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来源于生活,却无法反馈生活。如果你是一个善于对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生命现象进行反思的人,哲学将会给你带来莫大的乐趣。相反,你如果要想从哲学中习得谋生的手段和实用的技能,哲学对你来说将是索然无味的。
哲学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的爱。“智慧”这个词太大,也许只适合于神或者上帝。而“爱智慧”,才适合于人类。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却没有因为幼稚而停止思考,而总是通过智慧的爱诠释自身的执著和尊严。那些试图通过思考而烤出面包的人,无异于将人降低为蝼蚁。正如伟大的诗人荷尔德林所说:“如果你没钱买一盏灯和灯油,如果你除了午夜到鸡鸣这段时间,再没有别的可供支配,那么,你就必须学哲学。”
哲学思考是痛苦的,以至于很多人都纷纷逃离,去选择快餐式的游戏。岂不知,这种痛苦源于人生的沉重。伴随着生命的提升,痛苦的思考就会升华为一种更为持久、更为充实的快乐。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欣然”二字已经将经由痛苦思考而转化来的快乐刻画得淋漓尽致。
哲学所带来的乐趣也就在思考当中,而不在别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又经常复习,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今天的我们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们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感到的是索然无味,而没有感觉到快乐呢?原因很简单,你没有把学习和思考纳入生命,总是想着学完知识以后去干点别的,自然不会有快乐了。
从严格意义上讲:哲学并不是一门知识。尽管我们很容易就能指出若干“哲学知识”,如哲学家们所说的那些东西,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等。但从根本上说,哲学是无法被当作一门知识来学习的。它既无法提供普遍而适用的规律和定理,也无法像其他知识那样严格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由此,哲学好像也无法进行定义和界定。有一个哲学家曾经自嘲地说:谁要想让哲学家出丑,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问他“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哲学家,估计就有一千个关于哲学的定义。
哲学也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善于反思生活的人,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翻开哲学史,那些最顶级的哲学家,并不是醉心于体系建构,也不是迷恋于概念思辨,而是在娓娓道来地说笑话,讲故事,写寓言。《论语》不过是一部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集,平实而亲切;《庄子》不过是一部由寓言写成的散文诗,洒脱而浪漫;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他的哲学不过是像牛虻一样在雅典大街上与青年辩论;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不过是做了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游戏而已……
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进,它向你敞开。这就是哲学,一门唯有通过平常心和生命体悟方能进入的学问。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