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歌,又称哭歌、丧歌,白事歌。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孝歌中又以东峪孝歌最为典型。
东峪孝歌流行于陕西省华县西南山区的高塘镇、东阳乡、大明镇、金惠乡、杏林镇、莲花寺镇、柳枝镇、金堆镇地区以及相邻的商洛、蓝田等地区。孝歌是民间悼念活动的一种礼仪,唱孝歌,体现了孝男孝女对去世的亲人哀悼、孝敬、思念的心情。
孝歌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孝歌原为畲族民间丧歌,流行于浙江景宁等地。在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流传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关于孝歌的产生,还流传着一个非常凄美的传说。传说庄子系半人半仙,会千变万化。庄子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于是便以假死试探,庄子的妻子田氏为他真心守灵。
然而庄子并不作罢,他又变化为一个王孙前去祭奠,田氏见到王孙英俊潇洒,立时萌生爱意,要嫁王孙,并与王孙成就了鱼水之欢。
庄子非常生气,便又变化,让王孙假装染上重病,并告诉田氏要以人脑为药,田氏听了王孙的话,便拿着斧子劈开了棺材,要取庄子的脑浆给王孙治病。
就在这时,庄子复活了,他不停地痛骂田氏,田氏也自觉羞愧,于是就自缢而死。
妻子死后,庄子就为田氏筑好了坟,然后鼓盆而歌,吟唱着夫妻的往事,一唱就是几天,到了第七个晚上的时候,忽然田氏给庄子托梦,在梦中田氏哭诉说因为庄子的哭歌令人悲痛,感动了阴府阎罗,于是便特赦田氏的罪名,令其还阳。
庄子醒后,妻子果然醒了过来,这件事一传百,百传千,使得当地人都知道了,就连官府都派人前来视察。此后,当官的人都用这种方式悼念死去的人,孝歌这一习俗得以流传下来。
东峪孝歌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非常具有地区特色的一种悼念礼仪活动形式。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是山区人民独有的守灵、悼念、孝敬、娱乐、继志的礼仪活动。除此之外,东峪孝歌还是山区人民情感自由交流的场所,在活动中保留着一些古老丧俗,以及教育后人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社会美德。
每逢村上死了老人,以村组为单位的孝歌队就会自发组织前去为死者唱孝歌。队伍携带着阴锣鼓、大钹、小钹、大锣四种打击乐器。从村外十字路口请天地神灵起唱奏《开歌路》,一直回至灵前,紧接着围灵柩转唱孝歌戏,一直唱到四更时止。五更时开始唱奏《还阳歌》直到天亮。
丧礼孝歌有三个程序,即开路歌、唱孝歌、还阳。孝歌的基本唱腔有“三起头”和“正板”两部分。“三起头”是七言三句的开头歌段;“正板”是七言多句,曲调是“三句头”首句韵重复和变化重复。孝歌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历史故事、英模人物的事迹编成唱词,以此起到守灵、悼念、孝敬、娱乐、育人的目的。
东峪孝歌是陕西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民族习俗,对研究陕西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面对当今社会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孝歌这一古老的山区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亟待有关单位尽快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