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4500000017

第17章 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以后,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朝代——唐朝。在这个朝代里,有着繁盛的文明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出现了长期的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文化相当发达。虽然唐朝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了,但是它所建立的盛世和在此盛世中诞生的众多流传千古的诗歌,直到今天仍被人们传诵。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皇帝之一了,他开创了初唐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李渊率兵进入长安后为了争取民心,宣布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废除掉,并且暂时让隋炀帝的孙子杨侑做了个挂名的皇帝。直到第二年夏天,从江都传来了隋炀帝被杀的消息后,李渊才把杨侑废了,自己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

隋炀帝死后,东都洛阳还在隋朝的东都留守杨侗和大臣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把杨侗立为皇帝,继续打着隋朝的旗号,对抗起义军。东都周围本来是瓦岗起义军活动的地区,李密曾经在此多次打败隋军,但是后来由于内部分裂,瓦岗力量渐渐削弱。王世充看准了李密的弱点,发起一次攻击,彻底打垮了李密,李密就带着残兵败将,逃到长安归顺了唐朝。

王世充赶跑了李密以后,把杨侗废了自立为帝,国号为郑。而这时候,唐军已经削平了西北的几个割据势力,稳定了后方。公元620年,李世民统率大军进攻东都。李世民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从原来瓦岗军和其他割据势力的降将中,吸附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勇士,比如秦贞观之治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他们都成了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有一次,李世民亲自带了五百骑兵在阵地上巡视,王世充部忽然冲出一万多步兵骑兵围攻上来,王世充的大将单雄信冲到李世民身边,用长矛直刺过来,多亏了尉迟敬德飞马赶来,大喝一声,把单雄信刺下马来。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冲出包围,然后又带着骑兵转过身在郑军阵地来回冲杀,吓得郑兵不敢阻挡,王世充捉拿李世民不成,反而被打得一败涂地。

从这年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唐军围困东都,日夜不停地攻城。李世民向将士下令说:“不攻下东都,决不退兵。”王世充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派人偷偷地溜出城,想赶到河北向窦建德求救。那窦建德领导的起义军在河北势力颇大,他也自称皇帝,国号为夏,他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后,带领号称三十万的人马,水陆并进援救东都。唐军许多将军都被夏军的强大兵力吓住了,主张暂时离开东都,李世民接受了谋臣的意见,把李元吉留在东都继续围攻王世充,自己却带着三千精兵北上,扼守武牢关,等窦建德的大军到了武牢关,就被唐兵拦住,李世民接着又派轻骑兵抄小路切断了夏军的粮道。窦建德骄傲自大,认为自己实力强大,拒绝了部下的劝阻,命令全军出动,摆开阵势。李世民看到时机已到,就命令将士渡过汜水,直冲窦建德大营,双方发生了激战,窦建德在混战中受了伤,被唐军俘虏。这时王世充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向唐军投降了。

后,唐军又花了三年多时间,把河北地区稳定下来。公元623年,唐统一中国的战争基本结束。但是这时唐朝皇室内部的矛盾却尖锐起来。

唐王朝的开创者李渊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物,可是他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却都是一代英雄。唐高祖称帝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而秦王李世民的功绩最大,在朝廷里声望也最高。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等著名勇将,像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几个最强悍的敌人都是被李世民率军击败的。

太子李建成自己知道的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就和弟弟齐李王元吉联手排挤李世民。由于我国的封建王朝实行的是皇长子继承制度,一旦亲王的声望和力量跟太子相同甚至超过了太子时,残酷无情的政变和流血事件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新兴的唐王朝在建立不久就走上了几十年前隋王朝所走过的道路。

公元626年,突厥进犯中原,太子李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了李元吉做主帅后,李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和程咬金等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他指挥,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放手对付李世民。秦王李世民此时也陷入了和他父亲李渊当年一样的左右为难中,所不同的是,他父亲当年为难的是君臣之道,而他则是为了兄弟的情义。于是找他的舅子长孙无忌和大将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犹豫道:“兄弟互相残杀,终归不是件好事。我还是等他们动了手再来对付他们吧。”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以及其他秦王府幕僚都着急起来,打算以死相谏,李世民看到他的部下十分坚决,于是也下定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连夜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诉说太子跟李元吉平常都是怎么谋害他的。唐高祖答应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当面对质。然而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只等建成、元吉进宫。当建成、元吉到了玄武门边时,觉得气氛有点反常,两人马上拨转马头就走。这时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元吉转过身来,拿起身边的弓箭,想射杀李世民,但是心里紧张得厉害,连弓弦都拉不开来。李世民眼疾手快,一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紧接着,尉迟敬德带了七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把元吉也射下马来。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只见尉迟敬德冲进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怕惊动陛下,特地派我来保驾。”高祖这才知道出了事。宰相萧等一向敬佩世民的才能,这时都说:“建成和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两人妒忌秦王的功劳大,就施用奸计谋害秦王。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除掉了,陛下不如趁此机会把国事也交给秦王吧。”唐高祖到了此时,要反对也没用,为了自保就宣布建成、元吉的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过了两个月,就让位给了秦王,自己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杀兄弑弟逼父,终于夺得皇位。其后,李世民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着他的帝国,继西汉王朝之后,为中国开创了长达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并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于第二年即公元627年改元贞观。他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了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在谋士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组成了一个高效、廉洁、睿智的队伍,互相勉励督责,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终于出现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

贞观四年,唐太宗派李靖平定了东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贞观九年,又派李靖击败了西南的吐谷浑,俘虏了慕容伏允王,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贞观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了高昌氏,在高昌设置西州,并在交河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唐朝的统治空前强大,西域各国纷纷慕名来要求和唐朝结交。后来,远在西南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派使者来了,松赞干布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十三岁的时候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剑等各种武艺,受到吐蕃人的爱戴。年轻的松赞干布不满足于吐蕃的贵族生活,为了学习唐朝的文化,他派出使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长安,要求跟唐朝建立友好的关系。唐太宗很愿意跟他们结交,便派了使者到吐蕃去回访。过了两年,松赞干布又派使者到长安向唐朝求亲,唐太宗没有答应。松赞干布心里很不满,后来出动了二十万人马进攻吐谷浑,打败了吐谷浑,他乘胜打到唐朝境内的松州,又打了个大胜仗,于是就骄傲起来,派人威胁唐朝说:“如果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到长安。”唐太宗大怒,派大将侯君集带兵反击吐蕃。松赞干布看到唐朝军队的强大气势,害怕失败,就向唐朝求和。唐太宗本来就是愿意同吐蕃友好的,于是就同意讲和。后来,松赞干布又派了个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一百人队伍出使,备了五千两黄金和许多珍宝,再次到长安去求亲,唐太宗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传达了松赞干布想跟唐朝交好的心愿,说得娓娓动听,打动了唐太宗,于是就在皇族的女儿中挑选了一个聪明而有文采的宗室郡主,封为文成公主,把她嫁给了松赞干布。据传说,使者禄东赞遭到了很多难题才把公主迎了回去,到现在在青藏高原的人民中还流传着一个“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嫁到吐蕃去,大唐朝廷为公主备了一份十分丰富的嫁妆,其中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等,公主还带了大批的有关医药、农作物、工程技术以及天文历法的书籍。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到柏海去迎接,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公主入城的那天,逻些人民像过盛大节日一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松赞干布还按照唐朝的建筑形式,为公主专门建造了一座宫殿,这就是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发展藏族的文明和经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依附于突厥的各族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政策,受到他们的拥戴,因而被为“天可汗”。

李世民吸取了前朝的各种经验和教训,严格地克制自己不滥用权力,他鼓励大臣们进谏,勇于接受最难堪的逆耳之言。他对官员们说:“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一定是因为他的部下常常谄媚他。隋朝的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求保全自己的富贵,结果也难逃一死。各位应该以此为戒,对国家大事如果有意见,就一定要报告给我。只要说得有理,我是不会怪罪的。”

有一次,他下令说:男子的年龄即使不满十八岁,但只要体格健壮,也应该去当兵。魏征不同意,李世民说:“这都是为了防止百姓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的。”魏征回答说:“陛下常常说要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相互诈欺,可是现在,你却自己先失去了诚信。”李世民愣住了,魏征又接着说:“陛下没有拿诚信的心来对待百姓,所以首先就疑心百姓会欺诈您。”李世民听了,立即收回了命令。

公元632年,有一天,李世民因为受不了魏征的直言进谏,下朝之后,怒气冲冲地回了宫,骂道:“这个乡巴佬,这回非杀了你不可!”长孙皇后看见皇帝气成这样,就问他在骂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听后,立即换上朝服,站在庭院之中,向皇帝大礼参拜。李世民大吃一惊,问她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领袖英明了,部下就会正直。现在魏征之所以正直,正是由于您的英明啊,我怎么能不祝贺呢!”李世民这才平息了怒火,不久之后,还擢升魏征为侍中,位同宰相。长孙皇后显示出了她的才华和大度,得妻如此,恐怕也是李世民千古流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还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凡是官员伪造资历的,都限期自首,否则就要处死。在限期过了以后又查获了不少官员伪造资历,大理少卿戴胄忠却只判了流放,李世民大怒说:“你这是想故意让我说话不算话么!”戴胄忠说:“陛下的命令不过是一时的喜怒罢了。法律却是经过了缜密的研究才决定的,颁布于天下,让百姓共同遵守。陛下你应该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义才是。”李世民听了转怒为喜,说:“你执法如此严正,我还有什么忧虑!”

过了几年,李世民下令大修洛阳宫殿,给事中张玄素说:“陛下当初攻占洛阳时,曾下令把隋王朝的宫殿全部都烧掉,可是如今不到十年,却又要重新修建,为什么你从前那样厌恶它,而今却又要效法它呢。您今天的这种情形,只怕比杨广更糟糕啊。”李世民听他把自己比作杨广,很不高兴,说:“你说我不如杨广,那么比前代的暴君受辛又怎么样呢?”张玄素说:“如果不停工的话,您就跟受辛一样了。”李世民叹息道:“是我考虑不周到,才会犯这样的错误。”于是赏赐给张玄素绸缎二百匹,宣布立即停工。

有一次,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在打猎时伤害了农民,被御史柳范所弹劾,李世民就责备亲王府的长史权万纪说:“这都是权万纪不能规劝阻止的错,罪应处死。”柳范却说:“房玄龄都不能阻止陛下打猎,权万纪怎么能阻止李恪呢?这不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了宫很久怒气才平息,过后发现是自己没道理,又出来召见了柳范,嘉勉他正直直言。

唐太宗晚年著了《帝范》一书,以教诫太子,此书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命令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佐李治。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死,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太宗最初所立太子是长子李承乾,后来又喜欢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因为害怕李泰夺走他的太子之位,企图发动政变来刺杀李泰,但是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唐太宗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就贬了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就是以后的唐高宗。

唐太宗的一生非常难能可贵,对于一个手握至高权力的封建君主来说,向理性屈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李世民做到了。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数百位帝王中第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和崇拜的皇帝,这固然是由于他的功业显著,也更是由于他本身的美德,成为以后所有帝王乃至今天我们所需要效仿的典范。

同类推荐
  • 末世君王

    末世君王

    理科男段长歌在熬夜复习的时候昏昏睡去,醒来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大明的皇帝。而在深入了解这个世界之后,他发现这个所谓的大明其实是异世界的大明,这世上有术士,有武士,更有政客纵横家野心勃勃。作为一个必将灭亡的异界周天子,他将如何才能挽救国家危难(与自身性命)?日更三章,酌情加更。本书伪历史轻玄幻。
  • 一个村庄的记忆

    一个村庄的记忆

    本书稿记录了山西省山阴县北周庄镇安岸庄村的历史,这个村和世上所有的村庄一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承载了一段又一段厚重的人文历史。从古至今这个村庄的人们以务农为生,兼以养畜。他们有自己的节日、节令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的饮食特色和建造风格。这既是一部村史,更像一幅生动的民俗画。
  • 三国第一帮

    三国第一帮

    丐帮第58代帮主,阴差阳错穿越到三国。看他如何用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棍法结束三国动乱,走出汉人新的辉煌。
  • 三国之绝代战将

    三国之绝代战将

    小说内容: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扮演着一个战神式的人物,这是命运的安排的喜剧,还是后天养成的悲剧......讨论群:113845405
  • 周风

    周风

    《诗经》为纵,《易经》为横,纵横西周王朝初期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在天崩地坼中领略波澜起伏的醉人周风。周风中有诗有礼有情有爱,有卜筮谶验朝野争斗,和风、凯风、颓风、罡风、暴风,飘忽不定。周文王,矮个子的历史巨人,用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精力夯实了西周王朝的基业;周武王,胆识过人的王二代,伐纣克商打下了八百年的江山;周公旦,孔子梦中的一代圣人,开创了中国礼仪文化使之蔚然成风。三圣之周风从周南刮到召南,刮过邶、鄘、卫…唐、宋、元、明、清…西周三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要吃喝拉撒,也有喜怒哀乐。本书将用通俗语言演绎复杂情节解读西周三圣的历史情怀。周文王称王前史称西伯昌。那就从西伯昌大婚开始吧。
热门推荐
  • 尸兄不可以

    尸兄不可以

    半夜睡觉被撩衣服解内衣的,我怕是鬼,偏来个鬼。我问他:干嘛老摸我?他回我:你在起跑线上输了二十三年,我帮你慢慢追上……
  • 无常三启经

    无常三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杀道浮屠

    杀道浮屠

    挡我杀道者——死!PS:求意见,求评论,谢谢
  •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错嫁良缘:甜田农妇很可餐

    错嫁良缘:甜田农妇很可餐

    成亲当日,他的新娘半路私奔,而她却一身嫁衣,上了他的花轿。倾城之貌,已是众人羡煞。白手起家,一朝致富,那简直就是闪瞎了他们的眼。可偏偏有那些不知好歹的找上门来找麻烦,那就让你们竖着进来横着出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境修真者

    仙境修真者

    一个三口家庭中的宝贝女和一个异界帅男踏上一段奇幻的修真道路。世事难料他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吗?且看书中内容。(感谢我看网素材库免费提供封面支持!)
  • 环抱青山来种田

    环抱青山来种田

    农家有女乔小桥,爹死娘弱幼弟小。奶奶极品,伯娘嚣张。大伯老实又精明,大姑心狠贪便宜。不时还有外家掺和打秋风!面对这样一群极品家人,一穿来就要面对这配阴婚的危险,乔小桥娇臂一振,斗极品,护弱娘,教幼弟。上山狩猎赚银钱;重做农活养家禽。饭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走。且看她教得幼弟读书考科举,护得弱娘有个性,斗得极品直头疼。年岁适龄,该嫁人了?笑话,她坐拥千顷良田,白银万两的还用得着嫁?直接抬了轿子去把那土财家的儿子给姐抬来,姐要娶!
  • 恋情告急

    恋情告急

    一个美男却接连遭遇女友背叛,他选择了报复,结果却……
  • 半世沉浮

    半世沉浮

    (科幻宠文哦洁白洁白路过看一看)一场星际间的风云,因亲情而起。半世的离合,谁的相思?一端复仇,一端思念。一次堕落,一次伤痛。一场风云,终酿成伤。泪不容落,何以悲?