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大约起源于周代,到现在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历4月5日前后全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都会过此节日。《历书》上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原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冬至后的108天,仲春与暮春之交,气温升高,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古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农民们开始春耕春种,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不过,清明节作为节日已经远远超越了纯粹的节气预示农时的作用,这一天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便是祭祖、扫墓。
关于纪奠逝者的扫墓,河北地区有“早清明,晚十一”的说法。其实最早扫墓并不是在清明节进行的,而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的重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谋害太子申生,确保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申生自杀后,他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逃出晋国过着流亡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本追随重耳流亡的大臣看不到希望各奔前程,只留下了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仍跟随着重耳,这些人当中,最忠心的要数介子推了。重耳饿晕时,他曾经从大腿上割下肉来救主。后来,重耳起兵回国,登上君位,史称晋文公,他大力封赏那些同甘共苦的大臣,但是,却把介子推给忘记了。
事后,有人在晋公文面前提起此事时,晋文公才想起来,觉得很惭愧,马上差人请介子推,但是,这时的介子推已经背着自己的母亲躲进了绵山,不愿意见他。晋文公派人搜山后仍没找到,情急之下,他下令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一面让介子推自己走出来。
火烧了三天三夜,直到大火熄灭,介子推仍没出来,晋文公再次上山去找,却发现介子推母子二人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他们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看到这个场景,痛心不已,对着介子推尸体哭拜之后,命人安葬。当人们移开介子推尸体时,发现他抱着的柳树上有一个洞,晋文公立刻上前查看,只见洞中有一片题了血诗的衣襟,诗曰: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读后,心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就地安葬介子推母子,并把绵山改名为“介山”,以此纪念介子推。山上建造了介子推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并下旨,全国上下在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放火烧山的第二天,晋文公领群臣登山祭奠,发现当年介子推抱着烧焦的柳树死而复活,柳枝婀娜,随风飘舞。晋文公如同见到介子推一样,心里很高兴,掐下一枝编成圈儿戴在头上,并给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戴柳插柳的习俗也因此而来。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汴河两岸的清明时节的景象。到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所以这天除了禁火、扫墓等祭奠逝者的习俗外,放风筝、踏青、荡秋千等文体活动也是应有尽有。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人们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便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来锻炼身体,所以,这个节日既有祭扫坟墓的悲酸之泪,还充满了踏青游玩的欢乐之声。
除此之外,清明节,在古代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人们会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流浪的鬼魂进宅。江南地区还有蚕花会和祭蚕神等活动,给清明节增添了许多特色。
从2008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开始调休,假期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清明节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延续至今,既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追思之情,又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
心向祖国,追根溯源,缅怀先人,寻根祭祖,清明节使全世界华夏儿女团结一心,凝聚一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