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委书记丘广钟说:“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泉州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发挥侨台优势,率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经济实力已经居于全省首位。走出了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样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我们的晋江、石狮、南安已经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面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纪之交,我们泉州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继续大胆开拓,奋力拼搏,重振古港雄风,再创名城的辉煌。”
经济的发展,给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泉州人创造出一个个成功的企业,创造出名噪海内外的名牌产品。同时创造出平等互利、扶贫济困、乐施善举的人际氛围,创造出具有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文明新城市。
“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泉州古港,历经尘世沧桑,汇入时代变革的大潮,正唱起一支雄浑的歌。
山海交响
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重返中国政治舞台后,就着手筹划到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用20年时间,使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20年的时间跨度,像一座金桥,通向2000年。于是,“世纪”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留下了烙印。
1995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宣布,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个构想将提前得以实现。
美梦成真,这是中国人最大的光荣!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作为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只有农民摆脱了贫困,中国才能走向富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引导着泉州农村经济以一种全新的机制在运行,随着扑面而来强大的信息流、金融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推动着这里的农村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泉州农村经济的改革,已呈现出它的区位优势。
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与故土相依为命的田园般的宁静状况被打破了。中国农民的命运,不只牵动自己的心肠,而且叩击所有中国人的心灵,并以其不可抗拒的态势改变着中国农村的面貌。
永春县美岭村,地处永春安溪县交界的莲花山麓,是一个只有85户435人的偏僻小山村。1979年以前这里人均收入只有70元,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改革开放以来,美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500万元,人均产值20万元,上缴国家利税250多万元,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从而结束了美岭人世世代代贫穷的历史。
美岭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典范。1995年11月福建省委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向美岭村学习。
群山已经沸腾,大海在欢歌,改革开放的中国农村希望与动荡并存,两者都显示出农村的活力,农民的心已经被振奋起来。
大批农民像潮水般地涌进沿海的城镇。在采访时我们看到,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却像城里人,那张张面孔张扬的每一个表情,都在更新着我们的认识,刺激着人民的竞争心理。农民进城加强了城乡的联系与交流,形成了城乡互为市场的传递带。在沿海,富裕起来的农民、渔民不再像过去那样总是守着炕头。这些由农民、渔民组成的农民乐队,构成了农村新的风景线。
泉州人在耕耘大海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于土地的眷恋。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的晋江市陈埭镇,不仅形成了名震中外的鞋帽市场,近些年来,在农业、土地管理方面又被赞誉为农业生产一枝花。
随着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定,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有更多的乡村农民加入到商品经济、科技开发和贸易往来之中,这些告别土地的农民经常性的流动,促成了农村合作经济、股份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泉州农村掀起了一股承包热潮。陈埭镇种田能手吕芳助十几年立足农村,专心种田,现已成为出名的种粮大户,1995年他承包耕地1500亩,年收入达100万元。
股份合作制能够在陈埭镇广泛兴起,并且不断得到完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合作性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股份合作制农业的出现将使中国农业逐步告别千百年来形成的自然经济形式,进入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时代。
泉州市马甲乡距离市区50公里,早年是穷乡僻壤,可是近年来,中央、省市党政领导、新闻记者、学者专家、外国友人络绎不绝前往参观、访问。
爱国华侨吴庆星独具慧眼,不惜耗资数亿元,在这偏远的山村创办起一所现代化的仰恩大学,建立起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系列发展工程。由吴庆星先生创办的果林场、饲料厂、种鸭场和综合加工厂全部投产后每年产值可达10亿元人民币。吴庆星先生投资一地,致富一方;他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
石狮市新湖村,这里曾经也是一个贫困村。当时村党支部一班人手里只有6000元人民币,通过他们的拼搏和努力奋斗,现已发展成为福建省团公司。新湖人已经走上了小康的道路。
党的十三大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今后发展的目标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
泉州市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昭示着深化农村改革和广大农民奔小康的广阔前景。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允许鼓励扶植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能搞两极分化,而必须先富带动后富,努力帮助发展慢的地方,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1995年10月,泉州市推出山海联动,梯度推进,促进平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泉州市农村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泉州市的沿海乡镇已经完成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跳跃。龙头已经腾空而起,必将带动龙身龙尾。腾空而起的中国农民将奔向海洋,奔向世界。他们怀着远大的抱负,必将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搏击一番。
长风鼓浪
泉州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前来泉州视察,为泉州的开发、开放运筹帷幄,决策划谋。
一些国家的城市政府要人纷纷组团前来泉州市参观考察,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经济关系国际化的大趋势,跨越地域、跨越民族、跨越国界、超越意识形态的经济交往日趋频繁,互惠互利、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成为现代社会的时尚。
广开门户,推动往来,以博大的襟怀和大海般粗犷的语言同世界对话,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泉州市历届领导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1993年3月香港东区议员代表团前来泉州考察。
1995年11月德国诺依塔斯特市与泉州市缔结友好城市。
泉州在企盼,企盼一个历史的契机。
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变革运动的勃然兴起,泉州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跻身于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先行者行列。
省委书记贾庆林指出:“泉州有对台的独特优势,历史上泉州就是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非公有经济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泉州是福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我们现在正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我们在福建大格局中把闽东南作为加速发展的地区,而泉州是这个地区的重点发展部分。”
党中央和福建省委为推进泉州市的开放改革事业,果断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
1985年2月,泉州市被国务院列入(漳州、泉州、厦门)闽南金三角经济开发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构成鼎立之势。造成内外交流、城乡渗透的开放式沿海经济地带,旨在驱动内陆经济的腾飞。
1992年,泉州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验区,力图在实施闽东南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泉州的龙头作用。
1993年3月,国家体改委批准泉州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充分发掘泉州海港城市的潜能,构建大泉州的经济框架。
采访泉州市委书记丘广钟:“我们决心以党代会为动力,继续大力地推进四大经济区域的发展,这四大经济区域是湄州湾南岸的经济区、晋江口三角洲经济区、围头湾经济区、东西溪沿岸经济区,同时还要重点构筑六大支柱产业,这就是服装鞋帽业、石油化工业、建筑建材业、食品饮料业、建筑业、旅游业,力争到本世纪末全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10亿元,比1980年翻五番。人民生活全面实现小康,把泉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贸、旅游、港口城市,文明富足的社会主义新侨乡。”
历史即将揭下20世纪的帷幕。在这世纪交会的前夜,全球经济异彩纷呈,各自筹谋以一种雄健身姿迈入新世纪的门槛。
福建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建设海峡西岸繁荣经济带”的战略部署。
泉州地处海峡西岸中心地段,扼闽东南门户之要津。重现港口、侨乡特色,再塑历史文化名城风采,构建“大泉州”的战略蓝本,越发明晰地凸现在世人面前。
大泉州发展战略格局的关键,是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心城市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对区域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大泉州的发展战略,包括以市区为中心,以肖厝和晋江、石狮为两翼,以港口为依托,以沿海、沿江、沿路的卫星城市和小城镇为支撑,以内陆山区为腹地,形成湄洲湾南岸、晋江口三角洲、围头湾及东西溪等四大经济区,坚持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并进,振兴以港口经济为主的现代侨乡经济格局。
构筑大泉州发展战略总体构想是气势恢宏的。工程是浩大的,目标是高远的,前景是无限的。因而也异常艰辛并且充满挑战性。这一历史使命着实地落在泉州市领导者肩上。
大改革必然带来大开发、大建设。泉州,一个由东往西,从南到北,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已然形成。
近几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多方筹措资金,拉开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序幕。
1993年,泉州青阳机场改建、扩建工程开工,福建炼油厂10万吨油码头建成投入使用。
1994年,香港中福公司投资3.5亿元人民币兴建祥芝万吨码头。
1995年,连接鹰厦线的漳、泉、肖铁路建成通车,泉州青阳机场试飞成功。
泉州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正以其崭新的面貌同世界接轨、同步。1992年泉州市被评为全国首批“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之一。
泉州的邮电通信,一向以高起点、高科技、高质量、大通道为目标,已经建成高效、畅通的邮电通信网络,大大地缩短了泉州与世界的距离。
再先进、再有效率的技术和设备,也只有在更先进更有效率的人手上才能释放出夺目的灵光。中国人不能总是停留在劳动力低廉、劳动密集型等人多而形成的特色优势上与世界竞争。
经济的发展,促使劳动密集型向资金科技型转移。泉州也是如此,需要引进更高层次的人才,加速科技的发展,加速产业的发展,于是,这里广招天下贤能。
泉州人知道下一步他们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这些渔民、农民出身的第一代商人、老板,承认自己的成功是靠拼劲、闯劲换来的。一个企业出了名不算什么,他们要让自己的产品,走向世界,有力地占领国际市场,这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人才。
泉州的决策者们目光是远大的,他们在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的同时,大力抓教育、科技、文化等至关重要的、人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全市目前已拥有高校6所,中专和技工学校28所,初步形成了层次齐全、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
泉州的成功,离不开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关心与支持。泉州建市以来,海外侨胞共捐赠家乡公益事业款项达20多亿元,为泉州的建设注入了一股活力。
未来不是梦。
大“泉州”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跨世纪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规划是宏大的,论证是科学的,运作是艰辛的,前景是广阔的。在这片阅尽人世沧桑,充满着英雄传奇的古老大地上,伴随着一阵强似一阵的大洋风涛,泉州人必将开创彪炳千秋的伟业,载入21世纪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