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4500000002

第2章 楔子——开天辟地和早期历史

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由传说开始。在有文字记载之前的那些时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谁也不知道,只有传说流传了下来,为我们提供一点其真实性不知有几分的传奇,而那些遥远的传说总是和神话混杂在一起的,有着极其浓厚的神话色彩。在这开头简短的第一章里,我们只是转述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描述了天地初开时的世界和人类,以及人类是怎样渐渐走上文明之路的。由于此篇仅仅是源于传说,因此这一章的目的不是像后面那些章节一样记述历史兴衰以提供“镜子”,而仅仅是为后面所有的章节提供一块抛砖引玉的“砖”罢了。

传说,最开始,天地相连,一片混沌,什么也没有,什么也看不见。大荒的山腰由于吸纳了天地灵秀和日月光华,逐渐有了灵性。忽然有一天,豁刺刺一声响,从山腰中产出一个生灵来,这个生灵吸风饮露,渐渐长大成了龙首人身,他身高近百尺,头角峥嵘,神眉怒目,獠牙露齿,遍体都是毛发,这就是盘古。盘古于一片混沌中,不能看到也不能听到什么,于是决心把开辟混沌劈开,寻找了很久,他终于在西方找到了先天金石之精——斧和凿,这两样兵器有千斤之重,但好在盘古天生神力,他右手持斧,左手执凿,又劈又凿了很多天,天崩地裂的一声大响之后,一片混沌渐渐分开了,其中轻而又清的部分渐渐升高,成为天;重而又浊的部分渐渐降低,变得沉静,成为地。从此以后,天地分开成了两个部分,天地间开始孕育各种生灵,人类出现了。一切就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

那时,人类分散居住在洞穴里,他们吃草喝水,既没有知识认知,也没有君长尊卑。一直到了有巢氏的时代,他教人们用树枝搭巢,人们才开始住在巢里以躲避风雨和野兽。那时人们也不知道耕种,只是以野生的果实和草叶为食,火种在那时也没有,打到了野兽后人们通常喝它们的血,生吃带着毛的野兽的肉,然后用野兽的皮毛披在身上来保暖。这种生活野蛮而艰辛,所以后人总是把那样的生活叫做“茹毛饮血”。

又经过了几百年,到了燧人氏的时代。燧人氏有一天在南部的边疆游走时,看到一只鸟啄木枝,有微微的火星迸出,于是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教会人们用火烤炙食物,以避免生吃的腥臊,人们从此不必再生吃食物了。那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燧人氏就发明了结绳记事的办法,大事就系大结,小事就系小结。这就是古人结绳记事的时期。

然后到了伏羲氏的时代。传说中伏羲氏的母亲有一天在山中游玩,看到了一个巨人的足迹,就去踩了踩那个足迹,忽然感觉心中有所震动,就此怀有身孕,后生下了伏羲氏。伏羲氏长大了以后,立了很多功劳,被人民所感念和爱戴,就推举他做了首领。那时候人和野兽的区别还是不太明显,饿了就吃东西,饱了就把东西扔掉;他们只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概念;男女之间只知道有情有欲而不知道礼仪是什么。于是伏羲氏制定了婚丧嫁娶之法,又教人们用兽皮裁制衣服。从此以后,百姓才知道父子相敬,男女有别。伏羲氏又参照天象和地上的万物,开始创造了文字,以代替结绳记事,后来他的史官仓颉又把这些文字仔细修改加工,使文字变得渐渐完备了,有了文字以后,文明才可以说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但是伏羲氏还不满意,他砍了桐木做成琴,用绳线和桑麻做弦,弹出了美妙的乐曲,音乐就这样产生了。

伏羲氏死后,群臣共同推举他的妹妹女娲为君主。于是,发生了件在这些神话传说中格外出名的故事——女娲补天。传说当时有一个镇守冀这个地方的诸侯名叫共工,自称是水神,他神通广大,能够腾云驾雾,调动江海之水为他所用,常常发起洪水危害天下。于是女娲就命令火神祝融去征讨他,共工和祝融一场大战之后,发现敌不过祝融,就向北边逃跑了。当他逃到北边不周山时,被不周山拦住了去路,他心中大怒,于是大叫一声,用头撞不周山,这一撞将不周山撞倒了,但是共工非但没有逃掉,反而被山石压死了。更糟糕的是,这不周山乃是天柱,这一下被撞折,让天一下子塌了一角,于是天地变色,飓风暴雨,洪水泛滥,野兽狂奔,老百姓深受其苦。女娲见到这种情况,派人寻找五色的云母石,用它炼成补天之石,补住了天塌落的那一角,于是天地又恢复正常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就是以那补天的石头开始的。当然,我们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传说。

这之后,进入了神农氏的时代。神农氏认为人口日渐增多,而果实和野兽都有限,万一吃完了,百姓将没办法生存下去。于是他教百姓种植粮食五谷,农业从此发展起来。为了给人们治病,神农氏亲尝百草,观察它们的效用,为此曾中毒很多次,但都化险为夷,凭着这样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了很多药方,使疾病得到了治疗,使老百姓得以摆脱病痛之苦。

在神农氏之后的我国历史,渐渐地脱离了神话,变得真实起来。

时间走到了尧舜禹的时代,这三位君主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当作圣君的代名词,他们流传下来的事迹要比以前的历代君主都丰富得多,那是一些怎样的事迹呢?公认的圣君有着什么样的品行呢?

尧,姓尹祁,号放勋。因为被封于唐,所以史称“唐尧”。《史记》说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意思是说他和天一样仁德,和神一样有智慧,接近他就觉得他像太阳一般温暖,远远望见他就向云朵一样柔和。尧“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他严肃恭谨,上下分明,能够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和睦如一家。他还命令羲氏、和氏推算历法,制定了四时成岁和节气,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以便于百姓及时播种收割。

尧在位之时,遇到洪水,天下一片汪洋,于是他任用鲧治水,花费九年时间仍然没有见效,鲧无功而返,最后启用了鲧的儿子禹,才使洪水得以治理。尧帝为了听取大家的意见,设置了谏言之鼓,让天下的百姓畅所欲言;还树立了诽谤之木,让天下的百姓指出他的过错。传说在他治理天下五十年时,询问身边的大臣天下是否安定,是否治理好了;百姓是否爱戴自己呢?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满朝大臣也都说不知道。于是他就在民间查访,遇到一位老人,那个老人嘴里含着食物,鼓着肚子,敲着土地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就是著名的《击壤歌》,大意是:白天出门耕作,太阳落山了回家休息,凿井取水便可以解渴,在回里劳作就可以过上丰裕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多么惬意!这首歌唱出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因为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所以百姓觉得他们不需要君主的治理。有祸患才有治理,不需要治理,那正是安定的极致。

人们称颂尧的贤德,还因为尧帝开创了帝王之位禅让的先河,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器,所以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把君主之位禅让给真正有才能的人,这种做法深深地体现了一位君主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考虑重点的仁爱之心和无私的精神,被历代人们所称颂。尧在位七十年,经过了多方面的考察和考虑,最后决定选择舜作为他的继承人。

当初,尧询问四方的诸侯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诸侯首领们都说,在民间有个叫虞舜的人,他可以。于是尧就亲自到民间去查访,来到历山一带时,听说舜在田间耕地,于是便亲临田间,只见一个青年人,身材魁伟,正在聚精会神地耕地,他的犁前驾着两头牛,一头黑牛和一头黄牛,令尧感到奇怪的是,这年轻人不用鞭子打牛,而是在犁上挂了一个簸箕,每隔一会儿就敲一下簸箕,并且吆喝一声。尧忍不住就问他:“农夫都用鞭子打牛,你为什么只敲簸箕不打牛呢?”舜见到是一个老人在问话,就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回答说:“牛给人耕田,出力流汗已经很辛苦了,我又怎么忍心再用鞭子打呢,可是又怕它们不走,所以我就敲簸箕,那么黑牛以为我在打黄牛,黄牛以为我在打黑牛,它们就会都用力拉犁了。”尧听了这一番话,暗自赞叹这个青年既有智慧,又有仁爱之心,对牛尚且如此,假如是对待百姓,一定会更有爱心。于是尧就又问了舜很多治理天下的问题,舜深明事理,通晓大义,表达出非同一般的见解,尧也很满意。接下来,尧又走访了方圆百里的人家,人人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但是纵使这样,尧还是不能放心,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让两个女儿观察舜的品德;同时把九个男子安排在舜的周围,让他们观察舜的行为;又把舜放进有着虎豹毒蛇的深山之中,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没有迷失,很快就走出了深山。

经过这些试验,尧渐渐对舜放心了,就让舜在朝中任职。这样又考验了舜三年以后,让舜行天子之政,将天子之位禅让给了舜,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位伟大的圣君。

舜,姓姚,传说中,他因为目有双瞳而取名为“重华”,号有虞氏,所以又被称为虞舜。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的美德可以从流传下来的故事中得到印证。传说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舜的生母死得早,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是个很傲慢并且奸诈的人,瞽叟却很宠他。有一回,瞽叟叫舜去修补粮仓的屋顶,当舜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把梯子拿掉,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于是就一只手拿着一顶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有受伤。瞽叟和象并不甘心,没过几天,他们又叫舜去淘井。等舜下到井里以后,瞽叟和象就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埋在里面。不想舜在井边掘了一个地道,钻了出来,安全地回家了。这些事情发生以后,舜却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丝毫没有记恨他们。因此,人们都认为舜是个德行完善的人。总体来说,舜的精神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的精神,这代表着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

《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在九疑这块神奇而美丽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很多动人的故事,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了“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传说舜南巡到苍梧这个地方时死去了,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听到消息连忙赶去,可是人死不能复生,她们非常伤心,在湘水边哭泣,泪水落到了竹子上,竹子上就出现了斑斑的泪痕,所谓“泪弹斑竹”。后来,这两位女子化作湘水中的女神,成为中华文化中美丽和深情的代表。

舜年老的时候也像尧一样,四处物色继承人,希望可以为百姓选择一位贤良的君主继续治理天下。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他,所以禹就成了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当舜死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君主。

禹,姓姒,名文命,因为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意思是伟大的禹。

关于大禹,流传最广泛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人们依靠黄河水生存生活,但是在那时,黄河几乎一年半载闹一次水灾,每到这时,洪水横流,房屋倒塌,田地被淹没,五谷不收。

鲧是禹的父亲,也是尧的臣子,当初,尧派他去治理洪水,他到了需要治水的地方以后,采用了水来土掩的办法,用土修补堤坝并且堵塞漏洞。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用小土墙围了起来,每当洪水来临,就不断加高加厚这些堤坝。但是洪水凶猛,常常弄得堤毁墙塌,水患反而更严重了。鲧治水一共用了九年,劳民伤财却徒劳无功,并没有把洪水制服。舜接替尧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的情况,他看到鲧对洪水的治理没有效果,耽误了大事,就将鲧处死在羽山,然后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并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弃等人前去协助禹。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不再用堵的办法,而是用疏导的办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这种办法获得了成功。大禹看到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认为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再疏通支流使之与主流相连接,就可以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入主流;同时,他把原来的高地加以修建,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进行疏导,使它更深,于是便形成了很多高地和湖泊;他把这些大小的湖泽和大小的支流都连接起来,这样,当洪水泛滥时,就能够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按照这一计划,大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经过了整整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了大海,治水成功了。

在治水的那十三年里,留下了很多关于大禹辛勤劳动的传说。据说,大禹新婚不久后,就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这就是著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禹在门外经过家门时,他妻子涂山氏刚好为他生下了儿子启,婴儿哇哇的哭声传了出来,禹听见了哭声,却也狠下心没有进去探望。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由于功业显著,而且品德被人们所敬仰,于是得以继承舜,做了首领。做了首领之后,大禹来到茅山,召集诸侯,计功行赏;组织人们发展农业生产,他派伯益把稻种发给百姓,让他们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水稻,又派后稷教大家种植不同品种的农作物,还教人们在湖泊中养殖鱼类和鹅鸭,种植蒲草,使水害变成了水利。后来伯益又改进了凿井的技术,于是农业渐渐兴旺起来,到处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传说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安排他的助手伯益编写了《山海经》一书,第一次明确地记载了中华大地的山川河流、人物事件以及飞禽走兽。这本书一直流传至今,虽然我们不能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是由伯益编写,但大禹和他的助手们的功劳却被人们铭记着。不仅如此,中华“九州”的名称,据说最早就来源于大禹治水。相传,大禹派一个名叫太章的人,测量了大地东西间的距离,又派竖亥测量了南北间的距离,还测量了洪水的深度,治平了洪水之后,划定了九州,把全国划分成冀州、青州、豫州、扬州、徐州、梁州、雍州、兖州、荆州,中华大地又称为“九州”,就是这么来的。

大禹完成了治水的使命,使得百姓重建家园安居乐业,他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在他统治的时期,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候,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氏族公社阶段的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之外,还出现了剩余。氏族和部落的首领们就利用自己的地位,把这些剩余的产品据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他们变成了氏族的贵族。当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时,捉住的俘虏也不再杀掉,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让他们为贵族劳动。这样,渐渐形成了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原始的氏族公社开始瓦解了。从另一件事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发展的苗头,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使得民主的气氛日渐淡薄。有一次禹到东方去视察,在会稽山召集各部落的首领,仪式十分隆重,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这位首领怠慢了他的命令,就把他斩掉了。这充分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慢慢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

禹年老时,曾任命伯益作为他的继承人。然而,当禹的三年丧期结束后,伯益却主动躲避禹的儿子启,到箕山上隐居。普天下的臣子百姓没有去追随伯益,而是都归顺于启,并且说:“启是我们国君的儿子啊。”于是,启继承了禹的位子,从此以后,氏族公社时期部落联盟的禅让制度正式被废除了,王位世袭制正式开始。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诞生了。

同类推荐
  • 狱中天子

    狱中天子

    他刚出生就被判了死刑被投于监狱,他成长于民间,历经磨难,苦乐自知,他天资聪慧,喜读书也喜斗鸡走狗,他十八岁当上皇帝,在权势滔天的大将军威压下,每每如芒刺在背,他孤独无依、如履薄冰,面对硬塞给他的白富美,聪明而强硬的诏告天下寻微时故剑,他最终最终一代英主。
  • 武痴三国

    武痴三国

    三国不缺什么?武力?智力?且看一个武痴的三国转世
  • 龙母天下

    龙母天下

    龙族之母穿越到人类世界,重生于威王朝中,这是龙母的幸运还是凡人的不幸?不能再创造龙族,也可以主宰天下吗?不把皇帝架空了的历史怎么能叫架空历史!看我龙母翻庙堂,覆武林,平步青云,只手遮天!还有:龙母不是女孩子,龙母不是女孩子,龙母不是女孩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司马王朝

    司马王朝

    三国讲完了,接下来就交给司马家,看他们如何在短暂统一之后,构造第二个两半王朝。
  • 大汉天师

    大汉天师

    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系大学生陈焉,竟莫名从曹操墓中穿越回了东汉末年?更是偶遇张角,发现了一件史书上本无记载的惊天秘密!从此之后,陈焉杀董卓,逐吕布,出虎牢关,战官渡港,与曹操针锋相对,与刘备争夺天下,抢地盘,收猛将,他又能否占到上风?乱世凶险,举步维艰,内有四大教派阴谋加害,外有各方军阀机关算计,陈焉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谢谢你,路人

    谢谢你,路人

    本书是由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一对年龄跨度很大的姐弟恋男女,本书没有过多渲染,更多的是现实,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相聚之路一波三折,相爱之路坎坎坷坷,究竟两人最后如何.....
  • 一生中,伤不起的痛

    一生中,伤不起的痛

    那年夏天初相识,此生魂梦为你牵······只是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只想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却不曾想,爱情一旦在心底发了芽,便只能为一个人而疯长·····无谓春去冬来,无畏风吹花落·····
  • 青溪吟

    青溪吟

    她,九尾天狐,万古妖女,被预言祸害世间。她,天道之女,本是纯阳之体,却有至阴之躯。她,本可以活在世外不谙世事,却误打误撞来到人间,这是故事的开端。亲人,爱人,朋友,她都曾拥有过,可是现在,她还是孤身一人。“吾乃九尾天狐,天赐吾九尾与长生。今吾以九尾为祭,愿换一死。”她决绝地离开,没有一丝留恋。魂魄散尽之前,她似乎听见他的呼唤。他的容颜渐渐模糊,两滴清泪滴落在她的脸上。“别伤心。”她只留下三个字。从此,世间再无柳青溪。
  • 九州天帝

    九州天帝

    武道一途,一旦踏入,天地殊途相隔。少年自北而来,斩破天道,羽化成仙,超凡入圣,封号天帝!
  •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间或空虚

    间或空虚

    虚拟世界本不应该是逢场作戏,却终究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 神血沸腾

    神血沸腾

    在浩瀚无垠的星海,有着众多的域界,生活着各种生灵.他们不断突破自身,参悟本源法则,追求至高无上的力量,探求成神大道,化为不朽存在!星神陨落,众神消失,毁灭再现,在这乱世,少年身怀神的血脉,自陨界踏上征程……作品大修,请后续期待。
  • 星途亡语

    星途亡语

    骑电动车救个首富孙女,首富爷爷非要让孙女嫁给自己,节目中主持人问:作为富豪孙女的云湘为何会看上你?洪雅这样回答:他那个首富爷爷非要将孙女嫁给我,不好拒绝,只能勉强接受呗!主持人无语,现场观众无语,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无语。大家心中共鸣道:这逼装的有水平。可以窥视未来?为何选我当大哥?对面少年淡淡回答:日后你会很牛逼。
  • 我是大神豪

    我是大神豪

    神豪=运气+努力+天赋+......——董小宝语录运气:就是运气,没啥好说的O(∩_∩)O努力:努力花钱66666天赋:没有天赋是成不了神豪滴~~~......——《神豪是怎样炼成的详解》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