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班长抓起来的。”
——《士兵突击》
对于评论功过,中国古人有个比较聪明的做法,就是“盖棺定论”。盖棺定论虽然并不是说非要人死了之后才能评出个结果,但是也表现出了人们对功过的特别在意。
在职场中,功过也是人们争夺的焦点。一个项目小组可能因为在论功行赏时分配不均而面临解散,一个单位的人们可能因为年终奖到底应该落在谁的身上而打得头破血流,而当发生过错的时候,相互埋怨与指责常常导致团队的分崩离析,诸如此类都证明了功过对职场的影响力。
许三多在《士兵突击》里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但并不能凭借这点就判断他彻底断了争功过之心。当许三多辛苦修路即将换来团里奖励的时候,老马找许三多进行了一次深谈,他有些愧疚地说:“一个你以为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忽然变成了公有的……不,我是说忽然成了晋升之阶,忽然那一下子……味道全变了。”
看许三多没懂,老马索性一咬牙直接说了:“如果……如果人们以后说这条路是班长抓起来的,你会不会有意见?”许三多也没多想,随口答道:“是你抓起来的呀!”老马不得不对他说:“其实路是你修出来的,一条路,不光是走的路,也是大家伙心里的一条出路,许三多。但是为了树典型,集体的荣誉得找出一个人来代表……说白了,就是大家干的事情归功于一个人,你明白吗?”许三多摇了摇头。老马看着这个呆子,只好无奈地走开。当许三多回到宿舍的时候,五班的其他战友更是纷纷劝他把这个功劳让给马上就要退伍的老马。
许三多是个老好人,面对自己战友的请求,更是百依百顺。然而这次,他却表现出来了不爽。电视剧中的分析是因为他感觉到别人突然对他表示朋友般的友谊不过是出于“同谋”,但有理由相信,许三多人性上对功过的眷恋还是发挥了作用。他是如此,那么我们普通人不是更难以逃离争夺之心吗?
还有句俗话,叫做“是你的早晚都是你的”,说的是一个人的付出与回报迟早是要画上等号的。功过也是这个道理。有的人在职场中纂取了别人的功劳,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当然或许他们看着风光得意,弄虚作假便取得了成功,但是还应该看到,他之所以能够继续获益,还在于他在纂取功劳之后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到足以弥补纂取这个错误了!此时,我们再追究过去的功劳应该归谁又有多大意义呢?只要冒领的功劳能帮人积极进取,那么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善事呢?而对于应该获得功劳却没有得到的人,据理力争是一种措施,但婉转一点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提醒别人对事实关注似乎更适合用在评定功过的场合,因为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他们思维上习惯用事实、原则来决定,而我们却除了事实上的考量之外,还融入了道德上的因素,比如说“争名夺利”就被看作是一个很不好的心态,而大多数旁观者更默认于这样的视野,所以那些采取激烈的强硬姿态来争夺自己应有的那份功劳的时候,即使最终争取到了,可能也并不会得到周围人的喝彩。
聪明的人应该知道,功过并不是用来争夺的,对于个人来讲,心态应该比功过还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一个个处于事业巅峰的人,他们之所以在成功之后每走一步都显得很艰难,除了战略发展的规律,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被太多的功劳拥戴得步履蹒跚,他们考虑如今的决策一定要对得起过去的那些功劳,应该创造更大的功劳,可事实上,正如所说的“创业容易守业难”,守业之所以难就难在人们常常忘记了是在守业。创业时候没有什么功劳的包袱,心里有的都是事业;当功成名就的时候,功劳连带着一股脑的名利甚至“大头症”,统统压在他们身上,所以在他们看来,守业的功劳并没有创业的大,然而实际恰恰相反。
所以说,心态比功过还重要,良好的心态能够促使人超越功过之心。但争夺功过的心态没有了,并不代表没有判断功过的眼光和善用功过的智慧。苏联首先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却最后让美国抢先登月了,据报纸披露,最关键的原因居然是科学家内部发生内讧!眼前的功过之争竟然害得他们失去了名垂青史的机会。春秋时晏子把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人,论功而食,三人最后竟然弃桃自杀!这就是传说中的“二桃杀三士”。看到这些例子,我们在面临要争夺功过的时候,更要三思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