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在会议中炼成的
领导是怎样炼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锤炼方式就是参加无数次的会议。会议对一个领导来说非常重要,领导越是日理万机,会议越多;越是重要的领导,需要亲自参加的会议越多。
刚开始走上领导岗位的人,最先要适应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会议。会议越多,领导的权威也就越高。也许会议根本不会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但是会还是要开的。
Barlow刚升职担任公司的营运总监,以前在下面做小主管的时候,他并没有感觉到每天要开这么多的会。但是现在,Barlow会常常向自己的朋友抱怨:“会议太多了!”
Barlow每天几乎9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了签署下属的报告和参加会议上。而自己的工作中要思考的问题总是无限期地延后。开始的时候,Barlow根本不适应这样繁多的会议,他总是经常和自己的助手说,如果哪个会议不重要的话,我就不参加了。但是,个个会议他都必须参加,因为他是公司的营运总监。
参加的会议越多,Barlow越明白,每一个会议都不会讨论实质性的问题。即使是有公司的董事参加的会议,讨论的事情在会议上也常常解决不了。所以,一般性的会议,Barlow总是在开会前几分钟才问自己的助手下面一个是什么会议。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时常有一些下属在开会的过程中昏昏欲睡或者干脆在电脑上聊天,这样的会议简直是走马观花。Barlow想,这样的会议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有利的效益呢?什么也不可能。但是,这些会议还必须要参加。因为作为公司的运营总监,有的会议是必须要到场的,这是为了尊重其他部门的领导。即使这个会议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即使自己只是担任走马观花的角色,Barlow也必须坐在那里。
渐渐地,Barlow也开始适应了开会的气氛、开会的次数。如果哪一天会议减少了,他反而会觉得浑身不对劲。他也渐渐地学会了在会议上用领导的语气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对某个下属或者某种情况,用领导的语气批评几句。
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很多人都发现Barlow越来越像一个领导。很多朋友开玩笑说:“果然是干一行爱一行。”当然,Barlow心里明白,这都是会议锻炼出来的结果。
会议能锻炼一个人的领导能力,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虽然本身没有什么要紧的,但是从领导的口中说出来就变得很要紧,而且还是召集大家开会的时候说的。如果领导有一个决定,只是在下面召集几个人说,那完全没有在会议上和大家说来得效果好。
虽然很多机关有很多无效的会议,但是每个领导都会希望用会议来推动工作的进度。除此之外,领导之所以要强调会议的重要性,不外乎是在强调要执行的事情的重要性。
会议虽然有时候不能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但是会议所要强调的问题都会被大家所重视。一切问题,不开会的时候听领导说和开会的时候听领导说,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会议上,领导说出的事情显得正式又重要。而会议之外,受重视的程度就会降低。领导参加的会议越多,越能锻炼自己的权威性。他在会上越会说话,领导的魅力也就越大。很多领导在开始的时候,不会给自己的下属心中留下什么印象,但是一两次会议以后,就可能被自己的下属正确地认识和尊重。
很多人都可能发现,大多数的会议,最后到场的才是这个会议的领导,通常领导的职位越高、权利越大,到场的时间越晚。而且领导一露面,脸色就可以决定会议的整个基调。如果领导的脸上是晴空万里,那么在这个会议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如果领导的脸色不好看,那么最好所有人都噤声。
领导的权威、风采、魄力都会因为这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得到锻炼,虽然说在会议上,领导提出的问题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作为领导,所寻求的就是在会议中的权威地位。
找准时机,在开会时说出你的观点
虽然说有些单位的会议冗长、繁多而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是,也不是全部的会议都是如此,有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公司,在开会的时候还是会有实质性的决策的。所以,作为一个职场人士,要懂得分辨会议的内容。有些时候,会议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一种机会。
Boyd因为生病,不得不从原来的公司辞职。休养近一年后,Boyd必须重新找工作。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即使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手再次回到江湖,想要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也要从头开始。
Boyd通过老同学的关系,找了一家小广告公司。因为他以前也在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工作。现在这个广告公司虽然小,但是人员职位都已经确定了,Boyd到了这里,也只能在一个创意小组里做一个小角色。
创意小组里经常会因为创意的问题开会,开了几次会以后,Boyd就觉得这个小组的组长是一个很霸道的人,他喜欢压制别人的观点。一般来说,组员的创意在他那里都会被否定,所以最终的创意大部分都是他的。
不过,除了小组创意会以外,每个月公司都会举行一次创意讨论会,这次会议一般是由公司的经理负责。在开会的过程中,Boyd总是笑着听完别人的创意。轮到他发言的时候,因为有组长在场,Boyd总是说:“我的创意还不够成熟,这样吧,我就补充一下,说说我的看法。”
虽然说是看法,但是却比较新鲜。渐渐地,他的看法受到了经理的重视。经理越重视他的看法,组长越是打击他。而每次开会的时候,Boyd都在尝试着提出更高明、更新鲜的看法。然而,几乎每一次,这样的看法也都在会议中被组长否定。所以,每次开会的时候,Boyd几乎都不怎么说创意,只是在说观点和看法。虽然,在私下里,经理也希望他能在开会的时候提出完整的创意,但他和经理说:“我来的时间不长,一切都要向大家学习。我会努力做出自己的创意。”其实,他并不是没有创意,只是每一次的创意都被组长在会议之前就否定了。
有一次,创意小组的组长出差去了,恰逢经理召开的创意主题会。在这次主题会上,因为组长不在,Boyd第一次将自己的创意说得淋漓尽致。经理听到后非常高兴,称赞他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而公司的同事在听到他的创意以后,也对他刮目相看。要知道,他们从来不觉得Boyd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开会的时候提出过像样的创意。
组长出差对Boyd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他可以在主题会议上将自己的观点讲得透彻无比。借这次机会,Boyd不但获得了经理的嘉奖,而且经理还决定晋升他为创意总监,全权负责公司的创意。
有实质性内容的会议对一些职场人士来说无疑是一次机会。并不是所有的会议都是虚有其表的,有一些会议就可以作为一次晋升的机会。记住,在众多的会议中,只要把握住一两次机会,就可以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