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1年,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它的爆发是建立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的。由孙中山所领导的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封建制度,是一次传大的革命运动。
自中国完全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后,政府愈加腐败无能,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此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潮开始在中国大地传播,震撼着中国的思想界,并推动着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宣传民主革命学说,创办了《江苏》、《浙江潮》、《苏报》、《中国白话报》等二十多种政治性刊物;还出版发行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册子130余种。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
公元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同盟会。公元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的东京召开了筹备组党的会议。在会上,孙中山提议建立革命同盟会,与会人员共同商议,定名为中国同盟会。不久,同盟会正式举行成立大会,这次会议通过了会章,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采用三权分立制设执行部、评议部和司法部;革命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制订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并创办了机关报《民报》来宣传革命;分别于国内外各地建立起了支部。同盟会将原来分属各地的各种革命组织统一了起来,使革命派有了一个核心组织,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极大地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地位,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一线光明。在后来的黄花岗起义中,同盟会七十二位烈士壮烈牺牲,他们的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烈士的鲜血唤醒了亿万中国人民,他们前仆后继地为推翻清王朝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斗争。
后来,清政府宣布了“铁路国有”政策,引起了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公元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在全省60多个县成立了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参与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进入四川;一面命令当地军队镇压保路运动,引起了更广泛的不满,四川保路运动成为了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在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湖北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伺机发动武装起义。公元1911年8月,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与当地新军中的秘密革命组织文学社联合,建立了领导起义的机构,蒋翊武任总指挥,共进会首领之一孙武为参谋长。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引起爆炸,起义的机密被泄漏了,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早晨,彭、刘被杀,清军四处捕捉革命党人,革命党被迫提前起义,于是在当天晚上,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了镇压革命的排长,攻占了楚望台军械库,又于20日清晨攻克了总督衙。不久,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武昌起义的爆发,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纷纷响应,接着,汉阳、汉口均宣告光复,新军协统黎元洪被推为都督,组织湖北军政府,向全国宣告独立。继武昌起义之后,湖南、陕西、山西、云南、江西、贵州、江苏、广西、安徽、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由于这一年是辛亥年,所以这场革命,史称辛亥革命。
公元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公元1912年1月1日,同盟会于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彻底结束了。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法令。如:命令各省官厅焚毁刑具,废止刑讯;取消清朝律令中各类“贱民”条令;保护华侨;禁止买卖人口;废除主奴身份;通令剪辫子;禁止赌博、缠足、吸食鸦片。鼓励兴办工商业,振兴农垦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普及教育,删除旧教科书中的封建内容。这些政策法令,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观念的传播。
公元1912年3月11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宪派、旧官僚、政客的篡权,以及一些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权力被袁世凯所篡夺,中国从此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流血,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后,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摆脱了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