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朝的朝政越来越混乱。唐末几个皇帝一味寻欢作乐,腐朽到了极点。皇室、官僚和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剥削,税收越来越重,加上连年不断的天灾,农民纷纷到处逃亡。有的终于忍受不了苦难,走上反抗的路。五代十国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唐末,各地农民不堪压迫纷纷起义,其中黄巢领导的起义影响最大。黄巢从小读过书,能骑马射箭,年轻时曾经到京城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他在长安看到了朝廷的腐败和黑暗,心里十分气愤,写下了一首《菊花》,诗中说:“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示了推翻唐王朝的决心。唐末,黄巢发动了农民起义,阵营不断壮大。
后来,黄巢带领起义军和王仙芝的部队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接连攻下了许多州县,声势越来越大。唐朝廷命令各地将领镇压起义军,但是各地藩镇互相观望,都不肯出兵。朝廷于是又派宦官到蕲州去见王仙芝,封了他个“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衔,王仙芝马上表示愿意接受任命。黄巢得知这个消息后,带了一群起义将士到王仙芝那里,狠狠地责备他说:“当初大家一起发誓说要同心协力,平定天下,现在你自己当了官,把我们的弟兄们放在哪里呢?”说完就抡起拳头,打了王仙芝一顿,王仙芝自己知道理亏,只好认了错,把唐朝派来的宦官赶跑了。
代十国经过这次波折后,黄巢决定跟王仙芝分兵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东。不久,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被唐军打败,他自己也被杀死了。王仙芝失败后,起义军重新会合,大家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起义军在广州休整时,岭南地区发生了大型的瘟疫,于是黄巢决定带兵北上。唐王朝的障碍被黄巢的起义军一个个击破,起义大军顺利地渡过长江和淮河,向唐军将领发出檄文说:“我们进攻京城,只向皇帝问罪,你们各守各的地界,我们不会去找你们的麻烦!”各地的将领接到檄文后,都想各自保存实力,更不愿为唐王朝卖命。于是在公元880年,黄巢带领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潼关。唐僖宗和宦官头子田令孜带着妃子逃到成都去了,来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员全都投降了。
过了几天,黄巢在长安大明宫即位称帝,国号大齐。起义军经过七年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是,黄巢的起义军采取的是长期流动作战方式,占领过的地方,都没留兵防守,几十万起义军进入长安以后没多久,唐王朝便调集了各路兵马,包围了长安,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困难。黄巢曾经派出了大将朱温驻守同州,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温竟投降了唐朝,此时又遇到唐王朝召来了西北少数民族的贵族和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率领四万骑兵进攻长安。起义军十五万人迎战却遭到大败,只好撤出了长安。不料撤退到河南后,又遭到朱温和李克用的围攻,大军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士兵们英勇牺牲。
黄巢起义失败了,各地的藩镇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互相争夺地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中原再次出现了短暂的割据混乱局面。
在各个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节度使朱温。这两支割据力量一直互相攻打,后来朱温的势力越来越大,李克用只能保住河东地区。唐僖宗病死后,宦官把唐昭宗软禁了起来,另立了新皇帝。朱温看准了这个机会,就派出亲信偷偷溜进长安,跟宰相崔胤秘密策划,发兵杀了宦官的头目,迎接唐昭宗复位。不料一些宦官投靠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并把唐昭宗劫持到了凤翔。朱温大怒,就带兵进攻凤翔,逼李茂贞交出唐昭宗,李茂贞敌不过朱温,只好投降。朱温攻下凤翔后,把唐昭宗抢过来带回了长安。从此唐朝政权就从宦官手里转到朱温手里。
朱温掌了大权后,把宦官全都杀了,然后挟持唐昭宗迁都到洛阳。一到洛阳,朱温就嫌唐昭宗不听话,动手把他杀了,另立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做傀儡,这就是昭宣帝。公元907年,朱温又废了唐昭宣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建都汴梁,是为梁太祖。
从此,统治了中国将近三百年,曾经繁盛一时的唐朝就正式宣告结束了。
从朱温建立梁朝开始,在那以后的五十多年里,中原地区就像南北朝时一样,频繁更朝换代,前后经历了五个短暂的王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起来叫做五代。在五代时期,南方和巴蜀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的割据政权,有的称帝,有的称王,前后一共建立了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九国,加上在北方建立的北汉,一共是十国。所以这个时期又被后世统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建立梁朝的时候,在北方还有两个较大的割据势力:一个是幽州的刘仁恭,一个是河东的李克用。
那时,北方的契丹族开始强大起来。公元916年12月,契丹王耶律阿保机自称皇帝,建立统一的政权,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国人称他为天皇帝,是为辽太祖。契丹本是游牧民族,部落众多而分散,各部落为疆域、猎物等争战不休。阿保机以良策治军,他所领导的迭刺部迅速崛起,终于吞并了契丹八部,从此各部再无纷争。由于塞外物资匮乏,契丹族便开始南下掠夺财物,而此时的中原之地也是群雄逐鹿的时候,中原河北的地方势力也经常勾结契丹以作外援,契丹便趁机从中取得实惠。在屡次进入中原,并与中原的官僚交易过程中,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使阿保机深受触动,他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于是仿效汉制,以妻述律氏为后,备置百官,又在城南另外建筑一座汉城,专门让汉人居住。自此之后,阿保机野心更盛,想问鼎中原。
公元907年,阿保机带领着三十万契丹人马攻入了云州,李克用想利用契丹兵来对付朱温,就跟阿保机约定了日子一起攻打梁朝,但是阿保机看到朱温势力大,就反悔了,反而另外派人跟朱温结成了同盟。
李克用听到这消息,气得生了一场大病,他在病榻上吩咐侍从拿来三支箭,亲手交给儿子李存勖,然后叮嘱儿子说:“朱温是我们家的仇人;刘仁恭是我推荐上去的,但他却反复无常,投靠了朱温;契丹人曾经跟我结为兄弟,结果却撕毁了盟约,反而和朱温结盟。我把这三支箭留给你,你要记住这三个仇人,给我报仇。”李存勖含泪接过箭,表示一定牢记父亲的嘱咐。没几天,李克用就死了,李存勖接替他的父亲做了晋王,决心要消灭仇人,他把父亲留给他的三支箭十分郑重地供奉在家庙里。李存勖用心训练兵士,整顿军纪,把散漫的沙陀族兵士训练成一支精锐善战的队伍。后来,李存勖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出兵跟梁进行了几次大战,把朱温率领的五十万大军打得狼狈逃窜,朱温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没多久就发病死了。接着李存勖又攻破幽州,把刘仁恭和他的儿子刘守光都活捉了押回太原。公元921年,耶律阿保机派兵南下,李存勖亲自出兵,大破了契丹兵,把阿保机赶回到了北边。
朱温死后,他的儿子梁末帝又跟李存勖时常交战,直到了公元923年,李存勖灭了梁朝,统一了北方,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建都在洛阳,这就是后唐的庄宗。唐庄宗报了父亲的仇做了皇帝,志满意得,就贪图享乐起来了。他喜欢看戏演戏,于是伶人们受到唐庄宗的宠幸,在宫里自由进出。后来,唐庄宗干脆封了两个唱戏的伶人当了刺史,一些将士对此非常不服气。不出几年,朝廷内部就乱了起来,先是大将郭崇韬被害,紧接着又有另一个大将李嗣源因为被猜忌差点丧了命。
李嗣源受到了将士的拥戴,带兵打进了汴京,准备自立为皇帝。唐庄宗回到洛阳,还想抵抗李嗣源,可是他的亲军指挥郭从谦曾经认大将郭崇韬做叔父,早就因为郭崇韬的被杀怀恨在心,趁这个机会,就发动了叛变,攻进了皇宫,唐庄宗被一支流箭射中丧了命。李嗣源接替唐庄宗做了后唐的皇帝,是为唐明宗。
唐明宗在位时,他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他儿子李从珂,一个是他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两个人都骁勇善战,但又互不服气,后来李从珂做了后唐皇帝,两人终于公开扯破脸了。李从珂派了几万人马攻打石敬瑭的晋阳城,石敬瑭抵挡不了,于是就向契丹人讨救兵。那时候耶律德光做了契丹国主,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的信给耶律德光,表示愿意拜契丹国主作父亲,并且答应在打退唐军之后,把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耶律德光本来就想向南扩张土地,听到石敬瑭提出这样优厚的条件,立刻派出五万精锐骑兵去帮助他,前后夹击,把后唐军打得大败。
打败了后唐军后,耶律德光来到晋阳,石敬瑭亲自出城迎接,果真把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称做父亲,耶律德光一高兴,就决定封他做皇帝,石敬瑭非常高兴地接受了,称帝后,立刻按照原来答应的条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接着,石敬瑭又依靠契丹的支持,带兵南下攻打洛阳。唐末帝李从珂兵败,在宫里投火自杀了。石敬瑭攻下洛阳灭了后梁后,正式做了中原的皇帝,国号晋,建都汴梁,是为后晋高祖。石敬瑭靠着契丹的保护,做了七年儿皇帝。他死了之后,他的侄儿石重贵即位,就是晋出帝。有一次,晋出帝向契丹国主上奏章的时候,自称孙儿没有称臣,耶律德光就认为这是对他不敬,于是带兵进犯中原,两次出兵都在晋朝军民的奋力抵抗下遭到了失败。但是最后,晋出帝被奸细出卖,契丹兵打进了汴京,后晋灭亡了。
耶律德光进了汴京后,自称大辽皇帝,纵容辽兵到处抢劫财物,还命令晋国不论官员百姓,都要献出钱帛“劳军”。百姓们受不了辽兵的残杀抢掠,纷纷组织起了起义军反抗辽兵,攻打州县,杀死了不少辽国派出的官员。辽兵被迫退出了中原。
辽兵撤退的时候,后晋大将刘知远在太原称帝,率领大军南下,很快收复了洛阳、汴京,然后定都于汴京,改国号为汉,是为后汉高祖。可是刘知远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死了,他的儿子后汉隐帝刘承即位后,嫌手下将领的权力太大,就秘密派人到邺都杀害大将郭威,迫使郭威发动了兵变,后汉内部发生了动乱。
公元950年,郭威推翻了后汉,在汴京即位,国号周,是为后周太祖,在他的治理下,五代时期的混乱局面有了一些好转。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去世。因为他没有儿子,所以他把皇后的一个聪明能干的侄儿柴荣收作自己的儿子,到周太祖一死,柴荣继承了皇位,是为周世宗。北汉国主刘崇认为周朝局势不稳,就想趁机进占中原,于是就集中了三万人马,又请求辽主派出一万骑兵,向潞州进攻。消息传到汴京,周世宗提出要亲自带兵抵抗,说:“刘崇趁我刚遭到丧事,又欺负我年纪轻,刚即位,就想趁机吞并中原,我不能不亲自去对付他。”于是周世宗亲自率领大军到了高平,经过一场大战,大败了北汉兵。经过高平大战,周世宗的声望大大提高。他回到汴京后着手整顿军队,准备统一中原,可惜正当他要实现统一全国的愿望时,却病死了。年方七岁的儿子柴世训接替皇位,是为周恭帝。
那时周世宗手下有一个得力的大将叫赵匡胤,他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他,派他做禁军统帅,这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恭帝即位的时候,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军权落在了赵匡胤,也就是后来的宋太祖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