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丰花灯因起源、流传于江西修水西北的塘成、全丰两地而得名,属于曲艺文化。
清朝乾隆年间修订的《义宁州志》记载:“分宁(即修水)界吴楚之交,俗多类楚,城市村落乡民犹多袭旧,专事巫祷。”依次可以看出,花灯融入了当地风俗融和了吴楚两国的古典文化。
关于全丰花灯的来历,流传着各种极富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
根据清朝《义宁州志》的记载,很早以前,有一位阴阳算命家,他来到此处,见全丰乡背后群山巍峨,逶迤起伏,外形如蟠龙一般。他看到这里很有仙气,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几个弟子来此定居,并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他有十二个儿子,都学会了唱花灯,当地人称他们为“九把胡琴”,并世代传承下去。
土地革命期间,全丰花灯为了革命的宣传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1930年,修水县建了一个演讲团,用花灯的形式四处宣传革命思想和政策,并编写了《十二个月革命歌》和《十二月花》等。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下,全丰花灯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县文化部门在《十月怀胎》的基础上,创造出《太阳一出照山崖》等歌曲,并在九江市的文艺汇演中大放光彩。1975年,县文化馆为了保护和挖掘民间传统文化,重新排演了花灯剧,《十带货》、《六个月花》、《下南京》、《十个月迎春花》等具有传统色彩的花灯剧重新搬上舞台。
全丰花灯是一种介于花灯、戏曲、舞蹈之间的文艺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每当全丰花灯来临,在节日的夜晚,花灯活动也拉开了序幕。当地张灯结彩,处处锣鼓喧天,花灯队伍在当地四处巡游表演。每到一处,当地人民燃放鞭炮,用准备好的茶果点心招待花灯队。
全丰花灯又被当地人称为“下半本戏”,表演者说唱时,用的都是当地的土话,独具全丰地区的民间特色,完全不受附近修水县地区等其他文化的影响。全丰花灯的开场白以一些笑话开场,所用的乐器有云锣、锣、小鼓、钹等,唱词多用当地方言中的“嘞”、“呦”等词语。
全丰花灯有生、旦、丑三种表演形式。生角双手推车;旦角则一手捏着手帕,一手扶车;丑角头戴礼帽、戴着墨镜,打扮得有几分滑稽,骑马扬鞭,在场上同旦角嬉戏玩闹。三位表演人员圆场走步,边走边演,情趣盎然。在表演场地周围,挂着贴有多种图案的彩灯,象征着年年丰收、国泰民安的寓意。
花灯活动由每年的春节开始,到元宵结束,各路灯队,规模浩大,灯火辉煌,亮如白昼,聚会通宵达旦。花灯曲目剧情都较为简单,故事都来自于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以外出经商为主题的《下南京》,歌颂爱情的《拜新年》,反映夫妻生活的《下麻城》、《劝夫》等。唱花灯的曲调多为“灯歌”,灯歌的结构基本上为单体,一曲一目,也就是一首曲子的曲调名即曲目名。全丰花灯共有八种特技,分别为姑嫂推磨、老鼠犯梁、刘海戏船、猴子打兑、仁贵射雕、姐妹观花、洞宾背剑、张三打虎,全都是杂耍类的表演。
在节日期间,如果花灯队要到上门表演,则需要先送“灯贴”通知对方,等灯队过去的时候,用写着“庆祝某家某户娱乐活动”的牌子,辅以玄天锣鼓在前面开路,一路彩灯高照。
如今的全丰花灯在全丰乡中共有二十多支花灯队伍,每一支花灯队都有独特的道具、设备、服装,其中最小的演员年仅十六岁,年纪最大的有七十多岁。在全丰乡,七成以上的人们都掌握着花灯表演能力。现在花灯的主要传承人是曹泽民,他们家族祖传三代都是以唱花灯为生的。希望全丰花灯能够继续在丰富当地民娱活动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