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出人头地,我把所有的枝枝蔓蔓全部砍光。”
——《士兵突击》
“为了出人头地,我把自己的枝枝蔓蔓都砍光了”,也许是《士兵突击》中成才最为经典的一句台词。一直到特种兵的选拔前,大家都觉得成才是领导者最喜欢的员工:业务精湛,为人精明。最后袁朗点醒了他:要善待自己,做好普通一兵……我们不敢和这样的战友一起上战场。成才落选了,而他是这群人中分数最高的,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袁朗对成才落选的解释是:你太见外。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成才用尽了职场中可能用到的所有方法,和领导搞好关系、和战友保持团结、在业务上表现突出,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可是他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我是谁?
职场的复杂不容置疑,要想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更好的发展,就要求员工用尽浑身解数来保持出色的业绩、得到领导的赏识、获得同事的认可……竞争伙伴是不是在套取我的商业机密?领导会不会觉得我居功自傲?同事们会不会认为我不易相处?如此多的此类问题在职场人士的头脑中盘旋,没有得到确定的结论前纠结在一起,越来越紧直到最后拧成一团乱麻。复杂的问题考虑得多了,人也就不知不觉地跟着打转,慢慢就偏离了自己最初的目标,开始追寻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一代魔术大师胡迪尼享誉世界的逃脱术为他带来无数的荣耀,他最为辉煌的当属众目睽睽下,3分钟内从灌满水的、由透明玻璃和钢铁打造的水牢中逃脱。他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这位魔术大师挑战,他们特意制作了铁牢和锁,然后胡迪尼被锁了进去。胡迪尼用尽了所有的办法,也没有听到那一声弹簧的声响,终于约定的1个小时过去了。大汗淋漓的魔术师彻底绝望了,他疲惫地倒在门上,门顺势打开了,原来门根本就没有上锁。小镇居民狠狠地戏弄了这位举世闻名的魔术大师。
是胡迪尼的错吗?当然不是。只不过他的思考惯性已经把简单的解决方法排除了,所以在他的心里,小镇居民既然要挑战他的逃脱技能,那么所用的道具必定是集全镇居民的智慧而成的,必定是前所未有的复杂。从不轻敌的他这次是败在了自己的手里。
对于新人来说,职场的突击并不是用华丽的手法装扮起来的技巧,它需要的是对于存在问题的切实的解决。在职场上面对困境时,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种局面:越是优秀的员工越忽视问题的本身,而开始思考问题背后所包含的深意;而那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员工却能在不经意间提出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优秀的员工都是华而不实的花瓶,他们的优秀必有其过人之处;但他们的失败也恰恰在于这些过人之处。表现平庸的员工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上会有一种习惯套路,因为他们缺乏突击精神,面对问题时不会主动采取创新性的思维来寻找新方法;而优秀员工则不然,他们那热情洋溢的突击冲动,使得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想要从中寻找一种全新的理念,来突显他们的与众不同,体现他们不同于平庸员工的关键所在。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带着冲锋陷阵的干劲向前冲的员工往往容易看不清前方的目标,他们急匆匆地行进在路上,唯恐落后,却忘记了偶尔放慢脚步仔细想想自己丢失了些什么。
事实上,突击精神帮助员工走向优秀,而优秀让他们自信。这种自信一旦过了头就开始阻塞他们的眼界,他们相信自己所有都与众不同,就算是面对的困境也一样,所以一定不是那些庸碌之辈的方法可以解决的。他们要追求自己的特色。
可是他们错了,错就错在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展现自己而不是解决问题上。突击没有错,缺乏突击精神的员工不会是优秀的员工,但是连自己最初的目标都无法坚持的员工,基本上都称不上合格的员工。突击过程中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问题第一步要做的不是仓促动手解决,而是要分析问题,寻找关键所在,然后才从易到难逐次试验解决办法。无论是面对固定的工作流程,还是面对动态的人际交往,“以不变应万变”都可以作为一条处事警句,在职场突击的道路上把自己的目标简单化,把自己的思想单纯化,甩掉那些可能带来无穷烦恼的包袱,轻装前进,也许成功离你仅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