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4500000024

第24章 马上皇帝朱元璋

提到明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明太祖朱元璋。清代的史学家赵翼曾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朱元璋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身上,豪气和匪气并存,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不论如何,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谁也无法忽视他的存在,他奇特的个性、传奇的身世、跌宕起伏的创业史以及独树一帜的治国驭人之术,都引人深思。

朱元璋,祖籍江苏,出生于安徽凤阳,本名为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似乎没有谁比朱元璋出身更低微、身世更加凄惨的。他出生在一座破庙里,父母没有土地,是靠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的佃农。朱元璋小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来没钱交学费,就退学给人家放牛。朱元璋17岁时,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他的父母都在这场瘟疫中死了,二哥也出外逃荒。朱元璋成了孤儿,于是到皇觉寺做了和尚,不久又因为寺中也没有余粮,只做了几十天和尚的朱元璋,便被打发出门,过了几年接近于讨饭的生活,这些生活经历使朱元璋体会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

在那时,明教的势力很大,他们在广大穷困农民间传教,准备武装起义,当时明教的彭莹玉在淮西传教向百姓宣扬明王将要降世。公元1338年,彭莹玉和他的徒弟周子旺在袁州率五千余众起事,虽然这次起义失败了,但此后全国各地的起义连绵不绝。河北韩山童也是重要的宗教领袖,他广招信徒,秘密酝酿起事,公元1351年,韩山童认为时机成熟,就联合刘福通等人准备起义,推举韩山童为大明王,不料事情泄露,韩山童被杀,他的妻子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刘福通突围后,攻取了颍州等地,然后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了龙凤政权。

朱元璋在流浪的生活中,看到了元朝残暴的统治,无情的压榨,百姓生活的十分艰辛,于是投身到了农民起义中。公元1352年,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投奔了红巾军的郭子兴部,成了郭子兴的亲兵。因为朱元璋十分的英勇机敏,所以他没多久就被提升为九夫长,在红巾军中得以崭露头角,逐渐升迁,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有一次郭子兴被彭大和赵君用俘获囚禁,他的部将和儿子都没有人敢站出来营救,朱元璋听说后,立刻从前线赶了回来,然后利用彭大和赵君用之间的矛盾,深夜拜访彭大,向他讲明利害关系,劝说彭大出兵,这才将郭子兴救了出来,当时他参军还不过刚刚六个月而已。后来,势力不断壮大的朱元璋遭到了郭子兴的猜忌,逐渐被排挤,但是朱元璋一直忍耐着。在郭子兴病逝后,他的儿子郭天叙率领这支军队,那时韩林儿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认为韩林儿势盛力强,可以利用他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所以就假意奉了他的号令。不久,郭天叙和张天佑二人都战死了,郭子兴的部将便都归了朱元璋。于是,在短短的3年间,朱元璋就从一个士兵成了拥兵10万的大元帅,拉起人马,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加入了群雄争霸的战团。

公元1356年,朱元璋听从了谋士徐达等人的意见,攻下金陵作为根据地,改金陵为应天府。此后,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相继夺取了常州、江阴、常熟、徽州、扬州等地,并接受了徽州一个老儒生朱升的建议,高筑城墙,广积粮食,为了不引起其他势力的疑心,朱元璋又暂且不称王,他在应天府屯田耕种,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

后来,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就命令自己的部将廖永忠把小明王迎到自己的军中,可是途中小明王落水,不明不白地死掉了,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朱元璋安排的。韩林儿既死,朱元璋自然就成了起义军的最高领袖。消灭了东南孤立的元军后,朱元璋于公元1364年自立为吴王,与元末各割据势力展开较量。不久,他的部将朱亮祖攻取了台州和温州。

公元1368年,在轰轰烈烈的北伐中,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时年7月,徐达率领的北伐军逼近了元都城大都,元顺帝带着后妃和太子仓皇出逃,统治中国九十八年的元朝至此灭亡。

元朝虽然灭亡了,但是统一中国的战斗仍在继续,这一年,汤和率领的南征军灭掉了方国珍和陈友定,占领了福建和两广。公元1371年,朱元璋先率兵平定了四川,不久又平定了云南,几年后,平定了山西、陕西以及东北,至此,朱元璋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明初,朱元璋为了使江山永固,便恢复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将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到了全国各地并且统领军队,用以巩固统治。由于北元回归大漠后仍然保有相当强的军事力量,对明朝的北部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以北方的九个边塞藩王统兵最多,朱棣即为其一。朱元璋在世时,曾有人上书说藩王的权力过大,存在隐患,并举了晋代八王之乱为例,但是朱元璋没有听从。后来果然应验,但那是后话了。

朱元璋在削平各地势力,统一南北的同时,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他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发展。他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建立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又建立三法司,设立都、布、按三司,直属中央。他实行安养生息的经济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民屯、军屯、商屯等屯田制度,大举兴修水利,又在全国推广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些措施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成功地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地恢复和发展。朱元璋鉴于元代官吏贪污腐败以至亡国的教训,他决心整顿吏治,甚至以酷刑来惩办贪官污吏。朱明一朝刑法的严酷为历史上所罕见,这种整顿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朱元璋性格多疑,也滥杀了不少无辜。

通常而言,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总会产生矛盾,如何化解这种矛盾不同的皇帝用了不同的办法。汉代的刘邦心存猜忌,大杀功臣;而唐太宗李世民气量宏大,处理较为缓和;宋太祖赵匡胤则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和平解除了功臣的兵权。朱元璋怎么做的呢?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大多是他的同乡,甚至汤和与周德兴还是他的同村人,是幼年游戏的玩伴,这些人在战斗中出生入死,为朱元璋夺得了天下。然而朱元璋却是个多有猜忌的君主,他同功臣们的矛盾后来甚至发展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最后竟然大开杀戒,借助几个案件除掉了那些为他东征西讨的功臣。

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对他这样大开杀戒很不以为然,曾经好几次加以劝谏,有一次,朱元璋派人找来了一根长满了尖刺的荆棘放到朱标的面前,让他伸手去拿,朱标不敢伸手,于是朱元璋就对自己大杀文武功臣的做法解释说:“这些,你不能用手去拿,假如我把它削光滑了,岂不是很好么?我杀的,都是很危险的人物,除掉了他们,才能带给你平安啊。”按照这种说法,他是在为子孙扫除障碍。

朱元璋从小贫苦,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虚心好学,喜欢结纳儒士,先后网罗了冯胜、陶安、刘基、朱升等一大批谋士,给予他们很高的待遇,请他们帮助出谋划策。立国后,朱元璋特意命人在奉天门建文渊阁,收藏经史子集,同时任命了诸位大学士,命令诸儒生推荐经史著作,亲自批阅,并留意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时常引以为戒。

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氏,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脚马皇后,是朱元璋完成帝业的贤内助。最开始时朱元璋受郭子兴处罚,时常挨饿,马氏就偷偷将滚热的烧饼藏在衣服内给他送去,结果烫伤了皮肤。连年激战的时候,马氏又带领将士的妻子们赶制军鞋战袍,用以鼓舞士气。后来马氏又把后宫的财物捐献出来,奖赏前方作战的将士。朱元璋称帝之后,杀戮渐重,没有人敢劝说他,只有马皇后常常劝谏,因此保全了很多人。有一次,有人传言参军郭景祥的儿子想要杀了父亲取而代之,朱元璋知道后准备杀掉他,马皇后劝说道:“郭景祥只有这一个儿子,这些人的话可能不是真的,杀了他岂不是绝了郭家的后么?”朱元璋于是没有下旨,后来经过调查,发现郭景祥的儿子果然是被诬告的。后来,马皇后病重,知道自己难以治愈,就对朱元璋说:“生死由命,也不用祈求多活几年。”因为担心朱元璋在她死后迁怒于医生,竟然执意不许太医为她治疗,不久就去世了。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去世非常悲痛,久久不能释怀,从此再也没有立后,晚年生活十分孤寂。

公元1382年,朱元璋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明初只有数百人,到了明代中后期达到了十几万人之众。因为直属于皇帝,所以锦衣卫的权力很大,职掌侍卫、缉捕、刑狱等事。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为明代后来的皇帝起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在永乐大帝时,除锦衣卫外又增设了东厂和西厂,这些特务机构虽然为维护皇权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更多时候是被专权的太监所利用,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它成为打击报复大臣的有力武器,不知有多少忠臣良将惨死其中。

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废除了丞相制,设立锦衣卫,对臣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终于导致明末的宦官专权,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

关于朱元璋有很多小的传奇,为他的一生平添了许多色彩,其中有两件流传最为久远。朱元璋小时候曾给地主家做长工,当时生活十分艰难,一天到晚除了睡觉都得在田里干活。一次,朱元璋跟几个伙计在芦草丛里煮偷来的绿豆吃,结果不小心打破了盛饭的瓦罐,绿豆和汤洒了满地,幸好地上铺着一层芦苇,汤虽然没有了,大家却还可以拣绿豆吃。朱元璋很不好意思,就发誓说,有朝一日自己如果得了势,一定不会亏待大家。后来他当了皇帝,有个当年的伙伴就跑去见他,对他说:“咱当年一起给地主当长工煮偷来的绿豆,你把盛汤的罐子打破了,害得大家没汤喝,只好拣绿豆吃。”朱元璋大怒,没等他的话说完就杀了他。另一个伙伴也跑去见朱元璋,但他十分的聪明,他讲道:“想当年我曾跟随皇上南征北战,一起扫荡了芦州府,您打破了瓦关城,不小心放跑了汤元帅,不过我们最后还是活捉了豆将军。”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就赏了好多东西给他,还封他做了官。

传说朱元璋登基后,曾到浙江微服私访。有一天,他去多宝寺进香,顺口吟了一句“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谁知旁边一个满身油污、衣着破旧的老秀才不顾左右,也昂首拈须接着吟道:“国号大明,更无大大明皇帝!”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后来朱元璋路过山下的一家小酒店时,抬脚进去了,看了一看,见这小酒店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便不禁摇了摇头,顺口吟了一句:“小酒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谁知那老秀才跟在后面又听得一清二楚,于是也摇头晃脑地吟出下联:“大明君一统万方不分南北。”这句话又说的朱元璋心里很舒服,就等那老秀才一走,吩咐随从说要把老秀才请到皇宫去给皇子们当老师。可是那老秀才为人有些古怪,朱元璋请他到皇宫去教书他并不高兴,封他为太子太傅,他也不当一回事,只是说:“那我试试看吧。”第一天老秀才给太子教书,先是讲文章,之后让太子背诵文章,自己便坐在椅子上闭起双目,摇头晃脑地轻轻吟起诗来。太子看见了,向两个伴读的书僮做起鬼脸,书僮便念道:“先生教学生——头动;学生见先生——头痛!”老秀才把戒尺一拍道:“念的什么?”书僮说:“文章。”还没等先生睁眼,另一个书僮就已蹑手蹑脚地走到老秀才的座位旁边,伸手揪住了老秀才的耳朵。这个书僮仗着太子的宠爱一向放肆惯了,好多老师都招架不住,辞职不干了。哪知这个老秀才可不同,他伸手就抓住书僮的手反拧过来,太子赶紧过来帮忙,老秀才就伸出另一只手,抓住太子,把太子的手也反拧了过来,并且喝令道:“跪下!”太子倔强地挺身不动,恰巧这时朱元璋朝罢朝回宫从这里经过,便替儿子求情。老秀才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陛下,不行。常言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朱元璋火了,大声喝道:“你放手不放手?”老秀才却直着喉咙说:“不放!”朱元璋大怒之下,下令让人把老秀才抓起来。回到后宫,马皇后听说了这件事,就劝道:“陛下,在淮西时你曾说过,古往今来,世上有两种人没有私心。一个是治病的郎中,一个是教书的先生。哪个郎中愿意他的病人死去,又有哪个教书先生不愿意他的学生多识几个字,进学中举呢?太子太傅也是一样啊。”

朱元璋怒气渐平,就说:“他倒也是为太子好,可这人太也蛮横了,连我去求情,他也不答应。”马皇后就又说:“陛下,他那是为大明的天下好!教的严格,太子才能上路。玉要琢,方成器。要是一求情就放了,往后太子还能听他的话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先生哪里还能管得住?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师有师道啊。”这番话说得朱元璋懊悔起来,于是立刻派人把太子叫来,严肃地责备一顿,然后由太监领路,皇帝带着皇后和太子亲自到先生被押的地方去赔罪。

同类推荐
  • 胜者为皇

    胜者为皇

    成王败寇,自古有之。王侯将相,风水流转。这是一个现代男穿越到古代的故事,这是一个格局混乱的时代。爱江山还是爱美人,亦或者是,鱼和熊掌可兼得……
  • 穿越大清帝国

    穿越大清帝国

    主人公清栩墨神不知鬼不觉穿越到了清朝,做了大清的顺治皇帝,大清朝在他这个幼主的统治下走向盛世。在短暂的二十年里,大清的科技想火箭一样直冲到二十世纪。在他的领导下,琉璃国、鄯善国等附属小国归顺大清,在英国皇家宫殿里,伊丽莎白说道:“只要大清退兵,英国政府每年进贡白银二千万两。”欧洲等国家主动为中国提供资源和军事基地。后来,由于王公大臣的干涉,清栩墨变法失败,各地农民纷纷起义......
  • 三国之皇帝系统

    三国之皇帝系统

    屌丝许逸,不小心竟然穿越到了三国,还带了皇帝系统?什么?你有关羽张飞?项羽足矣!什么?你是神将吕布?李元霸足矣!什么?你有鬼才郭嘉?张良足矣!广宗首战,五百义从吞黄巾!虎牢厮杀,三千铁骑可灭董!官渡争锋,五千将士尽除曹!赤壁整军,一万精锐斩蜀吴!浪花淘尽,横扫天下许文忧!且看许逸如何带着历史名臣谋士逐鹿中原!
  • 自由家园

    自由家园

    其出身不高,瘦弱的外表却难掩其宏图之志,少年便追随兄弟征战四方,建立赫赫战功。之后,开府建衙,训练强军,及至青年,更是以劣势兵力战胜名将尔朱荣。本应名满天下,却遭人诬陷,成为弑君之人,曾经的兄弟在其面前被杀,自己更是流落草原。这样一位真正的战神究竟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 遗志

    遗志

    乱世之中,平凡如我,如何生存?义气的兄弟,敢爱敢恨的情人,这就是我的全部,任你是天王老子,还是神魔,我有何惧?你们不离不弃,我便还你们一个天下!求收藏、求鼓励
热门推荐
  • 山语

    山语

    他活了千年,见证了中国近五千年的文明演化。孤独一人的生活,陪伴在身边的总是一些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传说中的各种神兽生活在他的后花园里,凶残的妖兽为他看家。他只有一个梦想,要么结束自己的漫长的生命,要么有一个跟他一样的人陪伴着他度过这漫长的时间。他尝试过多次,同时也成功了几次。
  • 剑指江湖史

    剑指江湖史

    古代有不少人习武,其中有一部分出类拔萃的就成了武林高手,打起架忒是厉害。那时候的人还没什么健身意识,练了武艺,多半是为了欺负人或不受人欺负。由此可见,古代的治安不太好。这让人很难断定一个事儿——究竟是因为人们习武才治安不好,还是因为治安不好人们才去习武。总之,古代肯定有不少人习武。这些人当中,喜欢做好事的被人们称之为侠,老是做坏事的被贬之为盗。正与邪相反相成。这些武人发生冲突或可能发生冲突的地方,人们就称之为——江湖。诸位看官,请随我一道:御剑江湖载酒行,美人如玉翩若鸿。十年一剑情如梦,赢得生前身后名,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江湖武林,侠肝义胆。红尘纷扰,左右情长。如何剑指巅峰。
  • 这个提督不太冷

    这个提督不太冷

    完全想不出来的介绍,就是一个提督与舰娘之间的事情。我不知道该怎么编了。就这样吧。。。。。。。。
  • 遇见微凉幸福

    遇见微凉幸福

    她,凭着自己的优异成绩考上樱学院。因为家室贫穷,被学院里千金们嘲笑欺负,唯一让她值得骄傲的,似乎只剩下令人心动的容貌和无人能比的成绩。似乎只有两个人能给她温暖,那就是她的闺蜜安梓橙和自称是她妹妹的安莫雨。在学院里,她认识了两个少年。他们对她无微不至的爱,使她成为女生公敌。他们对她的爱意,让她不知所措。突然,她身份被揭开……
  • 刺隐于世

    刺隐于世

    刺客一直隐与世但当其横空出世又会如何。作者新人一枚,不勿喷。
  • 王者荣耀之超能少年

    王者荣耀之超能少年

    一个让人陶醉的下午某高中的一名看似普通却不平常的人在光阴的树下散步刚刚出门还没精神突然一个明亮而闪烁的一道光快速的钻进了晓文的眼睛,速度快的接近让晓文没看见但是光的明亮让晓文立刻发现但早已晚了光迅速的钻进了晓文的眼睛,彭!“啊我的眼睛!”晓文同苦的叫道,他看不见了任何东西却听见了如万马奔腾的声音然后他手脚一软倒了下去。
  •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本书对李自成的祖墓、乡籍、名号、家世、家境、读书情况,习武战斗生涯、起义前经历、起义后回陕北等历史进行了探讨。
  • 推销活用36计

    推销活用36计

    靠碰运气永远成不了推销高手,只有正确的策略才能造就成功的推销,《三十六计》智慧如此丰富而实用,用于军事能战无不胜,用于推销也必能大大提高推销效率。《推销活用36计》智慧,让你成为无往不胜的推销高手!《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兵法智慧,而《推销活用36计》则让这种古老的智慧结晶在推销领域重新焕发出了光彩。本书将大量巧妙而又具实战性的推销故事融入《三十六计》之中并呈献给大家,同时,对每条计策和故事都进行了点评,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多启悟,使你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领略“三十六计”的精髓,从而掌握高超的推销技巧,做个无往而不胜的推销高手。
  • 谋者天下

    谋者天下

    血脉的觉醒是王者的归来,它也伴随着法则的改变。我们的一生都在为生活而努力,而他却生来就担负着守护世间的责任。人生的种种坎坷与磨难,造就了他不一样的人生。林沫——世间的守护者,他用谋略和机智谱写出一段地下世界。
  • 职业男性健康手册

    职业男性健康手册

    本书着眼于生活的实际,没有高深的病理,也没有枯燥的药理知识,而是以一种近乎谈话的形式,介绍了职业男性的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