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于工作,就如同磨刀对于砍柴,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大大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从而达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有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以砍柴为生的老人有两个儿子,老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希望在临终前让两个儿子学会养活自己。
于是,老人拿出两把钝了的斧头,给儿子们一天时间让他们去砍柴,看看他们到日落时能砍多少。
大儿子为了让父亲高兴,急急忙忙拿着斧头进了树林,二话不说便开始砍树,可惜斧头实在太钝了,他累得满头大汗,一天下来也没有多少成果。
小儿子比较聪明,一动手就发现问题所在,他停下来,不慌不忙地把斧头磨得锋利无比,再砍树就轻松多了……
日落时,老人看着两个大小不一的柴捆,摇了摇头,对大儿子说:“难道你不觉得斧头很钝?”大儿子吞吞吐吐地说:“我也知道斧头钝,我……我是为了抓紧时间,才……才不磨的。”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时间是要抓紧,可你只用蛮力,不用脑,是不行的。”
是的,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力气,如果斧头不一样,工作效率肯定会不同,小儿子的斧头足够锋利,工作效率就高;大儿子怕耽误时间而不磨斧头,费的力气更大,浪费的时间更多,工作效率却更低。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一生都在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不敢让自己有丝毫的停歇,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够努力,也不能说他们不够敬业,但是他们取得的成就却不一定卓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为了完成眼前的工作而忘记了如何更好地工作。
完成眼前的工作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执著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更好地工作同样需要这些条件,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而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关键就是学习。
学习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当乐于学习。乐于学习体现了人们对进步的追求和对成长的渴望,乐于学习还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重要选用标准之一。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人们在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创造更多的机会。
有一位哲人说过:“能够造就自己的东西不光是生来就有,还有学习所得,所以卓越者必谦虚好学。”这句话流传已久,它还会继续流传下去,因为它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任何人,在这个重视学习、重视知识、注重竞争的大环境下,这句话的意义尤为显著,更值得每一位追求事业进步、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人深思。
人生老经验NO.11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个人的成长、成功来说,“磨刀”就是修炼自己各方面的功力,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办事效率有高有低。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缺乏能力,想多做事,但常常是力不从心,半途而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专项上。结果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强大起来了,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永远也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不是“停滞不前”,而是积蓄继续前进的力量;学习不是浪费工作时间,而是为了使工作做得更好。盲目地、急匆匆地工作也许会使眼前的工作迅速完成,但只有学习到工作的方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才能在更好地完成眼前工作的同时,又使日后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