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全国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上,中国古代历法把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分为三月,分以“孟”、“仲”、“季”三字来命名。农历八月十五处于秋季的第二个月——仲秋,十五日又在八月中旬,所以称为“中秋”。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秋节”、“月夕”等。
古代帝王常在八月十五祭月,祈求团圆、国泰民安,因此,中秋节又有:“团圆节”、“拜月节”等名称。中秋节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月”来进行的,从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敬月的习俗,周代就有“秋分夕月(拜月)”、“中秋夜迎寒”的活动;汉代则会在中秋节敬老、养老;晋代后人们开始流行中秋赏月,其实中秋赏月大范围兴起还是在唐代,因为唐代把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让中秋月充满了神秘浪漫色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趣味。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百姓们无法生存下去,一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拉开神弓,把多余的九个太阳都射了下来,立下了大功,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后羿的妻子叫嫦娥,非常美丽善良,他们夫妻二人郎才女貌,十分恩爱。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时,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丸不死药。这种丹药,服一半便会长生不老,如果整个服下,就能升天成仙。
后羿得到药后,因为舍不得撇下妻子并没有马上服用,他把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把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内,但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对话却被后羿的徒弟——蓬蒙听到了。几天后,蓬蒙慌称自己病了,没有跟着后羿外出狩猎。等后羿和众徒走后,蓬蒙便潜入内宅嫦娥的房内,逼着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哪是蓬蒙的对手,又不忍心束手就擒,她不愿把丈夫辛苦得到的药交给蓬蒙,情急之下,打开宝匣,一口吞下不死药。
刹那间,嫦娥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很轻,倏而离开了地面,冲出窗子,向天空飞去。嫦娥这才想起丈夫的话,知道这一去将与丈夫天人两隔,所以不想远离,便落到了距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她成了仙。
后羿等人回到家后,侍女哭着把白天发生的事告诉了他,顿时,后羿又急又气,当他四下寻找蓬蒙时,那家伙早已经不见了。悲痛欲绝的后羿来到妻子喜欢的后花园,对着夜空喊着妻子的名字,突然,他发现明亮的月亮上似乎有人影晃动,仔细一看,那人竟是自己的爱妻嫦娥,嫦娥这时也在俯视着自己的丈夫流泪。
所以,后羿马上在后花园摆上香案,供上嫦娥最爱吃的月饼和其他蜜饯鲜果,对着月亮祭奠自己的爱妻嫦娥,这天的月亮分外的圆亮,原来是八月十五月圆之日,因此,八月十五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流传开了。
北宋时期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类节令食品——月饼。月饼可以说是中秋节必有可缺的一种美食,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时,靠在月饼中夹带字条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后,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自此八月十五有了吃月饼的习俗。而一直到上个世纪末月饼上还会贴上一个方形字条,但是,近年所产月饼已经没有了小纸片,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已经荡然无存了。
月饼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祝贺的层次,因为月饼是圆的,所以明朝以来,月饼被赋予团圆的含义,以月饼示“团圆”,因此月饼又被称为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成为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及现代中秋必不可缺的节日美食。
除吃月饼的习俗外,很多地区传承着中秋节举行祭月、祭祀土地的仪式,而且还会进行中秋赏月、斗蟋蟀、养蝈蝈等活动。也因此,一些代表中秋节的手工制作也应时而生,如月亮神马、月饼模子、兔爷、蟋蟀罐、蝈蝈笼等,都极富中国特色。
中秋节,人们的将美好祝愿和愿望寄托于天上的明月,而且正值丰收的时节,制作的月饼、采摘的瓜果等供品,也表达了人们庆祝丰收的愉快心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追求月圆、人圆,增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