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才,就是努力的结果。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有句老话叫“天道酬勤”,也就是说“天意总是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迷信天意固然是虚幻的,但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你的一生就一定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的真理,不投机不取巧,踏踏实实做人做事,你就一定能够成功。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天才,有的只是一种天分,如果只依靠天分,就会越来越怠惰,越来越消沉,直至天分耗尽,最终一事无成。勤奋却能够将天分变为天才,只有勤奋,才能让人永远追求进步,永不停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天才,而是那些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真正要成就一番事业,那就一定要勤奋。大凡事业有成者,无一不是事业的勤奋执著的追求者。
举世瞩目的科学家霍金就是很好的代表。史蒂芬·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后来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而丧失了语言能力,只能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他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食桑叶般逐页阅读……
但霍金没有因为病痛的折磨而放弃对学习的渴望,他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他年复一年以惊人的毅力继续从事物理学研究,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霍金还在1988年4月出版了《时间简史》,现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他的成功与其归功于他的天赋,不如归功于他那种勤奋执著的精神。
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勤奋是成功的支点。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人们很容易左顾右盼、见异思迁。但天才和灵感的女神,往往钟爱的只是不畏辛劳、甘洒血汗的勤奋者。我们应该看到,“勤”和“苦”总是紧密相连,如影随形。一切天才的机遇和灵感,从来都是以勤奋为前提的。勤奋不仅意味着吃苦与实干,而且必须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叩开成功的大门。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年轻时就坚持每日作画,除身体不适和心情不好的几日外,无一日不动笔。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勤奋精神,最终使他誉满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六平方米的住处终日辛劳,奋战十年,在数学王国里为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明珠做出了杰出贡献。勤奋便是他们成功最大的秘诀。实际上,“业精于勤”、“勤能补拙”,这其中的道理对任何人都适用。
人生老经验NO.9
有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另一种是蜗牛。天资奇佳的鹰和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一个人的进取和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望塔兴叹;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
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天才出于勤奋”是一条不灭的真理。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工夫。——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