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董卓,别人说我前半生,英勇、善战、纵横沙场威名远扬,提起我的名字甚至可以吓退犯边的异族!后半生,我阴险狡诈,凶残毒辣,视人命如草芥,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我笑笑不说话。你若问我:“董卓啊,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为什么变成坏的脚底流脓的奸诈之徒?“
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从来就没有变过,我只是一个为理想而永远奋斗不止的追梦人,哪怕我的理想要靠那累累白骨,血流成河,山河破碎才能实现!“
我的出身算不得好,也说不上差,应该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我出生在陇西郡临洮县的豪强家族中,这个家族在当地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所以物质上并不算匮乏。但这也仅限于这巴掌大的地方,要是出了这一亩三分地,恐怕也没几个人知道有这样一个家族。
正如我的父亲,在官场上苦苦打拼了一辈子,到头来也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县公安局局长,连县长都没当过!我们董家人奋斗一辈子的结果,不过是曹操、袁绍这些人出仕的起点而已,甚至还略有不及。
我曾为我的父亲感到委屈,也曾充满疑惑的问过父亲这个问题。父亲无奈的告诉我:”别问了,这就是命。你觉得董家在这里够厉害的了吧,可在真正的大世家眼里,我们跟那些下等人没有什么区别!“
凭什么?凭什么他们行,我们就不行!那些出身顶级世家的公子们除了家世之外,真的比我强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能行,我比他们要强!他们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年幼的我在当时发下誓言,我要打败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让天下人对我董卓刮目相看!我要亲手将董家打造成最顶尖的豪门,让后代儿郎们不会再因为出身而耽误事业。
父亲用一生的经验教训让我明白,像我们这种人要想通过仕途这条路出头实在是太难!那些士族早已将整个文官系统经营的像铁桶一样,外人哪能插的进去!?
这让我很失望,但并不能让我绝望。文官这条路走不通没关系,我还可以从军当武将,而且在这乱世中掌兵的武将,可是要比只会坐而论道的文官权力大多了!
只是军队这么好进吗?军队就这么容易混出头吗?
也是,对于那些平庸的人来说,军队不好进,就算是托关系进去了也八成是被当炮灰用的命,但对於有能力的人就不一样了。
打仗不同于治理地方,如果是治理地方,那怕你没有多少才华,只要你秉持中庸之道不惹事就不会有事;但打仗就不同了,打仗主要拼的是敌我双方主将的军事能力,靠的是真材实料,能打硬仗,能打胜仗才是硬道理!
尤其是在陇西这个对抗羌族的最前线,没有足够的手腕怎能挡得住凶猛的西羌人?为了保命,那些大人们不得不放下敛财的心思,专心的寻觅几个能守得住的人。
那么最适合的人是谁呢?
不用想了,那个人就是我。朝廷离不开我,因为只有我才能收拾得了那些屡屡犯边的西羌人!
为什么天不怕地不怕的西羌人会怕我?
很简单,因为我不怕他们,谁敢不听我的话我就灭了谁!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了我一副强壮的身板,成年后的我不禁生得膀大腰圆,气力惊人,而且在武学上非常有天赋,尤其擅长骑马射箭,有一手能携带两壶箭,左右同时开弓的绝活!有这样强悍的硬件设施摆在台面上,不仅乡里的人不敢招惹我,就连周边蛮横的羌人也不敢小觑我!
再者,我还要感谢给我财力支援的家族,正是他们的支持我的事业才有了起步。”财聚人散,人聚财散“的道理我明白,所以我从不吝啬手中的金银,好久好肉的送给那些羌族部落首领,跟他们交朋友。
付出就有回报,这话不假。很快我的名声就从羌人中响亮了起来。那些羌族首领为了保全自己,极力迎合我,并且主动跟我结为同盟,以求暂时相安无事。
我笑了,我的目的达到了。你们怕了我,就得听我的!
为了控制住这支力量,一方面,我在羌族内部培植,收买亲信,为自己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我继续充当”散财童子“的角色,给羌人首领送钱送东西,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除了结交羌人之外,我还非常注意保持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凭着高超的手腕,拉拢、兼并其它地方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而且,我还经常在当地行侠仗义,在”武林“中搏了一个”健侠“的名号。同时,我还收罗了一大批混得不咋样的泼皮无赖,替我做些不方便亲自出面的私事。我不担心他们闹事,因为我有信心分分钟捏死他们!
一点点,一步步,在我的苦心经营下,我慢慢成长为陇西一带最大的豪强势力,紧接着成了官府利用和招抚的对象,出任州兵马掾一职,负责带兵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
我知道朝廷没安什么好心,不过是想利用我的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和羌人的反抗而已。但我还是很开心,被利用至少能说明我有被利用的价值,而且这样一来,我就能名正言顺地控制更多的羌人了!
一时间,不管是在官府,还是在民间,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势力的不断膨胀和地位的相继上升,我觉得一个边区豪强的名分已经配不上我了,我应该有更广阔的政治空间。于是,我继续继续力量,等待时机。
我真的应该感谢我的老邻居,那伙侵扰大汉边境的羌人。正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发展势力、实现梦想的良机。
在朝廷的镇压下,西羌问题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平息,反而声势更加浩大。羌人不堪忍受汉朝地方官吏对他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不断杀死汉人官吏,侵占州县。
面对羌人的反抗,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们急得手足无措,为了保命只得极力向朝廷推荐我了解决这次危机。
自此,我仕途之路像是搭上了快车道。
公元167年(永康元年),我担任羽林郎,统管元郡羽林军。不久,我又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由于战绩突出,因功迁升为郎中,后来又因功升迁为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务的官名),一直征拜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但成功的人总不会一直成功下去,哪有人不在半道上摔几个跟头?
在升任中郎将之后,我被调遣去镇压黄巾军,面对风格诡异于前的战斗风格,我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后果是,获罪革职,贬回陇西。
虽然这次栽了一个大跟斗,但我坚信,失败和寂寞只是暂时的,未来总会有翻身的机会!
事实证明,我想得没错,机会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