会议大厦为之沸腾。
优雅是内在的德性。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在压力下,一定要保持优雅。”周总理正是这样,以不变应万变,言行举止,从容优雅,高贵服众,堪称高德示范。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于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过一句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优雅”的代名词——赫本
好莱坞影星奥黛丽·赫本被世人公认为是“优雅”的代名词,是坠入凡间的天使。她呈现的是一种消逝已久的特质,纯真可爱、清心优雅、宁静高贵……有人说,连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颊,一点不假。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优雅女人。
赫本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小便表现出对音乐舞蹈的浓厚兴趣。当赫本沉浸于成为一名芭蕾舞艺术家的梦想之时,二战爆发,家园和艺术学院先后被毁,令她自觉前途越来越暗淡。
1948年,赫本与离异的母亲迁至英国伦敦,进入位于伦敦西部的久负盛名的拉波特芭蕾舞学院深造,并开始在一些音乐剧中担任角色。1951年,赫本在意大利演出,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中“琪琪”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这个角色,这令赫本有机会在好莱坞一举成名,并为她开启了美国之门。
1953年赫本轻松通过了由威廉·惠勒导演的《罗马假日》的试镜,导演决定让她出演影片《罗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一角。影片一上演,赫本不仅俘虏了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也获得评论家的交口称赞,一举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赫本像所有影星一样也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事业的沉浮、婚姻的不幸。但在爱情中的赫本纯真得像个孩子,一次次毫无保留地付出感情。虽然她曾痛遭胎儿的流产、失败的婚姻和爱人的离开,但她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她曾说:“婚姻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决定共同生活。不管他们是否签订合约,他们之间都有出于信任和尊重而建立的神圣婚约。对我来说,结婚的惟一理由就是如此。”
在39岁的时候,赫本基本上退出影坛。最后一次出镜是1989年,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直到永远》中扮演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纤弱天使。赫本一生共拍摄了31部影片。她热爱太阳、花朵、动物、生菜沙拉和淋浴,虽然吸烟,却对自身健康倍加留意,然而却没有逃过癌症的魔掌!1993年1月20日,64岁的奥黛丽·赫本如愿以偿,在自己的故乡宁静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站,永远地合上了优雅而又清纯的双眸。人们忧伤地说:“天使真的回到了天堂!”
优雅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内在的综合素质渗透到外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高贵的气质、无以言说的摄入魂魄的风度。优雅之于身体,犹如良知之于思想。卢梭说:“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富有,优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趣味。”优雅的女人不一定漂亮,但她们一定懂得如何修饰自己。
箴言录
优雅来自于一个迷人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一个相知的眼神。
优雅表现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一种从容淡定的风度,一种纯真善良的情趣。
优雅更是一种完美的生活态度,内敛而不张扬,端庄而不做作,清新自然、翩飘浪漫。
优雅的男人如诗酒,优雅的女人如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