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醒来,发现自己在一间木屋里;墙上的地图很奇怪;牛头马嘴的事经常发生;老人会不会是失踪了55年的古生物学家……木里睁开眼睛,看见床边坐着一个人,那人手中一个黑糊糊的碗热气腾腾,食物的香味特别诱人。
“快吃吧,我估计你已经能吞得下一头牛了!”那个人说。
木里“扑哧”一声笑起来,“差不多!我真是饿坏了!”
木里坐起来,接过碗。碗中是一只清炖甲鱼。木里一阵猛吃猛喝,很快,碗中就只留下一副干干净净的龟甲了。
那人一直守在床边,看着木里把肉吃了,汤也喝得一滴不剩,他才接过碗,问道:
“还想喝吗?”
木里拍拍自己的肚子:“饱了!”
待那人拿着碗离开房间,木里才开始打量这间房子:这是一间木屋,墙壁用木板拼镶而成,木床显得粗糙,但非常结实。窗子上钉着结实的木窗棂。窗口射进来的光线把房间照得很亮,木墙板上有一幅烧刻而成的《世界地图》,木里盯着那幅地图看,总觉得不对劲。
这时,那人端着一陶罐水进来,木里说:
“那幅地图画错了吧?”
“是吗?哪错了?”那人笑吟吟地问,把陶罐放在床前的木几上。
木里刚才一门心思全用在吃上,直到现在才有空注意这个照顾自己的人究竟是谁。这人满头白发,看样子很老了,身体却挺结实。他穿一件粗麻布衣服。两条眉毛又白又长,下巴上的胡子也又白又长。粗粗一看,他的样子有点像武打片里隐居山林的武功高手。他的眼睛很特别,闪烁着坚毅和智慧的光芒。木里觉得自己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双眼睛。
“你怎么这么盯着我?”那人说。
“我觉得你挺像一个人的。”木里说,“我正在想,还没想起来。”
“但愿你能想得起来。”那人乐呵呵地回答,眼睛看着木里。
木里想:没错,这双眼睛很像——不,简直一模一样!我在自然博物馆的一本书里见过这双眼睛!可是,那个人失踪已经55年了!
木里说:“你的眼睛很像一个名叫桑吟的古生物学家。他1944年在云南研究恐龙时失踪了。”
“是吗?”那人显有点激动,“你怎么知道的?”
“国家自然博物馆里有他的照片,还有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恐龙。”
那人的眼睛闪闪发亮:“用他名字命名的恐龙?什么样子?”
木里说:“桑吟龙的样子可怪了,头上有一个骨质冠冕,脖子挺长,尾巴有点像塔博龙,脚爪像鸟类。身躯长大结实。反正看上去又漂亮又神气。”
那人哈哈大笑起来:“根本就没有这种恐龙!这种恐龙一定是人们用桑吟挖出来的五种不同的恐龙的化石拼成的。”
木里说:“这种恐龙确实是根据桑吟挖掘研究的恐龙化石复原的,是不是五种不同的化石,那就不知道了。”
“这没什么奇怪。人们是根据化石来研究、复原古生物标本的,牛头马嘴的事是难免的。”那人说着,又哈哈大笑起来:“桑吟龙!哈哈哈!”
木里不觉得这事有这么好笑,他严肃地说:“桑吟是我国最伟大的古生物学家。当时和他一起失踪的,还有一个名叫方舟的物理学家。”
“你认为我像他?”
“是的。”
“他不是失踪了吗?”
“失踪了并不说明他死了。说不定是由于某种原因使他到了别的地方,人们只是暂时找不到他而已。”
“那你认为他到哪里去了呢?”
“也许他当年误入了时空隧道,到未来去了。说不定将来某一个世纪的人能看到他。”
“这想法很有意思。”老人笑起来,“你经常这样想吗?”
“是的。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想法。比如外星人哪,星球大战哪,飞碟之谜哪,还有恐龙。”木里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对了,我昨天晚上好像看到了虚骨龙,还差点被它们吃了,我不是做梦吧?”
“不是昨天晚上,是三天前的一个晚上。”老人说,“你不是做梦,你真的看到了虚骨龙。”
“这是怎么回事?我知道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难道我到了侏罗纪公园?”
“什么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科幻电影。说人们通过科学手段,让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恐龙复活了。”木里兴奋起来,双眼放光:“哈,这是哪儿?我是不是一不小心,闯入了一个秘密的恐龙研究基地?”
老人笑起来:“你这孩子,终于想到要问问自己在哪儿了。我还以为你根本不关心这事呢。”老人站起身走出屋外,“我不会告诉你你在哪儿,这事得你自己去琢磨。”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谁?”
“我是一个老人。往后你就叫我老人吧。”
老人轻轻带上房门,房间里又只剩下木里一个人。
“我必须弄明白我在哪儿。”木里说。他像平时一样一个骨碌从床上跳下地,“哎哟!”双脚一阵钻心的疼痛,他只得瘫坐在地板上。
木里看见自己的双脚涂满了青紫色的药膏。脚掌和脚趾红肿溃烂。双腿裸露处有许多擦伤,刚才一使劲,原本开始结痂的部位都绽开了,殷红的鲜血渗了出来。
老人听到木里的叫声,走进来,把木里扶到床上,让他斜靠着床头躺好:
“孩子,你跑了很远很远的路,也许远得连你自己都无法相信。你的脚受了伤,你要好好休养,还有好多好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呢。”
木里看着老人,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当房间里再次只留下木里一个人时,木里又想起了妈妈。哎呀,怎么把妈妈给忘了呢?我到这儿已经三天了,妈妈找不到我,肯定会急疯的!得赶快打个电话告诉妈妈我在这儿。
木里直着嗓子叫起来:
“老人,麻烦你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好吗?”
“这儿没有电话。”老人在外面回答。
没有电话!这究竟是哪儿?为什么没有电话?
斜躺在床上,眼睛朝前望去,对面就是那一幅看上去不怎么对劲的世界地图。
旅行袋放在床边的木几上,木里把地图册掏出来,对照着看,发现两幅地图的最显着区别在于五大洲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墙壁上的这幅地图,五大洲紧挨在一起,中间只隔着很狭窄的海域,而地图册上,五大洲分得很开,尤其是亚欧板块和美洲大陆之间,东隔太平洋,西隔大西洋,海洋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的面积。墙壁上的那幅地图,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几乎是一个整体。
木里平时喜欢看书,因为妈妈在出版社工作,近水楼台,木里家五花八门的书特别多。光是各种版本的《少儿恐龙百科》,就不下10套。记得有一套国外的《少儿恐龙百科》是按各个地质年代来介绍恐龙种类的,还附有各个地质时期的世界地形图。
地球上的陆地在最早是一个整体,后来,随着地壳的运动,大陆板块分裂漂移,才形成今天的模样。
“这张地图显示的是白垩纪时期地球的模样。”木里肯定地说,“为什么要挂一张这样的地图呢?难道这里不是侏罗纪公园,而是白垩纪公园?”
这念头一出现,就再也赶不走了,它让木里心情激动,浮想联翩。
他想,这里一定是一个秘密的恐龙研究基地,而且肯定就在北京附近。这样一来,他觉得自己三天前在森林中遇到虚骨龙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我明明是在彩虹游乐园玩,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这是木里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如果“疯狂冲浪”的出口就是这个“白垩纪公园”,为什么在森林里没有碰到过别人呢?前面那一船游客哪去了呢?
也许跑到房子外面去看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可惜脚上伤痕累累,现在还跑不了。
木里从旅行袋里掏出日记本,准备记日记。他看了看手腕上的电子表,日历上的数字是8月5号。翻开日记本,那上面最后的记录是8月1号,参观军事博物馆。
木里写道:
今天是8月5号,我在一间木屋里休养,一个奇怪的老人照顾我,老人的样子很像55年前失踪的古生物学家桑吟。三天前的晚上,我被一群虚骨龙追赶,差点变成了它们的点心。我真不敢相信我有这么好的运气,竟然会碰上一个失踪了55年的人,还有消失了6500万年的恐龙。我不是在做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